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上真有穿越者?河南发现一明代石碑,碑上写着:扯淡,再不来了

世上真有穿越者?河南发现一明代石碑,碑上写着:扯淡,再不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95 更新时间:2024/1/19 10:27:58

很多人都会觉得,带着21世纪的知识一定能够如鱼得水,不过最为直观的一点就是,古代可远没有你现在这么自由,要是你的街坊邻里犯了错,指不定受罚的时候还会牵连上你,到时候你顿时就会怀念社会主义的好。

在上世纪的80年代,河南淇县就出土过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扯淡,再不来了。”这难道是有人发现自己穿越了,结果后悔了吗?而且从右往左念的写作习惯,足以证明这块石碑有着好一些念头了。

这块石碑高1米78,宽度也接近1米,整块碑上有着111个字,最显眼的就是“扯淡,再不来了”

更值得一说的是,将碑翻译过来,还颇有几分诙谐的感觉:我没有辜负上天的期望,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没欺骗贫苦百姓。有人问我修行的方法,其实也没有什么窍门,只在虚灵自然间,总结:行善是最快乐的事情。

不难想象,石碑主人生前也一定是一位开朗乐观的人。

据悉,这是一块400多年前的石碑,那时大概还是明朝末年,要知道“扯淡”这个词语都是在21世纪才渐渐流行起来的,在古代怎么会有人用这个词语呢?

更让人诧异的是,其余的内容全部都是来自于石碑主人的介绍,大意上是在说自己活了140岁,如今这块石碑被送到了河南省淇县的摘星台公园,不少游客都曾慕名领略过。

但有人还是对“扯淡碑”穿越一说提出了质疑,因为在明朝的时候,人们的口语还是书写,就已经很大程度接近了如今的白话,至于扯淡这个词,是不是只是一件巧合,还真不好说。

不过至于石碑主人,最让人怀疑的人便是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因为朱由检在33岁那年,因为自成攻破北京,见大势已去的朱由检只好匆匆来到景山上吊,也有人说真正的朱由检已经逃走了,上吊的其实是朱由检的一个替身。

其实不光是朱由检,只要是英年早逝的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有“假死”的说法,但就是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不过可信度确实是不高,不然朱由检的生死,恐怕早就被翻案了。

除了朱由检之外,在明朝还有一个话题度最高的人物就是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允炆,在他叔叔朱棣的追杀下离奇失踪,在历史上也没有了任何痕迹,因此尽是成为了历史的谜团。

回到正题,我们也不难看出,毕竟石碑主人是明朝人的话,能够说出写出“扯淡”这样的词语,还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毕竟历史总归是奇妙的,自然也会有着很多没法用常理解释的事情,但历史又是迷人的,我们只要用心去观察,它总是能够给予我们各种各样的惊喜,毕竟历史这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里,谁能说没有发现过惊喜呢?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用膳,发现碗里有一根头发,御厨马上摘掉帽子:我是光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用膳时吃到一根头发,朱元璋巡狱,朱元璋发现碗中有根头发

    我们知道,朱元璋从下就很命苦,也不是喊着金汤匙长大的,因此更不可能接受教育了。而在他当上皇帝以后也在慢慢习惯皇室生活,俗话说由简入奢易,朱元璋很快的就适应了。只是在圣旨这件事上他实在头疼,经常用白话就发布圣旨了,不然也不会在后来引领了“白话文运动”。要说这个是自己的原因还好,但有一次在他和马皇后一同

  • 朱元璋把醉酒的徐达抬上龙床,徐达醒后只做一事,朱元璋放心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达给朱元璋头上浇酒受罚,朱元璋把徐达抬到龙床,朱元璋对徐达的态度

    徐达作为明朝开国的军事大统帅,也被称为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出身农家的他因为参加朱元璋的起义军两人就此结实了。在朱元璋手下他可谓是屡建奇功啊,本身武艺高超,加上他为人又非常安守本分,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请示一下朱元璋。一来二去的,朱元璋对他自然是赏识又信任,两人关系很好。这样一位为人谨慎,军事才能优秀的将

  • 朱元璋借地埋葬父母,地主不愿意,朱元璋称帝后地主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当皇帝后老家百姓为何不满,朱元璋死后几个儿子都去哪了,朱元璋死后后人有没有被封地

