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来你是这样的欧阳修

原来你是这样的欧阳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47 更新时间:2024/2/5 16:42:30

01.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高赞的问答: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古代,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答案最多的是宋朝。

中国的宋朝如同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无论是文学、书画,还是茶道、瓷器,都呈现出爆裂式发展。

有人说宋人最懂得生活,最懂得美,如果那时候有微信,相信他们朋友圈里的内容一定不逊于现代人。

宋人士大夫间的聚会,可谓是丰富多彩,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从大俗到大雅,无不体现着宋人的生活情趣。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谈到宋代文化,一定绕不开历史重要人物欧阳修,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不仅是宋代文化盛世的奠基人,也是宋代文学史上“开创一代文风”的领路人。

欧阳修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伯乐,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成长都离不开他的举荐和栽培,这些北宋时期的名人,无不受欧阳修的庇荫。

千百年来,研究欧阳修这个历史人物的书籍很多,不论是古代传统评价,西方学者评价还是当代学者的评价,可谓是经过了“历史长河的竞争”。

02.

《欧阳修,十一世纪的新儒家》用散文化的语言,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讲述欧阳修的仕途与治学生涯,让我们知道原来欧阳修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欧阳修算是自学成才的典范,虽然没有经过正规学堂学习,但是他学习极为刻苦,阅读速度非常快,可以一目十行。

欧阳修因为才华卓著,被翰林学士带到开封,引荐给当时爱好文学的高级官员,他本人也受益颇多,而后在考试中高中进士,开了他的仕宦生涯。

欧阳修生性洒脱开朗,对他来说学习写作和美酒佳人有着必然的联系,回看他在那个时期的作品,很难相信出自欧阳修笔下。

据说欧阳修因为沉迷于这种生活方式,妨碍了履行公务,而欧阳修不顾上司的劝阻,依然我行我素,这也成为日后政治对手攻击他的软肋。

尽管欧阳修仕途坎坷,屡次被政敌指控,在庆历新政、朋党之争中被一贬再贬,但丝毫没有影响在文学、史学、经济领域的卓越才能。

作为宋代前期的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积极推动北宋诗文改革,尤其是在散文创作上的成就,颇有造诣,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在现代人眼里,欧阳修最伟大的成就在文学领域,自然会想起他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些其实都限制了我们对欧阳修在文学史、思想史、政治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的认识。

欧阳修在苦闷失势的岁月里,也不曾改变自己的信念,他求才、爱才、惜才、举才,帮助一大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经由他举荐提携的士人群体,继承了他的文学思想和政治人格,直接影响了北宋政局的演变,可以说北宋文坛政坛因欧阳修而群星璀璨。

03.

《欧阳修,十一世纪的新儒家》的作者刘子健是蜚声国际的宋史专家,就读于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洪业,曾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

为什么现代人要研究历史人物?刘子健说:“因为有山,所以要爬山,同样的道理,研究大人物,是因为无法忽视他们。爬山可以看到山周围的无限风光,研究历史关键人物,让我们可以从更佳视角来认识他所处的时代,这就是我对欧阳修感兴趣的原因”。

刘子健在书中写到:欧阳修是西方世界熟悉的为数不多的中国古代儒学家,相比欧阳修对经学的阐释极其仕宦生涯,西方学者更感兴趣的是欧阳修对史学与金石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已经他对新儒学的功效及政治思想。

欧阳修的一生,尽管仕途坎坷,屡次被贬,被误解,被诋毁,但始终没有抛弃原则,坚持做本真的自我,终生致力于推荐提携贤才,体现出卓越的领袖魅力和影响力,这些足以让欧阳修在其所处的时代成为闪闪发光的人物,让后人知道,原来欧阳修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

THE END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作者简介:顾子鱼,自由撰稿人,和你一起分享好书好故事。

关注

@遇见子鱼

 每天精彩不断

【点击阅读】:

人生漫长,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别急着赶路

男子跟侄媳妇私奔14年,年老患病带私生子回家,妻子:赶紧滚出去

更多文章

  • 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将,霸占陈圆圆,骂李自成是贼,最后被乱箭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末年,李自成的手下中便有这样的一个人物,此人名为刘宗敏,是李自成营中的第一猛将,曾经顶撞过李自成,还霸占陈圆圆。而他的结局也不大好,最后被乱箭射杀。刘宗敏字捷轩,陕西蓝田人,出生于贫苦农家,他的父亲因为官府必税而自缢,他的母亲沦为乞丐,不久之后便冻死了。父母双亡的刘宗敏幸好遇到了一个不错的舅父

  • 朱棣在囚犯名单上见一熟人,皱眉道:他还活着?锦衣卫:明天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当过锦衣卫头领吗,朱棣在洪武年间当过锦衣卫么,锦衣卫 朱棣

