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灭国皇帝崇祯,而他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杀了魏忠贤,重用东林党人,使得东林党人一家独大,使得大明更快覆灭。
魏忠贤是历史上有名的宦官,据说他年轻时喜好赌博,但是输得很惨。所以他一气之下进宫当了太监。入宫后,明熹宗很是宠信他,所以魏忠贤一步步积累权势,开始独揽朝政,并且大肆铲除异己,被尊称为“九千岁”,当时民间的百姓只知道有九千岁,却不知道有皇上。
魏忠贤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集团,东厂。要说东厂这个特务机关有多厉害,有一个轶事典故可以证明:相传,有四个人一起喝酒,其中一人因为喝多了,实在难抒心中郁气,于是开口大骂魏忠贤一手遮天,祸乱朝政。吓得其他三人大气都不敢出,浑身哆嗦。果不其然,东厂的人此时破门而入,将四人都带走了。最后毫无意外,骂魏忠贤的那个人被魏以酷刑处死,其他三人魏忠贤给予奖励,放了他们。后来这将是流传开后,大家都被东厂的势力所震慑,再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魏忠贤了。
后来崇祯即位,为了夺得政权,树立自己的威信,自然是拿魏忠贤开刀。派人搜集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将其抓捕惩治。魏忠贤走投无路,最后只能自杀而死,临死前劝告崇祯不能重用东林党人,但是崇祯以为是魏的报复,并没有听,之后魏忠贤一党被毁灭。
一直被魏忠贤欺压以顾宗宪未首的东林党,开始复起,受到崇祯的重用。但是东林党人大都是文人,他们对做研究学问方面很有权威,但是,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时局,东林党人缺乏治国之才,并不能为国家的忧患做出什么贡献。而且东林党人上台后,同样是排除异己,党同伐异,其实走了魏忠贤的老路。在清军的不断进攻下,他们并没有举荐出有能耐的大将,致使明军节节败退,其实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大明即将覆灭之际,此时有一位老太监对崇祯说:“忠贤若在,时势必不至此。”此时,崇祯才想起先帝的遗言:魏忠贤此人“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但是此时后悔也晚了。
魏忠贤虽然独权专政,铲除异己,手段残忍,这是他罪过的一面,但是魏忠贤这个人还是有所长处的。他启用在辽战役中的败将熊廷弼,更是摒弃私人恩怨任用孙承宪等人,说明这个人有着爱国观念,并且从大局考虑,知人善任的。魏忠贤在时,当时大明的边境还算稳定,从这点来看,魏忠贤还算是一个能臣的。
魏忠贤在临死时还劝告崇祯,不能重用东林党人,因为魏早已看清东林党并没有治国之才,但是崇祯没听明白,最后加速了亡国。魏忠贤死后,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朝中没有能人主持军政大事,明朝如同病入膏肓的狮子,只能默默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