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的最高职务,相当于现在哪种官职?官职太高你可能不信

李鸿章的最高职务,相当于现在哪种官职?官职太高你可能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312 更新时间:2024/1/16 13:08:28

清朝时满人入关为政,对汉人有着很强的戒备心理,因此在清朝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清朝的统治者都不会给汉人权力较大的官职。清朝的政权建立之初,为了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严禁满洲贵族与汉族通婚,以防皇位再次落到汉人的手里。

其次,在社会地位上,清朝践行了旗人和民人的划分,满人有明显的特权。长此以往的压榨,贯穿整个清朝“反清复明”的动乱也就不足为奇了。到了满清晚期,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清政府自身难保,满清贵族落寞,当权者不得不开始重用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

李鸿章的最高职务,相当于现在哪种官职?官职太高你可能不信。李鸿章是进士出身,咸丰三年在家乡开展了团练活动。两年之后因李鸿章团练有功,在咸丰五年时被朝廷加官进爵,是谓“记名以道府用”,这可属正厅级一类的行政大员,但史书对于他当时的具体官职没有做细致的记录。

咸丰六年时再次因团练作战有功被晋升,加按察使衔、品秩正三品,等同于现今副省级行政级别。一个汉人连续两年被加官进爵提拔到如此高的地位,在李鸿章之前只有一个曾国藩。咸丰七年因为家中亲人离世,李鸿章回乡尽孝三年。咸丰九年李鸿章成为曾国藩的幕府,曾国藩已经是晚清重臣,也就是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李鸿章开始规划建立起了淮军。

淮军和湘军一样都是由汉族大臣创办的,淮军建立之初就展现出了强悍的实力,而李鸿章的为官之路也迎来了红利。在调往中央之前,李鸿章被任命为江苏巡抚,江苏是清朝重要的经济发展地,足见皇帝对李鸿章的信任,其行政级别达到了今天的省部级。

同治二年的正月,《南京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任命为新开辟的五处通商口岸的通商大臣。李鸿章能有此成就也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因为几次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已经失去了公信力,民众的反动情绪十分高涨,重用汉人也是为安抚民心。

同治三年,李鸿章被授予了一等肃毅伯并在第二年被任命署理两江总督,代理长江一带四省的省长。手握实权,拥有了巨大的权势。同治七年时再次被调任为两广总督,兼任协办大学士,到这个时候李鸿章已经是副国级干部,离那个万人之上的位子也不过是一步之遥。

同治八年,在担任两广总督的同时,李鸿章又兼任了湖北巡抚,三年内几度调动官职。在同治十二年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即内阁首辅一职。品阶为正一品相当于正国级。这是李鸿章在官场上的最高成就,朝廷的大部分权力可以说都握在了李鸿章的手上。

大权在握,为了改变近代国家落后的发展,李鸿章创办了洋务企业,加强海防训练水师。尽管洋务企业的大部分盈利都进入了李鸿章的私囊,北洋海军的成效也不尽人意。但通过这些一系列的变动,刺激了民间企业家的活动。

在变动后,大批民间企业家也创办起近代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李鸿章后期的任职几乎是高频率的变动,尽管清朝政府再防备汉人,也还是不得不重用这些大臣。都知道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下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

但在那样的形势下,代表清政府对列强做出回应的人都会被推到风口浪尖,这也是李鸿章身居要职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光绪二十一年,李鸿章在北京病逝,去世时已到七十九岁的高龄,期间甚至有人称他为大清国的副皇帝。

李鸿章身为汉人,却能在满清政权里混到如此高的地位,除了时势之外,其能力也是不同凡响,然而其虽然有推动近代经济的发展,但仍然掩盖不了他贪赃枉法的事实。

参考资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和慈安关系如天敌,为何还会疼爱她的孩子?谁让咸丰子嗣单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慈禧和慈安是两个姐妹吗,慈安和咸丰皇帝合葬,慈禧慈安是何关系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是《西江月》中的名句,说明了人生如梦的感慨,事实如此,人生真的就如梦一场,我国历史上的很多王朝,最终还不是消失了。众所周知,咸丰皇帝其实一生都只有2子1女,而且一个儿子悯郡王还在出生的那天就去世了,所以他就只有1儿1女了。而同治皇帝就是慈禧太后的孩子,而另外一个女儿就是

  • 工地发现一座清朝墓,墓主人左脚长着6个脚趾,穿着龙袍身份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发现一座300年前的清朝大墓,安徽太和挖出一座清朝墓,工地挖出清朝墓

