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一直都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时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期,清朝的覆灭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的格局,至于晚清留下来的各个谜题,既成了哀思,也成了历史长河中一抹不起眼的浪花。
1908年的那一天晚上,光绪驾崩,死因至今都众说纷纭,更让人诧异的是慈禧在光绪去世后不到24小时之内就去世了,那在这段时间之中,慈禧究竟做了什么,成为了历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事情。
也许,我们从光绪帝的成长史中能够窥探一二。
【一】无奈的开始:冲龄登基
1874年,同治帝驾崩,按照中国历史上的继位传统来看,是由同治帝的子嗣继承皇位,但无奈同治帝英年早逝,并没有留下一位子嗣,慈禧太后同大臣们商议选一位皇帝,之后醇亲王二儿子载湉便是被立为了皇帝,载湉就是光绪皇帝的本名。
而此时的光绪帝,却还只是一位不过三岁半的小孩,对于他来说,所谓的皇位,可能还不如一台木马车有趣呢。
光绪帝在历史上被人骂了无数年傀儡皇帝,跟这些晚清大臣是肯定分不开的。对他们来说,这个皇帝是否存在才重要,至于这个皇帝是谁,能否成为大清的栋梁,反而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而从这一天开始,慈禧太后也成了“西太后”,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垂帘听政,但实际上还是大清的最高掌权者。
在光绪的眼里,清宫之内大人之间种种纷争,他始终看不懂,看不明白。
【二】一生的黑点:甲午战争
之后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光绪在耳濡目染之中,他也学会了不少治国理念,毕竟一个背着皇权的人,不会不希望有着一个安稳的天下,或者说:也许光绪只是生错了一个时代,毕竟在历史上,一个没有名声的皇帝,也比被称作是昏君的皇帝名声要好,这是毋庸置疑的。
接着光绪便是迎来了他人生最具有争议的一点——中日甲午战争。
当时光绪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坚持要在海战上跟日本一决高下,但最后结果大家也知道了,中国海军几近全军覆没,而甲午战争的落败,也成为了《马关条约》的导火索。
而经过甲午战争跟《马关条约》事件之后,光绪帝在清宫内的威望下跌了不少,即便是表面上唯唯诺诺的大臣们,实际上如何看待光绪帝自然是不言而喻。
而下一个事件,便又是让清廷变天的一件事,它就是——戊戌变法。
【三】命运的尾数:被囚瀛台
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倡导光绪帝对人们实行的一系列改良运动,其中特别说到了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与教育制度,客观来看这确实是一场利国利民的改革,但却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
最后这一场变法,结果却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往国外,戊戌六君子被处决,而光绪也被慈禧太后囚禁,这一场变法运动只持续了103天。
从此在清宫之中,光绪帝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皇帝,直到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终年37岁,直到2008年对于光绪残留的一缕头发的鉴定,光绪帝真正的死因是因为砒霜中毒,至于清宫之中谁能有这个权力,除了慈禧太后恐怕没有第二人了。
再不济,慈禧也是奉命派人去将光绪帝投毒的,总而言之,在偌大的清宫之内,除了慈禧太后,可能还真没人有这个胆。
至于慈禧在生命垂危的几个小时之内,无非也就是确定好了遗诏,将溥仪确定为清朝下一位皇帝之后,便闭上了眼睛,至于这所谓的大清,还能在坚持几年,这也不是慈禧能够掌握的事情了。
值得一说的是,慈禧在遗诏中还特别提到:不能让女人涉及皇权,也许她自己也身为女人,知道了朝廷有些事情,女人大概率是深感无力的存在。
1912年,清王朝覆灭,中国封建社会也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此后的中国,再也没有出现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