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时期为何要设置刺史制度,这个刺史是干什么的?

汉武帝时期为何要设置刺史制度,这个刺史是干什么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4 更新时间:2024/1/16 21:06:49

刺史制度是汉朝对秦朝监察制度的继承。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郡,并由中央在各郡派驻一名监察御史,地位等同于郡守。西汉承袭了这一制度,不过监察御史往往和地方郡守勾结在一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帝为了监督派驻到地方的监察御史,以防他们和地方郡守营私舞弊,相互串通,于是设置刺史一职,直属于丞相,专门监督监察御史如履职。不过由于当时西汉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只有15个,其他地方则被大大小小的诸侯所控制,再加上用刺史来监督原有的监察官员,这本来就是一种资源浪费,所以这时的刺史只是临时设置办事员,职权很小。

到汉武帝时期,随着“推恩令”的实行,诸侯王国的地盘大大缩小,中央直接管辖的地区越来越大,而原有的监察御史早已失去了其职能,所以如何更加有效地监察地方官员成了摆在汉武帝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于是汉武帝想起了汉文帝设置的临时办事员——刺史。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下诏,将全国划分为

幽州、

冀州、

并州、

兖州、

青州、

州、扬州、荆州、豫州、

凉州、

益州、交州、司州等十三个监察区。每个监察区设置一名刺史,全面负责监察区内的郡国。之前徒有虚名的监察御史则被废除。

这时的刺史已经成功转正,有了正式编制,不再是汉文帝时期俄临时工了。不过刺史的品秩并不高,只有600石。但刺史的职权却不小,汉武帝规定其职权为“所察六条”:

1、强宗豪右,仗势欺人者。也就是现在说的地方黑恶势力。

2、二千石官员(郡守),不服中央,贪赃枉法者。

3、二千石官员执法不公者。

4、二千石官员任人唯亲者。

5、二千石官员子弟亲属目无王法者。

6、二千石官员和地方豪强狼狈为奸者。

刺史的职权范围基本涵盖了地方郡守的吃喝拉撒、一言一行,如有发现情况,可以直接皇帝检举。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汉武帝对这些地方官员是有多么的“不放心”。

为了防止这些刺史成为此前被废除的监察御史那样,汉武帝又规定各州刺史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而是在监察区内不断巡察。刺史每年秋天从中央出发,到年底的时候回去复命,也就是说在寒的秋冬时节,正是这些刺史最为忙碌的时候。

想想当时的交通条件,要把那么大的监察区都跑一遍,刺史几乎要在行程上耗掉一多半的精力和时间,所以这些刺史根本没空和地方官员拉关系。再想想这些刺史的薪俸只有600石。说实话,刺史这活还真是挺累的。

但这些刺史的工作却十分勤勉,因为汉武帝给了他们可以看到的前程和希望。一般来讲,西汉官员在一个品级上要干满九年才可以升一级。而刺史在600石的品级上干满九年后就可以越级升到二千石的“守相”级别,这对于这些刺史来说不得不说是极大的工作动力。

所以这些刺史工作起来那是相当的认真负责。

受此影响,那些地方郡守和豪强自然不敢违法乱纪,也不敢得罪这些品秩比自己低不少的刺史,生怕自己触犯了“六条禁令”,被刺史检举。他们能做的就是尽职履责,谨遵中央号令,于是地方吏治大为改善。汉武帝正式确立刺史制度,强化刺史职权为其强化中央集权,强化地方控制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不过汉武帝之后,刺史制度却在不断发生改变,不仅深刻影响了汉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到东汉末年,还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地方割据混战局面的形成,弱化了中央集权。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临终前,看到一80岁老头来到她床前,说道:狄仁杰骗了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死后狄仁杰哪去了,武则天晚年最信任的人,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融洽吗

    武则天这一生经历两个世纪、四个朝代,当过皇帝也做过尼姑。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政治家武则天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但是作为妻子、母亲武则天确实不合格的。武则天一生真心对待的人不多,但狄仁杰绝对是其中一位。那为什么,在武则天临终前,看到那个80岁老头来到她床前,会说狄仁杰骗了她

  • 韩国课本中的“韩国地图”,我国长江以北全部沦陷,唐朝成附属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真正韩国历史地图,唐朝附属国一览表,韩国教材里的韩国地图

