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似乎总在述说男人的功绩,殊不知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亦有许多女子肩负着家国重任,为国家、为黎民百姓、也为政治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忽都鲁揭里迷失,元世祖忽必烈之幼女,其父忽必烈带领雄雄铁骑入主中原,而她却作为元朝的“文成公主”远嫁高丽。世人皆知一代雄主忽必烈文韬武略,统一中国,开创了大元王朝,却不知其幼女,骄傲跋扈的忽都鲁揭里迷失亦为大元王朝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爱情。
忽都鲁揭里迷失于公元1259年出生于蒙古大草原,似乎忽都鲁揭里迷失的降生亦给其父忽必烈带来了好运。在其出生的第二年,忽必烈便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其讨伐南宋的征途也一路顺畅,因此,忽必烈格外宠爱自己的幼女忽都鲁揭里迷失,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生长在蒙古大草原的忽都鲁揭里迷失可谓天之娇女,自小便骄傲任性、说一不二。时光荏苒,帝国的国土在一天天扩大,蒙古小姑娘忽都鲁揭里迷失亦在一天天的长大。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大蒙古”国号为元,元朝正式建立。同年6月,高丽元宗王禃为了王位的稳定,派遣世子王昛率尚书右丞宋玢、军器监薛公俭及衣冠世胄28人入质于元,并请求元世祖给王昛赐婚。当时的元朝与高丽国已经由武力对抗转入和平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出于政治考量,决定招王昛为幼女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的驸马。此时的忽都鲁揭里迷失年仅13岁,而王昛却已年近四旬,骄傲任性的忽都鲁揭里迷失自然不甘心嫁给一个外邦人,更何况这个外邦人的年纪足以当自己的父亲。
然而忽都鲁揭里迷失虽骄傲任性,却并不是一个不顾家国、枉顾父母的人,在知晓这次联姻对大元王朝的重要性之后,一向骄傲任性的忽都鲁揭里迷失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远嫁高丽的和亲之路,只因她深知自己不仅是父亲宠爱的幼女,更是大元的公主,家国利益远远高于自己的爱情。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年仅十六岁的忽都鲁揭里迷失被封为安平公主,正式下嫁高丽,当时的高丽国作为元朝的属国,用声势浩大的仪式迎娶了这位元朝公主。王昛派遣枢密院副使奇蕴到元朝都城迎接公主,王昛本人则亲率将军朴球诸人于肃州接亲,同时命令嫔妃、公主及百官的夫人共同出城迎接,后又“同辇入城”。其排场之大,气势之恢弘使得城中百姓皆说:“不图百年锋镝之余,复见太平之期。”然而如此声势浩大的仪式依旧没有抚平忽都鲁揭里迷失凄凉的心境,在日后的日子里安平公主只能用骄傲跋扈来武装自己远离家国、倍感孤独的内心。
因母国元朝强大,忽都鲁揭里迷失在高丽皇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崇。
忠烈王王昛畏于元朝的威势,在忽都鲁揭里迷失到达高丽后,便将前正妃王氏降为贞和宫主,封忽都鲁揭里迷失为
正宫。然而忠烈王在内心对骄傲任性的忽都鲁揭里迷失并无好感,虽在表面上极为尊重忽都鲁揭里迷失,却无法给渴望爱情的忽都鲁揭里迷失带来情感上的慰藉。不仅如此,他还十分宠爱自己之前的王妃贞和宫主,一向骄傲的忽都鲁揭里迷失不甘心输给一个外邦女子,渐渐对贞和宫主产生了不满。
次年九月,忽都鲁揭里迷失生下儿子王璋,王昛摆下喜宴庆贺,诸王百官前去贺喜,贞和宫主也参加了宴会。当贞和宫主跪着向忽都鲁揭里迷失敬酒祝贺时,王昛与贞和宫主含情脉脉的对视。这使得忽都鲁揭里迷失对贞和宫主长期的怨恨彻底爆发,当即命令撤销宴席,任性的忽都鲁揭里迷失甚至还想要向元廷告状,因其随侍式笃儿的一番话“伉俪之间,妒娼直言,何足上闻”才就此作罢。但贞和宫主还是因此事被打入了冷宫。
