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为何少年英豪多数出自江东?这两个原因不得不说

三国时期,为何少年英豪多数出自江东?这两个原因不得不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18 更新时间:2024/1/25 7:45:57

第一,榜样的力量:江东的基业是孙策一手打下来的,195年孙策脱离袁术渡江开始平定江东之战,用了几年时间一举平定江东六郡,可惜公元200年遇刺身亡,时年二十五岁。

195年的时候孙策20岁,不过孙策少年成名,十几岁就结交豪杰之士在寿春一带已经小有名气(和孙策同年的周瑜就是这一时期和他认识的),189年孙坚北上讨伐董卓时孙策移居舒县,《三国志》称:“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皆咸向之。”十几岁的少年郎孙策已经崭露头角。

200年孙权执掌江东时也才18岁,除了孙策留下的班底之外,孙权在用人上也喜欢重用和自己年龄相当之人,比如同样18岁曾和孙权同窗的朱然

孙策和孙权两个当家人年纪都不大:一个十几岁就名声在外,20岁就开始横扫江东开创一番大业;一个18岁就开始执掌江东,两人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不仅当时江东众将年龄都不大,也使得想要建功立业的年轻人纷纷来投,这当中就包括“少以骁勇为小将”的丁奉

第二,和江东特殊的军制息息相关:东吴的军制很特别,世家大族和豪强势力在江东根深蒂固,孙策平定江东时纷纷来投的大将都不是一个人来的,基本上都带了很多部曲加盟,这些部曲相当于私兵,孙策和孙权要统治江东一味靠铁血和强力手段是行不通的,所以也就默认了这些部曲私兵的存在,这就是江东特殊的部曲家族私兵制度。

因为这些部曲都是统兵大将的私兵,所以一旦大将去世或者战死,他的部曲并不属于孙氏,往往要从他的子侄或其他晚辈中选出一人重新统领这些部曲,如果这位大将离世较早,那么他的继承人肯定年龄不大。

这里举两个名将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先说吕蒙,《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吕蒙十五六岁就跟随姐夫邓当投效于孙策麾下,邓当去世后接替邓当统领其部曲的正是年纪轻轻的吕蒙,“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

再说凌统,凌统之父凌操在孙权征讨黄祖时死于甘宁箭下,《三国志-凌统传》记载:“统年十五,左右多称述者,权亦以操死国事,拜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使摄父兵。”凌操死后也是年仅十五岁的凌统出任别部司马统领其父部曲。

由此可见在江东父死子继或其他近亲继续统领部曲是一个惯例,这未尝不是江东多少年英豪的另外一个原因。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和狄仁杰是什么关系 狄大人死后武则天说出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死后狄仁杰哪去了,武则天与狄仁杰谁死得早,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融洽吗

    在很多的电视剧里,武则天和狄仁杰的关系总是被编剧们加些似有若无的暧昧,让观众们在茶余饭后为这一对君臣编排了不少的段子。但是,实际上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真的是与一般的君臣不一样,但是绝无那种龌龊。狄仁杰确实是以为很有才干的人,但是他的大好年华,都被埋没在唐高宗李治的时期,从科举进入仕途,一直都是担任的

  • 安史之乱后,唐朝受藩王威胁,为何皇帝没有像汉朝推恩令一样削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安史之乱后唐朝怎么反败的,安史之乱为什么成为唐朝转折点,唐朝安史之乱藩镇情况

    其实唐朝的皇帝们也非常的无奈,他们自己确实是削了,可最后不管怎么样都是不管用的,像是我们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个削藩就是推恩令,但是唐朝皇帝们其实一直在玩这个,只不过就是不管用。玩的规模小一点,力度轻一点,没有什么价值。最典型的就是在安史之乱后,安禄山这个派系的力量最后被分成了幽州、成德、魏博和昭仪四份。

  • 深受隋炀帝信任的宇文化及为何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宇文化及为什么不用隋炀帝做傀儡,隋唐演义宇文化及叛变,宇文化及为何叛变

    可是在隋朝末年,隋炀帝游玩江都时,宇文化及居然将隋炀帝杀了。那么宇文化及是想自己称帝吗?当然不是,其原因有两点。1、隋炀帝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游玩,使得宇文化及有了机会杀害隋炀帝。隋朝末年,隋炀帝来到江都游玩,看到江都的环境非常好,于是打算常住在江都。然而隋炀帝禁卫军的将士们是西北人,不愿长期住在江都

