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手下一个神箭手,是隋朝最后救命稻草,他不死唐朝很难建立

隋炀帝手下一个神箭手,是隋朝最后救命稻草,他不死唐朝很难建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1 更新时间:2024/1/20 23:13:36

有一种看法认为,隋炀帝一生应当一分为二来看待,不能把对他的历史评价简单化、脸谱化。具体而言,隋炀帝一生可谓功罪分明。他确实有好大喜功、不爱惜民力的缺陷,但另一方面,隋炀帝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最起码他修建沟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就是一件功在千秋、福泽后世的大好事。

另外,隋炀帝在用人方面也颇有眼光,他的手下并不仅仅是乱臣贼子和酒囊饭袋,也有一些非常杰出的文武人才。隋炀帝手下曾有一个神箭手,堪称隋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若不死唐朝将很难建立,隋朝的结局也尚在两可之间。

这个神箭手的名字叫长孙晟。长孙晟,出身南北朝的北周贵族之后,他的曾祖是北周太师长孙稚,父亲是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长孙晟虽然生在富贵之家,却毫无骄娇二气。他“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趫捷过人”,天资聪颖,习文练武,武艺高强,练就一身过人的箭术,在当时名震一时。

公元580年,北周皇帝把千金公主许配给塞外游牧部族沙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长孙晟担任送亲使者。阿史那摄图手下有很多精于骑射的勇士,经常一起外出射猎。有一次他邀请长孙晟一起外出游玩,暗中想考量一下长孙晟的武艺,长孙晟慨然应允。

阿史那摄图与长孙晟在草原上纵马驰骋,看见天空有两只大雕展翅翱翔,为了争夺一块肉撕打成一团。阿史那摄图抽出两支箭交给长孙晟,让他把大雕射下来。长孙晟微微一笑,只用了一支箭,“一发而双贯”,一箭射落两只大雕,由此留下一箭双雕的美名,流传天下。隋朝建立后,长孙晟又受到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两代皇帝的赏识重用。

但长孙晟的箭术对他而言,仅仅是雕虫小技。长孙晟不仅武艺出众,是一个神箭手,而且精于谋略,是一位难得的军事天才。史书记载他“好奇计,务立功名”,是个足智多谋之人。隋朝建立后,与北方的突厥关系紧张。当时的突厥实力雄厚,拥有十余万精悍骑兵,对隋朝构成极大威胁。

长孙晟审时度势,为隋朝制定了“以夷制夷”之策。他深知游牧部族贵族内部为了争夺大汗之位,各部落之间矛盾重重,“内怀猜忌,外示和同,难以力征,易可离间”,大胆而巧妙地采用制造矛盾、分化瓦解之策,使得突厥各部落之间“首尾猜嫌,腹心离阻”,彼此之间互不信任,内讧激烈,无法联合侵扰中原。从此隋朝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隋朝南下经略中原的后顾之忧

长孙晟还多次带兵出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先后迎头痛击步迦可汗进犯,击灭汉王杨谅叛乱,显示出极为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隋朝国之干城。如果他一直健在,将会成为隋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幸的是,当隋朝天下将乱之时,长孙晟在公元609年病故,时年才五十多岁。

不仅如此,长孙晟与唐朝还有一层特殊关系。长孙晟之女长孙氏,嫁给了当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之子李世民,也就是唐太宗。可以设想,如果长孙晟再多活十年,就会在隋末乱世战场上与李世民兵戎相见。

到时候,长孙晟不仅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军事高手,还是李世民的岳父,而且忠于隋朝,只怕会成为唐朝建立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唐朝也将很难建立。可惜历史没有假设,使得长孙晟与李世民的比拼最终未能成为现实。了解更多隋朝历史人物,请阅读《隋朝那些事儿》。

参考资料:《隋书》《旧唐书》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曾孙沦为酒鬼,写了一首打油诗说尽世态炎凉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真实的李世民墓志铭,李世民最有名的四首诗,李世民五绝

    李承乾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长子,公元619年(武德二年)生于长安承乾殿,李世民因殿为名,给他取名李承乾。公元620年(武德三年),还是个吃奶娃娃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的第一年,就把李承乾立为皇太子,成为未来的唐朝储君。但这个李承乾却很不争气,不仅一条腿略有伤残

  • 尉迟敬德退避三舍,李白王维趋之若鹜:唐朝四种不干净,除了禄山之爪还有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尉迟迥与尉迟敬德,尉迟敬德的墓志文,尉迟敬德典故

