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陈新甲是谁?本有机会摆脱两面作战?

明朝陈新甲是谁?本有机会摆脱两面作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82 更新时间:2023/12/6 22:35:13

明朝并非亡于流贼,也非亡于满清,而是亡在与流贼满清的两面作战。两面都不妥协,往往导致这样的局面——流贼被官军打得奄奄一息之时,满洲吃紧了,必须从“剿贼”前线抽调大军,导致流贼死灰复燃;或者是辽东刚刚打败清朝,想要巩固阵地、收复失地之时,流贼势头又起来了,需要抽调辽东守军去镇压。

总之,崇祯皇帝和他的重臣们忙着拆东墙补西墙,最后东西两边的墙都倒了。其实,原本崇祯是有机会摆脱两面作战的境地的。

陈新甲做兵部尚书时,经秘密派遣使者与清朝商议和谈。陈新甲是举人出身,没能考上进士,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辽东抗清时崭露头角,最终以举人之身当上兵部尚书。其实当时兵部尚书是所有人最不想当的官,因为太难当了,整天就是考虑那些打仗的事情,而且那几年明朝总是打败仗,打了败仗兵部尚书就得背黑锅。然而,陈新甲有这个背锅的勇气,就这份勇气也是实属难得,可见他对大明、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

虽然陈新甲有点小才,但是面对崇祯年间的那种糜烂的局面,也无能为力。于是,陈新甲想到了一个主意,就是与清朝和谈,先稳住清朝,把国内的流贼剿灭,然后再积攒力量与清朝决战。

想法是很正确的,但是政治上是不正确的。尤其在明朝,那些朝廷上的“正人君子”知道你要与清朝这样一个“叛臣逆子”和谈,还不得喷死你,反正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崇祯皇帝害怕舆论的压力,但是他知道与清朝和议不失为一个办法,所以他不便出面宣布进行和谈。当陈新甲透露和谈的想法给崇祯皇帝的时候,崇祯不置可否,其实是默认了陈新甲的想法,而且在之后多次要求陈新甲对此事保密。

于是,陈新甲就秘密的去筹划与清朝和谈,通过密使、书信等遥控整个事情的进展。这个时候,北京的言官们似乎注意到了这个动,但是苦于手上没有证据,不便发难。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终于让等待了很久的言官们抓住了把柄。

负责和谈的下属写了一份关于和议进展的报告给陈新甲,陈新甲在家中看完之后就随手放在了茶几上,不曾想被书童当做一般的件分发出去,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于是原本秘密进行的和谈一事泄露了,苦于没有把柄的言官们如获至宝,群起而攻之,弹劾陈新甲通敌。

死要面子的崇祯皇帝不想承认此事经过他的默许,于是决定让陈新甲背这个锅,结果陈新甲被斩首,与满清的和议也随之终止。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崇祯皇帝在流贼和满清的双重打击中,慢慢不支,最终北京城破,自己在煤山上吊,吴三桂引狼入室,满清在汉奸的帮助之下征服全国。

原本,崇祯是有机会摆脱两面作战的困境的,然而因为舆论对所谓“气节”的执念,导致了局势的不可收拾,导致中华文明又一次沦陷于游牧民族之手,导致了中华文明的退步。

标签: 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辽国:是北宋最强劲的对手,后来集体失踪至今下落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辽国,宋朝,历史解密

    这个王朝曾是北宋最强劲的对手,后来集体失踪至今下落成谜以“靖康之难”为分界线,宋朝又分为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当初在建立宋朝以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乱象的再演,一招“杯酒释兵权” ,将兵权与财政 权集中到了中央的手里,但也因此导致宋朝的军事实力偏弱,在与周围强敌的战争中屡屡失利。

  • 康敏隐藏了一个秘密,若是马大元和段正淳两人知道,都不会饶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敏,马大元,段正淳,历史解密

    康敏很美丽妖娆,成熟女人总是让人难以拒绝,所以全冠清、白世镜等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康敏觉得自己天生丽质,所有的男人都应该爱上她,可是最后也因为美貌而死。康敏有一个秘密自始至终没有说出来,她怕段正淳和马大元两个人知道,不会饶了她。康敏这个秘密是什么?为何会如此的严重呢?我们来揭晓。首先说说段正淳为何

  • 隋炀帝只出兵1人,就战俘契丹4万人,这人默默无名,他到底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鼎盛虎将众多,例如灭陈大将韩擒虎,百战不殆的杨素,有隋朝“第一臣之称”的高颎,大破突厥、平定江北的史万岁,平定八方叛变、被称作隋朝柱石的张须陀等。在诸多大将中,有一位将军存在感极低,甚至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可他却不动隋朝一兵一卒,就俘虏四万契丹人,把契丹打的服服帖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前无古人

  •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刘伯温看到大臣的杯子就知道大事不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封建等级制度是指:各地封建主之间依附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关系。这种制度,大多建立在君权神授思想的基础上,利用宗教建立等级关系,以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在古代,被许多国家的多数君主采用,以管理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范围。所以,古代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凡是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一定

  • 安倍晴明有没有后代?为何名气很低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安倍晴明,历史解密

    相对于安倍晴明复杂的身世而言,让人比较明了的倒是晴明的子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晴明长子--安倍吉平安倍吉平,生于954年,卒于1026年,是安倍晴明的长男。父亲死后,他便成为与贺茂光荣并列的阴阳师。所以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谚语:“贺茂有光荣,安倍有吉平。”自藤原道长掌政之后,吉平

  • 柏举之战3万吴军是如何攻陷楚都的?伍子胥是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柏举之战,春秋,历史解密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春秋末期晋楚争霸日益激烈,秦楚联盟抗晋,晋国联吴制楚。后伍子胥出逃楚国,助吴国崛起于东南。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军大举进攻楚国,孙武、伍子胥率领3万吴军在柏举大败20万楚军,进而攻陷楚国都城,楚国在秦国支

  • 邪马台国和古代中国的关系怎么样?互相有来往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邪马台国,倭女王,历史解密

    邪马台国官吏从中央到地方分七级。中央一级官员由大倭、大率、大夫组成。大倭管理市场,大率是巡视地方的监察官,大夫是刺史。邪马台国政府收入由下户交上的粮食组成,经济以水田农业与手工业组成。对外,卑弥呼遣使曹魏,受封为亲魏倭王,对内专心对抗狗奴国。而那些不接受邪马台统治的小国,则与吴国亲近。早期的邪马台国

  • 一品总督和正二品巡抚都是封疆大吏,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很多读者,对于总督和巡抚之间的权力划分,存在很大的疑问。似乎很多人认为总督属于巡抚的上级,巡抚见到总督就应该毕恭毕敬。但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总督最多属于巡抚的半个上级,而且并没有权力处理巡抚。在清朝历史上,总督不见得就能斗得过巡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总督和巡抚的故事。首先,我们聊聊总督和巡抚出现的

  • 古代百姓用的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燃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每逢清明节,大家都会回到家乡为逝去的亲人烧送纸钱,会遇到草纸叠太厚就烧不透的问题,这时候用木棍翻一翻,草纸就又燃烧起来了,那么古代的火折子也是这个原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南北朝时期,皇宫中的侍女发明了一种新的取火工具,这就是火折子,火折子能直接存储的火源,并且火折子并不是一次性的取火

  • 她是宫女出身,后来宠冠六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清朝,令妃,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令妃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提到清朝的几位皇帝,最有福气的估计要数乾隆了,之前的两位皇帝给清朝的繁盛打下了基础,等到他登基之后,完全捡了个现成。虽然他并不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但是清朝败落的迹象却始于他。他当政前期算是有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