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官员选拔制度:没在地方当过官的,就没有资格到中央做官

唐朝官员选拔制度:没在地方当过官的,就没有资格到中央做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53 更新时间:2024/3/31 13:12:25

为什么在当时要提出此议呢?

原来,自魏晋以来朝廷逐渐形成了重中央决策、轻地方治理的格局,官员中也形成了重内官、轻外任的风气。一方面,很多官员不愿去地方任职,地方官选任十分困难;另一方面,任职地方的官员长期得不到升迁,导致地方官责任感降低,治理水平下降,同时也使得中央官员不了解地方实际。隋朝地方佐官中央任命制度推行后,大小官员都由中央统一任命、考核,使得这种矛盾更为突出。升迁机会不平等,破坏了选官的公平原则,又构成官员流动的滞碍,形成恶性循环。

张九龄对此分析道:“今大利在于京职,而不在于外郡。如此,则智慧之士,欲利之心,日夜营营,宁有复出为刺史县令?”在这里,他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官员升迁机会的不平等,提出地方治理经验应是升任某些中央官职的必需资历。这一切中时弊的建言很快得到采纳,上书一个月左右,唐玄宗就下诏,“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官”。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初衷,是解决地方官员素质不高及选任困难的问题,然而随着唐代中央集权程度的逐步深化,中央直接面对的地方机构越来越多,处理的地方事务越来越复杂,而大量科举出身的中央官员,在处理繁杂的地方政务方面,经验和能力都十分有限,因此在官员选任上,基层经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元十二年,唐玄宗提出:“自今已后,三省侍郎有缺,先求曾任刺史者;郎官缺,先求曾任县令者。”唐中期以后,“不历州县不拟台省”更成为官员选拔的重要原则。

唐后期规定,进士出身者必须先到州县任职,又规定没有任刺史、县令经历的人不得升任中书、门下两省要员,这就从官员选任和迁转的两头对地方历练给予保证。唐肃宗即位后,又提出“诏简择郎官有堪任太守县令者,委京清资五品已上及郎官御史荐闻”。唐代宗时则强调既要选拔有地方经历的人任中央台省官,又要从台省官中选择比较合适的、有能力的人去做州县官,中央与地方官员的上下互动不断增强。

此外,唐代中后期,地方节度使、观察使等大量召辟人担任幕僚,也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

古往今来,各种人才尤其是政治人才,大都是从基层起步,在艰苦环境的锻炼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的。而现在的领导干部队伍中,一些人的基层工作经验还有待加强。据统计,中央和国家机关厅局级领导干部中,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比例高达44.6%,而有县、乡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仅占12.5%。实践也证明,有过一定基层经历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相对较强,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时也能够注重了解实际情况。

因此,积极借鉴历史上的“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理政经验,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一些干部到任务比较繁重、情况比较复杂、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去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应该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杀了李元吉,还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他的妻子愿意入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玄武门之变并不单单是在玄武门所发生的那些事情。此后,李世民做了一系列的安排,比如他杀害了自己十个侄子,建成和元吉的儿子,一个都没有留下来,全部被李世民杀死。不仅如此,李世民还把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也一并纳入了自己的后宫。李世民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美女的喜爱。杨妃长得非常的漂亮,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李

  • 武则天有一个心病,被狄仁杰轻易戳破,大唐皇位从此重归李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武则天称帝狄仁杰反对了吗,狄仁杰在寺庙见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很多投机者看到了机会,然而,对于李唐宗室成员来说,这是莫大的打击。于是,各地李氏宗亲纷纷造反,武则天在称帝前后,为平定李氏叛乱,耗费了无数精力。所以,她对李氏宗亲有一种本能的防备,而对于自己娘家的武姓家族,则非常信任。例如,武则天称帝之初,立第四子李旦为太子(从皇帝降为太子,前无古人)。

  • 李世民的14个儿子个个出彩,为何最后是“最老实”的李治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死后他的哪个儿子继承王位,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是个怎样皇帝,李世民和他儿子李治谁更厉害

    李世民虽然有14个儿子,但是是嫡子的就只有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人,其他都是庶子。李承乾作为嫡长子,理所当然继承了太子之位。而李泰因为性格最像李世民,所以被受李世民的宠爱,而且他经常在众位臣子面前夸奖自己这位儿子。所以李泰在朝中也很有威望。而作为最小的嫡子的李治,这就显得非常的平庸了。其实李世民的其他

