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这2人不死,刘邦不敢杀韩信,可惜韩信将他们二人全杀了

如果这2人不死,刘邦不敢杀韩信,可惜韩信将他们二人全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67 更新时间:2024/1/19 13:58:57

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他的出身、他被任用,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堪称一代兵神。

他所率领的军队所到之处。无坚不摧。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巧取三秦,又挥师东进灭赵吞魏降燕平齐。

他的军事能力虽然被后人所敬仰,但他在政治上的斡旋却没有足够的智慧。这就使得他最后落的被吕后在长乐宫钟室所杀。

其实,韩信本可以逃过这一劫,但是因为他的犹豫不决,杀死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人,最终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

韩信由“窝囊废”变成“军神”

韩信年轻时在自己的家乡,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他四处蹭吃蹭喝,惹得大家都讨厌他。

当时,秦朝的统治让世人过着鸡犬不宁的生活,想要有一番作为的韩信便每天背一把宝剑,希望能被有识之士所赏识。

家乡的一群恶少看见他就羞辱他,这才有了胯下之辱。韩信痛定思痛,认为在家乡没有施展他能力的地方,便离开家乡。

韩信先是跟随着项梁。项梁被杀之后,项羽成为了项家军的主帅,韩信便继续跟随项羽。在跟随项羽期间,韩信数次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都没有被项羽所重视。

韩信权衡利弊,认为项羽终究难成大事,便决定脱离项羽另谋高就。这时候他便看中了汉王刘邦

虽然刘邦当时势力不强,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如果刘邦想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要依靠良将的支持,韩信认为自己在刘邦那里必定有用武之地。

但是让韩信感到失望的是刘邦也对他非常轻视,只给他封了一个芝麻小官。并且因为同僚犯罪韩信竟然受到牵连,被当做罪犯一同问斩。

在危难之际,负责监斩的滕公发现韩信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气质,便将他推荐给刘邦。刘邦非常信任滕公,便将韩信免死,并提高了他的职位,让他负责军队的粮草。

因为这并不是韩信所长,而且韩信也认为自己没有得到重用,所以他感觉自己也干不出什么成就。就这样,心灰意冷的韩信,找了一个机会便逃走了。

但是身为宰相的萧何,知道韩信有无双之才,来不及报告刘邦,连夜将韩信追回。韩信感动于萧何的诚意,便留了下来。刘邦在萧何的一再劝谏下,只好答应让韩信当全军统帅。

事实也证明,韩信没有辜负萧何的期望,他统领百万将士,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为汉朝立下了赫赫功劳。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虽然说韩信是“汉初三杰”,但韩信依然没能摆脱被杀的命运。回首往昔,韩信的死虽然一部分原因在于刘邦,但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他自己。

如果韩信的情商能够高一点,不杀这“两个人”的话,或许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惨。那么,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一个是项羽,一个是钟离眜。

韩信不听蒯彻之言,帮刘邦打败项羽

在建立西汉大业的过程中,韩信曾带领20万将士,依靠他超强的军事能力,接连打败了赵国、燕国、齐国,让刘邦在这场战争中占据有利形势。

这时的韩信,手下有20多万精锐的士兵。韩信自认为自己功劳很大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虽然答应了韩信的要求,但是也开始对他有所防备。

此后,刘邦的优势日益明显,而楚王项羽却越来越显示出劣势。公元前203年,项羽派大将龙且率领20万楚军攻打韩信所在的齐国。

龙且因轻敌落进韩信的圈套,被韩信几万的人马将他打得落花流水,并且战死沙场。项羽看到了韩信如此厉害便派人前去劝说韩信,希望他能保持中立。

但是韩信一口拒绝了项羽的劝说,并且表示绝不会背叛刘邦。这时候齐人蒯彻为韩信分析了当下的局势,他说现在到了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项羽、刘邦和韩信三人三足鼎立。

这就如同一架天平,韩信犹如一枚砝码。他站在哪一方哪一方一定就会赢。而一旦韩信帮刘邦战胜了项羽,他的处境就会非常危险,刘邦会因忌惮他的实力而将他除掉。

韩信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就可以趁机夺取政权,蒯彻的这番话让韩信思考了许久,但最终因他没有称王的野心,所以选择了“妥协”。