  • 隋朝时期,人们还是用谥号称呼皇帝,为何到了唐朝却要改用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的2位皇帝庙号谥号,隋朝皇帝有庙号吗,隋朝皇帝为什么要改庙号

    首先谥号基本是每个帝王都有的,除了秦朝,秦始皇他觉得这玩意儿不好,“臣议君、子议父”的规矩他是不认可的。所以便将其废除了,后来汉朝才又开始的。这个谥号起到的是一个盖棺定论的作用,是人死后由别人对其在世的功过进行的一个总结性评价。既然是评价,自然也有好坏。所以在谥号中,有上下谥之分,分别代表褒贬之意。

  • 武则天时发生一起震惊朝野的刺杀案,唐朝高官竟被一外国黑人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在那时候出现外国人刺杀中国人,而且是高官的事件,就是很惊人的事情了。武则天时期,就发生了一起这样的事件。广州军区总司令路元叡被一个黑人给杀了,更确切地说,是一场屠杀。那个黑人身藏短剑,直蹬台阶,几步跨上高台,杀掉了路元叡及其身边侍卫十几人,然后扬长而去。由于他气焰太嚣张了,一路没有人敢靠近,直

  • 如果没有回纥骑兵的增援,唐朝能否独力将安史之乱镇压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借兵回纥的条件,平定安史之乱唐朝向回纥借兵了吗,唐朝与漠北回纥平定了突厥汗国

    761年春,“安史之乱”中叛军的第三任领袖,同时也是军事指挥能力最强的叛将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和部将联手刺杀。由于在此之前,叛军刚刚在洛阳附近的会战中击溃唐军,史思明死后,史朝义忙于收拢人心,加强统治,恰到好处的让叛军暂时停止了发动新的攻势,战争陷入了短暂的僵持状态。762年唐肃宗病逝,代宗在长

  • 不得李世民宠爱的武则天,为何却被李治当个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和李治李世民啥关系,李世民李治对武则天态度,历史上武则天喜欢李治还是李世民

    贞观二十二年的某天晚上,才人武媚看着窗外迷离的月光,翻来覆去睡不着。掰着手指算算,这已经是她入宫的第11个年头了,眼看别的姐妹飞黄腾达,只有自己原地踏步走,怎能不心急?没恩宠、没提拔、没生育也就罢了,消息若是传回山西老家,估计母亲又要着急上火了。至于当初为什么入宫,还要追溯到贞观十一年的冬天。据《资

  • 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连嫁3人,遭丈夫虐待,死后以皇后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最小女儿嫁给谁,李世民的女儿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有哪几个

    这位女子就是新城公主,她的生母为长孙皇后,因此她的身份极其尊贵。不过,在她年仅2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过世了。李世民考虑到女儿年幼丧母,就对女儿格外照顾,就连其他的皇子、公主也对这个小妹妹非常疼爱。在公主8岁那年,就被破格封为了“衡山郡公主”,还得到了很多封地和食邑,可见李世民确实最宠爱这个女儿。当公

  • 安史之乱后,唐朝是怎样浑浑噩噩地渡过后期150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安史之乱后唐朝怎么反败的,安史之乱和唐朝的兴衰知识点,关于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知识点

    第一安史之乱后,大唐又出现了十几位皇帝,虽然其中不乏昏庸无能之辈,但也不乏明主,而且还出现了三次中兴,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虽然这三次中兴,不能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比,但也是一定时期内使得大唐的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复,不足以让大唐重振雄风,至少能够缓和一下矛盾,达到续

  • 唐朝“八大开国功臣”:李渊杀3个,李世民杀4个,李治杀1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渊死后李世民活了几年,历史上李世民上位后杀了谁,李世民死前二十四功臣有几个

    第一位:刘文静,此人是李渊太原起兵时最早的参与者和追随者,是他首先联络裴济与李世民一起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在李渊建立唐王朝的征战中出谋划策,立下大功,可以说是大唐的开国大功臣,唐朝建立后被任命为宰相,授鲁国公,武德二年,刘文静与裴济产生隔阂,于是裴济就一直想找机会除掉他,一次刘文静酒后失言被其小妾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