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忽必烈的掌上明珠,是史上罕见的经常打骂君王的和亲公主

忽必烈的掌上明珠,是史上罕见的经常打骂君王的和亲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22 更新时间:2024/3/12 0:05:33

中国的历史似乎总在述说男人的功绩,殊不知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亦有许多女子肩负着家国重任,为国家、为黎民百姓、也为政治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忽都鲁揭里迷失,元世祖忽必烈之幼女,其父忽必烈带领雄雄铁骑入主中原,而她却作为元朝的“文成公主”远嫁高丽。世人皆知一代雄主忽必烈文韬武略,统一中国,开创了大元朝,却不知其幼女,骄傲跋扈的忽都鲁揭里迷失亦为大元王朝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爱情。

忽都鲁揭里迷失于公元1259年出生于蒙古大草原,似乎忽都鲁揭里迷失的降生亦给其父忽必烈带来了好运。在其出生的第二年,忽必烈便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其讨伐南宋的征途也一路顺畅,因此,忽必烈格外宠爱自己的幼女忽都鲁揭里迷失,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生长在蒙古大草原的忽都鲁揭里迷失可谓天之娇女,自小便骄傲任性、说一不二。时光荏苒,帝国的国土在一天天扩大,蒙古小姑娘忽都鲁揭里迷失亦在一天天的长大。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大蒙古”国号为元,元朝正式建立。同年6月,高丽元宗王禃为了王位的稳定,派遣世子王昛率尚书右丞宋玢、军器监薛公俭及衣冠世胄28人入质于元,并请求元世祖给王昛赐婚。当时的元朝与高丽国已经由武力对抗转入和平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出于政治考量,决定招王昛为幼女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的驸马。此时的忽都鲁揭里迷失年仅13岁,而王昛却已年近四旬,骄傲任性的忽都鲁揭里迷失自然不甘心嫁给一个外邦人,更何况这个外邦人的年纪足以当自己的父亲。

然而忽都鲁揭里迷失虽骄傲任性,却并不是一个不顾家国、枉顾父母的人,在知晓这次联姻对大元王朝的重要性之后,一向骄傲任性的忽都鲁揭里迷失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远嫁高丽的和亲之路,只因她深知自己不仅是父亲宠爱的幼女,更是大元的公主,家国利益远远高于自己的爱情。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年仅十六岁的忽都鲁揭里迷失被封为安平公主,正式下嫁高丽,当时的高丽国作为元朝的属国,用声势浩大的仪式迎娶了这位元朝公主。王昛派遣枢密院副使奇蕴到元朝都城迎接公主,王昛本人则亲率将军朴球诸人于肃州接亲,同时命令嫔妃、公主及百官的夫人共同出城迎接,后又“同辇入城”。其排场之大,气势之恢弘使得城中百姓皆说:“不图百年锋镝之余,复见太平之期。”然而如此声势浩大的仪式依旧没有抚平忽都鲁揭里迷失凄凉的心境,在日后的日子里安平公主只能用骄傲跋扈来武装自己远离家国、倍感孤独的内心。

因母国元朝强大,忽都鲁揭里迷失在高丽皇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崇。

忠烈王王昛畏于元朝的威势,在忽都鲁揭里迷失到达高丽后,便将前正妃王氏降为贞和宫主,封忽都鲁揭里迷失为

正宫。然而忠烈王在内心对骄傲任性的忽都鲁揭里迷失并无好感,虽在表面上极为尊重忽都鲁揭里迷失,却无法给渴望爱情的忽都鲁揭里迷失带来情感上的慰藉。不仅如此,他还十分宠爱自己之前的王妃贞和宫主,一向骄傲的忽都鲁揭里迷失不甘心输给一个外邦女子,渐渐对贞和宫主产生了不满。

次年九月,忽都鲁揭里迷失生下儿子王璋,王昛摆下喜宴庆贺,诸王百官前去贺喜,贞和宫主也参加了宴会。当贞和宫主跪着向忽都鲁揭里迷失敬酒祝贺时,王昛与贞和宫主含情脉脉的对视。这使得忽都鲁揭里迷失对贞和宫主长期的怨恨彻底爆发,当即命令撤销宴席,任性的忽都鲁揭里迷失甚至还想要向元廷告状,因其随侍式笃儿的一番话“伉俪之间,妒娼直言,何足上闻”才就此作罢。但贞和宫主还是因此事被打入了冷宫。

忽都鲁揭里迷失离开日益强大的元朝,远嫁属国高丽,没有了父亲的庇护、兄长的呵护,而夫君又足以做自己的父亲,内心不免空虚无聊,于是她大肆的获取钱财以填补自己空虚的内心。她常征纳高丽

