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十八人打败五千骑兵,这样的壮举只有项羽一人能做到

二十八人打败五千骑兵,这样的壮举只有项羽一人能做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40 更新时间:2024/1/28 3:24:44

项羽被追兵追及之时,做为久经沙场之将不用多考虑,如果继续跑,几十人肯定跑不过几千人,先占据有利地形再说。所谓有利地形对于骑兵来说就是一视界良好的制高点,《江表传》说项羽占领的高地为当地九头山,一日九战,故名;又名四溃山,见于《汉书》:“于是引其骑因四隤山而为圜陈外。”(现今其山海拔高81米,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四溃山,安徽和县北70里接江苏省江浦县,项羽28骑,依山为阵,大破汉兵,今石上有马迹。”)

至于占领制高点的意义那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除了地利的原因外,更是能够破坏汉军主将灌婴对部队的指挥控制,削弱汉军各部之间的协同能力。高地不仅使对方需要仰攻便于防守,更是阻碍了汉军各部之间的联系,互相之间的视线、视角都会受到山体阻挡,这样灌婴在选择指挥位置时首先会遇到难题,无论他选择在哪指挥都会有相当数量的部队是无法看到指挥旗帜的,只能依靠金鼓来指挥,而声音在战场上是很容易被干扰的。

另一方面,对项羽合围的汉军各部只能看到自己左右翼的情况,而因为山体隔绝对角线另一面友军的情况他们是搞不清楚的,这样一来对汉军各部间结合部,尤其是指挥官灌婴看不到的地方,对于这些结合部的保护只能凭借汉军各部间自觉、自发的行动来自主协同,这个难度就高到极点了,是每个带兵的将领梦寐以求的境界,显然灌婴所部不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否则的话哪里还能有人是他的对手,灌婴他也早就成为战神了。如果项羽是在开阔的平原上遭到汉军追及并包围,那哪怕他有通天之能也是无法冲出包围圈的。所以对九头山这一高地的占领,在阵法意义上讲是决定性的,包围项羽的汉军必是成八阵形状,然而本该灌婴待着的中央方阵却被项羽占据,占据此中枢位置就可以凭借此点调动对手为自己扯出间隙利用。

正当项羽观察汉军阵势之时,汉军追兵已经包围他和他的二十八骑壮士,围达数重。看起来项羽纵有天大本领也插翅难飞,可谓英雄到了末路之时。其实不然,当英雄的人总是能创造奇迹的。

项羽对他的二十八骑壮士是这样说的:“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话是不是吹牛立马就能见分晓。先看项羽的部署,是这样的:二十八骑分四面四向正对着包围他们的汉军,每个方向可不是二十八骑的四分之一七骑,看这个样子应该是圆阵,四长(骑兵以五骑为一长,十骑为一吏,百骑为一率,二百骑为一将。《六韬.犬韬.均兵》)据四正位置,也就是说每个面是五骑;而五阵中暗藏八阵,项羽带领八骑按九军八阵方位占据中央方阵。最后项羽规定以九头山东由北至南三处为集结地点一,再东数里为集结地点二。

山下汉军观看项羽的阵势都以为项羽以圆阵自守,将在此地做最后殊死一搏。然而项羽用兵非常人能知之。正当汉军针对项羽阵势进行部署之时,项羽立即抓住战机,在对手部署调动尚未完全愈合之际,突然发动圆阵,让四个方向各长骑兵向四面冲下,而自己带领八骑成锐阵,在正西白虎方位突然越过该方向的一长骑兵,大声呐喊着直取汉军,在那个年代本身就没人敢于正面硬接项羽之锋锐,再加上项羽从高地向下冲击,正所谓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一汉将当场被宰杀,其余汉军人马皆披靡。随即项羽调转马头反为东向,这个方向的汉军为保持包围圈完整正尾随项羽向西冲击的步伐而来,领头的是郎中骑杨喜,此人在项羽自杀后抢得项羽一块遗体,因此被封为赤泉侯,不过实在是个龌蹉小人,打仗时逃的比谁都快,抢战利品时亦抢的比谁都快,这叫“两头冒尖”。他也实在是没想到刚还往西冲杀的项羽转眼又朝他而来,眼见着项羽须发俱张怒叱而来,杨喜魂飞胆散,调转马头就跑,竟有数里之远,当官的都跑了当兵的没有不跟着的道理,一个缺口就此出现。在项羽身后的四长骑兵在从一个圆阵分散为四长各自冲击后,再进行穿插,两长结合为一吏,即一阵分为四伍,四伍再结为两吏,再加上项羽所带领的一吏(缺一骑)返身都向山东方向疾驰。