韩信似乎还是愿意相信刘邦,相信他看在自己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会放他一马,不会对他下手。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自杀身亡,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当时,对于所有的功臣,刘邦都进行了封赏,只是对韩信的封赏有些小“插曲”。

原本,韩信是齐王,拥有着土地、财政、军权,但在封赏的时候,刘邦却收回了他的兵权,并将其赶出了齐国,派他到偏远的楚国当楚王,名为“升职”,实为“降职”。

或许在这个时候,刘邦对韩信就已经不信任了,使得他对韩信起了杀心。可是,韩信还是有一线生机的,这一线生机便是钟离眜。

韩信为了获得刘邦的信任杀死钟离眛

钟离眛是项羽以前的四大将之一,他数次打败刘邦,是刘邦的心头大患。在项羽死后,钟离眛投靠到韩信的帐下,可以说也是虎将。

在刘邦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他非常害怕,便让韩信交出钟离眛。钟离眛跟韩信说,如果他死了韩信也活不了。

可惜的是,韩信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没有听取钟离眛的警告,将他杀死后把人头交给刘邦。结果,刘邦在处置完钟离眜后,便将韩信也抓了起来。

随后,刘邦还将韩信贬为淮阴侯,不许再回到他的封地,等于软禁在了京城。经过这一系列的打击,韩信也彻底失望了,他远离官场,不结交大臣,希望能换来太平。

但他的举动让掌权的吕后非常看不惯,怀疑他想要图谋造反,逼迫萧何将韩信骗进宫里杀死。那么,为什么韩信杀了钟离眛,他也不能活呢?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其一,韩信对刘邦言听计从,让他的手下觉得他们的主公是刘邦而不是韩信,他们自然不敢反抗刘邦。

其二,韩信对于投靠他的钟离眛无缘无故杀死,让他的部下对他非常寒心,以至于在韩信危难之际,手下的将领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对他进行施救。

而在韩信死后,吕后为了免除后患,还下令将他的三族全部诛杀。韩信在战场上确实是一位旷古奇才,但是缺乏政治头脑,看不清大势所趋,最终不只害了自己也害了整个家族。

后来,历史上便流传下来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对于韩信的死也非常自责,便偷偷将他的儿子藏了起来,改名换姓只取“韩”姓的一半“韦”,送到了南越国。

自此,韦姓一族在广东、广西一带发展起来,从某个方面来说,萧何的这一做法,也算是弥补了对韩信的亏欠。

更多文章

  • 吕布为何忌惮张飞?大致3个原因:一个搞笑、一个无奈、一个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可见,这本著作在当今的社会之中的地位之高。这部小说其实大致是可以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以及最后的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体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话说,三国时期,各地英雄好汉聚集于此,纷纷为一方霸主尽心尽力。在如此跌宕起伏的故事当中,有一个现象却非常的奇怪,吕布

  • 刘备手下8人可镇守荆州,但让他为难的是,3人不可信3人没威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手下十大虎将,刘备手下最惨的五个将,刘备手下最强的10个人

    荆州的丢失让蜀汉“隆中对”的战略大乱,也引发了刘备伐吴、曹丕伐吴等一系列事件,让蜀汉开始由盛转衰。同时,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也改变了三国走向,为曹魏统一三国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刘备不应该让关羽去镇守荆州,但实际上,除了关羽之外,刘备手下没有多少合适的人选。刘备手下有8人可镇守荆州,但这8人中,3人

  • 曹丕凭汉献帝称帝,刘备凭刘氏背景称帝,孙权凭什么称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称帝简介,曹丕没有篡汉刘备会称帝吗,曹丕刘备称帝为什么孙权不称帝

    袁术、刘表、刘璋、孙权、曹操、刘备等等先后扩充自己实力,为了在战火纷飞中获得一席之地。但是,称帝并没有那么简单。有的人称帝,下场是惨烈的,比如袁术,有的人称帝,相当成功,比如曹丕和刘备。不过,孙权也过了一把皇帝瘾,他们能够称帝,到底凭的是什么?孙权又为什么比曹丕和刘备称帝晚那么久?称帝首先必须名正言

