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驸马洞房的前夜,为什么要有宫女来侍寝?与明朝一位公主有关

清朝驸马洞房的前夜,为什么要有宫女来侍寝?与明朝一位公主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78 更新时间:2024/1/21 13:11:19

中国古代的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女性在家庭中是从属地位,男人对女人的贞节看得很重,女人却往往没有资格对男人做出什么要求。

凡事都有例外,到了皇帝的女儿面前,这些规则就要被改写了,没有哪位驸马胆敢把公主看成附属品,而公主却要反过来考量男人的忠诚度。

因为老爹是皇上,公主是金枝玉叶,驸马是入赘的,公主当然有资格要求驸马“冰清玉洁”,不希望“娶”到的老公不纯洁。

然而在清朝的时候,却有个匪夷所思的规矩,公主和驸马在洞房花烛夜之前,与驸马共度良宵的却不是公主本人,而是公主委派的宫女,俗称“试婚格格”。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规矩其实是从明朝开始的,和明朝一位公主有关,对她来说,那是一段血泪史。

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作为金枝玉叶的公主向来不会为找不上对象而发愁,也不为找不到般配的对象而犯难。

不过公主的婚姻却未必是幸福的,因为中国人观念保守,儿女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帝家也一样,公主没有自主选择权,不能自由恋爱。

公主的婚姻大事不是老太后做主,就是母后做主,或者是皇帝做主,反正自己是做不了主。

皇帝选驸马从来不会站在公主的角度,为公主的幸福着想,而是站在国家统治者的角度,把儿女的婚姻当作一种投资,或者是政治联姻的手段。

对方的人品和体格,从来不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对象。所以说,公主的婚姻未必幸福。

别人不说,先说汉武帝的卫长公主

她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长女,长女本来就备受宠爱,况且她的降生,对汉武帝来说还有特殊意义。

卫长公主出生以前,汉武帝已结婚多年,与曾经金屋藏娇的陈阿娇(陈皇后)一直颗粒无收。因此,汉武帝不育的传言不胫而走。

后来,歌姬出身的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了长公主后,汉武帝欣喜若狂,恨不得大声宣布:“都给我听着,我能行!”

对这位公主,汉武帝自然宠爱有加,当仁不让地封为长公主。

既然汉武帝万般宠爱,找驸马的时候汉武帝一定会当做头等大事,为女儿精心挑选,希望女儿幸福。

然而事与愿违,汉武帝亲自挑选的驸马,并没有让女儿幸福,反而给她带来厄运。

卫长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平阳侯曹襄,这是一段政治联姻。曹襄的先祖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世袭侯爵,贵不可言,汉武帝只是为了巩固政权让两人结亲。

不过曹襄的母亲还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曹襄是卫长公主的亲表哥,二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也算是一段金玉良缘。

二人婚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夫妻感情很好,还生下了儿子曹宗。可惜曹襄体质太差,福薄命短,婚后不久便身故,卫长公主刚过20岁,就成为寡妇。

最爱的女儿寡居,做父亲的于心不忍,很快就开始为女儿继续选驸马。经过千挑万选,汉武帝选中了方士栾大

栾大是个标准的帅哥,身高一米八,体格健壮、长相俊美。汉武帝很快为公主完婚,长公主梅开二度。

然而栾大的人品不行,喜欢夸夸其谈,吹牛不看对象,居然敢忽悠汉武帝说自己法力无边,能通神仙。汉武帝信以为真,对栾大非常重用,先将其封为将军,后又加封为乐通侯。

然而谎言终究是要被穿帮的,在多次被骗后,汉武帝对自己的女婿终于失望,气愤之下,也不管女儿是什么感受,将驸马咔嚓腰斩,卫长公主再次成为寡妇。

文献之中没有记载卫长公主后来如何,有没有再嫁。估计在经历了这两次丧夫之痛后,她的后半生,估计很难幸福。

也许卫长公主心灰意冷,在孤独中度过余生,也许在经历了两次不幸之后,郁郁寡欢,疾病缠身、撒手人寰。

总之,历代皇帝的驸马多属于政治联姻的产物,公主大都嫁给了功臣的儿子。

天底下就那么几十个功臣,选择范围太小,因此公主想嫁给一个好郎君,完全是隔着麻袋买猫,凭借运气。

直到明朝,公主才迎来了自己的好时光。这是因为,明代皇帝选驸马的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确切地说,明朝皇帝采取了海选方式为公主挑选驸马,范围从原来的几十名功臣家族,扩大到整个北京城的青年才俊。

据《明史》记载, “凡选驸马,礼部榜谕在京官员军民子弟年十四至十六,容貌齐整、行止端庄、有家教者报名,司礼内臣于诸王馆会选。不中,则博访于畿内、山东、河南。选中三人,钦定一人,余二人送本处儒学,充廪生。”