此时项羽的二十八骑分为三吏各在三处,经过刚才的冲杀,被冲乱了汉军谁也搞不清项羽本人到底在哪个位置,于是灌婴中军挥动旗帜指挥汉军也分为三,对三处的楚军再次进行包围。这正是项羽将部队分为三处的妙用,三处楚军趁汉军再次集结调动的时机再次突击,项羽又宰杀汉军一都尉,一举杀出包围圈,再次聚集为一阵。整个战斗过程宰杀汉军百余人,而楚军仅亡两骑。

最后再次看看项羽怎么做的。先结圆阵迷惑汉军,当汉军以为他欲守时,突然以中央方阵成锐阵突击;再以“声西击东”之战法,突破汉军包围。然而此时跑还是跑不掉的,虽然突围但汉军阵型未乱,马上就能组织追击,所以将部队分散为三处引诱汉军分兵包围,然后利用自己人少变阵灵活、汉军人多集结调动运转起来没自己快这个时间差,在汉军分兵调动之际再次突击,再次溃围而出。这次突围后汉军想追就得重新集结,然后才能调动兵力追击,不然就是马撞马、人挤人了,这就和第一次溃围而出不一样,时间就此被争取到了,可以直接开跑了。

秦汉之际,项羽能百战百胜,无敌于天下不是没有原因的,从此战就可一窥其用兵之风采。然而他单纯迷信武力,故太史公说: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料事如神,刘备打仗为何从不带他?主席7个字道破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诸葛亮在后世的评价是“智多近妖”,因为三国演义里面把他描绘成一个精通奇门遁甲,治国安邦文韬武略的无所不能之辈,只要他出场的那一刻就让人看到了希望,绝大部分都可以反败为胜。但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注意这么一点,刘备在世时诸葛亮一直没有统兵的机会,而且刘备打仗也从来不带诸葛亮!这是为何?其实主席测说的

  •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真实的周瑜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三国诸葛亮气死周瑜全过程,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么

    周瑜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人,史书记载他“有姿貌、精音律”。意思是说,周瑜人长得相貌堂堂,精通音律。而且,周瑜是个十分有本事的人。即便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承认周瑜的能力。我们从书中“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中知道,一个能与诸葛亮比较的人,绝对是一个能人。大文豪苏东坡有词说:“遥想公瑾

  • 火烧赤壁,火烧连营都没能威震华夏,为何关羽水淹七军就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水淹七军是真的吗,赤壁之战关羽真实情况,史书怎么评价关羽水淹七军

    但实际上,关羽在水淹七军此战中虽然成功的将三万魏军击败,但这在三国时期并不是最大的战役,毕竟曹操当年与袁绍争夺河北时的官渡之战,曹操就击败了袁绍的十万大军,后来曹操率军南下,他麾下的曹军加上荆州投降后的将士也有十数万大军,但这支军队却在赤壁一带被周瑜击败,后来关羽兵败身死,刘备为复仇率领大军进攻东吴

  • 诸葛亮生前器重的人,他若不出事,蜀汉会不会统一三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在蜀汉的真实地位,诸葛亮没有死蜀汉能一统天下吗,诸葛亮不死蜀汉能统一三国吗

