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可能也不会灭亡,中国也不会黑暗近300年

如果他不当皇帝,明朝可能也不会灭亡,中国也不会黑暗近3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891 更新时间:2024/3/11 19:53:25

其实这个皇帝并不是“不着调”,恰恰相反,他反倒是勤于朝政。

在他即位时完全是接过了一个烂摊子,内有阉党、东林党斗得如火如荼,外有后金攻打北方辽东,处于节节败退的形式,大明的江山正在一点点被残食。没错,这个人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朱由检

朱由检自从即位后,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了朝政上,他一心想恢复与振兴千疮百孔的明室,但却不知他的好心办了多少的坏事,正是朱由检的那些“好心”,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朱由检勤政是好事,只看惜他没有看清天下的形势与朝政的格局,只是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做事,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没有很好的审时度势,不但没有人尽其才,反倒多疑滥杀,最后把自己一步步逼向死路。我们在此可以分析一下崇祯皇帝朱由检曾经做过的那些“好事”。

第一,诛杀魏忠贤

朱由检17岁即位后,新官上任三把火,年轻气盛的他第一把火就烧到了阉党头子魏忠贤的身上,上任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拔除了魏忠贤这个根深蒂固的“毒刺”,同时也肃清了阉党的全部党羽。在每个人都在大快人心的时候,却不知此时的他已经打破了朝政原有的平衡。

之所以这样说,当时东林党做为内阁的主要成员,已经成为了把持朝政的重要“党派”,很长一段时间朝政都是由东林党的成员参议而做出最后的决策,而皇帝只不过是象征性的签字而已,比如在朱常洛朱由校这两任皇帝时期,基本如此。

而魏忠贤阉党的势起,正好打压住了东林党一方独掌朝政的势力,年轻的朱由检并没有看出这方面的朝政格局,只是看不顺眼魏忠贤而除之后快,最后导致东林党兴起,而使自己后来用大部分的精力与东林党抗衡。

东林党表面上看是为民请命的做派,而实际上他们都是江南那些土绅、富豪的代言人,他们的言行都与自己的利益挂勾,当年有魏忠贤打压而不得逞,随着魏忠贤的死,东林党一派也迅速扩张起来,可以说是社会最大的“蠹虫”。只可惜朱由检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因此,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时,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他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

第二,疑杀袁崇焕

袁崇焕的实力有多强我们都知道,当年提出“五年平辽”的口号,是抗清军于关外的著名将领,正因为有他的把守,在朱由检上一任皇帝哥哥朱由校时期,清军久攻而不入。但朱由检却中了清军的离间之计而杀了袁崇焕,并且是凌迟处死。他杀的不仅仅是袁崇焕一人,而伤的是更多守关将士的心。

《明史》记载: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第三,裁员导致李自成造反

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朱由检在崇祯元年,也就是1628年对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米脂县志》记“崇祯三年,大旱,夏秋无收。李自成以驿卒失公文,盗起。”

失业后的李自成便加入了义军的队伍,后来因为骁勇善战而自立“闯王”, 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一路所向披靡直奔北京城,在三月攻入京城,把崇祯皇帝朱由检逼得自尽,同时也终结了明朝276年的统治。

通过以上朱由检即位后的多种“勤政”举措,而使明室朝政、江山的统治一步步迈向终点。任朱由检怎样也想不到,自己的勤政也有错,殊不知他的好心做了多少不利于江山社稷的坏事,以至于最后死在李自成之手。

如果当初朱由检不裁员,李自成不失业,是不是明朝又一番景象呢?

参考资料:《明史》《米脂县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刑罚髡刑是什么?为何朱元璋会对亲生儿子处以髡刑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第十个儿子朱檀从小就很调皮,很受朱元璋宠爱,他可以说是最早被封王的,生下刚满三个月,即被封为鲁王。14岁的时候,奉命娶了汤和的女儿为妃,16岁就去了自己的封地,临行前朱元璋还派武定侯郭英亲自护送,并叮嘱说:“到那之后,要好好干,成为一个好藩王”。朱檀点了点头,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从此过上了随

  • 神雕后杨过指点的两位徒弟,一个险些灭了元朝,一个险些灭了武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过神雕十大高手,神雕中杨过杀的蒙古大汗是谁,杨过在神雕中是最厉害的人物吗

    神雕时代过后,江湖上再没有这对伉俪的踪迹,而n年之后,转到了倚天时代,随着天降黄衫女,一解丐帮的危机之后,又让神雕侠侣的故事重新被提起。那么今天我们就探讨,神雕时期落幕之后,杨过在暗中干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又对江湖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杨过回到古墓派之后,暗中做了很多事情,杨过一身功夫,所以他招了两个徒