    这个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纪纲带来了很多酒,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着心事重重的囚犯一直不停地饮酒。纪纲心中明白,这个囚犯知道自己请他喝酒的目的,所以他想要喝醉,只想离开人世的时候不会那么痛苦。但纪纲不会心生怜悯,因为让囚犯死是皇帝朱棣的意思,自己作为皇帝座下最忠实的“走狗”,不可能违逆朱棣。于是,当囚

  • 在战争中建国的宋朝,三百多年来,极少出现武力为祸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武力弱的原因分析,宋朝的真实武力,宋朝建国的后遗症

    赵匡胤,也是宋朝的开国大帝。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武将的权力充满了畏惧,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如此谨慎的原因。自中唐以来,节度使的叛乱时有发生。到了后来,五代十国的战争,更是让这场战争永无止境。所有人都认为,宋朝会是继五代十国之后,又一个短暂的王朝。但是,随着宋国的建立,逐渐的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政治势力给

  • 刘伯温死后装进薄棺匆匆下葬,一代名臣凄惨离场,朱元璋后悔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哭了,刘伯温死的时候朱元璋看他没,刘伯温和朱元璋谁大

    其实,刘伯温在坊间的神话故事传闻中最为惊动天地经纬的就是:“刘伯温有一段与《推背图》有关的传说”。据说刘伯温在得到了李淳风后人赠送的推背图之后,带着这本华夏历史上的“第一神书”找到朱元璋,摆在朱元璋手下,从此开始一路高歌猛进,直到元朝建立。正如刘伯温直到会帮助朱元璋建立帝国一样,他也是料定朱元璋最后

  • 包拯后代今何在?35代后人从不外出打工,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包拯的子孙后代有哪些,包拯有后人今何在,包拯后人现在干什么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出现了很多名臣良辅,他们的名气甚至盖过了同期的帝王。而在北宋就出现了这样一位流芳百世,被后人称赞的名臣。他以廉洁著称,时至今日仍是人们心中当官的典范。其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他就是有着“包青天”之称的北宋名臣包拯。自古以来,关于包拯的故事和传说不计其数。而关于包拯的

  • 二十万大军,却过不去小小的淮河,东吴战力和魏蜀差距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蜀吴北伐战果,历史上真正的魏蜀吴兵力,魏蜀交界

    东吴军队的前身是孙坚率领的私人武装,在孙坚、孙策时代,凭借主帅的勇猛,在江东地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快就获得一席之地,到孙策被杀时,江东已有六郡之地归属孙氏,而且这六郡全是孙策凭武力打下来的。孙策创建的这个江东六郡政权,在早期属于军政府,全凭武力,不服就干,而孙策集团的骨干基本是外来人士,主要是淮

  • 戚夫人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刘邦醉倒温柔乡,难道仅仅是因为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戚夫人小说,刘邦与戚夫人的关系,刘邦是什么时候遇到戚夫人

    吕雉自小家境富裕,养尊处优,以她当时的条件嫁给刘邦实在是屈就。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整日游手好闲,爱说大话。在吕雉父亲吕公的一次寿宴上,吕公见到刘邦,观他面相稀奇认为他绝对不是凡人,日后必定会有大成就,于是提出将女儿嫁给她。两方家庭差距多大先不说,刘邦还比吕雉要大15岁,而且未婚生子,有了一个儿子

  • 巅峰时期的夏侯惇,能否在一百回合内斩杀关羽?夏侯惇被严重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侯惇打得过关羽吗,夏侯惇能扛关羽多少回合,夏侯惇关羽谁更厉害

    被低估的夏侯惇一说起夏侯惇,众人总会想到独眼将军,因为夏侯惇在和高顺作战时,被曹性用弓箭偷袭,射瞎了一只眼。而站在正常人的角度来思考,一个少了一只眼睛的人,战斗力必将严重下滑,所以说,自此以后,大家几乎都不看好夏侯惇了,认为他的战斗力也就一般般!再加上夏侯惇刚出场和吕布交手时,表现一般,所以不少人都

  • 赵梅阳:王莽【7737】——以身殉道(2022年05月17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2022年5月17日……以此送给我那遥遥无期的奋斗征程……以身殉道正人君子沽名誉,均分天下废农奴。一统新朝十四年,周公再世展宏图。赵梅阳诗墨韵禅心何旺智书王莽(公元前45~23),字巨君,魏郡元城县,新朝开国皇帝(9~ 23)、改革家,即位后,托古改制,更名天下田为“王田”,是第一个实施“耕者

  • 诸葛亮临终前,问了阿斗一个小问题,顿时明白:原来他是在装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临死才发现阿斗真的不傻,诸葛亮临死前阿斗问他一个问题,诸葛亮和阿斗的真实关系

    公元207年,刘备妾室甘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而此子便是刘禅。由于刘备早期时候实力较弱,难以抵挡曹操等人的进攻,于是1岁的儿子便随着他辗转各地。有一次在曹操对其发动进攻的时候,由于仓皇出逃,无暇顾及妻子和儿子的安危,恰好有赵云这一猛将,这才将刘禅救了回来。后来刘备在川蜀之地自立为王之后,刘禅作为其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