忽都鲁揭里迷失离开日益强大的元朝,远嫁属国高丽,没有了父亲的庇护、兄长的呵护,而夫君又足以做自己的父亲,内心不免空虚无聊,于是她大肆的获取钱财以填补自己空虚的内心。她常征纳高丽
松子、
人参送去
江南获厚利,高丽百姓因此苦不堪言,她又依靠权势将高丽
郎将王涓的300名奴婢占为已有,朝臣对此也颇有微词,但却敢怒不敢言。
这位和亲的公主因元朝的威势,其权利早已凌驾在忠烈王王昛之上,国王都不敢得罪她,更何况朝臣百姓。忽都鲁揭里迷失不仅经常将其夫君忠烈王王昛气的大哭,甚至还动手打自己的夫君。史料记载:“有一次,王昛与忽都鲁揭里迷失一起到天孝寺,忽都鲁揭里迷失因为陪同的人员太少就责骂王昛,并且抓起一根木杖朝王昛的头部狠狠砸去。” 也许,这就是蒙古女子的气势。
忽都鲁揭里迷失虽骄傲跋扈,但其出嫁却依旧为元朝、高丽国以及两国的黎民百姓带来了诸多好处。在忽都鲁揭里迷失出嫁之前,蒙古帝国曾多次征讨高丽,两国的将士百姓死伤无数,而元朝想要将高丽国牢牢掌握在手中的企图亦没有达到。而自忽都鲁揭里迷失嫁入高丽之后,高丽国便彻底的臣服于元朝,并且定期向其交纳贡品、贡女。元世祖忽必烈不废一兵一卒便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而这便是大元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为家国所作出的贡献。
而高丽国亦获得了元朝的庇佑与厚待。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召忽都鲁揭里迷失与忠宣王王昛入朝,在觐见元世祖期间,王昛因安抚高丽军民总官兼征东都元帅洪茶丘干预高丽的内政,便要求元朝撤换洪茶丘,同时,“凡其国不便事,皆奏罢之”。对于忠宣王王昛的诸多要求,元世祖忽必烈一一给予了满足。九月,王昛和忽都鲁揭里迷失一起回国,元世祖赐其金银及鞍马等贵重物品。同年十二月,王昛再次到元,元世祖赐其玉笛等90件物品,并赐其随从人员采币。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正月,元朝因高丽“年饥,豫给一岁粮。”同年二月,王昛回国时,元世祖赐其150匹马。王昛和忽都鲁揭里迷失每次到元朝拜都是满载而归,元世祖对女儿的厚爱也使高丽国在经济地位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元史中对这位远嫁高丽的和亲公主,仅仅只有几行字的记述,我们只能在高丽人记载的历史中了解这位和亲公主的一生,种种事迹似乎都只能用“骄傲跋扈”四字来形容。高丽人眼中的和亲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究竟是否是真实的忽都鲁揭里迷失,我们不得而知,她的是非功过我们亦无法妄加评论。元贞四年(公元1297年),骄傲跋扈的和亲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因见宫中的芍药花盛开,而垂泪数日,不久便染病去世,年仅39岁,并以这样一种诗意而又令后人无限遐想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十年之后,其子王璋继承了高丽国国王之位,是为忠宣王,元朝与高丽国的“舅甥之好”亦更为牢固。
忽都鲁揭里迷失,一个为政治而生的蒙古公主,一个因爱情而逝的至情女子。她如一枝绽放于异邦的芍药花,因爱情的缺失而渐渐凋零。纵然拥有无上的地位与权势,但也许她内心渴望的只是一份单纯的爱情。然而作为皇室子女,她却别无选择,纵观她的一生,骄傲跋扈也好、贪财善妒也好,这位和亲公主总算不辱使命,为元丽两国带来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史册应该也必须为她留有一席之地,后世亦须记住这样一位传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