    向宠虽然一生没有打过什么非常出彩的仗,但他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将军,在职期间兢兢业业,不曾有过一次职权滥用,擅离职守。让他在皇城保卫皇城,他就尽心尽力十分谨慎,制定严明纪律,的确做到了让行阵和睦,在他保卫皇城的时候,皇城固若金汤,几乎什么麻烦都没出现过。而向宠这个人,极为善良,也善于结交朋友。对待手下将

  • 樊哙是汉朝开国功臣,与刘邦生死相交,刘邦临死前,为何下令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临死之际刘邦为何要杀樊哙,刘邦和樊哙是怎么认识的,刘邦和樊哙的关系有多好

    不得不说,若不是项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历史还真就该改写了,刘邦这时候就被项羽干掉,天下从此归了项羽,大汉王朝也就消失了。除了项梁挺身而出以外,关键时刻出手的人,还有樊哙。若不是这一大批人救下了刘邦,说不准刘邦还真就完蛋了,特别是樊哙的出手,来的更是关键,樊哙在守卫森严的项羽军中,竟然敢于径直冲向刘

  • 黄忠死前大喊八个字,刘备不解,赵云沉默,他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忠临死告诫赵云,黄忠临死前刘备说的话,黄忠死后刘备说了哪九个字

    导语:三国时期蜀汉人才济济,不仅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这样的绝世奇才,更有五虎上将和魏延这样的将才,刘备也因为他们才成功建立了蜀汉并和曹操孙权一起三分天下。可以说刘备对五虎上将也是无微不至,当年关羽身死,刘备不惜一切发动战争报仇。张飞身死,刘备不仅让他的儿子永久继承爵位,还请人来教武艺兵法,自己也视他如己

  • 魏帝曹髦被杀后司马昭为什么没有自己登基称帝而是立了曹奂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昭杀了曹髦后世影响,司马昭杀曹髦是哪一年,司马昭为何要杀曹髦

    这个成语出自史书《汉晋春秋》,其原话是:“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而说出这句话的人就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曹髦皇帝。话说曹髦的前任皇帝曹芳因为参加了李丰张缉等人企图推翻司马师的计划,因为计划泄密失败,当时已经大权在握的司马师对曹芳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根除祸患,司马师决定废除曹芳以绝后患。

  • 此人曾与曹操共事,投奔袁绍,贪杯毁掉袁绍霸业,被曹操割鼻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绍败了曹操大喊追杀袁绍,曹操大破袁绍的历史,袁绍手下三大名将谁最厉害

    实际上,淳于琼作为军事将领,在东汉末年有着比较高的影响力,甚至曾同袁绍、曹操等人共事,掌典西园新军。淳于琼188年,东汉灵帝中平五年,汉灵帝在黄巾起义后,吸取经验教训,开始留心重视军事,而当时掌握兵权的是外戚、大将军何进。汉灵帝为分夺何进兵权,特在西园招募义勇壮丁,组成西园新军。汉灵帝设置八校尉来统

  • 诸葛亮的一个心机,刘备一直蒙在鼓里,浅析诸葛亮与刘备的相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所有事件,诸葛亮和刘备的优缺点

    诸葛亮字孔明,他的父亲当过东汉泰山郡的地方官。诸葛亮因为父母早死,从小过着不太富裕的生活。到了十四岁,他叔父诸葛玄就任豫章太守,他就和弟弟一起跟着叔父离开家乡,往豫章(今江西南昌)去了。那时候,地主阶级各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进行着激烈的混战,形势十分动荡。诸葛玄还没有到达豫州章,他的位置就已给别人

  • 曹操最喜爱的4位大将,张辽许褚上榜,第一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许褚张辽,曹操的猛将许褚有多厉害,曹操如何评价许褚

    没有详细的记载,他是河南的东南地区的一个人,他这个人呢非常善于谋略,可以说是足智多谋,并且非常的积极,希望能够得到进步,而且他献了很多计策来为刘邦来谋划,进而帮他平定天下。他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年少的时候,他的家里非常非常穷,但是他却又偏偏喜欢读书,喜欢老子的那些学说。而且陈平的哥哥喜欢陈平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