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的女儿们之三:13公主曝丑闻;15公主和亲却被父亲妙计悔婚

李世民的女儿们之三:13公主曝丑闻;15公主和亲却被父亲妙计悔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25 更新时间:2023/12/14 4:24:51

东阳公主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块铁,越锤炼越长。她一生没犯过罪,却三次受别人连累,三次吞下苦果。

东阳公主的第一次受坐,竟然是因为“好人得不到好报”。显庆年间,东阳公主给守寡的幼妹新城公主做了一次媒人,将京兆韦氏出身的韦正矩介绍给她,成就了一段姻缘。

民间有个说法,促成别人姻缘是人生的一大福报,可东阳公主却因为妹妹的姻缘遭了殃。原来,新城公主与韦正矩的婚姻并不和睦,三年后新城公主突然死亡,高宗李治认为是韦正矩害死了妹妹,一怒之下杀了韦正矩。作为媒人的东阳公主也受到处罚,被赶出京城,迁徙到巴州生活。

高宗末年,章怀太子李贤案爆发,东阳公主又牵涉其中,被剥夺了封邑,至于她究竟做了什么不得而知。一个失去封邑的公主,等于是没了饭票的空头公主。

这还不算完,垂拱四年,年过六旬的东阳公主,和她的两个儿子高璇、高瑾一起,又被武则天流放巫州。这一次史书交代了原因,说是受到高士廉牵连。

高士廉是谁呢?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舅舅,东阳公主的丈夫高行履的父亲。当初长孙无忌反对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后,因此武则天一直对长孙氏和高氏家族“恶之”。

说实话,我对这段描写高度怀疑,唐朝贵胄之间婚姻关系错综复杂,往往恩怨交织,武则天不可能仅仅因为长孙无忌就嫉恨高家人,更不可能因此把怒火撒到东阳公主头上。但史书就是这么写的,我们已经没办法知道真相了。

从此以后,东阳公主消失在了史料中,不知所终。

●第10女临川公主,李世民亲赐予王羲之女儿同名,随夫出征病逝于归途

临川公主李孟姜,生母韦贵妃,生于武德七年(624),卒于永淳元年(682),享年58岁。

韦贵妃在宫中的地位很高,仅次于长孙皇后,她还育有一子李慎,封纪王,是李孟姜的弟弟。

临川公主的名字得来很有趣。

由于李世民痴迷于书法,尤其喜欢临摹王羲之,飞白书堪称一绝,他的儿女们都受他影响,在书法上多有造诣。临川公主也是如此,她擅长大篆和隶书。

贞观初年,李世民在九成宫避暑,接到尚是幼童的临川公主寄来的一封信,他喜滋滋地对长孙无忌说:俺家姑娘年龄虽小,但这文采,这字,啧啧。我听说王羲之的女儿表字孟姜,也喜欢书法,就让俺姑娘追随她的足迹吧。

李孟姜的驸马叫周道务,其父周绍范是李世民的心腹,参加了玄武门之变,长期担任禁卫军首领。周绍范去世时周道务尚在襁褓,于是李世民将他接入宫中抚养,直到14岁才让他出宫独立生活。

与那些深受武则天残害的宗室子弟不同,临川公主夫妇与武则天关系融洽,她还曾经为武则天的母亲杨姥姥写过《孝德颂》。

周道务常年在外征战,李孟姜常常随军在外,对一名养尊处优的公主来说,这相当不容易。调露元年,李孟姜随周道务从辽西回军,半路病倒,只好留在幽州调治,并在三年后病逝于幽州。

●第11女清河公主,9岁就出嫁的公主,公公是李唐开国猛将

根据墓志铭记载,清河公主李敬,字德贤,生于武德七年(624),卒于麟德元年(664),享年40岁。

李敬9岁就出嫁了,驸马叫程处亮(又名程怀亮),程处亮就是程咬金的儿子。

●第12女兰陵公主,李世民最接近佛系的女儿,被嫁给了自己的表叔

兰陵公主李淑,字丽贞,生于贞观二年,是李世民即位后的第一个女儿。李淑自幼聪慧,她7岁研习书法,9岁研读《易经》,她生性清雅,不喜奢靡,喜怒不形于色,显得很清新恬淡。

李淑的驸马叫窦怀悊,窦毅的玄孙,也就是说从辈分上讲,她被嫁给了自己的表叔。高宗显庆四年,公主病逝,享年31岁。

●第13女晋安公主,史书只有十个字,却留下巨大想象空间,《册府元龟》曝惊人内幕

晋安公主在正史上的记载,仅比两位早夭的公主多几个字:“下嫁韦安思,又嫁杨仁辂。”

韦安思出身京兆韦氏,杨仁辂出身弘农杨氏,都是豪门大族,可他俩一点都不“豪”,史书上一点水波纹都没留下。

本来最没说头的晋安公主,却在十个字中留下一个谜团:她为何要改嫁?

