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能延续800年,和姜子牙背文王没有关系,背后高人是周公旦

周朝能延续800年,和姜子牙背文王没有关系,背后高人是周公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06 更新时间:2024/2/7 4:49:35

这个桥段,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只要有人问起,大周江山为啥能传800年,就会有人把这个故事拿出来调侃。

不过,故事毕竟是故事,历史上的姜子牙,不是什么大罗神仙,他只是凡人一个,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也只是起到了一个军师的作用。

推翻殷商,只是大周事业迈出的第一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他们,那就是如何消灭残余势力,巩固大周江山的稳定。

扛起这个重任的,不是武王姬发,也不是尚父姜子牙,而是周公旦。

周公旦是武王姬发的弟弟,当年曾经一起到朝歌城去营救父亲姬昌,在那里,他们亲眼目睹了纣王的残暴,回来后,便和父亲一起开了翦商大业。

周公旦明白,论能力,论胆识,自己都不如哥哥姬发,因此,他默默地站到了哥哥的身后,充当哥哥的文胆,所有的战斗檄文,都是出自周公旦之手。

比如在牧野大战中,最著名的《牧誓》就是周公旦所写。

大周刚刚建立2年,武王姬发就去世了,此时,大周并未实现完全统治,东方的夷人不服管教,殷商的旧民蠢蠢欲动。

终于,三监之乱爆发,是周公旦扛住所有压力,剿灭了叛乱,并顺势收复了50多个小国,包括东部到海的东夷和淮夷。

国家安定之后,周公旦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叛乱?如何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叛乱”。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周公得出一个结论:必须进行思想教育,彻底扭转他们的观念。

于是,周公制作了一套“礼乐制度”,详细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他不是一套法律,而是一套道德系统。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他就相当于我们电脑的操作系统,开机就是桌面,鼠标双击你一下,你就要自动打开,没有人会去问为什么,你只需要执行就行。

正是这套“礼乐制度”,保证了大周江山的800年国祚!

心灵导师,他是武王姬发背后的男人

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武王姬发率领800诸侯对战纣王70万大军,最终纣王溃败,自焚于鹿台。

周公旦陪着姬发走进朝歌城,这是他们第二次踏入这座城。

为了安抚城内的百姓,周公旦挥动大笔,历数纣王的种种暴行,并公之于众。释放出被纣王关押的微子箕子,以收买人心。

本着“灭国不绝祀”的道义,姬发把朝歌城留给纣王的儿子武庚,作为封地,以供奉殷商列祖列宗。为了防止武庚作乱,他特意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留了下来,以监督武庚。

回到西岐的姬发,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即便是勉强睡下,也会在噩梦中惊醒。

姬发始终不能忘记,他们原本只是商朝的“小邦周”,推翻强大的商王朝,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他做到了,但是,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小周朝实在是太弱小了,随时都有可能被商朝的残余势力给反噬,他屁股下面的江山,坐得非常发烫。

每当他从噩梦中惊醒,他都会第一时间让人去把周公旦给找过来,在他心里,周公旦就是他的心灵导师。

周公旦告诉武王:“上天保佑的是有德之君,纣王失德,才会被上天抛弃,我们进行的是正义的事业,你只要保持自己有德,上天一定会庇佑我们的”。

每天早晨,在听完周公旦的鼓励之后,武王姬发才有了一天的工作动力。

望着哥哥的背影,周公旦明白,同样作为文王的儿子,他必须要维护好哥哥的君主形象,而他自己,只能做哥哥背后的男人。

剿灭叛乱,他是大周江山的守护神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才10岁,虽然继位为王,但是却没有任何的管理能力,周公主动扛起责任,代行摄政。

可是,叛乱还是发生了,而且,是自己家人叛乱。

听说周公代行摄政,管叔不乐意了,论年龄,自己在周公之上,凭什么让周公摄政,把自己放在外面,当一个所谓的“监督者”。

于是,管叔联合蔡叔,霍叔,以及殷商武庚,还有东夷各个部落首领,浩浩荡荡的就杀向了西岐。

这是大周江山最危险的时刻,如果叛乱成功,天下将会再次分崩离析。

周公旦没有慌乱,他镇定的指挥军队,并再次发挥他的特长,写下《大诰》,统一思想,提高战斗士气,告诉他们,我们是为正义而战,必将胜利。

最终,管叔在战斗中死去,武庚被周公处死,蔡叔被流放,霍叔悬崖勒马,及时回头,被免于处罚。

趁着军威正胜,周公马不停蹄,直捣东南,收复了东方50多个小国。至此,大周才正式完成了对商王朝的替代。

在三监之乱之前,周公就已经考察了一个新地址,准备营建成都城,就是现在的“洛阳”。

三监之乱后,周公加紧建设,同时把朝歌城里的殷商遗民,统统迁移到了洛阳。并在洛阳城周围设立了“成周八师”,对这些殷商遗民进行严密的监视。

收编了以前殷商的军队,把他们编为“殷八师”,同时新建了“西六师”,作为大周王朝的主力部队。

“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这三支军事力量,合起来一共超过了十万人,他们成为大周江山的有力保障。

