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他的父亲当过东汉泰山郡的地方官。诸葛亮因为父母早死,从小过着不太富裕的生活。到了十四岁,他叔父诸葛玄就任豫章太守,他就和弟弟一起跟着叔父离开家乡,往豫章(今江西南昌)去了。那时候,地主阶级各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进行着激烈的混战,形势十分动荡。诸葛玄还没有到达豫州章,他的位置就已给别人占去了,他只得带着诸葛亮兄弟前往荆州去投靠刘表。
公元一九七年,叔父诸葛玄死去后,诸葛亮就在荆州襄阳(今属湖北)城西二十里的隆重盖了几间草屋,定居下来,隆中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秀丽山村,汉水在那里缓缓流过。诸葛亮在隆中有时“躬耕陇亩”,参加一点生产劳动,在地主阶级中,经济地位比较低下。他虽然住在隆中,但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经常邀请一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一起谈古论今,议论形式,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多少夜晚,诸葛亮的茅屋里灯火不熄,他用心读了大量书籍,研究历史上各种学派的观点,特别喜爱《申子》、《韩非子》等先秦著作。
有一次,诸葛亮对徐庶等三个好朋友说:“如果你们三位去做官,凭你们的才干,是可以当上刺史和郡守的。”他们三人反问诸葛亮志向怎样,诸葛亮却笑而不答。不过,他常常把自己和春秋战国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相比,立志要向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和燕国的名将乐毅那样,为改变国家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恰好在公元二O一年,那时还没有固定地盘的刘备,在曹操追逼之下,在北方站不住脚,不得不来荆州,暂时依附于刘表。
刘备出身低微,小时候曾靠织草席、卖草鞋为生,又曾求学于名儒卢植,他在起兵二十年中,一直东奔西跑,寄人篱下,手下除了关羽、张飞等几员武将以外,力量很弱。刘备这次投靠刘表之后,也并没有受到重用,只能带着少量军队驻在新野(今属河南),给刘表看守门户,抵御曹军。刘备迫切需要摆脱这种困境,扩大自己的力量,于是乘机积极活动,以求得荆州地主集团的支持,物色其中有能力的人。
一天,刘备去拜访当地名士司马微,讨论天下大事。司马微感叹地说:“真正能看清天下形势的英雄俊杰,只有我们这儿的‘卧龙’和‘凤雏’啊!”刘备听了非常高兴,连忙向司马微打听‘卧龙’和‘凤雏’的来历。司马微微笑回答,刘备这才了解到原来‘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这时,已经投奔刘备的徐庶,他主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他对刘备说:”诸葛亮此人,真不愧是‘卧龙’,将军愿意去向他求教吗?“求贤心切的刘备,马上叫徐庶去把诸葛亮找来,不料徐庶却摇摇头说:”将军如果真心诚意要请他出来,就必须亲自登门拜访,万万不能召唤他到这里来。“公元二O七年冬天,刘备冒着鹅毛大雪,顶着凛冽的北风,亲自来到隆中访问诸葛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刘备与诸葛亮的相遇,从表面看来或许是有一定的巧合,但是,当我们仔细留意其中的一些细节,会让人产生一种怀疑:那就是在没有见到刘备之前,很有可能是诸葛亮早就有意投到其帐下,故此,诸葛亮事先与好友徐庶商量好了,然后徐庶再到刘备面前对诸葛亮美言一番,求贤若渴的刘备自然是当真了。所以,笔者认为,诸葛亮还是蛮有心计的,且他这么做,即抬高了自己的身价,又能得到刘备的重用,足见其用心良苦。当然,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的这个心机,或许他永远都不会猜到的。大家觉得呢?
以上是小编的一点粗浅见解,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及时指正,在此深表感谢!(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