换言之,只要是在京官员的子弟和户籍在北京的百姓子弟,都有资格鱼跃龙门,成为驸马。

不难看出,朱元璋选女婿不光是扩大筛选范围,至少在宣传口径上,还将选拔对象扩大到了普通平民。

这大约也是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人就是出身草根,没有什么显赫身世,因此他极端厌恶旧有的官僚阶级。所以朱皇帝挑选驸马, 不分尊卑,不论出身,不一定非要是出身于贵族世家。

即使是出身于平民,只要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一样可以攀龙附凤,成为皇上的女婿。

明朝时期,挑选驸马的流程是这样的。

一旦公主长大到了适合婚嫁的年龄(一般是15岁左右),由皇帝颁发一道圣旨,由礼部来放榜,公布选驸马的标准和日期。

只要认为自己符合标准的青年男子,都可以到礼部报名,参与驸马的角逐,类似于我们今天电视台选秀的“海选”。

负责海选的,当然是礼部的官员。

选拔的标准一看出身,一定要面貌清白,二看相貌,必须眉清目秀,颜如宋玉、貌比潘安,三看才华,要博古通今,满腹经纶。

他们负责初选,严格把关,将那些滥竽充数的不合格者统统刷掉。初选完毕后,名单再交给皇帝审核签字,首轮通过的都会被送到司礼监进行会选。

经过会选大浪淘沙,从中选出三位佼佼者,作为种子选手,被送到专门的驸马培训机构接受系统训练,称之为 “春曹作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精心培养,由礼部选择良辰吉日,让三位候选者前往觐见皇帝,由皇帝、皇后、皇太后团队一锤定音,最终圈定驸马人选。

有时候也会让后妃当评委,作为皇帝选驸马的参考。

选上驸马的,当即授予驸马都尉,落选的二话不说,卷铺盖走人。

成为驸马还不是结束,他们还要到专门的驸马府继续深造,由名家大儒教导,进一步学习诗书礼仪。

这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岗前培训,资格考试合格后才算尘埃落定,达到天子女婿的标准。

完成上述程序之后才能完婚,迎娶公主,成为皇上的乘龙快婿。经过这一复杂流程,公主大概率能“娶”到一个才貌双全的驸马。

明代驸马的选荐程序之所以如此严苛,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为了公主的幸福,二是为了政权的稳定。

如果人品不好,不但公主不开心,也可能影响到江山社稷。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即使明朝有如此完善的驸马选拔制度,还是被不法之徒钻了空子。

此事发生在万历年间,成为牺牲品的是永宁公主。

永宁公主是明穆宗朱载坖第四女,母孝定太后李氏,明神宗朱翊钧的同母妹妹。

因为这个关系,万历十年(1582年)3月15日,明神宗封胞妹为永宁长公主,对这个比自己小四岁的妹妹百般宠爱。

转眼间,永宁长公主到15岁了,出落成为一个楚楚动人的大姑娘。这时候,朱翊钧已经登基十年,自然要向司礼监打招呼,让他们为妹妹选驸马。

司礼监类似于礼部,里面是清一色的太监,负责人是一个叫冯保的大太监。冯保是明穆宗身边的红人,穆宗临终时指定他为顾命大臣。十岁的神宗皇帝朱翊钧登基以后,李太后安排冯保负责小皇帝的教育。

与此同时,冯保在朝廷地位也迅速提高,由秉笔太监晋升为掌印太监。因为这个缘故,神宗皇帝对冯保毕恭毕敬,称他为"大伴",惧怕他三分。

冯保本来应该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公主选一个合格驸马,不辜负皇帝重托。然而他却脑子进水,以权谋私,收受了一个小伙子的贿赂。这个小伙子名叫梁邦瑞,是个富二代,父亲是土豪。

老爸如此有钱,梁邦瑞就做起了驸马梦。梁邦瑞人长得还马马虎虎,就是身体不好,他患有痨病。

痨病就是肺结核,即使是现代,该病的死亡率还高达五分之一。这病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就是超级癌症,无药可医。这样的身体别说是结婚,能保命就烧高香了。

然而梁家却鬼迷心窍,想当皇亲国戚。

既然有病,就不能公开竞争,只能暗箱操作,梁邦瑞拿出白花花的银两猛砸冯保。拿人钱财,就要替人办事,冯保只好牺牲原则,把痨病缠身的梁邦瑞以次充好,推荐给永宁公主当女婿。

按照冯保的地位,他要以权谋私,有很多渠道,卖几个官就有花不完的钱,他根本不可能差钱。但冯保不知道怎么搞的,竟然狗胆包天,公然糊弄起皇上来。

这梁邦瑞的身子骨如何,早已不是秘密,大家都在为永宁公主的幸福捏一把汗。然而当时权倾朝野的首相张居正,居然也坚持冯保的这个决定——“首揆江陵公(张居正,因为其为湖北江陵人)力持之”。

