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宁古塔”在哪里?为何清朝大臣宁死也不愿去?真有那么可怕吗?

“宁古塔”在哪里?为何清朝大臣宁死也不愿去?真有那么可怕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47 更新时间:2024/1/31 2:20:57

1815年,拿破仑就被流放到了赫勒拿岛,直到1821年他去世,在同期中国的清朝纪晓岚就被流放到了新疆的乌鲁木齐。

信很多人在电视剧的时候都有一种感觉:被流放总比被判死刑要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在黑龙江,有一个名叫宁古塔的地方,经也是清朝一个流放的场所,但这个地方却是有些“特别”,犯了错误的大臣宁可死也不愿去,这宁古塔究竟有什么可怕的呢?

因为若是被判流放宁古塔,基本不是死在了宁古塔,就是死在了宁古塔的路上,可能有一点大家也想到了,地处黑龙江就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寒

更让人无奈的是,当时宁古塔路途遥远,在那个没有交通工具的年代,需要有4个月的路程,因此不少被流放的人,在路上就冻死饿死的人都有很多,更让人不敢细想的是,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有些体弱的汉犯人死后,还被同行的人当食物吃掉,这确实是一件不寒而栗的事情。

而且,宁古塔并不是一座塔,而是它的名字叫做宁古塔,它的具体地点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当时宁古塔,气候算得上是东北地区最为恶劣的地方,到了冬天,经有着温度低到零下20几度的时候,这完全是一个让人没法呆的地方。

犯人一旦被分配到了宁古塔,就会面临着吃不饱,穿不暖,加上每天都要做着脏活累活,这对于一个人精上也是很大的打击,毕竟一个人精神上的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另外,犯人们住的地方条件也非常差,睡的地方都是草棚,不难看出,这边是跟猪牛羊生活的场所,基本上是没有区别了。

要知道,这些大臣之中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再不济也不会睡草棚,生活质量一会下跌到这个程度,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容易抑郁?大概就是多事情跌破了自己的底线,倘若凡事都有个最坏打算的想法,哪还会有那么容易抑郁呢?

更为倒霉的是,一旦有女犯人被发配到宁古塔的时候,那更是凄惨,因为在宁古塔,男人跟女人并没有区别,这里的气候连男人都无法承受,更别说女人了。

总结一下就是让人太过于劳累,而且恶劣的环境,让人感觉迟早会死在这里,因此才会让人那么容易自寻死路吧。

历史上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名人还是比较少的,而且流放适用于什么样的人呢?大多数都是那些罪不至死的人,倘若要是真的有能力的话,即便是被流放,也会在被流放地得到重用,毕竟有一点是每个时代都不变的,厉害的人即便是被流放,对他们来说也不过只是换了个工作的地方。

如今,流放这一刑罚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整个世界上也不会有那些奇奇怪怪的刑罚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60岁娶16岁的六姨太,康有为临终前还对她提出无耻要求,毁了她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有为70多岁娶了18岁的姑娘,16岁日本女子嫁给53岁康有为,康有为娶的19岁小妾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康有为算得上是一个英雄人物,又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的老师,如此一来康有为的声望定然不低,而且在戊戌变法之中,康有为又是领导人物,如此在朝廷腐朽之时不保持麻木之人,足以称得上是难得。但康有为的争议点在于,他生活中有着不少事情被后人诟病,比如说在康有为60岁的时候,还娶了一位年仅1

  •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先谈价而是问了句话,洋人听后懵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鸿章看马克沁机枪,李鸿章对马克沁的感受,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的重枪

    毕竟作为一名大臣,能把皇帝交代的事情办明白,就足以称得上是一种能力,单论办事能力的话,李鸿章足以成为历史上大臣的佼佼者,洋务运动中他的所作所为,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要说李鸿章会办事这一点,当然不只是用词语来形容的,看待事物李鸿章总有一套不一样的规律,一次李鸿章跟洋人购买机枪的时候,并没有像常人一样问价

