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继位后遭遇蝗灾,宰相姚崇建议消灭蝗虫,为何得不到支持

唐玄宗继位后遭遇蝗灾,宰相姚崇建议消灭蝗虫,为何得不到支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09 更新时间:2024/1/25 6:50:56

假如某个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应该怎么办?今天的人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消灭蝗虫。但是,如果时间上推到唐朝玄宗年间,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蝗灾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灾害之一。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而蝗灾破坏的就是农作物。大规模的蝗灾,让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只能忍饥挨饿。在中国古人的思维里,天人感应思想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国家有灾难,必是统治者在某些方面有缺陷,才导致上天降下灾难。在这种思维之下,治理蝗灾就遇上了困难。治理蝗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蝗虫杀灭了,但是这样一来,就违背了"上天的旨意",因为蝗虫是上天派来的,不可杀。但是如果不杀,蝗灾必然会越演越烈,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考验的就是执政者的魄力了。

开元四年(716年),刚刚继位不久的唐玄宗就遇上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山东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在"天命论"思想的影响下,当地地方官只能焚香磕头,大兴祭祀,乞求上天开恩。民众在官府的带动下,也纷纷烧纸磕头,天天跪拜。但是倒腾了半天,山东地区的蝗灾丝毫不见缓解。这下可把地方官急坏了,急忙报告朝廷。

唐玄宗接到报告后,令大臣议论治蝗方案。

李唐立国之初,一度以道教为国教。武则天时期,又大力提倡佛教。崇佛思想日渐成风。在"天命论"和崇佛思想的双重影响下,没有哪个大臣敢提出捕杀蝗虫的建议。

这时期的宰相是姚崇。满朝文武,只有他提出治蝗的根本在灭蝗。他对玄宗说:"《诗经》上说'秉彼蟊贼,付畀炎火',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也曾下诏说要积极消灭蝗虫,劝督农桑,让老百姓衣食丰足。消灭蝗虫治蝗的最好办法,古人都能灭蝗,为何我们现在却不能呢?("《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此除蝗也。")

具体该怎么灭蝗呢?姚崇说:"蝗虫生性胆小,见人就飞,很容易驱散。而且田地都有主人,目前要尽快发动天主人到各自的田地里灭蝗。

蝗虫在夜间有趋光习性,利用蝗虫的这一习性,夜间设置灯火,在灯火边挖好大坑,将蝗虫引来,捕到后即烧死并埋于坑中。用不了多久,蝗灾可除。"("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他还建议,由朝廷派出御史,名为"捕蝗使",分头督促指导各地灭蝗。

姚崇的建议提出后,就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他们众口一词,蝗虫乃是天降灾害,不宜捕。

焦头烂额的唐玄宗举棋不定。

姚崇有"救时宰相"之称,就相当于现在的"救火队长"。姚崇在武则天朝就官居高位,官至宰相。他为官正直,很有作为,曾极力反对武则天任用酷吏。唐睿宗时间,姚崇被贬为申州刺史。李隆基称帝后,又将姚崇从地方上请回中央,担任宰相。正是在他的辅佐下,李隆基得以快速稳定政局,坐稳皇帝宝座。而在姚崇的建议下,唐玄宗施行轻徭薄赋、重视农桑的政策,国家很快恢复了繁荣。开元能成盛世,姚崇功劳甚大。

在蝗虫泛滥之时,姚崇力排众议,坚决灭蝗,他对犹豫不决的唐玄宗说:"很多大臣只会教条地按照儒家的文章办事,不懂得变通。现在山东蝗虫成灾,其严重程度世所罕见,假如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庸儒执文,不识通变。凡事有违经而合道者,亦有反道而适权者。昔魏时山东有蝗伤稼,缘小忍不除,致使苗稼总尽,人至相食;后秦时有蝗,禾稼及草木俱尽,牛马至相噉毛。今山东蝗虫所在流满,仍极繁息,实所稀闻。河北、河南,无多贮积,倘不收获,岂免流离,事系安危,不可胶柱。纵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

姚崇见玄宗仍然不能下决心,就说:"陛下好生恶杀,此事不劳烦陛下下令,先让臣下发命令进行处置。若是没有效果,您就削掉我的官爵。"

玄宗又说:"蝗虫是天灾,乃是由不德而致。你现在主动请求捕蝗,难道不担心会违背天意吗?"

姚崇丝毫没有畏惧之意,他针锋相对地回答说:"捕蝗之术,古人行之于前,陛下用之于后,古人行之,所以安农,陛下行之,所以除害。臣闻安农,非伤义也,农安则物丰,除害则人丰乐,兴农去害,有国之大事也,幸陛下熟思之。"

玄宗这才下了决心,下令说:"吾与贤相讨论,已定捕蝗之事,敢议者死!"

地方官在朝廷政令的逼迫下,才开始积极灭蝗。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地方上的很多官员仍旧抱着"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事?"的观念,对朝廷政策阴奉阳违。

当时,汴州刺史倪若水在皇帝下诏灭蝗后,仍旧坚持不同意灭蝗。他的观点是,蝗虫不可灭,对付蝗虫最好的的办法是加强道德修养。他还举例说十六国时期的汉赵皇帝刘聪曾下令灭蝗,结果蝗虫未除,却更大。姚崇听后大怒,狠狠地训了倪若水一番,他说:刘聪是个伪主,所以德不胜妖。但当今圣上宽厚仁慈,因此妖不胜德。他又反问倪若水:如今,在你的治下爆发了蝗灾,你看到蝗虫啃吃庄稼而坐视不管,将来老百姓没有吃的,你安心么?你还是赶快动手灭蝗吧,免得将来悔之不及!

