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在1896年写下了这些椎心泣血的诗句,想要点醒清朝的统治者,却没能够唤醒他们。以至于国土被外国人侵占,许多的珍宝流落在外,不知所踪。只不过中华地大物博,终究还是有许多的珍宝被保存在了人民的手里。他原是清朝大官的嫡孙,却将183件文物无偿捐赠给美国,祖国想要回购却被拒绝了。是什么原因使他宁愿将珍宝捐赠给外国人,也不把珍宝放置在国内呢?
这个珍宝收藏家名叫翁万戈,他的祖辈是曾经担任两朝帝师,位极人臣的翁同龢。翁同龢作为晚清的一个重要军政人物,他除了在政治上颇有手段以外,还醉心于艺术。他酷爱搜集珍贵的宝物与文物,翁同龢的家中摆满了他收集来的珍宝。这在晚清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当代也是非常巨大的历史财富,翁万戈作为这些财富的继承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翁万戈却不将这些藏品当作私有的财物,在他所接受的祖辈教育中,这些宝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宝物,而是他们祖祖辈辈的信念。一代代留存下来的,需要他们去保护,去传承的一种东西,这些东西更是翁家人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灵魂。对于翁万戈来说,这么重要的东西,他又怎么不留在自己的手中保存呢?
其实翁万戈曾经将一幅藏品拿出来拍卖过。至今许多人都不知道翁万戈为什么会拍卖它,那个藏品名为《长江万里图》,这幅藏品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没有高超的画技和与长江相匹配的胸襟,很难画出这样的一幅图画。而翁万戈将它拿出来拍卖,最终上海博物馆以高价竞价成功,使之成功进入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之内。
只是其它的藏品并没有这种待遇了,许多博物馆曾经找上翁万戈,想要收购他手里面的藏品,开出的价格五花八门,不可否认的是,都是令人心动的高价,但是翁万戈一个也没有同意过。就在大家都以为翁万戈要把这些宝物都留存下来,交给翁家的后人,世世代代去守护这些宝物的时候,翁万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诧的举动。他把他所有的藏品,总计183件文物,全部捐赠了出去,没有要一分钱,但是捐赠的不是中国的博物馆,而是捐赠给了美国的博物馆。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许多的收藏大家非常震撼,甚至纷纷痛骂翁万戈,骂他将祖宗的文物拱手让人等等,不过翁万戈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原因。
捐赠的那一天正好是翁万戈的生日,对于许多人对他的谩骂,他说道:那些文物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文物,而是属于家藏。翁万戈坦言自己为家藏活了一生,家藏也成就了他这一生。他活了很久,曾经切实地感受过战争的残酷。他觉得如果要将家藏继续继承下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多方的衡量,他觉得美国是最安全的,美国的博物馆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
翁万戈说除了安全的问题以外,他觉得美国的博物馆修复文物的技术应该更为先进,能够给这批文物一个好的归宿,是他毕生的梦想。他如今把这些文物捐赠出去了,也得到了博物馆那方的承诺,会好好地修复,保存这些文物的,翁万戈觉得自己的使命到这里就已经算完成了。虽然翁万戈捐赠文物的理由充分,但是美国那方的博物馆并没有信守诺言,他们对于藏品的保护异常随便,辜负了翁万戈的一片真心。而翁万戈也因为识人不清,而葬送了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心血。
归根结底,翁万戈还是不信任曾经懦弱的祖国,想要寻找到更加强力的保护,所以才导致了这种悲剧的发生。翁万戈还是没有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结语:对于翁万戈来说,家藏捐赠给谁是他的自由,但是站在爱国主义者的立场来说,翁万戈的这种行为不是爱国主义者能够接受的。其实不管是什么时候,都应该信任自己的祖国,只有相互的信任,我们才能够有机会,一起携手走向新的未来。一个国家的富强不止需要人们努力,还需要人们信任。
参考资料:
《无感》
《菜根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古今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