有了张居正的支持,冯保胆大妄为,极力隐瞒梁邦瑞的病情,谎称他身体棒棒地,品德优秀,是驸马的不二人选。

万历皇帝平时器重冯保,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就让梁邦瑞做了驸马。结果在婚礼当日,假冒伪劣产品梁邦瑞就露馅了,竟流起了鼻血,婚礼差点都没有完成。

新婚之夜,梁邦瑞躲在墙角,甚至都不敢上床,因为自己的身体太虚弱了。公主则坐在旁边不停抽泣,哭了一晚上。

太监、宫女在外面偷听,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次日,他们就勒索驸马爷:“给我们封赏,不然的话,咱们就把真相告诉太后和皇上”。

一来二去,梁邦瑞身上的钱就花完了,又不能回家去取。太监和宫女却不肯罢休,对驸马也又打又骂,不到两个月,梁邦瑞便一命呜呼。

可怜的永宁公主,竟“终生不识闺房之事” 。

在汉代和唐代,公主如果丧夫,可以再嫁;然而倡导贞节的朱明王朝,后妃都要为帝王殉葬,高贵的公主也不能再嫁。

到了清朝,继承了明朝的观念,不许守寡的公主再婚。

既然没有再婚的可能,为公主选夫君,就一定要慎之又慎。才华可以考察,但是身体素质嘛,一般通过外在是看不出来的。尤其是驸马,大多是纨绔子弟,不排除他们进宫前已经长期出没花街柳巷,染上那方面的毛病,或者身体已然弄垮,失去了人伦方面的能力。

一旦如此,那公主可就倒八辈子血霉了。为了防止永宁公主的悲剧在清朝上演,清朝就建立了“试婚”的制度,“试婚格格”应运而生。

每逢皇帝选定驸马,在成婚之前,宫里就会挑选出一位宫女,为了公主的幸福,牺牲自己,献身出来,当试婚格格。

试婚格格也要进行资格审查,必须对主子忠心耿耿,不会谎报。

在长相上,试婚格格也要说得过去,既不能太丑也不能太美。太丑了,皇族没面子,太美了,驸马怀念了咋办?

总之,试婚格格肩负有神圣使命,她要在和驸马短暂的亲密接触中,了解驸马有没有疑难杂症、生理缺陷,身体状况如何,然后回去如实汇报。

试婚跟今天的婚检非常相似,只不过现在是用仪器,古代是用人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试婚格格不但决定着公主未来的幸福,也决定准驸马的命运,因此准驸马们都会全力以赴,把自己最好、最温柔的一面呈现出来,踢好临门一脚,让试婚格格满意,好让她在皇上和皇后面前给自己好评,以顺利通过考核。

事实上,这些驸马情商很高,讨好一位懵懂无知的试婚丫头,对于他们来说,基本是小菜一碟。因此试婚格格在侍寝后,对驸马很少产生差评。

不过,试婚格格也不能以权谋私,以次充好,欺骗皇上,那样的话会死得很惨。

试婚过的格格,命运才是真的悲催,她们唯一的下场就是留在公主身边终老。但是因为有过侍寝驸马的经历,往往只能被边缘化,甚至终生都不能再见驸马一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蒲寿庚残杀赵宋宗室子弟,为何元廷还要派兵打击蒲寿庚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蒲寿庚为什么杀赵宋宗室,蒲寿庚为何叛宋降元,蒲寿庚是谁杀的

    (蒲寿庚雕像)但是,本身是南宋官员(泉州市舶司)的泉州富商蒲寿庚,却拒绝宋端宗及张世杰进入泉州。后来,在张世杰不满蒲寿庚的做法,强行征用蒲寿庚的船舶,用着抗元之用的时候,蒲寿庚带着他的军队追杀张世杰等人率领的宋军,逼迫张世杰等人继续难逃。张世杰等人逃走后,蒲寿庚依然并不善罢甘休,还追杀当时的宋朝皇室

  • 宋朝面积2百多万平方公里,小的可怜,赵匡胤凭什么入选四大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赵匡胤有多厉害,赵匡胤与宋朝历史,赵匡胤是什么时候建立宋朝的

    在奴隶制时代,由于当时总人口基数极为有限,朝廷能控制经营的领土面积都不算太大,如夏朝直接掌控的只有50多万平方公里,商朝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周朝则有2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进入封建时代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大刀阔斧开疆辟土,使得秦朝面积一度达到340万平方公里左右。看似不算太大,但当时秦朝全国人口也

  • 生性阴毒的大唐宰相,欧阳修却想给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欧阳修简介及生平事迹,欧阳修最著名的事迹,欧阳修的历史事件