    日本虽不是我国的附属国,但日本也收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唐朝时期,两国之间友好往来,唐朝的文化也流传到了日本。但相对于悠久的历史这一点来说,日本显然不如我们国家,可日本也极力的想要证明自己的文化,为此还出过不少洋相。比如说日本藤村新一的“旧石器”,上古遗址,被写入教科书之后,才发现这是一场世纪骗局

  • 关中得而复失,不仅因为刘裕想要称帝,更是各方势力博弈后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刘裕一共发动了两次北伐,前后灭亡了南燕、后秦政权,同时大败了北魏,又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如果说刘裕能够将关中长期占领下去,那么刘裕统一天下则指日可待。然而刘裕在公元417年历经万苦才夺回关中地区,却在一年后立马就丢了关中,为什么刘裕留下的人不能守住关中呢?一:四周的敌人虎视眈眈刘裕之所以能够

  • 古代也有“大龄剩女”,武则天的母亲44岁才嫁人,影响武则天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的晚年幸福生活,武则天坎坷的一生,历史上的武则天悲惨晚年结局

    古代的医疗技术很落后,严重点的伤风感冒都有可能要了一个人的命,加上时有战乱,青壮年死亡率高,所以古代的平均寿命很短,人们不得不早早完成嫁人生子的大事,和现如今的法律一样,唐朝也对最低结婚年龄做出了规定:男性十五岁以上,女性十三岁以上就可以婚配了。而根据《唐代墓志汇编》的记载,344名上层女性中,结婚

  • 古代讲究师出有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找的是什么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在今天哪里,李世民玄武门之变预言,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有兵权么

    古代讲究师出有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找的是什么理由?文/大国鉴史 图/来源网络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一直都是封建主义统治,而那时候人们对于民心所向都是十分看重的,不管是你要起义还是怎么地,都要有一个非常好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正统,包括各种封建迷信,或者是各种好听的名义。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朱棣在造反的时候,说

  • 古代皇帝饮恨录,隋朝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都是十几岁就被害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继续咱们的话题——古代皇帝饮恨录!聊完混乱的南北朝,咱们以隋朝开始继续回顾之旅,隋朝(581年—619年)享国38年,为杨坚受禅所建,在一定程度上唐朝可算是隋朝的延伸,科举制度更是影响中国千年。隋朝末帝为杨侑,他是隋炀帝孙子,本封陈王,在李渊起兵攻克长安后,杨侑被李渊拥为傀儡,不久禅让给李渊,次年死

  • 东晋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和他的两个另类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衷后面的皇帝,司马衷的名言,司马衷为什么是白痴皇帝

    从秦始皇嬴政到清宣统帝溥仪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古代中国共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笔者从收集到的史料来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种出类拔萃人物凤毛麟角,基本胜任或将就过得去的皇帝占相当比例,昏庸皇帝、傀儡皇帝有一些,“正宗”的白痴皇帝却仅有一个,即晋惠帝司马衷。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估计是在母体内没发育

  • 长平之败的责任,全部由赵括来负吗?王阳明对此有不同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之败赵括真实身份,长平之战惨败真的罪在赵括吗,长平之战赵括有多悲惨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战国末期最有历史性意义的战争便是长平之战,而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才使得秦国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本。那么导致长平之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导致的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缘由长平之战赵国败,秦国胜利取先机在战国初期,赵国君主率先凭借着变法使自身强大了起来,无论是经济、政治还

  • 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宋高宗为何没有反对?他被“架空”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宋高宗赵构,活到八十多岁,是中国皇帝中少有的高寿老人。可是他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就退位,传位给宋孝宗赵昚——赵昚并不是赵构的亲儿子,而是收养的宗室之子,血缘相当疏远。想想看,如果这时的赵构,真的贪恋权势,他何必早早退位呢?他既然肯早早退位,把皇位和权力让给血缘疏远的养子,又怎么会在乎一个小小的岳飞的历史

  • 李清照最霸气的一首诗,只有28个字,中间7个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清照最霸气的诗,李清照最出名的一首诗,李清照最有气势的十首诗

    北方的金国南下攻宋,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朝臣等三千人北上,一路上备受折磨与屈辱。北宋至此灭亡。金人所到之处,大肆劫掠,44岁的李清照,将家中的书籍器物装了十五车,南渡逃难。兵荒马乱的时节,生命都难以保存,更何况是器物呢?可李清照,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着这批稀世珍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