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灭郑之战:韩国消灭郑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韩灭郑之战:韩国消灭郑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45 更新时间:2024/2/8 18:40:56

[var1]

其中,就郑国来说,就是被韩国消灭的。一定程度上,正是消灭了郑国,这才奠定了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的位置。因为作为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诸侯国,韩国在整体实力上无疑和另外六个诸侯国相差甚远。而在吞并郑国之后,韩国的地盘得到扩张,也拥有了立足中原之地的基础。反之,如果韩国像宋国、中山国、越国等诸侯国一样提前灭亡,显然就无法和秦国、魏国、赵国、齐国、楚国、燕国相提并论。

[var1]

首先,韩灭郑之战,是公元前423年至前375年间韩国为了灭亡郑国而进行的多场战役的总称。也即在战国初期,韩国耗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才吞并了郑国这一诸侯国。郑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之一,历史悠久,疆域为今河南新郑一带,与晋国接壤。公元前453年,晋国发生内乱,赵、魏、韩三家消灭智氏,并瓜分晋地,其中韩国成为与郑国接壤的国家。

[var1]

据《战国策·韩策》记载:韩、赵、魏三家已经打败智伯,准备瓜分他的土地。韩相段规韩康子说:“分地时一定要成皋。”韩康子说:“成皋是贫瘠不长庄稼的地方,要它有什么用?”段规说:“一里那么大的地盘却可以牵动方圆千里的诸侯,是因为地形有利的缘故。如果能采纳我的意见,韩国一定可以消灭郑国。”韩康子说:“好。”果然要了成皋。到后来韩国灭亡郑国时,果然是从成皋开始的。因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韩国想要吞并郑国的野心,在消灭智氏时就已经显露了出来。在三家分晋,特别是彻底瓜分晋国的疆域后,魏国、韩国、赵国都打算对外扩张,而就韩国来说,则把扩张的目标对准了郑国。

公元前423年,郑幽公刚刚继位,韩国君主韩武子趁机攻打郑国,杀死郑幽公。郑国人拥护他的弟弟郑繻公继位。对于韩国来说,虽然杀死了郑幽公这位君主,不过,郑国数百年的历史,促使其不愿意被韩国消灭,所以郑国上下支持郑幽公的弟弟郑繻公继位,以此继续抵挡韩国的进攻。公元前409年,韩武子去世,其子韩景侯继位。韩景侯继位后随即对郑国发动进攻,攻克雍丘。郑国修筑长城试图阻挡韩军继续进攻。也即在战国初期,韩国的综合实力是要强于郑国的,对于后者来说,长期只能依靠城池来抵挡韩国的进攻。

[var1]

当然,双方的差距也不是非常大,这导致韩灭郑的耗费时间是非常久的。并且,郑国为了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也曾发兵反击韩国。比如公元前407年,郑国对韩国发动反攻,于负黍(在今洛州阳城县西南三十五里)击败韩军,双方连兵不解。但不久后韩景侯随魏文侯进攻齐国,重心东移,使得韩、郑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在战国初期,魏赵韩三国可谓同气连枝,经常一起征战齐国、秦国、楚国等大国。

公元前403年,周安王正式承认韩景侯为诸侯,韩国这一诸侯国正式成立。但是,在正式成为周朝册封的诸侯国之后,韩国的内部却爆发了一些冲突,大臣严遂和韩侈间也发生矛盾,郑国便于公元前400年包围了韩国都城阳翟,韩景侯也在同年去世。不过,在三家分晋彻底完成之后,韩国得到快速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韩国和郑国之间的差距。公元前385年,韩国攻克郑国的阳城。公元前377年韩哀侯继位后,灭亡郑国的时机已经成熟,韩哀侯便在公元前375年举兵攻克郑国都城新郑,并迁都到新郑。

[var1]

新郑市地处秦岭纬向构造东端,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地貌。山地和丘陵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西部,系嵩山山脉的东部边缘,主要由陉山、具茨山、泰山、梅山、山包嶂山等山地丘陵组成。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新郑周边的山地,促使其拥有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而这,自然是韩国消灭郑国后,选择迁都新郑的重要原因。

最后,总的来说,战国初期,韩、郑之间战争的主动权并没有集中于一方,双方一开始势均力敌,不相上下。《韩非子·饰邪》中记载:“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说明郑国在对外策略方面的失败,也是其在仍有一定实力的情况下被灭亡的原因。也即在战国初期,郑国仗着和魏国之间的关系,所以对韩国有恃无恐。不过,在魏国和楚国作战的时候,自然对郑国无暇他顾,这给了韩国集中力量消灭郑国的机会。况且,魏国和韩国的关系,显然要比魏国和郑国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并且,韩国以其著名的兵器——弩,为各国所畏惧。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var1]

因此,在笔者看来,精锐的兵器,也成为韩国成功消灭郑国的原因之一。消灭郑国后,韩国实力增强,从而和魏国、赵国、楚国、齐国、秦国、燕国并称为战国七雄。韩国实力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推行了申不害变法。不过,对于韩国来说,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其疆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到了公元前230年,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一生害怕哪些人?魏国有3个,蜀国只有1个,吴国无人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一生最怕三个人,司马懿一生实力排名,司马懿是如何进入魏国的