周公又把自己的弟弟康叔派到朝歌城,在那里新建了“卫国”,把纣王的哥哥微子派到了商朝故都,新建了“宋国”。

江山初步稳固,周公求贤若渴,经常是正吃饭呢,有人求见,他赶紧把饭吐出来,出来接见,正洗头发呢,有人求见,他赶紧握着头发去接见。

这就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制作周礼,他是儒家思想的祖师爷

周公旦明白,要想大周江山稳固,武力镇压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制作一整套的社会价值观系统,让人们从思想上接受大周朝的统治。

为此,周公特意做了一套“宗法制”和“礼法制”。

“宗法制”,核心内容就是分封制,继承制,尊卑制。

分封制,是大周朝的基本盘。

周天子把地盘分给自己的儿子们当诸侯,诸侯把自己的地盘分封给儿子们当卿,卿把自己的地盘分封给儿子们当士。

层层分封,犹如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布满全身各处,每一块分封地相对独立,但又都是大周朝肌肤中的一部分。

相对于后来的郡县制而言,皇帝是唯一的老板,即便位列宰相,也是为皇帝打工。但是,分封制下,每一个受封的诸侯,卿,士都拥有大周集团的股票,只要大周不“退市”,他们就能永远拿分红。

有人说,分封制不心想啊,商朝也有分封,周不就是商朝的一个诸侯嘛,不是照样造反了吗?

别着急,还有尊卑制。

尊卑制,是大周朝的紧箍咒。

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种三纲五常的观念,其实就是周公旦一手制定出来的。

天子用什么样的器物,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马车,掌握多少军队,这都是有规定的,天子用的东西,诸侯不能用,诸侯用的东西,卿不能用。

周公旦给每一类人,都赋予了一定的身份,这种身份是固定的,世代相传的,每一个人都不能打破这种身份,自然也不会想到去替代天子。

那么,天子有很多儿子,江山传给谁才好,会不会“九子夺嫡”呢?

不用怕,周公旦制定了继承制。

继承制,是大周朝的稳定器。

周公旦规定,王后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其他妃子们所生的儿子为庶子。在继承江山的时候,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称为“大宗”,其他儿子们,统统去封地当诸侯,称为“小宗”。

同理,诸侯的夫人们生的儿子为嫡子,其他小妾们生的儿子为庶子,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诸侯的资格,其他儿子们只能去封地当“卿”。

这样,就避免了出现争抢王位的现象。

以上的“宗法制”,是老姬家内部的操作系统,约束的是贵族之间的行为,避免出现“内乱”。

而“礼法制”约束的就是普通百姓。

不过,周公这套理论,也仅仅是维持了200多年,自从周幽王废嫡立庶,引发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后,这套系统,就崩溃了。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们虽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但是,基本的规矩还是遵守的,更何况,还有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个霸主为周天子撑场面。所以,大周江山还能往前滑行。

战国时期,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战国七雄兵强马壮,称王的称王,称帝的称帝,无论是地盘还是实力,早在周王之上,之所以没有灭他,是因为没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直到公元前256年,秦国为了一统中原,需要用九鼎来证明合法性,才灭了东周,结束了大周朝800年的江山。

周公旦这个人,确实是被低估了,大周江山800年,他才是真正的“总设计师”。可惜,很少有人主动提及他,被掩盖在了武王姬发和姜子牙的光辉之下。

不过,这也许正是周公的愿望吧,一辈子做哥哥背后的男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百小生

更多文章

  • 妲己为讨纣王欢心发明一物,流传3100年,如今家家户户饭前必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说得通俗点,纣王(帝辛)得到妲己是因为他打了一场胜仗,而有苏部落为了乞降活命,献出了美女妲己。所以,妲己在纣王面前应该有几分宠爱,但她的地位并不高,也得时刻讨纣王的欢心,保全自己。而《韩非子》记载,纣王因为征战四方屡屡获胜,意志渐渐松弛,开始追求奢侈的

  • 农民取土发现商代古墓,出土“猛虎”青铜器,是部落的图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代青铜器从哪来,商代青铜器铭文资料,考古发掘古墓青铜器

    历史的车轮虽然不断地向前滚动,但没有人能够让时光倒流,也没有人能够扼住历史向前发展的脚步。人类文明若想进步需要展望未来,回顾过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如《旧唐书·魏征传》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泱泱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回首去探索必然有很多值得后人去学习借鉴的东西。中国重视文物的保护工作,主要

