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语:嬉笑怒骂皆文章,古代处处都是才人辈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之人更是随处可见。出口成章之人即使是在表达不满这件事上也是粗放豪迈,文人墨客时刻都讲究斯文,所以唇枪舌剑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
中国古代的诗文化距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自先秦时期就出现众多诗歌,其中以《诗经》为代表。在唐朝之前涌现过太多才高八斗的诗人,他们或许有多种身份,吟诗作赋只不过是其中一项拿手的,比如曹操父子;又如东晋时期田园派诗人陶渊明、南北朝以山水诗闻名的谢灵运等等,他们开辟了一条不一样的诗歌文化之路。
到了唐朝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这其中代表人物是层出不穷,就不再拿出来列举。这就导致一部分文人骚客志得意满,身处在大唐盛世,就认为自己的创作水平要高出前朝先辈们,甚至班门弄斧的对他们的诗歌指指点点。这种行为不被诗圣杜甫看在眼里,他为此还写下了一首《戏为六绝诗》来批判那些文人,其中最后两句堪称是雅骂中的经典: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针对部分文人贵古贱今之陋习进行了有力抨击,一如今天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幸福生活都是先人用鲜血打拼来一样,诗歌文化自然也是离不开先辈诗人们的铺垫。这首七言绝诗的最后两句比较经典,一句“尔曹身与名俱灭”肯定了初唐四杰的文坛地位,暗在提醒那些好高骛远之人不要沾沾自喜,看不到他人闪光点,目光如鼠。
又用一句“不废江河万古流”彻底打脸部分文人,可能当你们都不存于世时,初唐四杰的名声依旧如滔滔江水般永远流芳百世。承认自己的缺点或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否认他人自古以来的成就却是信手拈来之事,杜甫以极其巧妙且言简意赅的方式反击了当年文坛上的陋习,可谓是雅骂中的典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