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刑不上士大夫?大明根本不按套路出牌,朱元璋:不听话,板子伺候

刑不上士大夫?大明根本不按套路出牌,朱元璋:不听话,板子伺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90 更新时间:2023/12/13 5:21:34

朱元璋这个人,因为出身问题,因此在很多的行事上,都和历代其他皇帝不一样,像之前的宋太祖想要削弱功臣们的势力,就拿杯酒释兵权一事旁敲猜测,老朱可是直接将他们杀掉的。太过于杀伐果断,于是这种廷杖制度,专门用于朝廷官员的刑法,就被大明朝“发扬光大”了,而开国功勋朱两祖就是第一个死于这种刑法的大臣。

明朝皇帝用这项权力有多猛,朱厚照当时创下了107个朝廷官员同时受杖的记录,之后又被嘉靖皇帝的大礼仪事件打破了朱厚照的保持。其实按照廷杖的记录和时期,完全能看得出来皇帝和文臣之间权力的斗争,从正德皇帝开始、嘉靖帝一直到万历皇帝结束,其实这段期间是两权相斗最严重的时期,也是使用廷杖次数最多的时期。

就拿嘉靖皇帝的破纪录来说,廷杖的缘由其实完全都是大礼仪背后的理由在作祟。嘉靖作为一个捡漏王,运气爆棚般的继承了皇位,可是一进京就造成了新任皇帝和内阁大臣的正面刚,先让他认爹,也就是让他成为朱佑樘的儿子,才能以朱厚照弟弟的身份继承皇位。这朱厚熜可不干了,进京当个皇帝还得搭上自己的亲爹,干脆不当了。

大臣们可认怂了,怎么着都不能没有皇帝,于是赶紧妥协了。这让年少的朱厚熜尝到了甜头,于是正是拉开了文臣与皇帝之间的battle的序幕。其中最为激烈的一幕,就是廷杖事件。认爹风头还没有过去,在朝堂之上形成了两股势力,一股是以张璁这些人为了迎合新皇帝认可将他的亲生父亲朱祐杬立为皇考,一股是以杨廷和内阁大臣为首的这些固守礼仪之臣。

迫于压力之下,杨廷和辞职,他的儿子杨慎继续努力,事情发展到了白热化阶段,于是乎就有了杨慎带领着百官跪金水桥、左顺门前放声痛哭,不肯离去,只想逼着朱厚熜改变想法,但是却没有让嘉靖有一丝心软,然而是将跪在现场的人全部下狱,还当场杖毙了16人。几天之后不解气,又下诏“杨慎、张原等欺慢君上,震惊阙廷”,重新杖责,为首的杨慎和张原下场都不好。其他人同样不是充军就是下狱,以皇帝获胜为终结点。

看看这场廷杖的始末,简直就不将这些士大夫们当做是股肱之臣,反而是很轻而易举的处理了这件事情,达到自己权力集中的目的。不听话,直接用板子伺候,管你刑上不上士大夫。而且这种廷杖其实本身就是对这些官员的侮辱,这就是大庭广众之下,当庭大屁股,谁能受得了这种侮辱。朱元璋的子孙跟他一样都是为了权力,心狠手辣之人,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管你名声好不好,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更多文章

  • 农民报案牛舌头被割,包拯:把牛杀了拿到集市卖,凶手便会来自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包拯杀牛案全集播放,包拯杀牛舌头全过程,包公杀牛破案的故事

    包拯是一个有名的孝子,早年间的他考取了进士,在接到朝廷去远处做官的任命书时开始犯愁。那时的他面临的是前途无量的仕途,但是想想身边年迈的父母还是犹豫了,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以孝为重的包拯最终拒绝了朝廷的请求。此后便一心一意的陪伴在家人身边,但是没几年,父母便因病逝世了,包拯又为其守孝三年。此

  • 她从皇陵中逃出,没有为朱元璋殉葬,20年后发现与守墓人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墓为何会有女人哭声,朱元璋死后妃子殉葬有多惨,朱元璋墓多少人殉葬

    本来在明朝之前用人殉葬这种制度已经日渐衰落了,但是偏偏到了朱元璋这里,又把这项泯灭人性的制度给延续起来了。要说还是从朱标这正式开始的,作为朱元璋最为喜爱的长子,朱标英年早逝,为了让儿子在地下有个伴儿,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就把他生前的两个宠妃下令殉葬了。有一就有二,后来朱元璋在临死之前还亲口安排一定要让