  • 史前平均寿命800岁,周朝皇帝也活了100岁,人类寿命越活越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代王朝平均寿命,古代人类平均寿命多少,史前文明人类的寿命

    永葆青春、长命百岁真的有那么简单嘛?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定数,就算强如秦始皇、汉武帝、康熙,也只能感慨让上天再借他五百年。人的生死从出生那刻其实皆有定数,不是我们凡人可以妄自揣摩的。有意思的是,虽然在古代,七十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但是在史前时期,人们的寿命平均却在800岁。

  • 秦始皇祖墓发现商朝风格随葬,证实一个古老传言,纣王或可瞑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陵墓背后的秘密,秦始皇祖坟发现商朝式随葬,秦始皇陵墓相关信息

    但秦国的发展史,简直充满了血泪。最初,秦国在山东诸国眼中跟“胡人”没什么两样,无法跻身礼仪之邦,国君无法称王,土地还总被强大的邻国夺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全部拿回来;秦孝公在《求贤令》中愤愤道:“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秦国“沦落至此”,自然与秦国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风俗有关

  • 周朝八百年,为何没出现类似汉光武帝刘秀这样的中兴之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秀为什么能中兴汉室,中兴之主刘秀,刘秀简历

    史学界将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先于东周,西周也强于东周,东周怎么出来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后来的周平王姬宜臼联络外公申侯,联合鄫国、犬戎等大举进攻周都镐京,推翻自己父亲周幽王的统治。镐京城破,周幽王姬宫湦被骊山之上被处决,周王后褒姒当作俘虏被犬戎掳走,周室最繁荣的文化和上百年的积蓄被众多“强盗”取走,

  • 美人妲己发明一样东西,已流传3000多年,如今家家户户必不可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妲己发明的蛇盆,苏妲己有关的古物,早期妲己发明筷子

    商纣王统治时期商朝的国力已经处于了衰弱阶段,再加上商纣王不听自己庶兄微子的多次劝谏。商纣王在位期间还宠幸妲己,把妲己的话当作忠言,把妲己的喜怒看作行事的准牌,在妲己的蛊惑下他气走微子、杀死比干,视百姓性命如草芥。在百姓的心中纣王就是一个昏庸无道,淫乱残暴的昏君,妲己是个祸国殃民的妖人。《封神演义》中

  • 乾隆禅位给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绝不是这么简单,真相很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和嘉庆的禅位,乾隆禅位嘉庆过得好吗,嘉庆传奇乾隆禅位完整版

    清朝入关第一帝顺治,英年早逝,年仅8岁的康熙继位。康熙年少有为,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攻打准噶尔,锐意进取,不断进行国政革新,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惜的是,晚年的康熙开始沉浸于前半生的功业,倦于政务,开始吹嘘虚无的“仁政”,放松了对国家的治理,导致吏治废弛,腐败成风,国库空虚。幸亏,康熙

  • 康熙的遗诏被找到,雍正背负200多年的骂名,终于被正名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遗诏是雍正写的吗,康熙是怎么样传位给雍正的,历史上的康熙和雍正的关系

    如果让笔者来说,那就是康熙皇帝了,因为他实现了领土的完整和统一,对后世的影响真的是很大,也是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不仅仅是他,还有他的儿子在历史上也是最优秀的皇子。其实在说到康熙的一生都是被我们尊重的,但是在晚年的时候,发生的“九子夺嫡”的事情,也算是最大的一个污点,这样的事件更是演变成了一次历史上巨大

  • 大内高手不香吗?康熙为何要用一群少年来擒鳌拜,他有何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16岁的康熙能擒鳌拜吗,康熙擒鳌拜的秘密,康熙擒鳌拜的一系列安排

    大清朝前期,属于神仙打架,鳌拜算不上大鳄。在皇太极去世,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之时,鳌拜也就是个正蓝旗的首领。 放到多尔衮兄弟面前,还真算不上什么。当时,鳌拜还是豪格团队的一员,大力反对多尔衮即位。当时正处于八旗子弟入关的关键时期,多尔衮与豪格两大阵营虽争得面红耳赤,但谁也不敢率先动手。 当时八旗中的

  • 咸丰自觉无力扭转清朝局面,所以开始“醇酒妇人”,想要折磨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咸丰不死清朝会不会强大,咸丰正史,咸丰临死前的一项糊涂决定

    很多人觉得比较好奇,咸丰登基的时候年仅20岁,为何仅仅在位11年,31岁的咸丰就英年早逝了呢?咸丰的早逝和慈禧是否有关?咸丰早逝的客观原因估计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咸丰的身体不好,他从小就体弱多病,当初道光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都因为咸丰的身体问题犹豫了很久,朝中大臣更是有人以咸丰身体不好建议道光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