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幅员辽阔,武力强悍,为何只统治了98年便被明朝推翻?

元朝幅员辽阔,武力强悍,为何只统治了98年便被明朝推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85 更新时间:2024/1/28 4:08:33

铁木真历经磨难,终于统一了蒙古草原,结束了多年来的乱战。统一意味着强大,在当时,强大了自然就要扩张,他带领蒙古铁骑,一路攻打到了欧洲,天下貌似没有任力量能够抵挡住蒙古铁骑。

在征讨四方的进程中,蒙古军队动不动就屠城,这说明在他们的观念之中,暴虐好杀早已经深入骨髓,这也为他们之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忽必烈建立元朝,进军中原,正式当上了天下之主。当时元朝幅员辽阔,而且能征善战,统治面积达到了1372万平方公里,谁也未曾想到,如此强大的元朝仅仅经历了98年便烟消云散,其原因引人深思。

元朝统治时,他们将人分为四等,一等人是当时的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金人与契丹人,四等人即南人。

人不患穷患不均

古代老百姓其实对于朝更迭早已司空见惯,他们是质朴且佛系的,天下总要有皇帝,至于皇帝是谁,老百姓的价值观便是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便拥护谁。元朝顶替了南宋,如果蒙元能够坚持以一个广阔的心胸,融合境内的金人、南宋人等让他们都有平台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老百姓何至于非要揭竿而起。

蒙元实施的人分三六九等,用防贼之心防范着宋人,以暴虐的统治压迫着宋人与金人,这便为之后蒙元的灭亡,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大洋彼岸因为一个黑哥们的死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抗议,其实根本不是说小题大作,而是他们一直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矛盾的积聚便会在一个瞬间释放,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当年的宋人,受到的是更加不公平的待遇。他们被制约于社会的最底层,世世代代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任何出人头地的机会。科举制度被废除,各阶层之间限制交流,在当时,朝廷中只有蒙古人与色目人可以担当官职,而要职只能由蒙古人担任。

除此之外,三等人与四等人不能与蒙古人打架、斗殴,不管是谁错,只要是打架便是宋人的错,一旦犯错,轻则刺字,重则丢命。如此不公平的法令助长了蒙元统治者嚣张的气焰,平日的生活更加肆无忌惮,宋人只能委曲求全。

哪里有压迫,哪里便有反抗

宋人被蒙元统治者压迫剥削,从没有当是元朝的子民看待,而是将他们当做奴隶一般驱使。从没有想过将国家治理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蒙元统治者仅仅将统治下的土地当成他们肆意妄为的战利品。

南宋的老百姓费劲吧啦都融入不到王朝的圈子中,他们想当顺民都没有机会,他们只能充当元朝的下脚料,干最下等的工作,这对人来说,是一个非痛苦的事情。老百姓想安安稳稳的求个生存,都那么不容易。想当顺民,但人家就不给机会,将宋人的尊严使劲的踩到脚下,顺便再吐一口口水。

宋人作为亡国之人,忍受了长达百年的压迫,终于还是奋起反抗,最终推翻了蒙元,建立了大明王朝。元朝与清朝类似,都是由一直游民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清朝在处理明朝百姓与旗人时,虽然也限定了不通婚等一系列政策,但是其依旧任用明朝官员,底层的老百姓依旧可以通过科考进入到仕途,实现人才正常的更新换代。

虽然清王朝最终被列强敲开了国门,但好歹在清朝的治理之下,还出现了短暂的康乾盛世,这个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成了清朝统治者吹嘘的资本,似一块遮羞布维持着那仅有的一点点尊严。

后记

由此可见,唐宋时期多元的政策才是繁荣的基础,任何国家,只有将国内所有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够越来越好。98年太长,我们只争朝夕,我们身处如此盛世,更应该将自己的力量贡献到国家的建设中,国家有力量,人民有尊严,跳梁小丑才会老实。

更多文章

  • 宋徽宗生了66个子女,比起伊斯梅尔的868个,连零头都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伊斯梅尔是阿拉维王朝的第二个苏丹(类似于国王,只是叫法不同),其一生只是有名有姓并且有过夫妻之实的妃子,就有500多个,生下的孩子数量,更是高达惊人的800多个,创造了世界上生孩子最多的记录,至今依旧保持。内忧外患的伊斯梅尔阿拉维王朝是伊斯梅尔的哥哥创立的,其哥哥就是阿拉维王朝的第一个苏丹,在位时间

  • 8岁遇见朱元璋,成马皇后养子,朱元璋登基前:姓朱不好,别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最惨的一个儿子,朱元璋娶妻前改名还是娶妻后改,朱元璋二十六位皇子生平大汇总

