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奴性文化,清朝的一大历史遗产

奴性文化,清朝的一大历史遗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7 更新时间:2024/1/21 8:58:52

故事的真实性暂且不论,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奴才们心甘情愿”。众所周知,太监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也称宦官,是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太监就是皇帝的奴才,最初出发点就是为了生产一批奴性十足的家奴来尽心尽力地为王权服务的。

封建专制造就了太监,太监制度又衍生出了奴性文化,在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禁锢之下,奴性文化不断地累积、膨胀,遍及朝野、城乡,终于在大清朝登峰造极,三百年统治创造无数顺民。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老调子已经唱完》)

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鲁迅也认为认为二十四史是“相斫书”,是“独夫的家谱”。一部二十四史写满了侍奉主子的文化,可是比起清朝篡改历史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清朝对不合作而擅自写史书的作者,采取 充军、杀头、籍没等酷刑;把有关其祖先建洲女真的史料刻意隐瞒、歪曲、删除、篡 改,努力证明其祖先在历史上一直是自主的,从未臣属过明朝,建洲女真也从来没受到明朝政府管辖。

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毁灭图书的文化工程,鲁迅在他的《病后杂谈之余》中写道:“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 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之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四库全书》的编修可以说是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不仅不利于清朝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初下诏时,切齿于明季野史。其后,四库馆议,维宋人言辽金元,明人言元,其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拟毁,……隆庆以后,至于晚明,将相献臣所著,靡有孑遗矣”。

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四库全书》中,这句诗被改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满清心虚,看到“胡虏”“匈奴”的字眼就神经过敏。

满清入关以后,一是剃发易服,残暴屠杀;二是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

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发布了一个命令,要求在全国各地的府学、县学门前都要树立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三条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违犯三令者,杀无赦。”这是警告天下士子,不要乱说乱动,大清的屠刀随时恭候。

清朝文字狱,是世界历史上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清代的文字狱保守估计200余起,只要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都成了罪证。

清朝的文字狱相当成功,“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传统知识分子的脊梁,确确实实在清朝被折断了。文人学士只好泯灭思想,丢掉气节,要么考取功名当皇帝的奴才,要么钻进故纸堆逃避现实。鲁迅所说的,“为了文字狱,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

乾隆就是搞文字狱最厉害的,他有一个“本朝无名臣”的理论,“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何则?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

乾隆不需要名臣,他只需要奴才,忠心耿耿会拍马屁的的奴才,像和珅这样的才是乾隆最喜欢的。有一次,大才子纪晓岚为他的一位犯了罪的朋友尹壮图求情,乾隆皇帝闻听之下立即勃然大怒:“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在乾隆眼里纪晓岚不过是个“无用腐儒”,他的任务就是“恭和圣制”歌功颂德,做乾隆的文字弄臣。

清朝的极权是最厉害的,官员士大夫是没有人格尊严的,更不要说老百姓的尊严了。从宋代到明代,君臣之礼,讲究平等,一般站立议事,不损人格。那么,到了大清,要三跪九叩之礼,连头不敢抬。

“奴才”是大户人家用来称呼家丁、皇帝用来称呼宦官太监的,其人格地位要比“臣”甚至“民”低得多。然而到了清朝,只有满人官员才可以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汉人官员还是自称“臣”,汉官想称“奴才”还没有资格。正是鲁迅所说的,“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奴性文化,清朝的一大历史遗产。明朝有近十万太监,清朝只有明朝的十分之一,明朝宦官干政的局面在清朝没有出现过。但是清朝残暴统治却创造了亿万个精神太监,阉割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奴性文化深入骨髓,大多数人没人格没尊严没个性,依附权贵,丧失自我。有人甚至当奴才已经变成了一种自觉,“从奴隶生活中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鲁迅)

清朝灭亡的时候,很多人为了剪掉辫子而痛哭流涕,忘了当年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得不承认,清朝的奴性文化有多成功。孙中山先生说, “在前清专制之下 ,吾同胞无一人脱离奴界;在共和民国之下 ,无一人能 隶于奴界 。以多数受制于一人之下, 是世界上最不平等、最不自由事。”

“侍奉主子”的文化和奴性文化并没有随着清朝的灭亡而消失,奴性已经变成国民的一大劣根性。

奴性文化熏陶出来的国民,悲剧在于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是奴隶,还以为自由着的病。林语堂说,中国有一类人,身处社会最底层,权利时时刻刻受到着侵害,却有着统治阶级的思想,处处为统治阶级辩护,在动物界能找出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奴性的国民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平等精神,权力崇拜欺软怕硬。这一点鲁迅看得最清楚,一针见血,“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中国人单对羊显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便显着凶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奴才的秉性就是,见到绵羊变成豺狼,见到虎豹变成绵羊。鲁迅先生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很不幸,鲁迅先生说的话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奴性不除国家无望。正如胡适说的:“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更多文章

  • 乾隆年一男子发现好友和邻居有私,便天天窥探,而后酿成一桩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把一个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乾隆年间最大的血案,清朝夫妻奇案真实案例

