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楼兰一个无奈之举,让李白恨不得“斩”之,其实楼兰很憋屈

楼兰一个无奈之举,让李白恨不得“斩”之,其实楼兰很憋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307 更新时间:2024/2/7 23:01:05

楼兰一直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自古就只存在于各大历史记载中,关于它的真实状况至今仍在不停的研究当中。如此神秘的楼兰被历史的尘埃深埋在沙漠中,直到1900年才得以重见天日。一经发觉便震惊世界,经过长期的仔细发掘,楼兰的神秘面纱被层层解开。这个沉淀在沙漠之中的楼兰曾经也是繁华重镇,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而且与华夏民族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地处边陲在匈奴与汉朝之间艰难生存,也正因这个原因使得楼兰被迫做出了为人不齿的行为,这导致了后世文人尤其是唐朝诗人动不动就是“斩楼兰”、“破楼兰”。中间到底有什么曲折缘由,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扒一扒。

李白昌龄的大名想必如雷贯耳了,他们都各自写了一首和楼兰相关的诗句,而且都成了千古名句。先看看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李白的杀气,不过虽然诗作是歌颂守卫边关的将士,但为何不是斩匈奴,不是斩突厥。不得不说这对楼兰是不公平的,仿佛楼兰有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一样。再来看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同样杀气腾腾,同样是歌颂边关将士的热血报国。为什么却和李白一样也和楼兰过去,唐朝的外患莫过于突厥了,破突厥不好听吗?其实类似的诗作还有很多,不知情的肯定认为楼兰是可恨的,但其实我们回首那段往事就能发现,楼兰其实有点憋屈。

关于楼兰的记载最早是在司马迁的著作中,那时候的的楼兰已经颇具规模,由此推断楼兰远在汉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汉朝以后,天下稳定,唯一的祸患就是西域的匈奴了,很多名将能名扬天下还得多亏匈奴的功劳。这当然是玩笑话,匈奴骁勇善战,对边关的百姓生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如果没有那些名将的存在,可能边关鸡犬不宁了。所以汉朝和匈奴之间几乎年年打仗,这就苦了夹在两者中间的那些小国了,而楼兰便是这些苦逼小国中的一个。

汉武帝时期,西域要道被打通,丝绸之路就此形成。然而因为楼兰地处西域要道,匈奴经常迫使楼兰成为细作为他们截获商旅,刺探军情。而武帝派往西域的使臣也因此有去无回,武帝大怒,随后派兵讨伐楼兰,楼兰不战而降。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匈奴不干了,屡屡侵扰楼兰,没办法又只好派人讨好匈奴,没曾想这个出使匈奴的人最后叛变联合匈奴发动政变夺了王位,成了汉朝西域道上的严重阻碍。而当初出使汉朝的人将这个情况报告了汉朝,当时的汉昭帝震怒之下派出了傅介子出使楼兰,这个傅介子却不是一般人,在宴会上以一人之力斩杀了楼兰王,随后楼兰平定,并将楼兰改名鄯善国。往后一直是在汉朝的管制之下,而后来的诗人都将这一事例作为报国建功的典型案例。

其实司马迁在记录楼兰的历史中有这么一句话,就是“不两数,无以自安”。简单的七个字道尽了楼兰作为小国所面临的艰难处境,而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只记得所谓的战国七雄和春秋五霸,而他们之间的小国则被大家所遗忘。然而强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楼兰也因为他独特的地位和神秘的终究被历史铭记。而我们今天所见楼兰城遗址其实是楼兰人迫于环境而被遗弃的,最后随着地质变动而出现在了今天的地方。值得思考的是,如今对环境破坏的我们最后又将迁往哪里?

更多文章

  • 唐代大诗人为升官,写了首俱佳的诗词讨好武则天,却因口臭被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写的最霸气的诗,李白武则天最经典诗词,武则天十首最美诗

    古代人物影视形象(图)文:悔昔道来对于武则天,宋之问是逢迎谄媚的,尤其是在武则天做皇帝后,其更是写了许多歌功颂德武则天的诗词以逗大唐女皇开心,故而宋之问得到了武则天的器重。但是宋之问还不够满足,他希望能够进一步得到武则天重用,成为武则天的亲信与智囊,便向武则天毛遂自荐,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北门学士。那么

  • 杜牧一首诗28个字,嘲讽周瑜,鄙视曹操,预言一个王朝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牧评价周瑜的诗句,杜牧的赤壁是对周瑜的嘲讽吗,杜牧在赤壁中怎么评价周瑜的

    小杜觉得没啥意思,就到处溜达溜达,重点凭吊古迹。这天晃晃悠悠来到湖北蒲圻(今赤壁市)江边,一片片沙滩在晚秋的傍晚泛着点点银光。一把折断了的戟半埋在沙地里,布满青色的铜锈。杜牧薅起来走到江边,捡起一块鹅卵石细心磨洗,露出锋利的刃。这是当年那场大战遗留下来的兵器,杜牧遐想着,眯起眼,耳边隐隐有鼓角争鸣厮