  • 曹操手下名将如云,却为何总是喜欢亲征?真的是他不愿意放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手下的七大名将,曹操手下大将为什么对他忠心耿耿,曹操手下有哪些很有名的名将

    实际上,最开始的曹操实力是非常弱的,在众诸侯之中,曹操根本就排不上号,所以前期的曹操军队少,地盘小,手下名将也不多,这种情况下,很多战争就需要曹操自己亲自上场指挥了。当时大家都还没有打出名气,曹操也不知道手下哪些人能够真正的独当一面,也无法判断出谁是真正的名将,所以无法把军队交给他人指挥。事实上,名

  • 三国之后,为何很少听说“夏侯”这个姓了?你看公元249年发生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之后好像没有姓夏侯的人,三国里有多少个姓夏侯的,三国中谁原本姓夏侯

    显赫一时的夏侯氏三国时期的夏侯氏,可以说是最出名的大家族之一,由于他们和曹家的关系非常好,所以他们曾一度被认为是曹氏宗亲,深受曹氏的信任。更有甚者,直言曹操就是夏侯家的人,他只不过是被过继到了曹家!这种说法虽然没能得到印证,但也侧面说明了曹氏对夏侯氏的信任! 陈寿: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

  • 清朝驸马洞房的前夜,为什么要有宫女来侍寝?与明朝一位公主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女性在家庭中是从属地位,男人对女人的贞节看得很重,女人却往往没有资格对男人做出什么要求。凡事都有例外,到了皇帝的女儿面前,这些规则就要被改写了,没有哪位驸马胆敢把公主看成附属品,而公主却要反过来考量男人的忠诚度。因为老爹是皇上,公主是金枝玉叶,驸马是入赘的,公主当然有资

  • 蒲寿庚残杀赵宋宗室子弟,为何元廷还要派兵打击蒲寿庚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蒲寿庚为什么杀赵宋宗室,蒲寿庚为何叛宋降元,蒲寿庚是谁杀的

    (蒲寿庚雕像)但是,本身是南宋官员(泉州市舶司)的泉州富商蒲寿庚,却拒绝宋端宗及张世杰进入泉州。后来,在张世杰不满蒲寿庚的做法,强行征用蒲寿庚的船舶,用着抗元之用的时候,蒲寿庚带着他的军队追杀张世杰等人率领的宋军,逼迫张世杰等人继续难逃。张世杰等人逃走后,蒲寿庚依然并不善罢甘休,还追杀当时的宋朝皇室

  • 宋朝面积2百多万平方公里,小的可怜,赵匡胤凭什么入选四大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赵匡胤有多厉害,赵匡胤与宋朝历史,赵匡胤是什么时候建立宋朝的

    在奴隶制时代,由于当时总人口基数极为有限,朝廷能控制经营的领土面积都不算太大,如夏朝直接掌控的只有50多万平方公里,商朝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周朝则有250万平方公里左右。进入封建时代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大刀阔斧开疆辟土,使得秦朝面积一度达到340万平方公里左右。看似不算太大,但当时秦朝全国人口也

  • 生性阴毒的大唐宰相,欧阳修却想给他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欧阳修简介及生平事迹,欧阳修最著名的事迹,欧阳修的历史事件

    01大唐初年,有个相士叫张憬藏,与大名鼎鼎的袁天纲不相上下。张憬藏有个徒弟叫刘思礼,老张预测他会当好几个地方的刺史、位至太师。大唐武则天年间,刘思礼果然任箕州刺史,加上学了半桶水的看相功夫,自认能成大事。要想成为人臣之最的太师,必须要有辅佐“真命天子”上台的功劳。歪点子出来了。刘思礼算定同事綦连耀有

  • 他才华堪比诸葛亮,若不被李自成冤杀,则大顺可保,清朝将不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十大预言,平定李自成的名将,历史上怎么评价李自成

    他就是李岩。李岩此人在历史上或许名望不高,但谁却是一位才华堪比诸葛亮的奇才。为什么这么谁呢?就让我先介绍一下这位李岩吧!李岩,原来的名字叫做李信,河南开封人士,是李自成起义的重要谋士。李岩年少中举,文韬武略。李岩平常喜欢行侠仗义,非常的慷慨豪爽,所以深受家乡百姓的爱戴。就是这样一位“侠士”对于明朝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