  • 同样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为何程咬金是世袭国公,而秦琼却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程咬金在李世民心里地位比秦琼高,程咬金与李世民关系如何,秦琼与程咬金母子相认

    秦琼久战成疾,后未立新功。据史书统计,秦琼大小战役共经历了200余次,而且秦琼每次打仗几乎都是打头阵,当先锋。刀尖上添血,先后多次受伤,年轻力壮时没有显现,年老时逐渐显现。有史料记载他受封翼国公的时候也是李渊在位时。参加玄武门事变的主将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说秦琼是开国之重臣,但

  • 为什么唐朝不叫李朝,为什么不以姓氏为国号,有什么依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为啥不叫李朝,唐朝历史上的李朝,唐朝国号为何叫唐

    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以部落为名,比如大禹,夏后氏,姓娰;商人的祖先契,跟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地,便以商为号,后来商迁都于殷,因此也叫殷商;周发源于岐山下的周原,因为自号为周。秦:秦先祖为周天子牧马有功,被封于秦谷,秦始皇统一后,沿用了秦国号;汉:刘邦这里比较有趣,他是沛郡人,因此早先都叫他沛公,

  • 李世民家族的六位王爷,个个傻得让人怀疑人生,全部得以富贵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时期有几个王爷,李世民家族的六位王爷,李世民的简介及后代

    李神符是李渊的弟弟,也就是唐太宗的叔叔。李世民一点面子也不给叔父,把叔父当成反面典型给予批评。李世民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原因是李神符太不成器了,他就是个吃嘛嘛香,干嘛嘛不成的王爷。李世民交给叔父办的差事,李神符总能办砸了。李神符在贞观朝那么傻,在武德朝的表现,却十分出色。大唐开国之初,李神符镇守并州,

  •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能够和藩镇共存140多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还能坚持150年,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什么设置藩镇,安史之乱为什么成为唐朝转折点

    我们若有了解藩镇,就必须了解唐朝藩镇形成的原因。藩镇的形成,看似是因为“安史之乱”这场变乱,可实际上,藩镇割据的形成,同唐朝一直以来的节度使制度有着很大关系。因为,节度使在任职一方的时候,同时也掌握了所属地方的所有权力。所以,当唐朝国力鼎盛的时候,节度使尚能安分守己,而一旦有变乱发生,节度使则会拥兵

  • 李世民让大臣报乳名玩,一大臣说完乳名,李世民:此人不能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报乳名,李世民几个儿子的乳名,李世民为什么要报乳名

    唐太宗李世民掌管天下的时候,可以说是千古一帝了,他不仅军事才能卓越,更是开创了贞观之治。自然,提到他身边的重臣,我们就想到李孝恭、魏征和尉迟恭等人。其实,还有一位,便是李君羡,也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他后来的下场可以说是有些惨了。在最开始李君羡是李密的下属,后来成为了王世充的骠骑,但是却讨厌他的为人,因

  • 楼兰一个无奈之举,让李白恨不得“斩”之,其实楼兰很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楼兰,李白哪首诗里有楼兰,李白为什么要斩楼兰

    楼兰一直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自古就只存在于各大历史记载中,关于它的真实状况至今仍在不停的研究当中。如此神秘的楼兰被历史的尘埃深埋在沙漠中,直到1900年才得以重见天日。一经发觉便震惊世界,经过长期的仔细发掘,楼兰的神秘面纱被层层解开。这个沉淀在沙漠之中的楼兰曾经也是繁华重镇,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

  • 唐代大诗人为升官,写了首俱佳的诗词讨好武则天,却因口臭被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写的最霸气的诗,李白武则天最经典诗词,武则天十首最美诗

    古代人物影视形象(图)文:悔昔道来对于武则天,宋之问是逢迎谄媚的,尤其是在武则天做皇帝后,其更是写了许多歌功颂德武则天的诗词以逗大唐女皇开心,故而宋之问得到了武则天的器重。但是宋之问还不够满足,他希望能够进一步得到武则天重用,成为武则天的亲信与智囊,便向武则天毛遂自荐,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北门学士。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