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傅友德:数易其主,屡立奇功,朱元璋后期第一猛将,因何而亡?

傅友德:数易其主,屡立奇功,朱元璋后期第一猛将,因何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94 更新时间:2024/1/20 20:57:53

一、南征北伐,开发边疆

傅友德是明朝开国元勋之一,祖先居住在宿州。小时候的傅友德十分勇敢,力气很大,也非常有智谋。傅友德的性格受到乡里少年们的欢迎,常常受到推崇。元朝末年,各处英雄豪杰起义的时候,傅友德也加入了起义军,最开始跟随的是芝麻李,与芝麻李一同前往刘福通处,但是没有得到重用。

跟随刘福通手下的将领李喜喜四处征战,战败后归入明玉珍麾下,但因受到猜疑没有被任用。后来傅友德还跟随过陈友谅,到朱元璋讨伐江州的时候与丁普郎一同投奔朱元璋。虽然傅友德多次择主,但跟随朱元璋以后再未动摇,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立下战功无数,成为最受倚重的开国将领之一,在明朝统一过程中作出的贡献不可胜数。

自从投靠朱元璋以后,傅友德就被列为常遇春帐下的一员猛将。公元1363年,傅友德跟随常遇春的军队救援刘福通,战中表现得十分勇武。在决定朱元璋与陈友谅胜败的关键战役鄱阳湖之战中,傅友德针对陈友谅船队大的特点带着轻舟深入敌军的阵营中,“身披数创,战益力,手杀数百人”。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中失败后逃走,中途被飞箭射中而死。至此,朱元璋鄱阳湖之战大获全胜。

虽然陈友谅已死,但此时他的儿子陈理的势力还在武昌地区。朱元璋率领部众围攻武昌,因地势原因很久都没能攻下。武昌东南方有座高冠山地势险要,能居高临下看到城中的一切动静,要想夺取武昌,这座山是首要。朱元璋问手下将领谁敢前去,诸将相顾莫敢前。值此危急存亡之际,傅友德挺身而出,率领百人一鼓先登。

山上攻势越发严峻,傅友德数次中箭,但没有因此后退一步,最终成功夺下高冠山,此谓壮士。傅友德勇猛超凡,在武昌之战结束后被封为雄武卫指挥使。接着,傅友德跟随者大将军徐达的军队四处征战,胜利无数。在傅友德的戎马生涯中,他所向披靡,经验越来越丰富,其足智多谋的性格也逐渐显现出来。

公元1367年,朱元璋正在带兵攻打江浙地区,命傅友德守徐州。当时扩廓帖木儿手下的大将李二率领兵马进犯徐州,傅友德看着来势汹汹的敌兵决定以坚守为重,不轻易出动。同时,傅友德派出侦察兵随时查探敌情,抓到机会以后率领轻骑一支绕向敌人身后,刺杀大将韩乙,敌军大败。

此时傅友德仍未放松警惕,他知道李二必然不会善罢甘休,立即重新部署军队,为李二来犯做准备。不出所料,李二果然带着兵马来犯,正入傅友德之计,最终将李二生擒,俘获人马数百。这一战略不仅赢得了胜利,更为朱元璋排除后顾之忧,使朱元璋能够更专心地应对江浙战事。

朱元璋定鼎南京以后,陈友谅、张士诚都被打败,富庶丰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控制在朱元璋手中,为其建立明朝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了摧垮元朝的统治,傅友德随军四处讨伐,在两次大出击中皆争做前锋。北扫元都之时,傅友德率轻兵队伍先行进入,后大军攻入,元顺帝携妃嫔皇子夜半逃脱,元朝统治结束。

在与扩廓帖木儿交战的过程中,面对敌军压境之势,傅友德率领50名敢死队的军士冲向敌军,使得明军顺利脱离险境。为了击溃元军,傅友德乘胜夜袭军营,打了各措手不及,俘获人马众多。多场战事的胜利使得明军士气大振,朱元璋着手准备消灭四川明玉珍,也因胜利大封功臣,傅友德为颍川侯。

洪武六年至八年之间,逃脱的元顺帝仍然具有大面积边塞之地,经常骚扰中原边境,给百姓带来极大危害。朱元璋决定师出三路讨伐,这场战役中,徐达、李文忠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唯有傅友德大获全胜,打败元将以后继续平定甘肃地区。从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六年之间,傅友德除了平叛以外,大多数时间都在北平戍守,这也是傅友德军事生涯的最后阶段。

这一时期,明朝的政治上发生乐几件大事,胡惟庸案、蓝玉案的发生使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傅友德仍有两次重大军事行为,征讨乃而不花、平定辽王阿尔察锡喇,不仅拓展了的明朝的疆域,更重要的是维护了边境的安宁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二、平蜀征漠,功垂千古

