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叫“道台”,几乎没有人能说清他是做啥的

清朝一个很特殊的官职,叫“道台”,几乎没有人能说清他是做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68 更新时间:2024/1/21 6:04:26

几乎男女老少都是看过清宫剧的。当然,这些清宫剧中主要呈现的场景,基本上都是后宫,也就是说,我们作为现代的观众,应该是对清宫中的后宫生活更加熟悉的。而清朝的前朝又是什么样子的,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清朝的前朝,其实官员结构也是非复杂的,而且,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官职,很多朋友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

在清朝的朝廷当中,有一个官职,名叫“道台”。不过,这个“道台”,并不仅仅指某一个具体的官职。“道台”的范围,还是挺广的。也就是说,“道台”的职责范围,也是很广的,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领域。

这个官职很特殊,几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个官职到底管的是什么,又或者说这个官职到底有多高的等级。那么这个“道台”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产生的?负责做些什么?本期章,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清朝“道台”到底是怎么回事。

职业繁多,官位特殊

“道台”这个官职,是清朝时期独有的,在别的朝代根本看不到“道台”二字的记录。那么“道台”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其实,这个问题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道台”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官职,它是一类官职的总称。

“道台”分为很多不同的领域,比如说上海道、盐道、铁道、兵备道等等。这些官职,名字里都有一个“道”字,“道台”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而“道台”,其实主要负责的就是做实事,搞执行,把上级发布下来的命令落地,真正让各种政策落到实处。

比如说盐道,很明显做的事情就是跟盐有关的。其实在以前的朝代,有民间的商人贩卖盐,不过,盐是生活必需品,经手这个生意,基本就算是掌握了国家的经济重心。皇室当然是不会放心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因此这才有了后面的盐铁官营制度。

而盐道,就是专门负责与盐的交易相关的各种事情的。比如说,全国上下哪里的盐质量比较好,盐道要去调研组织开采;盐要通过什么样的运输方式流通,要走什么样的运输路线,盐道需要沿途护送;盐以怎么样的方式进行交易,是批发也好还是零售也好,盐道也需要直接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

相对应地,上海道,就是要负责海上的贸易、交流、开采等相关方面的工作;而铁道,主要从事的就是铁的开采、交易、冶炼等相关工作;至于兵备道,听这个名字也知道,这就是负责军队粮草等相关的事项的。

从这些“道台”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道台”是真正做事情的人。比如说,一个地方的知府发布了某一项政策,那这个政策如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知晓,这就是“道台”要做的工作。他们的手中,干的是实打实的事情。

也正因为“道台”的含义太过丰富了,所以还没人能三言两语说清楚“道台”是做什么的。

分工不同,等级不同

其实一般来讲,“道台”都基本分布在地方上。有朋友可能会很好奇,这些地方上的“道台”,他们的官位等级又是怎么样的呢?

实际上,因为“道台”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所以不同领域的“道台”,官位的等级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一个知府手下的“道台”,等级必然是不可能高过知府的。如果说这个知府的等级是三品官员的话,那么“道台”大概率也就是四品或者从四品。

当然了,随着主管的地位提升,“道台”的地位肯定也是要相继提升的。举个例子,年羹是清朝有名的大将军,在他的权力最巅峰的时候,年羹尧是封无可封的一品大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年羹尧的手下,必然也是有“道台”的,这些“道台”负责执行年羹尧的命令。由于年羹尧的等级很高,他手下的“道台”,等级自然也是水涨船高,甚至可以到达二品从二品的地步,这可相当于朝廷重臣的等级了。因此,这些大吏们手下的“道台”,地位自然也是十分高的。

所以说,“道台”这个官职的等级,实际上也是未知数,要看他的等级,得先看“道台”辅佐的官位的等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儿了吧。

换到现在,更易理解

说了这么多,“道台”这个特殊的官职,可能还是有朋友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放到古代的环境当中,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是很难理解的。那么,我们把“道台”这个官职换到现在的官员体系当中,应该就很能理解了。

古时候的知府,大概就相当于现在我们看到的省长。知府的手下肯定有“道台”,就如同省长的手下肯定也有很多干实事的人一样。兵备道,大概就相当于现在在省上专门负责军队建设的官职,有点类似于军事办公室。至于盐道铁道这种经济命脉,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财务部,财务部会直接过问国有企业的一些经营情况。

清朝时有“道台”,正如我们现在的公务员体系当中有执行者。毕竟,在一个完整的官员体系当中,做提案的、拍板做决定的、落地实施的,肯定不能是同一个人。大家要各司其职,才能让工作实现效率最大化。

而“道台”,就是那个落地执行,把任务变成现实的角色。

结语

其实除了官职之外,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社会特定的产物。内阁是明朝出现的产物,而“道台”则是清朝政治的特殊产物,这也是很正常的政治现象。

“道台”的具体职能,虽然不是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但我们都明白了,“道台”是做事情的,也是把空想变为现实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自古不杀降兵,太平天国投降后,李鸿章为什么要食言杀俘虏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鸿章为什么食言杀俘,太平天国投降后李鸿章为什么食言,李鸿章打过太平天国吗