    但由于他的孙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西晋政权,使得司马懿也被扣上了“狼子野心”的罪名。但实际上他在职期间,对每位帝王都忠心耿耿,他独揽大权也多为明哲保身的目的。司马懿的聪明才智是有目共睹的,他是三国时期除了周瑜之外,唯一一个谋略能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但也因为如此,他备受曹操的忌惮,应该在很长一

  • 晋国公族后裔的韩氏为什么能躲过晋国的两次公族大清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不过说两次大清洗导致晋国的公族完全消失倒也不恰当,因为最后瓜分晋国的三家大夫中的韩氏就是晋国公族的后裔。那么身为晋国公族后裔的韩氏为什么能躲过晋国的两次公族大清洗呢?[var1]晋国韩氏的先祖是曲沃城第一代主人曲沃桓叔的庶子万,他在“曲沃代翼”的过程中立了很大的功劳,曾生擒晋哀侯。“曲沃

  • 汉武帝在位时期的四面出击,为何没有使得西汉如秦国一样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西汉衰落原因,西汉汉武帝简介,汉武帝是怎样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var1]历史上汉武帝在位时期,整个华夏文明被推到了一个巅峰的状态。这是因为,汉武帝在位时期整个汉王朝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西有西域,东临黄海,占据朝鲜半岛设立乐浪四郡。同时,汉武帝在位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曾大力度的出击盘踞在北方的匈奴,尤其是在西域车师国,汉匈双方展开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拉锯战,这

  • 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心胸宽广,2人最终落得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廉颇蔺相如最后结局,廉颇和蔺相如的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廉颇和蔺相如最后怎样了

    [var1]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无疑就是赞扬了廉颇的知错能改,勇于承担后果从而激励我们向其学习。那么廉颇之所以负荆请罪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廉颇是赵国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战国末年以英勇善战而闻名,与白起等人被称为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廉颇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对战事部署都颇有研究,曾在对齐国的讨伐中,他的骁勇

  • 当NBA遇上三国争霸—哈登领衔火箭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火箭vs勇士哈登封神之战,nba火箭哈登对决,哈登火箭队三巨头

    [var1]今年的NBA休赛期,各球队在自由市场大肆动作,招兵买马,一支支球队厉兵秣马,似乎都准备好新赛季要大杀四方一般,颇有些三国时期群雄并举的局面,谁能逐鹿中原,还犹未可知。话说西南方,火箭拒守休城自比蜀国,仗中良将无数,五虎将神威,哈登便是关云长,立马横刀,荡尽天下英雄,一身射术精湛、突破犀利

  • 三国志战略版:吴国核心战法介绍,哪些武将可以分解战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魏国:哪些是核心武将,哪些是核心战法,哪些武将可以拆蜀国:姜维、庞统是核心,不建议拆战法的武将分析花席介绍了魏国、蜀国核心武将与强力武将,也介绍了魏国、蜀国哪些武将可以分解,哪些武将没必要分解,这一期文章聊聊吴国的武将。[var1] 一:统御值7的武将 [var1]什么是核心武将?就是某个强力队伍,

  • 秦灭六国之后,为何会有“秦灭六国,楚最无罪”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可是,秦朝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到了秦二世的时候,整个秦国便彻底的走向了覆灭。而到我们回顾秦末这段历史的时候,便能发现,秦国的快速覆灭,同六国旧贵族王室的强烈反弹,有着很大的关系,诸如项梁、项羽便是楚国旧贵族势力的一个代表。作为楚国的旧贵族,打着楚国的旗帜招兵买马自然就成为了其必要的选择

  • 桂陵之战魏国无忧,为何在马陵之战后一夕而落寞至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魏国的崛起得益于魏文侯,而其落寞却是诸侯中率先称王的魏惠王,两场战役下来,魏国的衰弱竟然是如此的迅疾,前者桂林之战,魏国虽败,却也未伤精动骨,恢复能力仍然强悍,可是后者马陵之战却一夕而落寞至诸侯尽相征伐,竟有亡国之危,实在令人不解。要找到其中的答案,还是要先回到魏文侯的崛起和魏武侯的扩张

  • 周室内乱,秦国就是不肯发兵勤王,理由让人心悦诚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勤王是什么意思啊,秦国勤王,秦末秦军三大主力为什么不勤王

    [var1]周惠王王子颓还是周惠王的亲叔叔,对亲侄子下手,就能有这么狠!周惠王呢?从洛阳出发,一竿子跑到温县,并在温县颁布诏书,号召天下诸侯勤王。好消息传出来,刹那间,天下间是风起云涌啊,为什么?其时周室虽然已经衰微,但毕竟是天下共主,还有点利用价值。诸侯可以率兵勤王,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当中原

  • 函谷关是秦国天险门户易守难攻,战国时期能攻破它的有且仅有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函谷关对秦国有多重要,函谷关是秦国的门户,函谷关和秦国一样重要吗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西汉)贾谊《过秦论》秦国的崛起,和其占据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关系。凭借崤山的天险和函谷关的易守难攻,秦国已在地理位置上占尽了优势。当秦国国力强盛时,兵出函谷关攻城略地,当战争失利时,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