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之后,为何很少听说“夏侯”这个姓了?你看公元249年发生了啥

三国之后,为何很少听说“夏侯”这个姓了?你看公元249年发生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9 更新时间:2023/12/8 7:38:24

显赫一时的夏侯氏

三国时期的夏侯氏,可以说是最出名的大家族之一,由于他们和曹家的关系非常好,所以他们曾一度被认为是曹氏宗亲,深受曹氏的信任。更有甚者,直言曹操就是夏侯家的人,他只不过是被过继到了曹家!这种说法虽然没能得到印证,但也侧面说明了曹氏对夏侯氏的信任!

陈寿: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按照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说法,夏侯氏和曹氏世代都是姻亲关系,所以两家天生就关系亲密。再加上曹操起兵时,夏侯氏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当时曹操军中,除了曹家人,就是夏侯家人,所以夏侯氏算是持有了曹家的原始股份,所以他们一直受到曹家的信任。不论曹家后续有多少优秀人才加入,始终无法取代夏侯家的地位!

曹操手下有五个非常厉害的名将,被人称为五子良将,他们分别是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张郃,这五人军事能力极强,为曹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们相比于夏侯氏,仍然差距非常大。我们大众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都认为五子良将最受信任,然而事实上,在曹家人心目中,五子良将的能力再强,那也是外人,只有曹家人和夏侯家的人,才是自己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五子良将长期都是被夏侯家、曹家人督领的命,根本没有独立领军的机会!

我们所熟知的夏侯家人,比如夏侯惇、夏侯渊,按真实能力来看的话,他们根本就不是张辽、张郃这些人的对手,然而夏侯惇却是张辽的顶头上司,夏侯渊也是张郃的顶头上司,这便说明了夏侯氏在曹魏的地位!他们和曹氏仿佛就是一家人!

事实上,一个家族到了一定规模后,都会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夏侯氏当开始只是个小家族,所以他们一心倚靠曹家,但当他们成为天下顶级家族后,他们的家族策略也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将鸡蛋全部放在曹家人的篮子里了,他们还四处投资,寻找倚靠!

众所周知,蜀汉是曹魏的生死大敌,双方势同水火,然而众人却不知道,张飞的妻子是夏侯渊的侄女,刘禅的两任皇后,都是夏侯氏的后人,甚至于刘禅的儿子,都有夏侯氏的血脉!

《魏略》: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司马懿掌握曹魏大权后,夏侯氏遭到打压,夏侯渊的次子夏侯霸被迫逃离到蜀汉,受到了刘禅的礼遇,而且刘禅对夏侯霸还非常重视,告诉夏侯霸,他的儿子也留的是夏侯氏的血,令夏侯霸非常感动!

《魏略》: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儿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

除了在蜀汉布局,夏侯氏在曹魏内部,也进行广撒网的操作,使得自家并没有因为曹家的失势,而遭到毁灭性打击!众所周知,司马懿篡夺了曹魏的天下,他们是曹家最大的敌人,按道理说,司马家也应该大肆打击夏侯氏的,但夏侯氏提前数年布局,早就和司马家也进行了深入绑定!

说白了,夏侯氏早就在分散布局了,他们的族人早就和曹魏的那些大家族联姻了,这其中也包括了司马家,以至于魏国不管谁掌权,夏侯氏都能分到一杯羹!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夏侯氏如此精明,那为何三国以后,我们却很少再听说到“夏侯”这个姓氏了呢?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司马家的人,干了两件非常恶心人的事情!

一、高平陵之变

按照夏侯氏的布局,他们在曹魏几乎算是稳如磐石,无论局势如何变化,他们的利益都会得到保证!就算蜀汉灭了曹魏,夏侯氏一样能过得非常好!然而公元249年,却发生了一件令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使得夏侯氏的利益大受打击!

曹操去世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了曹魏,结果没过几年,曹丕便去世了,于是曹睿上位!曹睿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把曹魏治理得井井有条,然而曹睿当政的前几年,由于诸葛亮在西边闹得太凶,给了曹睿太大的压力,所以诸葛亮一去世,曹睿就开始放松了下来,而人呐,一旦放松了,就会贪图享乐,曹睿也不例外!于是,在不加节制的享乐下,曹睿早早地就把自己给玩儿死了,只留下了一个年幼的皇帝和两个托孤大臣(曹爽和司马懿)。

曹爽这哥们,眼见司马懿老了,自己权力大了,于是开始架空司马懿,想要独霸魏国大权,到了后面,他甚至打压太后,抢夺皇帝的妃子,搞得天怒人怨。于是在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当曹爽带着小皇帝曹芳去祭拜先帝时,司马懿直接起兵,发动了高平陵之变!

