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真的不重视火器发展?别再被老观念误导了,这才是真实的清朝

清朝真的不重视火器发展?别再被老观念误导了,这才是真实的清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40 更新时间:2024/1/26 1:09:46

清朝一直以来都是被搬上荧幕最多的历史朝代,虽然优秀作品不少,比如《康熙朝》《还珠格格》,但如果严格尊重历史的作品,那可就寥寥无几了,其中有一点似乎没有体现,那就是清朝真的不重视火器发展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真实的清朝肯定不是如此。

让我们将时间线挪到1673年,这一年是清朝三藩之乱的一年,而这一事件结束于1681年,清朝便是进入了将近100余年的安定期,最后便是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闭关锁国”,直到后来清朝才发现,世界上的战争已经热兵器之间的碰撞。

虽然闭关锁国为清朝带来了一定的安全,但在科学技术这一块,到了清末的时候,清朝已经大幅度落后于世界了,直到列强来到中国的时候,晚清看着那些冷兵器根本无法还手的火炮,一个个尽是面露震惊之色,他们这才感觉到:这才是一个强国需要拥有的武器。

到了1898年的时候,光绪帝下令禁止蓄发,首先从军队开始。清政府为适应形势加速与国际接轨,决定仿效西方训练新式陆军。

之后清朝的军队,看到的便不再是清朝官服了,跟辛亥革命军队之中的服装很是相似。

其实,大家不一定知道的是,早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在跟清军的对峙中,明朝就是吃了火器上的大亏。当时清军跟明朝大军的实力有多悬殊呢?清军只有不到20万的数量,而多达清军十倍不止的数量,都成为了清军的手下败将,这就是因为火器上面的区别。

当然, 明朝的覆灭并不仅仅是清朝的火器,到了明朝后期,自成的起义,以及明朝皇室的羸弱,都成了明朝覆灭不可忽视的原因。

在清朝火器的发展上,早在清太宗皇太极就有了准备,而到了康熙年间,清廷便是有了专门的造炮厂,记得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之中,里面就频频出现了火炮的运用,这对于侵略者来说,都是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打击。

其中还有着不少名字奇怪的火炮: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威远将军,金龙炮。

到了乾隆时期, 便是达到了清朝火炮的顶峰时期了,当时的清朝一共有85种不一样的火炮,就火炮发展而言,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存在,因此有人会问,为什么清朝的火炮如此强悍,可到了清末的时候,却是在列强身上频频吃瘪呢?这很大原因在嘉庆年间的时候,清朝的火器一直没有进行研究,结果到了清末的时候,火器这一块已经全面落后于列强了,而且闭关锁国那几百年,虽然对安全做到了很好的防护,但对于技术上的落后,都是肉眼可见的。

而且有一说一的是,当时清朝只允许朝廷发明火药,但不允许民间发展,这便是让火药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局限性,这就足以说明,决定一个王朝力量的可能并不是武器,而是开明的思想。

武器的发展是历史的一个缩影,他们仿佛是见证了历史的进程,就像如此越来强大的武器发明,同样算得上一种时代的进步。

更多文章

  • 香妃真容到底有多漂亮?复原图堪比绝世佳人,难道乾隆那么宠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香妃容貌复原,乾隆王朝香妃真实照片,古代香妃的真实照片

    其中片中的异域女子,也是《还珠》中的一大特色,比如《还珠格格第二部》中的香妃,《还珠格格第三部》中的慕沙,都是精彩至极的配角。然而香妃在历史中是确有其人的,是一位来自新疆的妃子,出生于1734年,在《还珠格格》里,香妃身上带着一股香味,这自然是艺术性的文学加工。香妃自然是非常幸福而幸运的,因为是香妃

  • 鸦片价格昂贵,为何清朝百姓都抽得起?你看慈禧出的什么馊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鸦片是何时流入清朝的,清朝鸦片战争片

    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并不是虚构的电影情节,而是在晚清真实发生的情景,其实早在丝绸之路时期,鸦片就被传到了中国,著名药物麻沸散中的成分,就有带有鸦片,后来便是慢慢进化成了“大烟”。古代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方式,但染上大烟的人不在少数,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尤其是在虎门销烟之前,大烟对于晚清百姓来说,就