自古以来,川蜀地区都是物产丰饶之地,明玉珍入驻川蜀后建立大夏,朱元璋称帝后就开始了顺应历史潮流的统一战争。洪武四年正月,朱元璋以水陆两路军队征讨蜀地,傅友德接到命令以后,兵贵神速,勇武非常。在这次征战中,傅友德的军队可以归纳出两个特点:

第一,兵贵神速,所向披靡。从三月受命到8月平定西蜀,前后用时仅半年。第二,艰苦奋战,勇夺头功。蜀道之艰险历时久矣,易于守卫难以攻克,连汤和都停兵不前。傅友德率领部众排除艰难险阻,奋勇力战。在这场战役中,傅友德数次中箭,仍亲自监督将士拼死厮杀,嘴周戴寿等人无力抵抗,请降。

当时,云贵地区控制在两大势力手中。1381年,傅友德与蓝玉、沐英等人率领骑兵三十万前往云南。傅友德不负重任,历经三年时间成功平定云贵地区,在征战过程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多谋善断,出奇制胜。

十二月,傅友德等人到贵州,成功攻下普定以后继续进攻曲靖地区。傅友德趁着大雾天气率兵行至曲靖县旁的白石江地区,直到大雾散去敌军才发现,元兵大乱,傅友德军取胜。攻下曲靖以后,傅友德率军直取乌撒,严阵以待,欲擒故纵,等到士气高昂之时下令开展,大胜。这两次战役都显示出傅友德调兵遣将的才能,以大雾为蔽,巧用士气,锐不可当。

虽然在沙场上度过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傅友德对国计民生也十分关注,首先要求将士做到的便是军纪严明,严禁以任何理由私闯民宅。军队每次到达一个地方都会张贴告示,告诉百姓“各安生业”,一切如旧,绝不扰民。攻克某地以后都会奏请政府,及时登记户口,便于百姓快速发展生产。

三、傅友德的死因

明朝初年,朱元璋接着蓝玉案大肆屠杀功臣,受到株连的有上万人。诛杀以后,朱元璋还颁布了《昭示奸臣录》和《逆臣录》,将“罪状”罗列。朱元璋也觉得自己对胡惟庸、蓝玉两党诛杀过当,因此下诏决定赦免余党,但是傅友德、冯胜等人最终仍被赐死。事实上,傅友德、冯胜都与蓝玉的死因相同,是明朝初年皇室内部斗争的产物。

蓝玉是皇太子妃的舅父,功勋卓著又是皇亲国戚,势必会被卷入皇室斗争的漩涡之中,猜忌心重的朱元璋自然不会放过蓝玉,傅友德、冯胜也不会被饶恕。就连明哲保身的汤和也因酒后失言被朱元璋忌恨过很多年,直到汤和意识到朱元璋对他的不信任,急流勇退,才得以善终。

傅友德与皇室也有亲戚关系,与晋王是为儿女亲家。再加上傅友德功勋卓著,实际上与蓝玉的境况颇为相似。晋王曾经因为性情骄纵受到朱元璋的训斥,虽然他后来有所收敛,但其身边的傅友德仍然很难不被朱元璋忌惮。从《皇明祖训》和《御制纪非录》的撰写看来,朱元璋为维持皇室内部的稳定十分记挂,眼中容不下一粒沙。最终还是将傅友德赐死。

有不少学者认为傅友德被杀是因其贪得无厌,但这不是主要原因。虽然在功臣遭到大肆屠杀以后,傅友德仍然公开请田,既是公开,其实算不上十分奸恶。但朱元璋大怒,对他越发不满,不过请田之事只能算是细小过失,所以朱元璋并未动杀心。直到太子朱标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势力薄弱,傅友德请田便成了朱元璋灭口的绝佳理由。由此可见,傅友德被杀实际上是明朝皇室争斗所致。

结语

作为明朝开国元勋,纵然傅友德曾表现出贪欲,但观其一生,功大于过,即使有罪也到不了赔命的地步。但因傅友德与皇室之间有姻亲,由此卷入皇权斗争的漩涡中,死劫难逃。朱元璋诛杀文武大臣以后,虽然消除了政权外移的可能,但皇室内部的斗争仍未停止,甚至更加激烈。最终,燕王朱棣破坏祖宗家法,通过武力登上皇位,朱元璋的心血付之一炬,傅友德、冯胜一干人也成了皇室斗争的牺牲品。

更多文章

  • 都是打油诗,朱元璋的诗受到一致赞誉,洪秀全的诗却贻笑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窘迫,这些草根皇帝,很多人的文化水平都很一般,甚至目不识丁者也并非鲜见。不过,他们这些大老粗当了皇帝之后,生怕被人嘲笑自己粗鄙无文,影响形象,于是竭力想把自己打造成文武双全、英明睿智的天才形象。诗歌是古代文学体裁中的主流,诗人们也往往受到世人千年传颂,于是,闲来无事写几首诗,成为很多