    唐朝是前期是比较强盛的,但是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下的唐朝,就变得比宋朝和汉末三国还乱了:各地节度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皇帝只能百分之百承认并下委任状,如果朝廷反对,那些军阀就老实不客气地起兵反抗。宋之乱,乱在重文轻武,结果是宋徽宗宋钦宗“北狩”去上演了一出“牵羊礼”,而唐朝之脏,则表现在皇家私德上

  • 唐太宗发明了一种职业,古代女子很害怕,现代女子却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王朝,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以后,开创贞观之治,更是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回看当时的盛况,老百姓衣食住行都达到了很大的满足。有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肚子吃饱后,百姓便会追求更加高的欲望。或许也正是在此情况下吧,李世民发明了一种职业,为唐朝的繁荣“锦上添花”

  • 武则天为何宁愿和李治生育后代,也不愿为李世民留下一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嫁给了李治不违反道德吗,武则天和李治晚年,李世民武则天和李治的关系

    不过在武则天成为女帝之前,她只与李治生过孩子,而且还是六个,但与李世民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留下呢?难道说是李世民生理缺陷吗?还是这其中另有玄机?李世民能够成为皇帝也是很不容易的,首先,李家的天下基本上都是他打下来了的,在没有得到天下之前,李渊曾答应过让他做太子。但没想到李渊做皇帝之后却不认账了,让他

  • 宁国寺圣物“木棉袈裟”曾落在武则天的手中,它现在应该藏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华寺的千佛袈裟和武则天圣旨,宁国寺木棉袈裟,历史上的木棉袈裟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提到木棉袈裟,或许很多读者都会想到,八十年代的一部同名电影,讲述了明末年天下大乱之际,朝廷锦衣卫欲抢占少林寺的信物木棉袈裟,从而引起的一场激烈斗争。虽然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木棉袈裟却是

  • 骆宾王说武则天“地实寒微”,武则天说:骆宾王你才是三代贫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骆宾王写过骂武则天吗,武则天讲骆宾王,武则天骆宾王之乱在哪一年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正常的情况下,不要说骂皇帝,就是提到皇帝,也要有所避讳,否则是会掉脑袋的。可是,武则天这位女皇偏偏遇到了特殊情况。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去中宗李显,准备进一步登位称帝,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周王朝。

  • 千万别惹唐朝,北方小国杀了1个唐朝女子,唐朝反手杀他们2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最残暴的案件,祸害唐朝的十大叛臣,唐朝最大的兵变

    唐朝的兴盛无比,首先得益于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唐朝初中期对外战争中,创造过许多辉煌一时的惊人战绩。在唐朝对外关系中,与北方游牧部族小国的战争与和平是重要组成部分。唐朝中期,曾经与北方塞外草原上的一个游牧小国奚国有过一段交集。《魏书》《周书》记载,奚国的始祖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民族“库草奚人”,简称奚人

  • 莫高窟有个《举哀图》,破解了王昭君去世后,匈奴国的奇诡葬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莫高窟王昭君图片,敦煌莫高窟王昭君出塞壁画图片,匈奴王墓葬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这事还得从王昭君说起。对于王昭君,或许读者们都很熟悉,毕竟“昭君出塞”已经传颂了千年。据敦煌遗书中的《王昭君变文》记载,“昭君昨夜子时亡……单于是日亲临哭……衙官坐位刀剺面,九姓行哀截耳……”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反抗便交了权,看看尉迟恭都干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对李渊说了什么,李渊为什么不怕玄武门兵变,玄武门之变唐太宗为什么杀李渊

    盛唐一直以来都代表着中国最高发展水平,以至于影响辐射了周边国家,让日本,韩国以及越南等国无不依靠着盛唐来发展自己的文化。可就是这么宏伟巨大的王朝,在建立伊始,却面临过一次灭顶之灾,一场政变几乎改变了大唐的历史,也决定了中国未来的走向。这场政变就是玄武门之变,是一场开国皇帝与自己孩子之间的纠葛,却险些

  • 唐高宗李治的挚爱是武则天吗?为何晚年那么急于废掉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治晚年有多爱武则天,真实的李治和武则天,经典传奇李治武则天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她的在位时间也比许多皇帝还要长不仅如此就连李治的皇位,也是武则天辛苦苦帮他得到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治为什么在晚年时期要废掉武则天。在历史上记载武则天是李世民的一个妃子,并且李世民对武则天并不是很宠爱以至于武则天十四岁嫁给李世民之后却没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