  • 光绪驾崩后,慈禧不到24小时也去世了,最后这几小时慈禧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绪登基后慈禧在干嘛,光绪死后慈禧去哪了,光绪帝死后多久慈禧也死了

    晚清一直都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时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期,清朝的覆灭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的格局,至于晚清留下来的各个谜题,既成了哀思,也成了历史长河中一抹不起眼的浪花。1908年的那一天晚上,光绪驾崩,死因至今都众说纷纭,更让人诧异的是慈禧在光绪去世后不到24小时之内就去世了,那在这段时间

  • 历史上真正的慈安,她的手段究竟有多狠,让慈禧都如此畏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和慈安谁更厉害,慈安对慈禧的训斥,慈禧为何不敢得罪慈安

    不过今天要介绍的人不是慈禧,而是一位在清朝中知名度没那么高的人,她的名字叫做慈安,被称作是一位比慈禧都还狠的人,她的知名度虽然远远不如慈禧,但如果听说过她的事迹之后,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印象深刻。要说慈安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她与慈禧太后的内斗,虽然后宫中的内斗绝对不少见,但能够像慈安跟慈禧剧情这般曲折的,

  • 雍正临终忍痛赐死一人,让乾隆稳坐江山60年,自己则背负后世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为何传位给乾隆,雍正死前给乾隆留下哪些人,雍正临终告诫乾隆

    清朝最为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就是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大家都知道,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当上了皇帝,根据史料统计,康熙前前后后有着35个子嗣,其中有11个没能活下来,剩余的子嗣中有着9个参与了皇位的竞争,最终胜出者便是雍正。九子夺嫡的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好在雍正在历史上还算得上一位明君,但从结果上来看,朝

  • 民国富豪的败家儿子,一夜输掉上海100套楼,晚年饿死在自家门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一夜输掉上百栋楼的败家子,民国败家子10亿家财,民国富豪子孙后代

    著名作家余华小说《活着》里面的男主人公福贵,曾经就将自己家产在赌博中全部赌输了,最后沦为了贫农,这也成为了福贵人生中的转折点。到了人生的这一步,人究竟该如何“活着”?早在民国的时候,有一位败家子便是跟“福贵”有着类似的生活,一晚上输掉了自家在上海的100套楼,100套楼是什么概念呢?放在现在恐怕是一

  • 他是清朝两广总督,却被英国人俘虏到印度,关进铁笼中供人观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但在晚清的时候,还有着这么一个人,他也同样是一个前半生光宗耀祖之人,但到了晚年却被人俘虏到了印度,还被关进铁笼供人观赏,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算得上是奇耻大辱。这个人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他就是叶名琛。但是叶名琛在历史上却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还有着一个“六不提督”的称号,“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 “宁古塔”在哪里?为何清朝大臣宁死也不愿去?真有那么可怕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1815年,拿破仑就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岛,直到1821年他去世,在同期中国的清朝,纪晓岚就被流放到了新疆的乌鲁木齐。相信很多人在电视剧的时候都有一种感觉:被流放总比被判死刑要好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在黑龙江,有着一个名叫宁古塔的地方,曾经也是清朝一个流放的场所,但这个地方却是有些“特别”,犯了错误的

  • 60岁娶16岁的六姨太,康有为临终前还对她提出无耻要求,毁了她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有为70多岁娶了18岁的姑娘,16岁日本女子嫁给53岁康有为,康有为娶的19岁小妾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康有为算得上是一个英雄人物,又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的老师,如此一来康有为的声望定然不低,而且在戊戌变法之中,康有为又是领导人物,如此在朝廷腐朽之时不保持麻木之人,足以称得上是难得。但康有为的争议点在于,他生活中有着不少事情被后人诟病,比如说在康有为60岁的时候,还娶了一位年仅1

  •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先谈价而是问了句话,洋人听后懵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鸿章看马克沁机枪,李鸿章对马克沁的感受,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的重枪

    毕竟作为一名大臣,能把皇帝交代的事情办明白,就足以称得上是一种能力,单论办事能力的话,李鸿章足以成为历史上大臣的佼佼者,洋务运动中他的所作所为,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要说李鸿章会办事这一点,当然不只是用词语来形容的,看待事物李鸿章总有一套不一样的规律,一次李鸿章跟洋人购买机枪的时候,并没有像常人一样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