    从乞丐做起来的朱元璋小名朱重八,他的父亲当时给一个地主刘德种地,说白了就是一个受人使唤的佣人。后来朱元璋的父母死在了一场瘟疫中,我们应该都知道瘟疫在古代简直是谈之色变,只要一个村庄有人染上,基本上就会祸害一整个。为了给自己的父母找块地安葬了,朱元璋找到了刘德,可是在那个农民压迫剥削农民成性的年代,贫

  • 朱元璋临终说了四个字,如果朱允炆听懂了,就没有朱棣什么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为什么留一道圣旨给朱允炆,朱元璋跟朱允炆的关系,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是败笔吗

    明太祖朱元璋,一个草根平民最后做到皇帝之位,是何等的厉害。朱元璋登基后,自然知道功高盖主,所以使用了很多手段,终于消除了这个隐患。当时因为太子朱标过于慈善宽厚,所以为了给太子朱标的登基扫清障碍,朱元璋让其他儿子早早的前往封地,但是很不幸的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让朱元璋的一片心血付诸东流。朱元璋只好再找

  • 唐朝开国功臣,一门三杰,为兄弟甘愿牺牲自我利益 ,死后被封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最惨的开国功臣,唐朝开国功臣一门三杰,武乡一门三杰

    唐朝大臣影视形象(图)文:悔昔道来温大雅,是并州祁人,彦弘则是他的字。温大雅有两个弟弟,分别叫温彦博、温大有,兄弟三人在其父亲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的教育下自幼便博览群书、聪颖异人。青年之时,三兄弟便以才情在社会上取得了不同凡响的声誉,以文学知名天下,深受众人夸赞。隋朝大臣,著名诗人薛道衡见到青年的三

  • 唐朝官员选拔制度:没在地方当过官的,就没有资格到中央做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在当时要提出此议呢?原来,自魏晋以来朝廷逐渐形成了重中央决策、轻地方治理的格局,官员中也形成了重内官、轻外任的风气。一方面,很多官员不愿去地方任职,地方官选任十分困难;另一方面,任职地方的官员长期得不到升迁,导致地方官责任感降低,治理水平下降,同时也使得中央官员不了解地方实际。隋朝地方佐官中央

  • 李世民杀了李元吉,还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他的妻子愿意入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玄武门之变并不单单是在玄武门所发生的那些事情。此后,李世民做了一系列的安排,比如他杀害了自己十个侄子,建成和元吉的儿子,一个都没有留下来,全部被李世民杀死。不仅如此,李世民还把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也一并纳入了自己的后宫。李世民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美女的喜爱。杨妃长得非常的漂亮,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李

  • 武则天有一个心病,被狄仁杰轻易戳破,大唐皇位从此重归李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武则天称帝狄仁杰反对了吗,狄仁杰在寺庙见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很多投机者看到了机会,然而,对于李唐宗室成员来说,这是莫大的打击。于是,各地李氏宗亲纷纷造反,武则天在称帝前后,为平定李氏叛乱,耗费了无数精力。所以,她对李氏宗亲有一种本能的防备,而对于自己娘家的武姓家族,则非常信任。例如,武则天称帝之初,立第四子李旦为太子(从皇帝降为太子,前无古人)。

  • 李世民的14个儿子个个出彩,为何最后是“最老实”的李治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死后他的哪个儿子继承王位,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是个怎样皇帝,李世民和他儿子李治谁更厉害

    李世民虽然有14个儿子,但是是嫡子的就只有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人,其他都是庶子。李承乾作为嫡长子,理所当然继承了太子之位。而李泰因为性格最像李世民,所以被受李世民的宠爱,而且他经常在众位臣子面前夸奖自己这位儿子。所以李泰在朝中也很有威望。而作为最小的嫡子的李治,这就显得非常的平庸了。其实李世民的其他

  • 同样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为何程咬金是世袭国公,而秦琼却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程咬金在李世民心里地位比秦琼高,程咬金与李世民关系如何,秦琼与程咬金母子相认

    秦琼久战成疾,后未立新功。据史书统计,秦琼大小战役共经历了200余次,而且秦琼每次打仗几乎都是打头阵,当先锋。刀尖上添血,先后多次受伤,年轻力壮时没有显现,年老时逐渐显现。有史料记载他受封翼国公的时候也是李渊在位时。参加玄武门事变的主将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说秦琼是开国之重臣,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