  • 魏忠贤为什么不敢反抗崇祯?不是因为他是太监,而是有此人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崇祯为什么离不开魏忠贤,为什么崇祯一上台就能拿下魏忠贤

    回首盛唐,时有权臣和权宦威胁到皇帝的事,干涉皇位的继承和国家的运转。中国历史上,作为不完整的男人太监做到极致的,非魏忠贤不可。没有哪位太监的权力超过魏忠贤,没有哪位太监的党羽超过魏忠贤,更没有哪位太监得“九千九百九十九岁”之名,差一岁就是皇帝的万岁。古今中外,谁能胜他魏忠贤一筹。没有。魏忠贤的阉党势

  • 明朝军队大量装备枪炮,为啥打不过清朝的弓箭?原因令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火药具有会发生高温爆燃的特点,因此很快被人们用于军事用途。已知史料记载,唐朝末年的一次军阀混战中,公元904年,军阀杨行密围攻豫章城,将士们在攻城过程中“以发机飞火,烧龙沙门”,被后世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火药。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朝德安知府陈规在守城作战中,把长竹竿填充火药然后点燃

  • 此人是万历的最爱,为皇后之位争夺半生,却因一道遗嘱坠入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万历的两位皇后,万历皇帝的皇后都是谁,万历皇帝最疼爱的人

    而在儿女之情上,万历其实也非常特殊。许多人认为古代的皇帝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去挑选自己最爱的女人,但其实这点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绝对是奢侈的。历史上真正做到了这点的皇帝非常少,万历就是一个。万历最初是有一个皇后的,只不过这个皇后对于万历来说与其说是妻子还不如说是合作伙伴,因为这就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婚姻。而

  • 杜牧、李清照、王安石,三位大诗人笔下,不同视角下的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清照和杜牧对项羽的评论,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态度,杜甫王安石李清照项羽

    其中就最著名的两人刘邦、项羽。有着西楚霸王称号的项羽,虽然并未在最终的战争当中取得胜利,但是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无数诗词、绘画、戏剧咏叹,其中就有三位著名的诗人也写出了关于咏叹项羽的诗词,传于后世,他们就是杜牧、王安石、李清照,我们分别来对他们的诗词进行一一赏析。唐朝杜牧,在自己的作品《

  • 考古专家发现一宋朝古墓,下葬习俗异于汉人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古墓的特征,农民发现宋朝古墓,宋朝墓葬习俗

    而且众所周知,普通百姓虽然勤劳,但也仅仅是养家糊口罢了,到了晚年去世,多数人还买不去一口薄棺下葬,与达官贵人通宵作乐完全无法比。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平民百姓正因为穷困,反而不会发生被盗墓的事情,也不知幸运还是不幸。而早些年盗墓行为非常猖獗,比较浅的墓穴经常发生,十室九空的情况,这对国家来说是重大

  • 密县北宋塔出土玻璃鸟形器,不仅器形奇诡,至今都不知它是什么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这件玻璃钫形器的出土,可以说充满了波折。一开始,人们发现塔基时本以为就是普通的墙基,结果越挖越不对劲儿,因为下面竟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地宫,在距地面约5米处的地宫里,还藏有两个石函。在这两个密

  • 岳飞被杀后,他冒死救下岳飞儿子,岳家为感恩,约定两家永不通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真实的岳飞被谁杀了,岳家世代不与秦家通婚,岳家和哪两个姓氏不通婚

    岳飞生于1103年,从小立志报国,精通武艺,文采斐然,是当时宋朝最为杰出的武将。乱世出英雄,正是靖 康耻这样独特的时代,更加塑造了岳飞这样独特的英雄。面对赵构抱头鼠窜、宋朝屡战屡败,岳飞却以一人之力挽救了战局。可惜的是,赵构和秦桧似乎刻意打压他,最终他被冤死。岳飞被冤杀后,他冒死救下其儿子,岳家为

  • 岳飞受诬陷被捕,岳家军十二军有9人力证他谋反,背后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家军哪些人背叛岳飞,岳飞为岳家军下的最后一道将令,岳飞与岳家军的关系

    岳飞历代以来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岳飞为国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也成为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榜样。纵观历史,岳飞为南宋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恢复中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惜这位爱国的南宋将领并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在收复河山的时候被高宗皇帝以十二金牌召回,最终冤死在风波亭。这一切皆是因为秦桧诬陷岳飞时

  • 西夏墓出土一件奇怪金器,用途成谜,专家根据辽墓壁画破解了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辽墓壁画透露的秘密,考古发现最重大金器,西夏王陵出土了哪些宝物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说这座高油坊古城。1958年,内蒙古文物部门的专家,在内蒙全境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专家们在内蒙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接到了当地群众的反映,说在县里的高油坊地区,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