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非常奇怪的是,纵使常遇春如此之强,却一直在给徐达做副手,那么为何常遇春一直给徐达做副手呢?徐达和朱元璋其实小时候就已经认识了,在公元1352年之时,朱元璋的另一位玩伴汤和加入了郭子兴的军队,而后便写信于朱元璋喊他过去。等到第二年之时,朱元璋就在他的老家招兵买马,也就是这个时候徐达为一同参军去了。
而常遇春实际上要比徐达大两岁,都属于农民出身,但是常遇春不甘心自己那么贫穷,因此早年的时候曾经跟人学习过武术,只不过因为家里实在太过贫穷没办法教学费,只能通过干一些杂活来换取学武的机会。等到长大之后,因为早年用心学过功夫,擅长骑射,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可此时的常遇春还没有遇见朱元璋,因此这时候得常遇春一直在打家劫舍,就这样过了许久,直到公元1355年,常遇春遇到了朱元璋的部队,感觉这个部队纪律严明,非常的羡慕,因此才投靠朱元璋。
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之中,常遇春徐达这两位有过无数次的合作,公元1356年,这一年是他们第一次合作,共同进攻张士诚,他们俩一个掌控陆军,一个掌控水师,获得大捷。公元1365年,两个人带着二十万士兵彻底的将张士诚覆灭,并且顺势就将淮南淮北两个地方拿下来了。两个人都是无比的惺惺相惜,皆属于少见的名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两个人都是名将,可在合作的这么多年中,为何常遇春一直心甘情愿的给徐达当副手呢?这一切的一切其实还和朱元璋有关系。在公园1360年之时,两人打败了陈友谅,可是两个人在一个问题上产生了重大分歧。常遇春认为应该杀掉俘虏,以绝后患,可是徐达坚持不让杀,认为这样有违天道。
可两个人都是主帅,谁也没有办法说服谁,便请朱元璋做仲裁,可常遇春此前因为常年打家劫舍养成了暴脾气,当天夜里就杀了一半的俘虏。朱元璋那叫一个生气,他当即表明支持徐达,并且直接释放了剩下的俘虏,防止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朱元璋下令,只要以后两军联合作战,那就得听徐达的。
虽然两人还是分出来了正副,可却彼此相互不服气,经常咬着牙比军功,在这样良性竞争之下,两位绝世名将彻底出世,只是可惜,在常遇春打下元朝都城之后,班师回朝途中病重而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