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就是因为各方势力你制衡我,我制衡你,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在魏、蜀、吴三方势力中,曹操的实力最为强大,当刘备还在像丧家之犬一样四处奔逃时,曹操已经统一了最重要的北方地区。
曹操下江南来,一是为了追击“打不死的刘备”,二是为了消灭孙吴这个心腹大患。退一步说,就算暂时消灭不了,削弱一下孙吴的力量也是不错的。因此,面对同样的生死威胁,孙权和刘备果断结盟,一起对付曹操,这才有了三江水战,赤壁鏖兵。
那么曹操死后,孙权和刘备的联盟还能坚持吗?答案显然是不能。要做盟友,就得有共同的利益驱动,或者遭到同样的威胁,曹操一死,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东吴实力虽说不及曹魏,但要把刘备吞了还是绰绰有余,毕竟刘备当时的实力有多弱是摆在那的。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备唯一的选择就是赶紧跑路,去占据自己的一块地盘,免得被孙权大军给直接灭了。而曹魏大营呢?当时全靠曹操一个人撑着,曹操的儿子们都还年轻得很。比如出生于187年的长子曹丕吧,在赤壁之战发生时,都只有21岁。
曹操一死,曹魏势力很可能会四分五裂。光这个立谁做继承人接位的事,就足够出乱子了,曹操手下,有的支持曹丕,有的支持曹植,互不相让。更可怕的是,还有曹操没有彻底清除的其余势力虎视眈眈,比如西凉的马腾、韩遂,汉中的张鲁,益州的刘璋等等。
所以,曹操死了,天下又会重新陷入大分裂。孙权占据了长江天险,进可攻,退可守,但他暂时没有足够多的兵士去吞掉中原。刘备最好的选择是去益州投奔刘璋,或者趁机占据荆襄。一时间,曹魏由主动进攻变成了守势,孙权由守势变成伺机主动进攻。
至于刘备,只能先挣一块地盘,才有资格去争夺天下。诸葛亮出山前就说了,刘备应当选择益州、汉中、荆州,才能立下基业。可是有孙权在旁边,刘备想发展出大的势力,应当很难。虽然赤壁之战前,张昭等人有私心,不赞同迎战,但孙权赤壁之战的胜利,足以扭转人心了。
所以小编一直怀疑,不管是演义里关羽放跑曹操,还是正史上孙刘联军没有追上曹操,都有刘备这边故意的设计安排。刘备和孙权都想做渔翁,以刘备的实力,显然更需要这个身份。毕竟曹操要是死了,最后统一天下的,很大可能应该是孙权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