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初的开国名将数不胜数,例如李靖、秦琼和尉迟恭等人,每个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所以在唐朝初年的大将可谓是人才济济,但是却其中有一个人是浑水摸鱼。这个人文不成武不就,但他却多次受命担任统兵大元帅。
这位窝囊至极的将军就是李寿。李寿能被李渊父子重视,并不是他的能力有多高,而是他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后台,就是他是李渊的堂弟,也就是李世民的叔父。而在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李寿是最先支持他的人。所以作为唐朝的开国元老,李寿有很高的地位。
虽然都说李世民知人善任,不会任人唯亲。但是也总有例外,而他看走眼的这个人就是李寿。当时李世民对自己的这位叔父,非常的信任,所以就让他率领大军,出兵作战,但是每次李寿出征的结果都是惨败。那就让我们来说一下,李寿到底打过多少次败仗?
李寿以前都是跟随其他大将出征,在其他大将奋勇杀敌的时候,他浑水摸鱼,所以他的草包形象一直被自己掩饰得很好。后来他被李世民派去独自出兵作战,也就在武德二年的时候,他率兵去征讨宇文化及。
在史书上曾有记载说宇文化及的作战水平非常的差,据说他称帝之后,就被窦建德等人打的是抱头逃窜,但是李寿竟然连他都打不过,岂不是更加无能。当时李寿率领五万大军到了聊城,不讲究任何作战策略,直接命令将士们日夜猛攻。
但是连续强攻了几日,却始终没有破城,此时双方胶着。这个情况被河北的窦建德看在眼里,所以他率军偷袭,仅用了两天就攻下聊城,吓得李寿赶紧率军撤退,更是活捉了宇文化及。此战给李寿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后来窦建德和唐军对战的时候,李寿当时就驻扎在相州,属于前线战争的前线。当时他听说窦建德率军来攻的消息,吓得浑身发抖,不顾手下部将的劝阻,马上弃城逃跑。一直往后逃到了黎阳,看到徐世绩才算松了口气。
就在他从相州一路撤退逃回的时候,窦建德的大军已经占领城池,一路势如破竹也到了黎阳城下。窦建德的大军悄然而至,来势汹汹,所以徐世绩因为准备不全,两人全被窦建德生擒。当时李寿吓得动都不敢动,只是一路求饶。
窦建德看到李寿如此胆小无能,所以最后释放了他,李寿才得以保全性命回到了朝廷。虽然李寿两次战役都以失败告终,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李渊父子仍然重用他,但是奈何李寿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
所以在武德四年的时候,他再次捅了一个大娄子,就是讨伐刘黑阀,当时双方在饶阳展开决战。李唐大军兵力雄厚,再加上还有大将罗艺,但是最后却被刘黑阀杀得落花流水,导致河北全线溃败,给李唐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
连着几次败仗,让有李世民对他彻底失望,所以此后李世民再也没有让李寿单独带兵出战。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像李寿这样遇战必惨败的,也是足够的神奇了。但是李寿虽然是一个常败将军,却被后世美化成了一个百战百胜的大唐战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在这里我们就要佩服李寿的厚脸皮了。古人都会请人为自己撰写墓志铭而李寿也邀请人为自己写墓志铭,但是他却完全无视自己所做的错事,反而恬不知耻的颠倒黑白,将自己无限的美化,再加上攥写人的润色加工,所以李寿的墓志铭全成了对他的歌功颂德。
他的墓志铭中写到:李寿乃少年天才,更是文武双全,屡战屡胜,更是说自己有刑天之志,一代战神。所以,不明真相的人看到李寿的墓志铭的时候,都认为是他战神,为大唐的江山立下累累战功。一个无能之辈,把自己吹成这样,也实在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