松子、

人参送去

江南获厚利,高丽百姓因此苦不堪言,她又依靠权势将高丽

郎将王涓的300名奴婢占为已有,朝臣对此也颇有微词,但却敢怒不敢言。

这位和亲的公主因元朝的威势,其权利早已凌驾在忠烈王王昛之上,国王都不敢得罪她,更何况朝臣百姓。忽都鲁揭里迷失不仅经常将其夫君忠烈王王昛气的大哭,甚至还动手打自己的夫君。史料记载:“有一次,王昛与忽都鲁揭里迷失一起到天孝寺,忽都鲁揭里迷失因为陪同的人员太少就责骂王昛,并且抓起一根木杖朝王昛的头部狠狠砸去。” 也许,这就是蒙古女子的气势。

忽都鲁揭里迷失虽骄傲跋扈,但其出嫁却依旧为元朝、高丽国以及两国的黎民百姓带来了诸多好处。在忽都鲁揭里迷失出嫁之前,蒙古帝国曾多次征讨高丽,两国的将士百姓死伤无数,而元朝想要将高丽国牢牢掌握在手中的企图亦没有达到。而自忽都鲁揭里迷失嫁入高丽之后,高丽国便彻底的臣服于元朝,并且定期向其交纳贡品、贡女。元世祖忽必烈不废一兵一卒便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而这便是大元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为家国所作出的贡献。

而高丽国亦获得了元朝的庇佑与厚待。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召忽都鲁揭里迷失与忠宣王王昛入朝,在觐见元世祖期间,王昛因安抚高丽军民总官兼征东都元帅洪茶丘干预高丽的内政,便要求元朝撤换洪茶丘,同时,“凡其国不便事,皆奏罢之”。对于忠宣王王昛的诸多要求,元世祖忽必烈一一给予了满足。九月,王昛和忽都鲁揭里迷失一起回国,元世祖赐其金银及鞍马等贵重物品。同年十二月,王昛再次到元,元世祖赐其玉笛等90件物品,并赐其随从人员采币。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正月,元朝因高丽“年饥,豫给一岁粮。”同年二月,王昛回国时,元世祖赐其150匹马。王昛和忽都鲁揭里迷失每次到元朝拜都是满载而归,元世祖对女儿的厚爱也使高丽国在经济地位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元史中对这位远嫁高丽的和亲公主,仅仅只有几行字的记述,我们只能在高丽人记载的历史中了解这位和亲公主的一生,种种事迹似乎都只能用“骄傲跋扈”四字来形容。高丽人眼中的和亲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究竟是否是真实的忽都鲁揭里迷失,我们不得而知,她的是非功过我们亦无法妄加评论。元贞四年(公元1297年),骄傲跋扈的和亲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因见宫中的芍药花盛开,而垂泪数日,不久便染病去世,年仅39岁,并以这样一种诗意而又令后人无限遐想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十年之后,其子王璋继承了高丽国国王之位,是为忠宣王,元朝与高丽国的“舅甥之好”亦更为牢固。

忽都鲁揭里迷失,一个为政治而生的蒙古公主,一个因爱情而逝的至情女子。她如一枝绽放于异邦的芍药花,因爱情的缺失而渐渐凋零。纵然拥有无上的地位与权势,但也许她内心渴望的只是一份单纯的爱情。然而作为皇室子女,她却别无选择,纵观她的一生,骄傲跋扈也好、贪财善妒也好,这位和亲公主总算不辱使命,为元丽两国带来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史册应该也必须为她留有一席之地,后世亦须记住这样一位传奇女子。

更多文章

  • 原来你是这样的欧阳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如何评价欧阳修,对欧阳修生活态度的评价,欧阳修日常生活

    01.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高赞的问答: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古代,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答案最多的是宋朝。中国的宋朝如同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无论是文学、书画,还是茶道、瓷器,都呈现出爆裂式发展。有人说宋人最懂得生活,最懂得美,如果那时候有微信,相信他们朋友圈里的内容一定不逊于现代人。宋人士大夫间的聚会,可谓是丰

  • 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将,霸占陈圆圆,骂李自成是贼,最后被乱箭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末年,李自成的手下中便有这样的一个人物,此人名为刘宗敏,是李自成营中的第一猛将,曾经顶撞过李自成,还霸占陈圆圆。而他的结局也不大好,最后被乱箭射杀。刘宗敏字捷轩,陕西蓝田人,出生于贫苦农家,他的父亲因为官府必税而自缢,他的母亲沦为乞丐,不久之后便冻死了。父母双亡的刘宗敏幸好遇到了一个不错的舅父

