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尉迟敬德退避三舍,李白王维趋之若鹜:唐朝四种不干净,除了禄山之爪还有啥?

尉迟敬德退避三舍,李白王维趋之若鹜:唐朝四种不干净,除了禄山之爪还有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85 更新时间:2024/1/29 7:27:45

唐朝是前期是比较强盛的,但是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下的唐朝,就变得比宋朝和汉末三国还乱了:各地节度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皇帝只能百分之百承认并下委任状,如果朝廷反对,那些军阀就老实不客气地起兵反抗。

宋之乱,乱在重文轻武,结果是宋徽宗宋钦宗“北狩”去上演了一出“牵羊礼”,而唐朝之脏,则表现在皇家私德上,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有时候甚至只能称之为“开放”而不能划为“肮脏”。

据说唐朝有四种不干净,开国元勋尉迟敬德退避三舍,大诗人李白和王维却趋之若鹜,而身处其中的驸马们,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在私德方面过于开放,以至于影响到了朝堂,那就难免要受人诟病了。比如大家熟知的“李家儿媳”角色转换之快,“禄山之爪”哪儿都敢抓,就被列入了“唐朝四脏”的前两位,而后面两脏,似乎只有当了驸马之后才会感到切肤彻骨之痛,但不管怎么痛,驸马们也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是不敢公开表示不满的。

我们细看唐朝几位帝后贵妃之间的关系,就会感到匪夷所思:唐高祖李渊的四儿媳(元吉是老四,玄霸是老三)在丈夫被杀后,马上晋升“小二嫂”;唐高宗李治的正妻武瞾,原本是其父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位在妃嫔、婕妤、美人之下)”;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贵妃杨玉环,曾经管李隆基叫过“公爹”(杨玉环原为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琩的正妻)。

李世民上翘的小胡子很能说明问题,但那问题却不可深说,我们只能说李家儿媳身份转变之大,颇有鲜卑之风,这在唐朝并不算太严重的问题,只不过是难以被儒家思想接受而已。

至于“禄山之爪”,那也是跟原寿王李琩王妃、后任唐玄宗贵妃的杨玉环有关,这件事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一笔带过,《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却绘声绘色,记载得十分详细:“天宝十年,春,正月,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喧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安禄山不是好人,长相也令人不敢恭维,《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说他“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也就是肚皮耷拉到膝盖的大胖子,跟武侠小说中“一枪刺在肚皮上”的某个反派人物差不多。

杨贵妃选择安禄山,可能是饥不择食,也可能是对前公公现丈夫李隆基的一种报复,她是怎么想的,咱们想不出只好不想,接下来要说的两种,那就是驸马都心知肚明却不敢言表的公主面首和科举状元。

唐朝公主也愁嫁,甚至到了送给老头子都不要的程度,《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唐纪十一》记载了发生在贞观十三年的一件事:“上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生于公元585年的尉迟敬德,比生于599年的李世民还大十四岁,比李世民的女儿至少大三十岁,贞观十三年(638年)的尉迟敬德已经五十三岁了,他宁肯给李世民磕头如捣蒜也不娶公主,就是因为唐朝的驸马日子不好过:公主可以有面首,而驸马却不能纳妾,当了驸马就等于当了和尚,甚至比和尚还惨。

读者诸君都知道,张易之张昌宗原本属于太平公主专用,后来觉得很好用,就送给了母亲武则天。

唐僧的徒弟辩机和尚,也做过张家兄弟同样的工作——没错,唐僧就是大家熟悉的唐三藏,他的徒弟不叫悟空、悟能、悟净,也不会腾云驾雾降妖捉怪,这位高徒辩机,除了翻译经文,就是跟李世民的女儿、房玄龄的儿媳高阳公主一起“打妖精”:“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宝枕,云主所赐。主与辩机私通,饷遗亿计,更以二女子侍遗爱。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余人。”

尉迟敬德是一位比较霸道的悍将,连宗室郡王都敢揍,却坚决不敢娶公主,可见当年面首之祸,已经波及到整个皇室,即使是尊贵如李世民的女儿,也把改嫁换丈夫当成了喝凉水:遂安公主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晋安公主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新城公主下嫁长孙诠,长孙诠流放巂州,改嫁韦正矩……

李世民要嫁给尉迟敬德的,很可能就是某个“丧夫”的公主,读者诸君试想一下,想多活几年的尉迟大将军,会自寻死路吗?

