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帝的母亲杨氏出生在官宦世家,家庭的学习和教育环境一直很好。而杨氏偏偏从小就不喜欢针织女红,倒是偏爱读书礼仪。老爹也是开放,竟然因材施教,为杨氏请了专职教师,教授杨氏诗书,音律,礼仪,佛法。杨氏学得怎样?那是门门优秀,样样精通。武则天因为父亲工作忙,教育问题从小就落到了母亲杨氏身上。在母亲的教育下,武则天同学5岁能文,9岁能写诗,12岁就能引经据典讲故事。杨氏这位皇帝的启蒙老师,功夫确实了得。
武则天的母亲是一个高学历的女性,自己家境良好,父母对他的教育也格外重视,还讲究因材施教,因此他琴棋书画无一不擅长,甚至连佛法都有一定的了解,武则天从小接受母亲的教育,年纪轻轻就能够写诗作文,如果没有母亲的教育,武则天也不会有这样的才能。因为母亲的出身,家境和容貌,会有无数青年才俊想要把她娶回家门,但是武则天的母亲不愿意自己嫁给一个平庸的人,她是一个有政治眼光的人,看出隋朝命不久矣,便拒绝所有婚事,甚至出家当尼姑来躲避婚姻,在唐朝成立之后才还俗嫁人。
母亲杨夫人对武则天的影响显然是不容小觑的。根据《从尼姑到女王的政治博弈》一书中可以看到,杨牡丹年轻时,她不喜欢女红、针织,但是,她却对诗歌礼仪很感兴趣,也正是这样不流于俗的母亲,才能培养出了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她曾写过“当使恶无闻于九族,善有布于四方”这样的好诗句。而且,当杨牡丹生下武则天之后,还专门请了擅长诗歌,气质和礼仪的老师来悉心培养她,不仅让她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大家闺秀,还让她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后宅之中,而能够放眼天下。而这,便为武则天后来掌权治理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就比如说在武则天被选做才人要入宫的时候,杨氏作为一个母亲自然是不忍心自己的女儿离开自己,所以哭哭啼啼的,如果是平常人家的女儿,看到自己的母亲这么伤心,自己肯定也会有内心不舍,所以最后就会是母女二人抱头痛哭,可是武则天却很平静,她是个会感情用事的人,而这种性格也就决定了武则天在今后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