    01大唐初年,有个相士叫张憬藏,与大名鼎鼎的袁天纲不相上下。张憬藏有个徒弟叫刘思礼,老张预测他会当好几个地方的刺史、位至太师。大唐武则天年间,刘思礼果然任箕州刺史,加上学了半桶水的看相功夫,自认能成大事。要想成为人臣之最的太师,必须要有辅佐“真命天子”上台的功劳。歪点子出来了。刘思礼算定同事綦连耀有

  • 他才华堪比诸葛亮,若不被李自成冤杀,则大顺可保,清朝将不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十大预言,平定李自成的名将,历史上怎么评价李自成

    他就是李岩。李岩此人在历史上或许名望不高,但谁却是一位才华堪比诸葛亮的奇才。为什么这么谁呢?就让我先介绍一下这位李岩吧!李岩,原来的名字叫做李信,河南开封人士,是李自成起义的重要谋士。李岩年少中举,文韬武略。李岩平常喜欢行侠仗义,非常的慷慨豪爽,所以深受家乡百姓的爱戴。就是这样一位“侠士”对于明朝末

  • 鲁智深为何敢当着宋江提出散伙?其实是在于他的底牌够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鲁智深能反抗宋江吗,宋江和鲁智深关系好吗,鲁智深与宋江谁地位高

    宋江作为梁山的最后一任寨主,在他的领导下,梁山被管理的倒算是那么回事儿,但他的如意小算盘打的也是非常起劲的。想当初为了骗取那些好汉们入梁山,不知道使尽了多少手段,此后更是会拉拢人心,对兄弟们从不吝啬,一些小恩小惠就可以让大家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宋江不是一个单纯的人,他的性格中有许多复

  • 魏忠贤临死前劝告崇祯一事,但崇祯没明白,使明朝更快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忠贤临死告诫崇祯,崇祯为什么离不开魏忠贤,魏忠贤不死大明真的不灭亡吗

    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灭国皇帝崇祯,而他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杀了魏忠贤,重用东林党人,使得东林党人一家独大,使得大明更快覆灭。魏忠贤是历史上有名的宦官,据说他年轻时喜好赌博,但是输得很惨。所以他一气之下进宫当了太监。入宫后,明熹宗很是宠信他,所以魏忠贤一步步积累权势,开始独揽朝政,并且大肆铲除异己,被尊称

  • 赵匡胤为什么婉拒姿容美貌的京娘,却又在42岁时娶17岁少女为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匡胤17岁的照片,赵匡胤个人生活,赵匡胤的身材

    当初赵匡胤深受后周皇帝柴荣的赏识,率军四处征伐。后来在柴荣病重的时候,他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幼帝即位后,赵匡胤的权力过大,民间就流传起了点检造反的歌谣。当时赵匡胤非常的害怕。正逢北方契丹的叛乱,赵匡胤被幼帝派去平乱,也就是这次平乱,赵匡胤使得天下之主更名改姓。赵匡胤率大军到陈桥的时候,终于众将士

  • 明朝文官墓的陪葬品,让人看了都不好意思,古人却很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代平民墓里有什么陪葬品,明朝时代的墓葬有什么特征,明朝墓陪葬品多吗

    江西上饶县发现了一座明代古墓,有一具长约2米的黑漆寿棺,棺棺内的墓主人黄布巾遮脸,棺内充满了渗水,墓主人漂浮在水中。墓主人头颅完整,头上绾发的簪子完好,花白的头发依稀可辨。是明朝一个老年男性官员。有趣的是,随葬物竟然是一对女人的三寸金莲等。有人说墓主人生前是个风流的文官。西方的汉史专家高罗佩曾说过:

  • 农民报案牛舌头被割了,包拯让他回家杀牛卖肉,转天案子就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包拯判牛割舌的案子,农夫报案包拯偷牛舌头,包公杀牛破案的故事

    要说包拯的断案如神是真的有据可依的,他的破案手法甚至有后人至今研究,早年就考中了进士,后来接受调选,做上了知县一职。不过那个时候的他已经39岁了,仕途开始的较晚,都说新官上任两把火,包拯也是接到了一起离奇案件,真正的展现出他的侦审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此事虽在电视剧中有桥段,但是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 正史上宋江的结局,和你了解的并不一样,不要被电视剧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最终结局,正史中的宋江结局,宋江的结局安排是否最好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每当王朝更迭之时,就是英雄辈出之时。秦末时期的楚汉之争,东汉末年的三国争霸,混乱的南北朝时代等等,都是英雄频出的年代。宋朝自从建朝以来,就是重文轻武,导致国家武力太弱了,频繁被周边国家侵略,没办法,国家打不过别人。北宋末年,君王无道,国家日益的衰败,而皇帝却仍然在享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