尉迟敬德是知天命的老将,李世民也没有强人所难,如果换成比较年轻的状元,他就是想逃也逃不掉,而且绝大多数状元,根本就没想过要逃——虽然科举制度起于隋盛于唐,但是唐朝的科举考试,却可能是历朝历代中猫腻最多的。

唐代的科举考试并不像明清那样严格,不糊名(武则天发明了密封线,后来被废止了),也不誊录,也不组织一大批考官阅卷,中与不中或是第几名全由最高长官知贡举一人定夺,状元的人选早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内定。

为了把自己中意的人选定为状元,岐王李隆范某位公主闹得很不愉快,最后王维干脆见庙就烧香,得到了这二人的一同支持,这才挤掉内定的当世名士、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

李白跟玉真公主的关系,也不像《醉打金枝》描述得那样纯洁,玉真公主也并不崇拜李白,倒是李白对玉真公主有点意思:“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王母之女襄王,留下了“十二巫山云雨会,襄王今夜上阳台”的典故,玉真公主生于公元690年之前,李白生于701年,两人年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王维比李白大七岁,跟玉真公主勉强能算同龄人。

李白和王维的恩怨情仇,咱们点到为止,再往下说,那就有点不厚道了,反正唐朝的科举考试状元,都不完全是凭真本事考上来的,要一定有皇亲贵胄和朝廷大佬的认可和推荐,我们甚至可以说唐朝的状元,比拼的就是关系和靠山的软硬。

有人做过统计:唐朝251个状元中,能查出家世的有74人,这74人中,出身于官僚阶层的有69人,占总数的93%,家世显赫者占总数的79.73%,出身庶族寒门的占仅有7%,如果李白中了状元,也属于那7%的寒门士子。

不管怎么说,也不管是中了状元而成为驸马,还是从面首晋升驸马,个中苦楚,驸马是不敢对人言表的,他们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醉打金枝》中驸马们涂脂抹粉醉生梦死,还真是当时真实生活的写照。

其实驸马的悲催,在历朝历代都差不多,不仅仅是唐朝如此,清朝的“额附”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将科举状元与李家儿媳、禄山之爪、公主面首并称唐朝四脏,可能有些不妥,因为枪手替考、冒名顶替这样的事情,在几千年后也未必能断绝。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齐大非偶”之说,驸马攀龙附凤最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也不是唐朝独有的现象,脏唐乱宋之说,也可能是以偏概全,这就需要我们在读史的时候细心甄别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没有绝对干净的朝代,这四种不干净,也不是唐朝的标签,清朝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之下,唐朝总体的评分,应该在宋朝和清朝之上,至于干净不干净,大家心中都有杆秤,对“脏唐乱宋”之说,读者诸君如果有更高明的见解,还望在评论中不吝赐教。

更多文章

  • 唐太宗发明了一种职业,古代女子很害怕,现代女子却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王朝,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以后,开创贞观之治,更是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回看当时的盛况,老百姓衣食住行都达到了很大的满足。有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肚子吃饱后,百姓便会追求更加高的欲望。或许也正是在此情况下吧,李世民发明了一种职业,为唐朝的繁荣“锦上添花”

  • 武则天为何宁愿和李治生育后代,也不愿为李世民留下一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嫁给了李治不违反道德吗,武则天和李治晚年,李世民武则天和李治的关系

    不过在武则天成为女帝之前,她只与李治生过孩子,而且还是六个,但与李世民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留下呢?难道说是李世民生理缺陷吗?还是这其中另有玄机?李世民能够成为皇帝也是很不容易的,首先,李家的天下基本上都是他打下来了的,在没有得到天下之前,李渊曾答应过让他做太子。但没想到李渊做皇帝之后却不认账了,让他

