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一个草根平民最后做到皇帝之位,是何等的厉害。朱元璋登基后,自然知道功高盖主,所以使用了很多手段,终于消除了这个隐患。当时因为太子朱标过于慈善宽厚,所以为了给太子朱标的登基扫清障碍,朱元璋让其他儿子早早的前往封地,但是很不幸的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让朱元璋的一片心血付诸东流。
朱元璋只好再找继承人,此时他选择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但是朱允炆太年轻了,自然不是很有威望。朱元璋虽然一直在可以培养朱允炆的势力,但是时光易老,朱元璋在去世时,告诫朱允炆四个字:燕王已病。意思就是让他提防燕王朱棣,尽快解决他,但是朱允炆没听懂,最后果然朱棣夺取了政权,登上了帝位。
到了自己封地的朱棣,曾经多次前去参与北方的军事,并且出兵北征,军事锻炼了朱棣,也为他赢得了威望。在朱元璋晚年时期,朱棣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大了。当时朱元璋在终于清除了功臣之患后,燕王朱棣和周王等人已经有了庞大的势力,并且隐隐有不足朝廷的苗头。
朱元璋自然不允许燕王他们做大,威胁朝廷,所以派人去监视,但是以失败告终。此时朱元璋身体已经很不好,所剩时日不多了,所以对这种忧患只能交代孙子朱允炆,告诫他:燕王已病。其实是让他解决燕王。但是朱允炆和他父亲一样,仁慈宽厚,如果没有朱棣夺位的话,他或许是一位好皇帝,但是他遇上了已经羽翼丰满而且野心勃勃的叔叔朱棣,随后只能拱手让出皇位。
朱允炆登基之后,他也知道当时藩王的势力过于庞大,所以也下达了一些削藩的政策,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在削藩之前他应该要先把朱棣解决了。而且给了朱棣反叛的把柄和机会,因为削藩自然引起众藩王的不满,所以朱棣开始利用朱允炆削藩造成的矛盾,在姚广孝的帮助下,称帝南京,开始一步步的进军北京,最后将朱允炆赶下了皇帝的宝座。
而朱允炆在朱棣攻破京师时就已经逃走了,因为但是很混乱,皇宫里着了火,大家只发现了几具尸体,据说其中有一具是朱允炆。但是也有一说是朱允炆已经秘密逃走了,最终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谜。朱棣攻破京师之后,自然登上帝位,被称为明成祖。
朱允炆没有听懂爷爷朱元璋的交代,先去除掉朱棣,最终败于朱棣之手,也无可厚非。其实对于皇帝这个位置从来都是染满鲜血的,最后登上这个位置的人从来都是心狠手辣只让你,而不是仁慈宽厚之辈,所以朱允炆的失败也是常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