  • 1872年李鸿章创办一家公司,如今发展成世界500强,名字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鸿章现有的企业,李鸿章留下的公司,李鸿章成立哪些公司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当时清朝的制度已经病入膏肓了,而李鸿章等人则正是在这种环境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被教育,要爱清朝的皇帝,要尊重皇帝的一切特权,基于这样的一种教育,他们很难形成真正的反抗意识。不过,国难当头,他们还是做出了一些自己的功劳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泽及后世了。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 张廷玉晚年不断向乾隆索要封赏,被削爵位,多年后才知他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张廷玉作为张英的后代,自然享受到了这种贵族后代的优厚待遇,加上他本人也比较聪明,1672年出生的张廷玉在1700年就考上了进士,18岁的进士,倒也是历史当中比较著名的了。由于他爹跟康熙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张廷玉这样一个老“功臣”的后代自然就被提拔的特别快了。他在康熙一朝时,官职最高做到了刑部左侍郎;在

  • 和珅赈灾时往粥里掺沙子,为何还得到百姓的夸奖?此举救了上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珅赈灾在粥里撒沙子真假,和珅为什么在粥里撒沙子,和珅在赈灾粥里放沙是不是真的

    说到历史上的贪官,和珅绝对上算得上是名气最大的一位,尽管他不一定是贪得最多的,但随着《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热播,和珅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在观众之间的知名度丝毫不低。虽说和珅是一位贪官,但他也有过一些小聪明,曾经在救灾的时候,他给难民里的粥放入了沙子,结果百姓没有骂他,还说和珅是个大好人。而和珅这一举动,

  • 慈禧后人赫庆铃:沉浸“阿哥”梦里不愿醒,录制相亲节目丑态百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后人赫庆玲视频,慈禧后代赫庆铃上非诚勿扰,慈禧后人上非诚勿扰是哪期

    如今演艺圈有着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有意无意之间会吹捧艺人的家庭与血统,最明显的就是所谓的满族宗亲,以及什么京圈格格,字里行间颇有一种高人一等之味,这不禁让人想问:演艺圈难道不是用作品说话的吗?再说满族人占掌权过清朝不假,但明朝也是汉人掌权的,未必汉人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吗?造成这些原因的就是,一

  • 雍正死亡之谜被揭开?专家:死的太尴尬,难怪正史不敢正面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死因之谜真相大全,雍正死亡之谜纪实,雍正死因在清宫档案是怎么记载的

    可见,延年益寿跟长生不老,本就是一种违背自然定律的事物,哪怕是从科学逻辑上来看,这都是不符合正常逻辑的。清世宗雍正帝在1735年驾崩,但最近雍正的死亡之谜渐渐浮出了水面,因此有人说:雍正的死因确实很尴尬,难怪正史不敢正面记载,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正史的记载中,雍正的驾崩非常突然,连什么病症都没

  • 如果清朝不投降,能够坚持到二战时期,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如果甲午战争清朝不投降会怎么样,甲午战争清朝如果不投降,一战对清朝的影响

    那个时候绝大部分人都读不上书,甚至还得承受着战乱,只要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末年简直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吃大苦的年代,那个贩卖人口层出不穷,连朝廷都禁止不下去了,规矩都形同虚设。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不少清末时期的文人,比如说鲁迅,在当时都妥妥算得上是富裕人家,这足以映射,当时中国的文盲率是一个多么骇人

  • 康熙最长寿的儿子,手握重兵,却不参与党争,活到78岁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众多历史故事中,不少皇帝的儿子都是备受瞩目的存在,毕竟作为太子级别的人物,能否成为下一任帝王,也是成为朝廷之中备受关注的事。当然,熟读清朝历史的人也很清楚,康熙之后下一任皇帝,也就是康熙的第四子,即后来大家熟知的雍正,然而晚年去世的雍正,死因直到如今在历史上都还是一个谜。但康熙帝却还有一位儿子,在

  • 晚清名妓赛金花有多美?八国联军入侵时,她一句话救下万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像清朝末年时期,有两位女子在当时的名气比较高。一位是当朝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另一位就是出生相对而言比较糟糕的赛金花,是清朝末年时期著名的青楼名妓。后来还开了自己的店铺,做起了中间人。赛金花出生于1870年,本名名字叫做赵彩云,是安徽人。小的时候因为长相漂亮,被人贩子卖到了花船上,从此接触了特殊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