  • 宁国寺圣物“木棉袈裟”曾落在武则天的手中,它现在应该藏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华寺的千佛袈裟和武则天圣旨,宁国寺木棉袈裟,历史上的木棉袈裟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提到木棉袈裟,或许很多读者都会想到,八十年代的一部同名电影,讲述了明末年天下大乱之际,朝廷锦衣卫欲抢占少林寺的信物木棉袈裟,从而引起的一场激烈斗争。虽然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木棉袈裟却是

  • 骆宾王说武则天“地实寒微”,武则天说:骆宾王你才是三代贫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骆宾王写过骂武则天吗,武则天讲骆宾王,武则天骆宾王之乱在哪一年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正常的情况下,不要说骂皇帝,就是提到皇帝,也要有所避讳,否则是会掉脑袋的。可是,武则天这位女皇偏偏遇到了特殊情况。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去中宗李显,准备进一步登位称帝,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周王朝。

  • 千万别惹唐朝,北方小国杀了1个唐朝女子,唐朝反手杀他们2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最残暴的案件,祸害唐朝的十大叛臣,唐朝最大的兵变

    唐朝的兴盛无比,首先得益于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唐朝初中期对外战争中,创造过许多辉煌一时的惊人战绩。在唐朝对外关系中,与北方游牧部族小国的战争与和平是重要组成部分。唐朝中期,曾经与北方塞外草原上的一个游牧小国奚国有过一段交集。《魏书》《周书》记载,奚国的始祖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民族“库草奚人”,简称奚人

  • 莫高窟有个《举哀图》,破解了王昭君去世后,匈奴国的奇诡葬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莫高窟王昭君图片,敦煌莫高窟王昭君出塞壁画图片,匈奴王墓葬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这事还得从王昭君说起。对于王昭君,或许读者们都很熟悉,毕竟“昭君出塞”已经传颂了千年。据敦煌遗书中的《王昭君变文》记载,“昭君昨夜子时亡……单于是日亲临哭……衙官坐位刀剺面,九姓行哀截耳……”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反抗便交了权,看看尉迟恭都干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对李渊说了什么,李渊为什么不怕玄武门兵变,玄武门之变唐太宗为什么杀李渊

    盛唐一直以来都代表着中国最高发展水平,以至于影响辐射了周边国家,让日本,韩国以及越南等国无不依靠着盛唐来发展自己的文化。可就是这么宏伟巨大的王朝,在建立伊始,却面临过一次灭顶之灾,一场政变几乎改变了大唐的历史,也决定了中国未来的走向。这场政变就是玄武门之变,是一场开国皇帝与自己孩子之间的纠葛,却险些

  • 唐高宗李治的挚爱是武则天吗?为何晚年那么急于废掉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治晚年有多爱武则天,真实的李治和武则天,经典传奇李治武则天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她的在位时间也比许多皇帝还要长不仅如此就连李治的皇位,也是武则天辛苦苦帮他得到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治为什么在晚年时期要废掉武则天。在历史上记载武则天是李世民的一个妃子,并且李世民对武则天并不是很宠爱以至于武则天十四岁嫁给李世民之后却没有很

  • 杨贵妃身上有一缺陷,现在很多人无法接受,唐玄宗却对此痴迷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贵妃为什么让唐玄宗这么痴迷,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不同评价,杨贵妃为什么能受到唐玄宗的宠爱

    在街道上,小路旁大家似乎都会不约而同地去观看行走在其中的那一道身影。是属于好看之人的专属,也是千篇一律的驻足。在我国千年的文化当中,出现的美女似星辰一般的耀眼,能吸引帝王的则就是堪称美女之中的“倾城”,而杨玉环就是这样一位倾城的存在,“四大美女”、“环肥燕瘦”、“闭月羞花”皆是来形容杨玉环的词语。可

  • 西安发现唐代“天坛”,为何它要用覆土和抹泥保护,原因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代天坛结构图,西安天坛古老照片,唐代天坛遗址在哪里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99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准备扩建校舍,施工人员挖地基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异样,他们挖到1米多深的时候,竟然发现地下的土层越来越硬,十分难挖,有的地方一铁锹下去火化直冒。对此,当时的施工人员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