宋朝以前社会开化,女子改嫁不稀奇,但总得有个原因吧?李唐公主中,但凡改嫁的公主,都要注明丧偶或者离异,唯独晋安公主改嫁却不提理由,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呢?《册府元龟》的记录,给我们揭开了一段惊天秘密。

事情是这样的,薛绍将迎娶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薛绍的哥哥薛顗听说太平公主过于强势,有点担忧家里会鸡犬不宁,就向族叔薛克构求教。薛克构讲述了一段多年前的故事,把薛顗吓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说:娶回公主若谨慎行事问题也不大,就怕遇上“傲妇”。民间说“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晋安之丑迹上闻,有敕推案其事,汴州司法李思祯、有司御独孤元康等,以秽污之状同时流配、杖决者十有一人。帷薄彰露有如此者,非夫天资淑德,以配君子,欲求无患者难矣哉!”

晋安公主的丑行惊动了皇帝,司法部门介入其中,结果李思祯、孤元康等11人,因为与晋安公主的“秽污”行径,或者被流放,或者被打死!家里发生这种事,哪里是君子的德行能够说避免得了的呢!

原来晋安公主不守妇道,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这种聚众秽乱的行为,闻所未闻,太丢皇家的脸,史官根本不敢记录,所以故意用曲笔留下一个漏洞,让后人自己去探究。《册府元龟》这类私人笔记则没有那么多顾忌,官府也未必能看到,所以被保留下来了。

由此可见,晋安公主与韦安思应该是丑闻暴露后离婚,杨仁辂跟当年的贺兰僧伽一样,是个“接盘侠”。

●第14女安康公主,公主到底嫁给了谁?公公与老公傻傻不分

安康公主的事迹也很简单,按《新唐书》记载,她嫁给了独孤谋,可《唐会要》的两处记载,一处说是独孤谋,另一处却说是独孤彦云

有人说独孤谋就是独孤彦云,这个说法很荒唐,显然没有仔细研究历史。独孤彦云是参与玄武门伏击李建成的九人之一,李世民登基后官拜幽州都督,牺牲在追击颉利可汗的战场上。

颉利可汗投降发生在贞观四年(630),也就是说独孤彦云不晚于贞观四年就去世了。那一年安康公主多大呢?她最多2岁,可能嫁给独孤彦云吗?

所以,独孤谋与独孤彦云绝不可能是一个人。从史料分析看,独孤谋应该是独孤彦云的儿子无疑,《唐会要》记录有误而已。

●第15女新兴公主,差点被嫁到突厥和亲,李世民一个计策成功地抢回女儿的幸福

新兴公主和亲完全是被逼无奈,目的是为了救一个人——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是铁勒部首领,于贞观六年率部归唐,被任命为左领军将军。贞观十六年,契苾何力回老家省亲,不料却被西突厥薛延陀部虏获,被真珠汗逼令投降。契苾何力自割左耳,以示对大唐的忠心,誓死不降。

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派使臣前去协商,答应嫁公主和亲,以换取释放契苾何力。半老头子真珠汗一听能给天可汗当女婿,乐得合不拢嘴,立刻释放了契苾何力。

于是新兴公主被“光荣”地赋予了这个使命。

契苾何力一回到长安就竭力反对和亲,李世民虽然不情愿女儿和亲,但也不想失信,在大臣们的帮助下,一条计策形成:真珠啊,要想娶公主可以,有条件,第一你要到灵州来迎亲,第二要点彩礼不过分吧?十万头牲畜,婚期都定好了,就在今年年底。

真珠汗头脑简单,也没多想,赶着牛羊就奔灵州,掉进了李世民的“奸计”。好几百里的路程,大冬天风雪交加,十万头牲畜一路走一路死,再加上跑掉的,到了灵州只剩下不到一半。

彩礼不足,赶紧补,过期不候啊!

那时候中欧班列还没建成,哪里还来得及,结果第二年开春,李世民宣布真珠汗心不诚,和亲取消,同时快刀斩乱麻,将新兴公主嫁给了长孙曦。

这位长孙曦就是长孙皇后的堂弟,咝——以后李世民该怎么称呼女儿呢?【待续】

更多文章

  • 《封神演义》女娲找纣王算账,为何最后没有出手?被两个凡人吓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封神榜纣王给女娲上香,纣王开局剑斩女娲,纣王写给女娲的哪首诗

    当时商纣王在给女娲上了香火之后,正好一阵微风拂过,遮挡女娲像的纱帘被风吹拂,商纣王此时抬头正好瞧见了女娲的真容,立刻被女娲的美貌所倾倒。此时商纣王因为自己是天上所选定继承天下之人,是人间最尊贵的人,所以自信心爆棚,甚至非常自负。女娲是上古的正神,是创造了人间的母神,是商朝的守护者,就是神界的顶级大神