  • 朱棣在囚犯名单上见一熟人,皱眉道:他还活着?锦衣卫:明天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当过锦衣卫头领吗,朱棣在洪武年间当过锦衣卫么,锦衣卫 朱棣

    这个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纪纲带来了很多酒,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着心事重重的囚犯一直不停地饮酒。纪纲心中明白,这个囚犯知道自己请他喝酒的目的,所以他想要喝醉,只想离开人世的时候不会那么痛苦。但纪纲不会心生怜悯,因为让囚犯死是皇帝朱棣的意思,自己作为皇帝座下最忠实的“走狗”,不可能违逆朱棣。于是,当囚

  • 在战争中建国的宋朝,三百多年来,极少出现武力为祸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武力弱的原因分析,宋朝的真实武力,宋朝建国的后遗症

    赵匡胤,也是宋朝的开国大帝。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武将的权力充满了畏惧,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如此谨慎的原因。自中唐以来,节度使的叛乱时有发生。到了后来,五代十国的战争,更是让这场战争永无止境。所有人都认为,宋朝会是继五代十国之后,又一个短暂的王朝。但是,随着宋国的建立,逐渐的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政治势力给

  • 刘伯温死后装进薄棺匆匆下葬,一代名臣凄惨离场,朱元璋后悔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哭了,刘伯温死的时候朱元璋看他没,刘伯温和朱元璋谁大

    其实,刘伯温在坊间的神话故事传闻中最为惊动天地经纬的就是:“刘伯温有一段与《推背图》有关的传说”。据说刘伯温在得到了李淳风后人赠送的推背图之后,带着这本华夏历史上的“第一神书”找到朱元璋,摆在朱元璋手下,从此开始一路高歌猛进,直到元朝建立。正如刘伯温直到会帮助朱元璋建立帝国一样,他也是料定朱元璋最后

  • 包拯后代今何在?35代后人从不外出打工,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包拯的子孙后代有哪些,包拯有后人今何在,包拯后人现在干什么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出现了很多名臣良辅,他们的名气甚至盖过了同期的帝王。而在北宋就出现了这样一位流芳百世,被后人称赞的名臣。他以廉洁著称,时至今日仍是人们心中当官的典范。其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他就是有着“包青天”之称的北宋名臣包拯。自古以来,关于包拯的故事和传说不计其数。而关于包拯的

  • 二十万大军,却过不去小小的淮河,东吴战力和魏蜀差距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蜀吴北伐战果,历史上真正的魏蜀吴兵力,魏蜀交界

    东吴军队的前身是孙坚率领的私人武装,在孙坚、孙策时代,凭借主帅的勇猛,在江东地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快就获得一席之地,到孙策被杀时,江东已有六郡之地归属孙氏,而且这六郡全是孙策凭武力打下来的。孙策创建的这个江东六郡政权,在早期属于军政府,全凭武力,不服就干,而孙策集团的骨干基本是外来人士,主要是淮

  • 戚夫人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刘邦醉倒温柔乡,难道仅仅是因为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戚夫人小说,刘邦与戚夫人的关系,刘邦是什么时候遇到戚夫人

    吕雉自小家境富裕,养尊处优,以她当时的条件嫁给刘邦实在是屈就。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整日游手好闲,爱说大话。在吕雉父亲吕公的一次寿宴上,吕公见到刘邦,观他面相稀奇认为他绝对不是凡人,日后必定会有大成就,于是提出将女儿嫁给她。两方家庭差距多大先不说,刘邦还比吕雉要大15岁,而且未婚生子,有了一个儿子

  • 巅峰时期的夏侯惇,能否在一百回合内斩杀关羽?夏侯惇被严重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侯惇打得过关羽吗,夏侯惇能扛关羽多少回合,夏侯惇关羽谁更厉害

    被低估的夏侯惇一说起夏侯惇,众人总会想到独眼将军,因为夏侯惇在和高顺作战时,被曹性用弓箭偷袭,射瞎了一只眼。而站在正常人的角度来思考,一个少了一只眼睛的人,战斗力必将严重下滑,所以说,自此以后,大家几乎都不看好夏侯惇了,认为他的战斗力也就一般般!再加上夏侯惇刚出场和吕布交手时,表现一般,所以不少人都

  • 赵梅阳:王莽【7737】——以身殉道(2022年05月17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2022年5月17日……以此送给我那遥遥无期的奋斗征程……以身殉道正人君子沽名誉,均分天下废农奴。一统新朝十四年,周公再世展宏图。赵梅阳诗墨韵禅心何旺智书王莽(公元前45~23),字巨君,魏郡元城县,新朝开国皇帝(9~ 23)、改革家,即位后,托古改制,更名天下田为“王田”,是第一个实施“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