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在明朝之前用人殉葬这种制度已经日渐衰落了,但是偏偏到了朱元璋这里,又把这项泯灭人性的制度给延续起来了。要说还是从朱标这正式开始的,作为朱元璋最为喜爱的长子,朱标英年早逝,为了让儿子在地下有个伴儿,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就把他生前的两个宠妃下令殉葬了。
有一就有二,后来朱元璋在临死之前还亲口安排一定要让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妃子都给自己殉葬,毕竟皇上是金口玉言,既然话都已经出来了,怎么也不会收回去。当时还有生育过的妃子也被殉葬的,无非是因为她们在朝中得罪某些大臣了,历史上管这类叫做“朝天女”。
等到朱元璋下葬的当天,这些年轻貌美的妃就等着迎接死神的到来了,按理说木已成舟,基本上没有挽回局面的可能了。但事实情况是偏偏有这么一个妃子不愿意就这么死了,于是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就给逃走了,途中却被守墓人给发现了。
在一番请求之下,守墓人动了同情之心,于是就心软放了这个妃子。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实在是反转,而这位侥幸从殉葬名单中逃出来的妃子为了报答这个守墓人的恩情,就以身相许了。
二十年后朱棣无意间发现了这件事,但由于已经过去太久,于是也没有再继续追究两人。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延续了他老父亲的法子,在自己死后他的长子朱高炽也安排了三十八个妃子为其殉葬,在明实录中有对殉葬过程的描写,实在是残忍。
后来明英宗朱祁镇在自己临终之前说说了一番肺腑之言,大致意思就是人殉实在残忍,从我这里就断了吧,后世不要再这样做了。所以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才算是彻底的停止了这个妃嫔殉葬的制度,经过几次死灰复燃,也实在是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