由于曹爽这些年做事情实在太火,尽失人心,所以当司马懿站出来反抗时,整个魏国朝堂包括太后,都站在了司马懿一边,也就是说,魏国中枢都反对曹爽!这可把曹爽吓坏了,于是他在司马懿以及众朝臣的忽悠下,竟然选择了投降!众人都以为,只要曹爽投降了,将大权交出来,此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因为大家以前也是这么干的!殊不知,所有人都被司马懿给骗了,司马懿此时起兵,并非帮助皇帝重掌大权,而是打算自己取代曹爽,成为曹魏的掌权人!

说白了,赶走了曹爽,来了司马懿,他压根儿没打算把权力还给魏国皇帝!而且司马懿还打破了规则,直接将灭了曹爽一族,令众人惊讶,太狠了,他不守规则了!此一事件后,司马懿的野心暴露无疑,他比曹爽还要狠!

而为了巩固司马家的权力,司马懿不仅大肆打压曹家人,他也没有放过夏侯家的人!当时的夏侯氏,只有两人还掌握着兵权,一个是夏侯霸,一个是夏侯玄,这两人成为了司马懿的眼中钉。但他们也没有实力和司马懿对抗,于是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夏侯霸投靠了蜀汉,受到了刘禅的重用,而夏侯玄则交出兵权,投靠了司马懿,最终遭到司马懿儿子司马师的诛杀!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为了巩固自家利益,大肆打压忠于曹氏一脉的人,所以夏侯氏的不少人都受到了打压,于是夏侯氏的声望逐渐下跌,跌出了顶级世家的行列!不过夏侯氏早就提前布局了,所以他们也没有彻底陨落,到了西晋年间,夏侯惇、夏侯渊的后人还活着,而且夏侯氏的族人还在西晋担任要职!时间转到太熙元年(290年),天下形势再次发生了大变!

二、傻皇帝上位

司马家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成功地篡夺了曹魏,建立了西晋。在司马炎的带领下,西晋成功灭掉东吴,统一了天下。然而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司马炎却犯了糊涂,竟然选择了一个痴傻皇帝,这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晋惠帝,“何不食肉糜”这话,就是这哥们儿说出来的!

太熙元年(290年),傻皇帝司马衷上位,大权落入了皇后贾南风手中。司马家的其他王爷对此不满,起兵反抗,最终演变成了八王之乱,直接把西晋天下搞得分崩离析。胡人见西晋如此孱弱,遂起了不臣之心,开始向西晋发动进攻,而西晋的军力,早在内乱中耗尽,于是西晋军队被胡人打得大败,只能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说白了就是放下尊严逃跑,西晋王室都跑了,又还有谁来组织反抗呢?于是不少的世家大族,都在此次战乱中丧生,夏侯氏也在此次战乱中损失颇大,自此以后,夏侯氏愈发衰弱,新一轮的顶级家族崛起,王、谢等家族取代了之前的那些顶级望族!

不过夏侯氏的底蕴毕竟深厚,虽然他们很多人都殒命于战火了,但仍有小部分族人得以延续。时至今日,许多夏侯氏已经改姓,还保留着夏侯姓氏的,只有几万人,而他们大部分分布在安徽、江西、江苏、山东一带!

结语

总的来说,夏侯氏本来是顶级豪族,在三国时期煊赫一时,之所以三国之后,我们很少在听说夏侯氏的名字了,主要是因为司马家族干了两件非常恶心之事!一是在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打压了曹家和夏侯家的人;二是在选择西晋第二任皇帝时,选了一个痴傻皇帝,导致了数百年的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夏侯氏也进一步遭到削弱。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晋书》)

更多文章

  • 清朝驸马洞房的前夜,为什么要有宫女来侍寝?与明朝一位公主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女性在家庭中是从属地位,男人对女人的贞节看得很重,女人却往往没有资格对男人做出什么要求。凡事都有例外,到了皇帝的女儿面前,这些规则就要被改写了,没有哪位驸马胆敢把公主看成附属品,而公主却要反过来考量男人的忠诚度。因为老爹是皇上,公主是金枝玉叶,驸马是入赘的,公主当然有资

  • 蒲寿庚残杀赵宋宗室子弟,为何元廷还要派兵打击蒲寿庚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蒲寿庚为什么杀赵宋宗室,蒲寿庚为何叛宋降元,蒲寿庚是谁杀的

    (蒲寿庚雕像)但是,本身是南宋官员(泉州市舶司)的泉州富商蒲寿庚,却拒绝宋端宗及张世杰进入泉州。后来,在张世杰不满蒲寿庚的做法,强行征用蒲寿庚的船舶,用着抗元之用的时候,蒲寿庚带着他的军队追杀张世杰等人率领的宋军,逼迫张世杰等人继续难逃。张世杰等人逃走后,蒲寿庚依然并不善罢甘休,还追杀当时的宋朝皇室