  • 成吉思汗死因太尴尬,怪不得正史上都不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死因被揭开,记录成吉思汗死因的史书,成吉思汗死因五种离奇说法

    历史书中记载的帝王的死因并不简单。最常用的词是”暴毙”除了这个原因,许多皇帝记载的死因也很模糊,后人根本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死的。比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死因,《元史》中也有模糊的记载,只说他是病死的,但根本没有详细的记载。成吉思汗作为一世英豪 ,是历史上非常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样一位伟大而勇敢的

  • 蔡京家族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可蔡京为何成了北宋六贼之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京是进士吗,一门三进士父子三探花,宋朝进士和探花

    此外蔡京的8个儿子里有6个都是学士,此外还有5个孙子也是学士。好家伙,是不是都沾了蔡京的光呢?还真有可能,毕竟以蔡京的人品来说,想让他的子孙后代从公平的科举中脱颖而出,那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蔡京这个人的才学,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绝。尤其是他的书法,更是宋四家之一,素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之称,居然

  • 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大意漏掉此人,结果15年后帝位被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匡胤释兵权全过程,赵匡胤的功过,赵匡胤历史解密

    这位皇帝就是陈桥兵败的起兵者,赵匡胤。赵匡胤出生于武将世家,所以小时候的赵匡胤武力过人,历史上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分裂,所以赵匡胤在年轻时四处游历,以期能遇上明主,实现自己抱负。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和尚,和尚看他面相非凡,劝他北上能有一番大成就。赵匡胤听了和尚的话,一路往北,最后投靠了后周郭威,跟

  • 刘邦和朱元璋大肆剪灭功臣,若功臣主动交出权力选择隐居能否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和刘邦谁杀功臣多,为什么刘邦和朱元璋杀功臣最多,刘邦和朱元璋分别杀了几个功臣

    由于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坎坷,在当上皇帝之后他们的心性自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和出身豪族的皇帝不一样,对于权力的渴望留恋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因此刘邦和朱元璋在开国后,纷纷想要剪灭手下的一帮开国功臣,上演了中国历史上一幕幕的悲剧。那么当生命面临重大威胁的时候,如果功臣们自愿放弃权力,选择过隐居的生活,能

  • 万历为何28年不上朝?如果你是万历,大概你也不愿意去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万历不上朝为何还能掌权,万历从哪年开始不上朝,万历为什么三十年不能上朝

    万历帝朱翊钧,十岁登基,因为年纪太小,他的有一位著名的内阁首辅大臣,就是张居正,既辅政,又是朱翊钧的老师。虽然朱翊钧是皇帝,但是张居正对他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所以朱翊钧是非常尊敬这位老师,谨遵老师的教诲。后来万历帝朱翊钧成年之后,自然想要将权力把握到自己的手里,这是张居正的存在自然是阻挡了自己的掌权

  • 神机营:明朝禁卫军独有的枪炮部队,射击方法领先世界二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神机营士兵基本装备,明朝神机营的火器威力,明朝神机营武器怎么样

    神机营是明朝皇帝直接指挥的机动部队,编制为5000人,其中,步兵有3600人,全部配备火铳,炮兵有400人,配备野战重跑炮160门,大连珠跑200杆,还有炮兵防身用的手铳400杆,最后还有骑兵1000人。明代的神机营建于明朝初年,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独立枪炮部队,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

  • 宋朝有一寡妇,感叹人生出上联,秀才巧对下联,而后两人走到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对联100副欣赏,宋朝流传下来的对联,一对最巧妙的对联

    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单凭自己的努力很难保证一家老小的生活,而且一个女人家,势单力薄,就算丈夫留有家产也很容易被亲戚无赖侵吞,所以丈夫不在后,寡妇的日子总是会变得越来越艰难。毕竟,像武则天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奇女子,还是凤毛麟角的。值得一提的是,古时有这么一个奇寡妇,她不似慈禧、武

  •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退回老家陕西后为何急急撤走、不拒守西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的原因,李自成为什么在山海关战败,李自成兵败后极有可能禅隐夹山寺

    但是李自成在山海关败给了吴三桂与满清联军,回北京匆匆称帝,再回到西安,不久就弃西安而走。他为什么不拒守西安?相信我,李自成一定想过拒守西安的。问题是他想守,就能守得住吗?让我们看看李自成闯军发展壮大的过程吧:崇祯十一年,经过了起起伏伏、胜负不定的几年起义,李自成兵败,几乎全军覆没,仅率数十人,遁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