    的确如此,不少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都是在李鸿章的手底下签出来的,难道李鸿章真的不配拥有那种名气吗?少年不识李鸿章,如今才知真中堂,大清的劣势是不可挽回的,面对残破的局势,李鸿章已经做的很好了,甚至不少国外友人都称李鸿章是当时唯一能够与列强叫板的中国官员。李鸿章位及中堂,地位仅次于当朝国君,当然,还比慈

  • 清朝皇帝那么多老婆,为何后3任皇帝没有后代,王爷却子女成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12位皇帝和妃子儿子列表,清朝皇帝妃子和子女列表,清朝皇帝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婆

    两次鸦片战争将中国带入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曾经辉煌一时的清朝也日暮西山,行将就木。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最后三个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宣统皇帝都没有一子半女,等于是绝后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普通人没有后代,是家族的不幸;皇帝没有后代,却是整个国家的悲哀。因为,皇帝没有后代,就无法找

  • 雍正杀人,问百官:朕和宋仁宗谁“仁”?群臣都不开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与宋仁宗,雍正对百官下跪,雍正烧毁百官罪证

    五代十国,天下大乱,赵匡胤建立宋朝,北宋一共9位皇帝,除了赵匡胤外,最有成就的帝王恐怕要数宋仁宗赵祯。宋仁宗在位42年,是北宋最繁盛的时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包拯、“三苏”、司马光等人都出自这个时代,有人称,宋仁宗时期囊括了宋朝一半的风云人物。宋仁宗被誉为“天下第一仁君”,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以“

  • 雍正最信任他,有其他大臣向他靠拢,也丝毫不担心他结党营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最信任的三个人,雍正的大臣排名,雍正最信任的四位臣子

    在历史上来说,雍正是一个非常勤劳的皇帝,根据历史记载,雍正皇帝上位之后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在他做皇帝的那些年里,批阅了两万多本奏折,这也能看出来他的勤奋了。虽然雍正非常勤奋,但是皇帝也不是万能的,雍正也需要有大臣在旁边扶持他。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的风格很不一样,康熙喜欢用老人,喜欢有经验的人;雍正则不同

  • 民国第一美女的私生女,20岁不结婚引争议,嫁75岁老汉,财产全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民国,有很多传奇女性,文学界,艺术界,电影界,都有女性的倩影,其中在电影界,有一位传奇女星叫胡蝶,她号称是民国第一美女,被评为“电影皇后”,在电影生涯之中,占据了不少的地位,参演的影片《姊妹花》、《孔雀东南飞》,《绝代佳人》,等等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传奇经典,而胡蝶,个人的生活十分悲剧,在爱情方

  • 雍正宠信的三大重臣,都遭到了乾隆的无情打击,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身边的四大宠臣,雍正三大宠臣谁最受宠,雍正死前让乾隆善待三个人

    中国古代有408位皇帝,每个皇帝在位时都会有自己的宠臣,这些宠臣在顶峰时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幸运不会永远持续,哪怕是同一朝代都不一定。历经十三年的雍正王朝,出现了不少治世能臣。当时有四大宠臣,分别是李卫、田文镜、鄂尔泰和张廷玉。他们都深得雍正的信任。这一点可以参考《雍正王朝》小说或

  • 传说中的四个顾虑都不存在,曾国藩手握重兵不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为何不救,曾国藩最怕的三个人,曾国藩城府到底有多深

    曾国藩最终还是选择了屈身为奴,并全力争取当一个称职的奴才。有人还为此总结出了曾国藩不造反的四个顾虑。但是细细想来,传说中的这三个个顾虑都不存在,受尽欺压的曾国藩不肯或者不敢造反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曾国藩有功于清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曾国藩也是清廷最讨厌的功臣,上至咸丰同治(慈禧),下至内阁大臣地

  • 乾隆患病,太医诊断后不好开口,无奈开一药方:和皇后同住一百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临终前用的什么药方,乾隆得羞于启齿的病,乾隆药方

    乾隆皇帝算得上是我国古代长寿皇帝中的佼佼者了,他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竟然活到了八十九岁高龄,而且当了整整六十年皇帝,加上做太上皇的三年半,乾隆实际控制朝政六十三年半,这在我国封建王朝时期是绝无仅有的。他之所以能如此长寿,是因为乾隆平时很注意保养身体,不仅吃得好,而且他喜欢骑射类的运动,所以

  • 清朝灭亡后,皇族都去哪了?多数人从事了一个行业,如今依然吃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灭亡后皇族去向,清朝灭亡的皇族有哪些,清朝灭亡后的皇族后来怎么处理

    “不恋经商利万金,晚来古路问佳音”,这是宋代诗人笔下对商人这一职业的态度。我们可以发现,重农抑商一直都是古代社会的主要思想。商人,自古以来在小农社会都是处于最底层的职业。然而,随着清朝的灭亡,中国古代史也渐渐瓦解,随之而来的社会大变革,考验的不仅仅是百姓,那些皇族后代的生活,也有着一次“大换血”。那

  • 李善长死前大喊:我有免死金牌!朱元璋:看清楚上面的9个字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吴王的手中,曾经就有那么一块免死金牌,意思就是说这个金牌可以免除其他的人的九次死罪。而且,里面更厉害的是,如果那个人犯的罪不是严重,那么就连官府也无法对他用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是否正确。但是它的作用十分的大,很是厉害了,如果自己想要去保什么人,它就会派上用场了。这也是很多的人这么想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