    由于古代帝王对于自己的陵墓十分重视,为了不被后人所打扰,往往将自己的陵墓建造在比较隐秘的地方,即使经历了几千年几百年,仍然不得而知。好在考古学家的诞生,让埋藏在地底下的宝物得以重见天日,每一件宝物的背后都是对历史最好的见证。在古墓中,除了文物,还有墓主人也是考古专家最期待的,因为通过研究墓主人就能得

  • 清朝不得人心,为何能统治近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为何能统治三百年,清朝成功和衰败的原因,清朝为什么会在40年之内衰败

    著名学者梁漱溟的父亲梁济,一个普通的学者官员,感叹清朝的灭亡而大众无动于衷,心甘情愿为之殉葬。大清朝是挺悲哀的一个朝廷,其正统地位一直就受到质疑,“反清复明”的口号喊了近三百年。蒙元灭宋,崖山之战,殉国的老百姓达到了十万之众。清朝的老百姓基本上就是一个看客,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之后,很

  • 和珅被抄家时,有1件“镇宅之宝”,嘉庆不敢动,至今还在恭王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被抄家后房子去哪了,和珅被抄家时的财产,和珅被抄家王府给谁了

    然而,为了稳住江山,每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身边总有一位“心腹”,这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能为皇帝出谋策划、排忧解难。这些人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红人”,像康熙帝身边的大红人就是明珠,乾隆帝身边的大红人就是和珅。提到和珅,想必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在一些清宫剧中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但是后人对于和珅的印象并不友

  • 中国最傲气的一个王朝,就算灭亡,也先得西方列强签下不平等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当时,无论是清朝还是封建王朝,都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根本无力抗争。但这不过是借口,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个朝代,哪怕都要灭亡了,但依旧要先打了侵略的西方列强,那就是明朝。我们只知道,自欧洲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海洋上,不仅是在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跟渠道,更是

  • 乾隆60大寿,刘墉送了一桶姜,乾隆龙颜大悦,和珅:我咋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刘墉和珅,乾隆70大寿时和珅送了什么,乾隆给和珅和刘墉吃的

    人们都说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之所以如此盛世,是因为他的祖父康熙和他的父亲雍正为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所以在他统治期间,清朝可以算是“天朝上国”。话虽如此,但是乾隆的一生确实也创建了很多的功绩,即位初期推行“改土归流”,限制土司的势力;平定准噶尔,平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统治,一步步的完

  • 史上最废物的皇帝,死后被世人称颂百年,和珅:我就是被他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评价和珅,和珅死前明白皇帝是最大的贪官,历史上真实的和珅文武全才

    清朝最繁华的3个时代,就是康熙、雍正以及乾隆,前2位皇帝,那自然是不用说,一个是雄图大志,一个一生劳累而死,至于最后一个乾隆,说句实话,他真的没什么本事。因为他的时期,全部靠的是雍正一生的劳碌给他积累下的。不信?那你翻翻史书,就知道了,他的一生没有什么光荣之笔,相反他还是个败家皇帝,康熙爷积累下的财

  • 她是乾隆一生最爱,连续为她50年祭奠,太监:皇上半夜都哭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一生最爱的三个女人,乾隆皇帝最喜欢的民间女子,乾隆最爱的四个妃子

    众所周知,乾隆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细数一下,他的一生总共有41位嫔妃和3位皇后。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是允许三宫六院的,所以乾隆后宫的数量之多,还是不足为奇的。这么多的妻子中乾隆最喜欢的要属富察皇后了,说起富察皇后大家可能觉得耳熟能详,但是电视剧中的富察皇后和历史上还是有区别的,具体有什么区别,我

  • 看商朝的开朝功勋,如何从奴隶一步步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朝的三个阶段,商朝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商朝的三个阶段具体划分

    具有贵族血统却被遗弃在桑树旁,被一名采桑女收养的伊尹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从小对烹饪很有天赋的伊尹,拥有独一无二的嗅觉和味觉,经过对美食的不断研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厨神。他曾经用过猩猩的嘴唇、大象的鼻子做食材,最令人惊叹的是,他从美食中竟然悟出了治国安民的方法,并梦想实现。商国王-汤慕名而来,为了伊尹

  • 不断深入与扩张:唐代甘蔗种植与制糖业发展,以及对糖作用的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我国的甘蔗制糖历史,甘蔗的起源和历史,甘蔗制糖几百年

    随着更频繁地与亚洲其他地区接触,中国南部地区进一步纳入唐的版图,开挖纵横交错的运河以改善运输,新品种的水果蔬菜、调味品和精美食物进入了中国北部,以至四川和岭南地区的水果——如荔枝,东南亚进口的调味品——如胡椒等。唐代在烹饪方面发现了一系列调料,当时的富裕阶层大饱口福,蔗糖更多地食用是饮食变化的一个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