    《长恨歌》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自古君王最忌讳沉浸于温柔乡,李隆基的王朝之所以被毁灭,很大原因来自于他对杨贵妃的沉迷,所以古人又会将这种让君王迷恋的女人称作是红颜祸水。古往今来,因为红颜发生的祸事确实不少,杨贵妃是一桩,西周时期的褒姒是一桩,商朝的妲己又是一桩。历史惨痛的教训告诉

  • 可怜的卢克文,思想居然回到了大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悼念卢克文,卢克文如何看透万物的本质,卢克文深海视频全集

    公知可怜,还是卢克文可怜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说过,“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说白了就是浅薄。但问题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浅薄,都以无知当作有知,都以懂一点皮毛作当作深刻。”这句话对卢克文来说最合适。在卢克文看来,公知就是一群吸食过精神鸦片的可怜虫。卢克文基本上完全否定公知,说公知在年轻时被人洗过

  • 晚清最高掌权者并不是慈禧,而是她,手段比慈禧还狠,名字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太后自称慈禧吗,慈禧为什么能把持晚清政权50多年,慈禧晚清最高权力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晚清大权几乎都被慈禧掌握,慈禧心机极深,擅长御人制衡之术,以至于慈禧居于万人之上,得以干起祸国殃民之事,让华夏大地和中华民族都经受了极大的苦难。但事实上,晚清政治当中还有个女人,她的权力比之慈禧还要大,是真正掌控清末政治的人物。她就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两宫太后中的另外一人——慈安太后。

  • 乾隆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4点下龙床,7点翻牌子,别被清宫戏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的日常作息表,乾隆一天作息安排,乾隆一天生活是怎样的

    乾隆,是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前后共60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在位的时长,康熙一共在位61年。而且由于皇帝要处理政事,日理万机,一般的皇帝的寿命并不长,比如乾隆的父亲雍正在位也就13年,死的时候56岁。乾隆不仅在位时间长,而且还非常之高寿,活了89岁。那么,乾隆皇帝一天

  • 她才是真实的尔晴,为傅恒生5娃,还与乾隆生一家喻户晓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傅恒尔晴怎么怀的孩子,傅恒与尔晴的孩子是谁的,傅恒跟尔晴有孩子吗

    历史上真的尔晴是叶赫那拉氏,正史中对她的记载并不多,但就其姓氏来看,尔晴的身份并不低。她是康熙年间著名大臣纳兰明珠的曾孙女,尽管纳兰明珠一族到了乾隆年间已经式微,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纳兰家族还是影响力俱在。更何况,叶赫那拉家族一直有人进入后宫,其中还有3位皇后,一个是孝慈高,也就是清朝的第一个皇后,

  • 其实他才是雍正儿子中的佼佼者,“自黑”避锋芒,一生富贵喜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最精明的三个儿子,雍正儿子最聪明是谁,雍正的儿子哪些最有才

    令狐楚在《少年行》中写道“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充分展现了为国效力的决心,确实有很多英雄为了国家付出自己的一生,但是在古代,阿哥们为抢皇也是同样的拼命,只不过,就有一个阿哥是个例外。众所周知,雍正共有10个儿子,只不过好几个都夭折了,最后活下来只有4个,分别是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历、五阿

  • 喋血“安庆”:湘军“围点打援”一年多,太平军精锐损失殆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平军与湘军惨烈战役,安庆对太平军为何重要,安庆保卫战太平军惨败

    “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本!”曾国藩一再在心中这样叮嘱自己。1860年春,陈玉成离开安庆前往天京,意图和李秀成联手拿下清军江南大营,留下大将叶芸来镇守安庆。但陈玉成前脚刚走,后脚曾国藩就亲自坐镇,湘军兵分四路东进围攻安庆城。湘军倾巢出动,安庆城太平军必救!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一起

  • 慈禧执政48年,26岁守寡,为何少有绯闻,看看安德海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一生三大耻辱事件,慈禧为啥被宠,慈禧一生中最耻辱的时刻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一句简单的俗语概括了中国古代封建女子的社会地位,父权社会,男尊女卑。千百年来,只有武则天打破了世俗的偏见,成就了万人之上的地位,权力滔天,但是后世史书工笔,对她的评价不堪入目。1000年之后,有一位女子也同武则天一样,掌握了实际大权,但是她却又不能完全像武则天那样。武则天在丈夫

  • 中国历史向来是北伐难南征易,北伐军十万人为何能打败八十万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唯一成功的两次北伐,历史上的南征和北伐,南征易而北伐难怎么样

    历史上北伐成功的一个是朱元璋,另一个就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北伐军只有十万人,北洋军阀近八十万大军,可是北伐军一路势不可挡,高奏凯歌,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重创张作霖。北伐战争从1926年开始,到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全国基本实现形式的统一。北伐军为何能以少胜多呢?一、军队有信仰,为国家统一而战黄埔军

  • 慈禧生命的最后一日:早晨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躺进了棺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临死前干了三件事,档案光绪慈禧完整版,慈禧临死前的反应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面,光绪都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傀儡,一直被慈禧牢牢的压制着,他知道,自己从此之后,可能要被永远的被禁锢在这冰冷的紫禁城,唯独只有慈禧先于他一步死亡,他才有重新获得自由的机会。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慈禧太后看似是已经病入膏肓了,她却死在了光绪帝之后,更让人没有想到的还是,在操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