  • 姬昌原本姓姬,那为何二儿子叫姬发,大儿子却叫伯邑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在此期间让观众感到好奇的事情是,为什么姬昌姓姬,大儿子要叫做伯邑考,而是不跟随父亲的姓氏呢?其实这就要从古代的姓氏制度说起,尽管现在人们都习惯以父亲的姓作为自己的姓氏,在古代原始部落并没有明确这样的说法。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名称或者部落首领名字,好方便辨别不同氏族的后代,以便相互之间的通婚,春秋战

  • 豆腐发明者,也是名将军:廉颇、白起是其部下,令诸葛亮佩服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豆腐是西汉的谁发明的,刘安发明豆腐故事,古代谁发明了豆腐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群雄辈出在这时出现了很多非常有才能的纵横家和谋士,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非常有名的将军。这些将军为自己效忠的国家征服土地,奔战沙场。[var1]军事世家乐毅是我国战国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位军事家,而且这位军事家也出生在一个军事世家。他的祖父出生在魏国,而且是这个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将军,他

  • 探究刺秦刺行动的真相,真正的杀手居然不是荆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荆轲真有机会刺秦吗,刺秦荆轲简介,荆轲刺秦有那么重要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就着高渐离的筑声,带着那个“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秦舞阳上路了。这是一条必死的路,然而荆轲没有回头。他不敢确信成功,但他敢保证自己不会活着回来。他说:“今日往而不反者,庶子也。”[var1]历史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必然的是秦终将统一中国,而那偶然就是,

  • 《山海经》有一个离奇的记载,一旦被证实,将揭开所有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山海经吸血鬼的记载,山海经离奇记载,后土在山海经中的记载

    在山海经里,所包括的内容繁杂,例如有关于,山川,药物,巫医等各个方面。也正是因为山海经所记载的故事太过荒诞,所以,学者们从古至今什么都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司马迁就认为其内容过于荒诞,不切实际,所以不具有参考价值。[var1]而到了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地理著作。曾经谭其骧就根据《山海

  •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礼崩乐坏 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时期会出现礼坏乐崩吗,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礼坏乐崩原文

    首先,古代中国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礼,源自祭奠天神特定的行为准则;乐,源自上古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var1]西周时期,有着十分发达的农业,随着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上也得以稳定,于是周王朝就建立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周朝时期的统治阶级大致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四个阶层,每一个阶层在各个方面都有规定

  • 长平之战秦军的战略,秦廷让白起秘密出战,究竟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之死对秦军的影响,长平白起能打败赵军吗,长平之战白起为何撤兵

    [var1]当时秦军很有可能斩开了赵军把守的多个重要隘口,能够让多达25,000人的庞大军团顺利通过,此外还应占取了某个重要的交通线,可以供5,000人的大规模骑兵军团顺利通行,其实对于这种规模的战争,又是在山地作战,单就这两条就不可能让人能够掉以轻心,如果它是秦军通过军事手段快速夺取的,那么守军在

  • 六国后人一心复国,为何反秦不反汉,刘邦果真比秦始皇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灭六国刘邦为什么不恨,秦始皇灭六国时刘邦在干什么呢,秦灭亡后六国复国

    然而,刘邦建立了汉朝之后,为何六国贵族却偃旗息鼓,不再反汉呢?换言之,六国后人一心复国,为何反秦不反汉?传统看法是,经过秦末起义的洗牌之后,六国慢慢融合等原因,所以六国后人不再谋求复国。这一种看法固然有道理,但在逻辑上却不太合理,从秦朝灭亡到汉朝建立,也仅不到10年,六国后人思想就突然有这么大的转变

  • 吕不韦不是好当的,这三个风投就在东汉三国时期栽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的真实吕不韦,吕不韦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吕不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var1]三国时期的卫兹家族就是典型的例子。卫兹是曹老板的风投。当年曹老板要起兵,就在陈留找到了卫兹卫大土豪。曹老板找卫兹的主要原因是老爹不给钱,虽然曹嵩能拿出上亿(当时东汉政府财政总收入是60到80亿铜钱)铜钱买一个校尉玩,但不愿意投资儿子的造反事业。陈留最大的土豪卫兹偏偏和董卓有仇,因为董卓的

  • 华阳之战,白起率军千里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国版“闪电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白起华阳之战在哪里,战国名将白起完整版,谁打得过战国的白起

    [var1]公元前277年,魏安釐王从其父魏昭王手中接过了王位,然而,刚刚继位的他就遇到了严峻的考验,魏昭王时期的伊阙之战,韩国精锐尽失,不得不臣服于秦。而到了这时秦国主政的是穰侯魏冉,魏冉的封地在山东陶邑,他的封地和秦国之间隔着魏国,这种情况之下,魏国就成了魏冉的主要进攻目标,但是要对魏国出兵,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