    此人就是朱英(沐英)。朱英出生于1344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早年的悲苦命运跟朱元璋几乎如出一辙,都是年幼丧亲,因战乱天灾外出逃难,然而,朱元璋逃难时已经15岁了,朱英才只是个7岁儿童,什么事情也不懂,要不是碰巧遇见朱元璋的义军,恐怕他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朱英成了朱元璋和马氏的义子,马氏贤德

  • 朱元璋驾崩的同一年,浙江诞生了一男孩,51年后他挽救了整个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1398年驾崩的,而明朝历史上的名臣于谦,正是在那一年降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于谦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刻苦用功,在当地有“神童”的美名。于谦读书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大义,并且举一反三。小时候的于谦,曾经穿着一身红色的衣服,爬到马上去玩耍。于谦家隔壁住着一位有文化的老人,他想考考这位“神童

  • 宋江去世后,有一名梁山好汉重新造反,还真的做了一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江最后死在哪里了,宋江上梁山到死一共多少年,宋江死后剩下的兄弟们都怎么样

    历史上的宋江去世之后,有一名“梁山好汉”重新造反,并且声势不小,因为他还真的做了一年皇帝。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真正的宋江聚集了36个人,在黄河的北部举起了起义的大旗,这36人个个强悍勇猛,他们杀富济贫,一路转战到了河北、山东。于是大宋朝廷震动了,“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

  • 元朝时才有棉花,古人之前如何过冬?古人在保暖方面脑洞开得真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没有棉花怎么过冬,元朝人是怎么过冬的,元朝的棉花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当年穷的时候布衾都能冻得跟铁一样,取暖成了穷人的一大难题。有着盛唐强汉之称的大唐,在安史之乱后期,路上冻死穷人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已深刻的描述了这一场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取暖的手段多种多样,在冬天可以穿保暖、棉衣、羽绒服,屋子里

  • 清明上河图放大10倍,浮现一神秘人物,网友大呼:这是外卖小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明上河图十大怪物,清明上河图突然轰动,清明上河图曾被哪些名人收藏过

    而宋朝的画家张择端一看这繁华盛世,便创作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给皇帝,这幅画便成为了中国著名的画作,被誉为十大传世名画。而这幅画卷可谓是长篇巨制,宽度是24.8厘米,长度竟然达到了528.7厘米,这也就意味着画作展现了人们生活的千姿百态。画作左边是农村,右边则是市集,其中亭台楼阁、人物情态都是栩栩如

  • 明朝的国姓是“朱”,老百姓杀猪吃肉怎么办?朱元璋只改了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元璋改什么字百姓才能杀猪,朱元璋为何改回原姓,明朝除了皇族还能姓朱吗

    中国的封建时代自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秦始皇开创的封建帝国皇帝是独一无二的,皇帝的命令就是天命,皇权的威严不容侵犯。秦始皇确立了皇帝独尊的地位,我国封建时代所创立的文化曾是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们创立的思想文化体系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为中国人骨子里的思想文化内涵奠定了基础。孔子的儒家学

  • 同为“史学双璧”,《资治通鉴》和《史记》到底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史记和资治通鉴啥区别,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区别表格,史记和资治通鉴有什么用

    正是因为这两本书名气大,所以,有的人就买下整套的精装版,放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摆得整整齐齐的,不为别的,要的就是一种“文化气质”。但是,你要知道,《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本书,也是有“气质”的。什么样的人适合看《资治通鉴》,什么样的人适合看《史记》,这是有讲究的,别弄错了,到时候气质没上来,反而成别

  • 刘伯温临终送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明白,直到17年后才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跟朱元璋有一件有意思的事,1375年刘伯温去世的时候,在临终之前送了朱元璋一筐鱼,当时朱元璋很纳闷,难道刘伯温是想让他年年有余吗?直到17年后,朱元璋才恍然大悟,说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375年,这已经是朱元璋当皇帝的第八年,当时已经年过花甲的刘伯温,身体早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朱元璋器重刘伯

  • 杀妻、杀子、杀心腹爱将,杀人魔王张献忠到底有多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杀妻杀子的历史人物,崇祯为什么杀妻杀子,山东乐陵杀妻杀子案

    只不过两人的名声却是天壤之别,李自成虽然被历史专家说欠缺格局,但至少还有着一个“闯王”的名号,但张献忠的话,除了什么“杀人磨头”“杀妻杀子”的名号,尽是坏名声,那么张献忠这个人究竟是一个什么人呢?据说在历史的记载中,张献忠是个长相很奇特的人,从小出生在贫苦家庭,但自幼却长了一个聪明的脑袋瓜,好巧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