  • 了解这场大战之后,就知道李世民为什么瞧不起司马懿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看不起司马懿,李世民对司马懿的评论,李世民和司马懿哪个厉害

    比如对于司马懿受到称赞的军事才能,唐太宗李世民评价为:“良将之道,失在斯乎”,即认为与诸葛亮交战时的司马懿不是优秀的军事家。而如果了解两场大战的话,就知道李世民瞧不起司马懿的原因了。众所周知,司马懿阻退诸葛亮北伐的战法是对峙防守,凭借曹魏对蜀汉的国力和地理优势耗走诸葛亮。而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用固守来

  • 李白在墙上作诗,美女重金买下整面墙壁,李白感动,两人修成正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白现场作诗,最像李白的李白,李白四次婚姻背后的辛酸

    今天我们暂且不聊他那些流芳百世的诗歌,这位豪放不羁的才子情路似乎一直都不太顺畅,历经了四次恋爱,三段婚姻。他的第一段婚姻发生在他26岁时,对方是前代宰相的孙女,作为一个实打实的上门女婿,李白最终也不愿一直这样下去。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年,他的妻子去世,37岁的李白开始了第二段恋爱,因为女方的势利导致二

  • 杨玉环容貌复原,还原图撞脸女明星,被唐玄宗疼爱:可不是因为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玉环照片真人照片,杨玉环复原图 真人,杨玉环与唐玄宗照片

    但在四大美女中,不同于西施、貂蝉和王昭君,杨玉环或许是最有特色的一位了:她的体型微胖,和其他三位都有所不同。许多人便觉得,她实在不能算在美女之列。但是,凭借高端的技术,杨玉环的真实容貌也得以复原,让人大吃一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古代四大美人的别称。而杨玉环的别称,就是最后一个——“羞花”。

  • 安禄山身为三镇节度使,深得唐玄宗恩宠,为什么却那么怕李林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林甫和安禄山的关系,唐朝四大节度使安禄山,李林甫一生压制安禄山

    第一史料记载“时宰相李林甫嫌儒臣以战功进,尊宠间己,乃请颛用蕃将,故帝宠禄山益牢,群议不能轧,卒乱天下,林甫启之也。”安禄山之所以能够成为戍边大将,掌握大权。一方面是自己善于巴结人,有功勋。另一方面少不了李林甫的帮忙。李林甫给安禄山说了不少好话,这样一来,玄宗才更加信任安禄山。在安禄山看来,李林甫有

  • 隋朝版“鲁宾逊漂流记”:远漂万里,穿越另一个空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朝版鲁宾逊漂流记完整版,隋朝时期鲁宾逊漂流记,对鲁宾逊漂流记的评价

    隋朝有个处士叫元藏几,自称是北魏宗室,清河孝王的孙子。隋炀帝在位时期,曾任职从九品的奉信郎官职,奉命出使,负责对外交往。《杜阳杂编》记载: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元藏几升任过海使判官。有一次出海,元藏几乘坐的海船遭遇风浪袭击,当时“风浪坏船,黑雾四合,同济者皆不救”,风浪摧毁了海船,黑色的浓雾弥漫

  • 商朝的毁灭,不能全怪商纣王和妲己,部落崛起间接推倒大商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朝灭亡真的是因为妲己吗,商朝的灭亡和妲己有关系吗,商朝纣王实力

    我们耳闻能详的封神演义中,对商朝最后一任帝王帝辛是批判的体无完肤,暴虐、昏庸、残害忠良、重用小人,独宠苏妲己等等,这些罪状直接把商纣王帝辛推向了舆论的中心,几乎所有华夏儿女都认为商朝的毁灭就是因为帝辛个人原因,如果换个帝王,商朝是不会毁灭如此之快的。但是纵观历史,你或许会发现商朝的毁灭其实并不单单因

  • 雍正王朝,八王党与雍正对峙之时,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王朝八王大解析,八王和雍正关系好不好,雍正八王议政成功了吗

    说到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其中一个场景非常出名,就是八王议政逼宫。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这件事情,只是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中演绎过。其实原先的时候八王逼宫是比较简单,不像在电视剧中那么复杂,在电视剧中的八王逼宫,如果没有十三爷出现,雍正是否有计策对待逼宫现象,小编觉得当时雍正其实已经赢了,只不过是老十三的

  • 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有什么突出贡献?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罗大纲牺牲,罗大纲潮汕名人

    投入太平军罗大纲,他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游侠江湖,“往来茭塘一带,出没无常”;常劫富济贫,“犷猛异常”。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岭南大饥荒,罗大纲以“三合会”首领率饥民暴动。第二年因官兵追捕急,遂与波山艇军溯西江而上,进入广西。他参加反清秘密组织“天地会”,在永安(今广西蒙县)一带组织信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