  • 一歌妓向苏轼劝酒,苏轼当场赠她一首词,后来成为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轼最经典的劝酒,苏轼劝酒诗句,苏轼十八首绝句

    01 一代文坛领袖,竟为歌妓作词 进可安天下,退能山水怡情,一生都在演绎超凡脱俗般传奇人生的苏轼,却在人生不得意之时给一名歌妓当场作词,不由得令人心感疑惑。而这一切还要从“乌台诗案”说起。宋神宗元丰二年,“乌台诗案”“横空出世”,苏轼因其被捕,与其相交甚好之人更是尽受牵连。其中这位歌妓名叫柔奴,若以

  • 别被《大明风华》骗了,朱祁镇没娶其木格,真实的其木格结局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祁镇和其木格,朱祁镇真的有个妃子叫其木格吗,朱祁镇和其木格是真事吗

    《明史》对这方面,一直挑着好听,好看的说、比如明英宗被俘时,显得非常爷们,虎死不失威般对着瓦剌人吼:“你是谁?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一句话镇住了对方,连忙请瓦剌老大:也先前来。辨别出是明英宗后,也先不但立刻跪拜,还奉上各种美味。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这样的描写,恐怕不仅是笔者,就

  • 刘伯温为何名气那么大,以至于成了“神”?看懂了朱元璋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刘伯温与朱元璋谁更厉害,朱元璋刘伯温有多强大

    比如这个传说:刘伯温年轻时,曾在一座山上苦读。这天,突然发现山中出现了一个石碑,上书四个大字:山为基开!刘伯温名叫刘基,立刻就明白了。于是几步走上前去,果然大山两开,出现了一条金光大道,有一老道端坐,浑身上下金光闪闪的。刘伯温急忙叩拜。老道说:“我有一部兵书,若你能一天时间背过就收你为徒,把所有本事

  • 为何朱元璋和朱标关系融洽,而康熙帝却闹出了“九子夺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跟朱标的关系,历史上的朱元璋与朱标,历史上朱元璋和朱标关系如何

    一片乱象中,朱元璋父子却呈现出一派融洽的场景,这自然要问:为何朱元璋和朱标的关系融洽,而康熙帝却闹出了“九子夺嫡”?其一:太子是否镇得住皇帝是现在的老大,太子是未来的老大。所以这就要求,太子必须要有老大的气度和胸襟等,概括说来就是,能否镇得住。朱元璋很早就开始培养朱标,这等于从小就确立了朱标的地位,

  • 两位皇子都很优秀,谁当太子?赵构:各赐十个漂亮宫女,看看再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对赵构评价,赵构是太子吗,赵构为何能当皇帝

    其实,宋朝有个很好玩的现象。虽是赵匡胤开国,但自赵匡胤死后,从他弟弟赵光义开始,就一直是赵光义的后代在当皇上。如此直到北宋灭亡后,赵光义的后裔赵构,重振旗鼓另开张,再建立了南宋!哪料自赵构之后,从南宋的第二位皇上开始,就又变成了赵匡胤的后代,一屁股坐在龙椅之上了。这既是好玩的历史轮回,更是历史的幽默

  • 秦国打败了其它五国,只剩下齐国,求齐国的心理阴影面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灭齐国之战,齐国对秦国的态势,秦国是怎么打败齐国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大乱世,这一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虽然此时还属于周朝,不过周天子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周天子已经是成为了傀儡,剩下的就是诸侯争霸的局面。经过了上百年的征战,出现了战国七雄的局面。虽然是战国七雄,不过仍然存在其它一些小的诸侯国。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

  • 负荆请罪中的廉颇与蔺相如最终结局如何?课本上肯定没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负荆请罪蔺相如会对廉颇说什么,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简介,负荆请罪中廉颇对蔺相如的态度

    在历史课本上,我们学习过负荆请罪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书中对此记载的也很简单,“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就是负荆请罪的原文,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那么历史上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如何呢?史记的出现让后人对春秋战国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现如今的人

  • 张仪开出一张空头支票,为何成功瓦解了齐楚两国的军事联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一心想报仇雪恨、收复疆土的秦惠王打算讨伐齐国,但他考虑到齐楚两国的关系非常密切,很有可能遭到他们的联合反击,为此而不无忧虑。秦惠王思忖再三,对谋士张仪说:“我准备讨伐齐国,可是齐楚两国交往正热,你替我考虑一下,怎么办才好?”张仪想了想,回答道:“请您为我准备好车马和钱物,我去试试看。”张仪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