倪若水见自己的话没能引起皇帝的注意,又惹怒了宰相,便不敢再违抗,只得安心捕杀蝗虫。而其他地方官也再没有谁站出来反对捕杀蝗虫。

在姚崇的主导下,捕蝗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仅汴州一州,就捕蝗十四万石,投入汴渠顺流而下者不可胜数。把蝗灾减少到最低限度。于是,虽然开元年间山东连年发生蝗灾,但是并没有造成很大的饥荒。

姚崇忧国忧民,他的治蝗行动受到人们钦佩,当时就有人评价说:"姚元崇为相,忧国如家,爱民如子。"

参考资料:

《新唐书·姚崇传》

《旧唐书·姚崇传》

《不信邪的宰相姚崇》

更多文章

  • 唐朝为何频繁宫变?连李承乾差点也成功逼宫,都是李世民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繁荣昌盛的王朝之一,它的影响是世界级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声誉远扬海外,唐朝以后海外华人多自称为唐人。唐朝之所以能有如此辉煌,是与李世民在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分不开的。但是,熟悉唐朝的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共历21帝享国289年的唐朝,其宫廷并不太平,可以说是宫廷政变

  • 放死囚回家过年,400死囚节后如期回归,李世民:统统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放死囚回家的故事是真的吗,唐太宗释放死囚回家过年,唐朝死囚还能回家吗

    唐朝是个富有人情味的朝代,无论是平常岁月,还是新春佳节,我们透过史实,仍会感受到当时的盛世气象与暖人心肺的细节。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令人遐想的历史瞬间。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

  • 唐玄宗宠妃死后追封皇后,千年后陵墓被盗,27吨棺椁被卖往海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之墓,唐玄宗妃子列表,唐玄宗宠妃墓地在哪里

    在杨玉环之前,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是武惠妃。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是武三思的侄女,身世显赫。武惠妃长得很漂亮,亭亭玉立,而且性情乖巧,善于逢迎玄宗,很快得到玄宗的宠幸。他为玄宗生育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但是,武惠妃的儿子都不是长子,加之她是武氏之人,所以她一直没有被封为皇后。虽然唐玄宗一直有意封

  • 此人是李建成心腹,李世民登基为帝后竟拜其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建成与李世民手下将领哪方厉害,李建成和李世民谁的权力大,李世民李建成简介

    文/王国栋此人是李建成的心腹,因为不能教导李建成与李世民消弥兄弟隔阂,被唐高祖李渊施以流放的惩罚。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继位为帝后,将其召回朝内,任命为谏议大夫。公元630年,李世民拜其为宰相,主持朝廷大事,位列唐初四大名相之首。这位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著名宰相就是王珪。王珪,字叔玠,扶风郿(今陕西眉

  • 毫无存在感的王朝,不是晋朝,存在三百年无人问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说晋朝是烂的王朝,晋朝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吗,晋朝是最弱的王朝吗

    历史上的晋朝在曹魏的基础上建立了,司马家族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才走向了皇位。值得一提的是,在曹魏的后期,曹魏也没有人才可以用,当时的曹魏已经被司马家族架空。在司马懿晚年期间,就开始布局谋划了。到了之后,司马炎建立了晋朝。司马懿和司马炎中间的司马昭就是一个中继的人物。现如今看来,晋朝成为了历史上存在感最低

  • 太平公主被满门抄斩,唯独次子免于一死,皆因他交了1个好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公主死于哪一年,太平公主的真实事迹,太平公主是被谁杀掉的

    武则天生前最宠爱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只因太平公主跟她无论是性情还是容貌都非常的相似。有这样一个母亲在前,太平公主对于政治也是非常有野心的。她一生二嫁,先后跟两任丈夫生下了7个孩子,其中4个儿子、3个女儿。太平公主不算是个合格的母亲,因为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政治斗争之上。薛崇简是太平公主跟第

  • 宋之问的人品那么差,杜甫为何还力挺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甫人品分析,宋之问人品,宋之问最经典的十首诗

    在初唐诗人中,宋之问的人品气节都是非常差的,他的许多行为为时人所不齿;比如,为了讨好武则天的宠臣张氏兄弟,他不惜放下身架,给张易之端壶倒尿;再如,为了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据为己有,他竟然亲手捂死了自己的亲外甥刘杀夷;还有,为了依附武三思等人,他出卖冒死收留他的好友张仲之,结果害

  • 李世民处死一将军,多年后武则天为将军平反:他是为我而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非常迷信天象之说,他们认为帝王是天子,天象跟帝王的命运有绝对的关系。李世民在位后期,太白星经常在白天出现,高悬于空中。李世民认为这是异象,于是宣召宫中的太史为他占卜天象。当时负责为李世民解释天象的,正是赫赫有名的李淳风。李淳风非常有能耐,在李世民还只是秦王的时候,他就追随在李世民身边。李淳风最擅

  • 李白因参与永王之乱,被流放夜郎,夜郎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为什么,李白被流放的夜郎在今天的哪个省,李白为啥流放夜郎

    说起中国的诗人,有着诗仙之誉的李白,肯定可名列前三甲。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非常多,诸如《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等。但是,就是这样的有着皇室

  • 杜甫躲过了好友的谋杀,却没躲过烤牛肉,做了个饱死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甫的一生简介,杜甫七言绝句登高,杜甫丽人行

    杜甫是现如今人们非常熟悉的诗人,在唐朝时期,杜甫的名声就已经很厉害了。现如今的杜甫属于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在后人的眼中,杜甫无疑是非常厉害的,能够写出很多千古名句,绝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鲜为人知的是,杜甫的一生是非常凄惨的,虽说杜甫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诗人,但是这不代表杜甫的人生路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