  • 宋朝面积2百多万平方公里,小的可怜,赵匡胤凭什么入选四大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赵匡胤有多厉害,赵匡胤与宋朝历史,赵匡胤是什么时候建立宋朝的

    在奴隶制时代,由于当时总人口基数极为有限,朝廷能控制经营的领土面积都不算太大,如夏朝直接掌控的只有50多万平方公里,商朝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周朝则有2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进入封建时代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大刀阔斧开疆辟土,使得秦朝面积一度达到340万平方公里左右。看似不算太大,但当时秦朝全国人口也

  • 生性阴毒的大唐宰相,欧阳修却想给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欧阳修简介及生平事迹,欧阳修最著名的事迹,欧阳修的历史事件

    01大唐初年,有个相士叫张憬藏,与大名鼎鼎的袁天纲不相上下。张憬藏有个徒弟叫刘思礼,老张预测他会当好几个地方的刺史、位至太师。大唐武则天年间,刘思礼果然任箕州刺史,加上学了半桶水的看相功夫,自认能成大事。要想成为人臣之最的太师,必须要有辅佐“真命天子”上台的功劳。歪点子出来了。刘思礼算定同事綦连耀有

  • 他才华堪比诸葛亮,若不被李自成冤杀,则大顺可保,清朝将不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十大预言,平定李自成的名将,历史上怎么评价李自成

    他就是李岩。李岩此人在历史上或许名望不高,但谁却是一位才华堪比诸葛亮的奇才。为什么这么谁呢?就让我先介绍一下这位李岩吧!李岩,原来的名字叫做李信,河南开封人士,是李自成起义的重要谋士。李岩年少中举,文韬武略。李岩平常喜欢行侠仗义,非常的慷慨豪爽,所以深受家乡百姓的爱戴。就是这样一位“侠士”对于明朝末

  • 鲁智深为何敢当着宋江提出散伙?其实是在于他的底牌够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鲁智深能反抗宋江吗,宋江和鲁智深关系好吗,鲁智深与宋江谁地位高

    宋江作为梁山的最后一任寨主,在他的领导下,梁山被管理的倒算是那么回事儿,但他的如意小算盘打的也是非常起劲的。想当初为了骗取那些好汉们入梁山,不知道使尽了多少手段,此后更是会拉拢人心,对兄弟们从不吝啬,一些小恩小惠就可以让大家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宋江不是一个单纯的人,他的性格中有许多复

  • 魏忠贤临死前劝告崇祯一事,但崇祯没明白,使明朝更快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忠贤临死告诫崇祯,崇祯为什么离不开魏忠贤,魏忠贤不死大明真的不灭亡吗

    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灭国皇帝崇祯,而他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杀了魏忠贤,重用东林党人,使得东林党人一家独大,使得大明更快覆灭。魏忠贤是历史上有名的宦官,据说他年轻时喜好赌博,但是输得很惨。所以他一气之下进宫当了太监。入宫后,明熹宗很是宠信他,所以魏忠贤一步步积累权势,开始独揽朝政,并且大肆铲除异己,被尊称

  • 赵匡胤为什么婉拒姿容美貌的京娘,却又在42岁时娶17岁少女为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匡胤17岁的照片,赵匡胤个人生活,赵匡胤的身材

    当初赵匡胤深受后周皇帝柴荣的赏识,率军四处征伐。后来在柴荣病重的时候,他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幼帝即位后,赵匡胤的权力过大,民间就流传起了点检造反的歌谣。当时赵匡胤非常的害怕。正逢北方契丹的叛乱,赵匡胤被幼帝派去平乱,也就是这次平乱,赵匡胤使得天下之主更名改姓。赵匡胤率大军到陈桥的时候,终于众将士

  • 明朝文官墓的陪葬品,让人看了都不好意思,古人却很痴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代平民墓里有什么陪葬品,明朝时代的墓葬有什么特征,明朝墓陪葬品多吗

    江西上饶县发现了一座明代古墓,有一具长约2米的黑漆寿棺,棺棺内的墓主人黄布巾遮脸,棺内充满了渗水,墓主人漂浮在水中。墓主人头颅完整,头上绾发的簪子完好,花白的头发依稀可辨。是明朝一个老年男性官员。有趣的是,随葬物竟然是一对女人的三寸金莲等。有人说墓主人生前是个风流的文官。西方的汉史专家高罗佩曾说过:

  • 农民报案牛舌头被割了,包拯让他回家杀牛卖肉,转天案子就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包拯判牛割舌的案子,农夫报案包拯偷牛舌头,包公杀牛破案的故事

    要说包拯的断案如神是真的有据可依的,他的破案手法甚至有后人至今研究,早年就考中了进士,后来接受调选,做上了知县一职。不过那个时候的他已经39岁了,仕途开始的较晚,都说新官上任两把火,包拯也是接到了一起离奇案件,真正的展现出他的侦审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此事虽在电视剧中有桥段,但是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