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云曾给刘备提了2个建议,第2个刘备没听,结果差点亡了国

赵云曾给刘备提了2个建议,第2个刘备没听,结果差点亡了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24 更新时间:2024/2/5 11:25:59

其实,除了关羽和张飞外,还有一个人我们不能忘记,那就是常山赵子龙,这句话我们经常在《三国演义》里面听到。赵云在历史上的功绩也丝毫不比关羽和张飞差。

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刘备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羽、张飞,可见其武力定不差。在蜀汉时期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之战、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两扶幼主等都已凯旋而归,赵云一生历经无数大战未尝一败,长坂坡在百万曹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竟然全身而退,一战赢天下。可见其神勇。

关于赵云的出生,历史没怎么记载,我们只知道赵云在投奔刘备之前是跟着公孙瓒的。公孙瓒对前来投靠的赵云很是敬佩,于是将赵云引见给了当时也投靠再其门下的刘备。

公孙瓒问赵云:“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却要投奔我?”

赵云说说天下大乱之间必定要选择仁义之主的这一边,这句话说得公孙瓒很高兴。可是后来公孙瓒肆意妄为,滥杀无辜,于是赵云发现自己看错了,公孙瓒并非他心目中的明主时,决定离开,他以兄长去世需要料理的理由离开公孙瓒。

不过在公孙瓒这里赵云认识了刘备,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赵云离开公孙瓒后,回到老家,七年之后,赵云跟刘备在邺城再次相逢。从此之后赵云就跟着刘备,南征北战、东征西讨。

就算刘备在怎么落魄,多次易主,赵云也始终不离不弃,可见赵云是个很重情重义之人,对人跟忠诚。赵云的第一个闪光点在长坂坡,刘备又一次逃走,赵云却往曹军方向去了,有人说赵云投曹操去了,刘备喝止“子龙不弃我走也”,后来赵云果然带着甘夫人刘禅平安回来。

赵云助刘备夺取益州时,刘备下令:“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公然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赏赐给诸将,以收买人心。

刘备是很大方的人,根据《华阳国志》中的记载,说刘备攻取益州后,给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这四人封赏最多,每个人都得到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铜钱五千万,锦缎一万匹。

难道如此封赏,赵云给刘备提建议说不可。这是赵云第一次跟刘备提建议,赵云的观点是:“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赵云一番话,把刘备说服了,刘备听从了赵云的建议,稳坐益州蜀汉江山五十年。

不过赵云这个建议,这让他得罪了那些跟刘备打天下的人。赵云第二次建议是刘备讨伐孙吴的时候。

公元221年4月,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三个月后,刘备打算东征孙吴,以报关羽身死和孙权夺取荆州之仇。

对于此,虽然大家都知道此举很冲动,但谁也不敢去提建议,包括诸葛亮,唯独一个人敢想刘备提建议,那就是赵云,这是赵云第二次向刘备提建议。当时赵云很不认同刘备的决定,他上奏刘备,称曹操才是国贼,孙权并不是。

所以我们蜀汉现在要做的是不是跟东吴为敌,而是应先灭掉曹魏,只要曹魏被灭,东吴孙权定然会对蜀汉俯首称臣,虽说此时曹操已经去世,但是曹丕篡汉称帝,早已引起民愤。而此时正是出击的时候。所以赵云坚决反对刘备去打东吴。

然而并没有用,刘备铁了心要为自己的兄弟报仇雪恨,而且誓死夺回荆州,所以,还是去打东吴,结果了惨败。

夷陵之战对于刘备而言,损失惨重,战士死伤无数,后来诸葛亮花了足足5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才让蜀国有了可用之兵和打仗之兵,这个损失可见一斑。而参加伐吴的很多蜀国将领也都遇难,蜀中精锐损失殆尽,蜀汉还出现了人才断层。

总结来说,夷陵之战就是预示蜀国走向衰亡的引子。赵云这个建议,刘备不听,差点亡了国。

从这两个建议上来看,赵云这个人头脑清醒,能够审时度势,把握分寸,提的建议都是合情合理的。第一个建议刘备采纳了,于是坐稳50年江山,但第二个建议刘备没采纳,于是亡了国。

如此也可以看出赵云不愧是三国里最值得敬佩的人。

朋友,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他是三国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因屡立战功,却被小人陷害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顶级名将三人死于小人之手,三国文武全才,三国中最文武双全的是哪位将领

    邓艾,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邓艾生活在战争频发,豪强兼并的年代,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虽然日子过的比较的艰苦,但是他从来没放弃自己,并努力读书,尤其是在兵法之道上面,有这很深的造诣。经过多年的努力,邓艾凭着自己的才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学士,后来又做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但这些都不是他想做的,他

  • 诸葛亮谋杀关羽背后的秘密,为啥说关羽必死?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杀关羽真实原因,诸葛亮为何不斩关羽,正史中的关羽有权杀诸葛亮吗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清朝史学家赵翼就曾在他的史学著作《甘二史札记》中写道:“人才莫盛于三国。”那时群雄逐鹿,各方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许多人都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众多人才中诸葛亮堪称能臣中的典范,关羽更是豪杰中的魁首。这二人一位是刘备的军师,一位是刘备的爱将,都为刘备的大业立下了汗马

  • 魏蜀吴真实国力对比:曹魏确实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魏和蜀吴哪个发达,历史上真正的魏蜀吴兵力,曹魏和孙吴的综合实力

    蜀汉定都成都,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东吴定都建邺,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但相比之下,东吴和蜀汉的领土水分很大。诸葛亮一战定南蛮,不料刚率大军凯旋而归,南蛮就反叛了,还杀了几个蜀汉的留守将领。东吴也一样,内部的武陵蛮和山越人无法除尽,交州地区也是经常叛乱,要是去掉这些地区,他们更是无法和曹魏相比。

  • 汉献帝刘协最牛的两句话,一句吓得曹操瑟瑟发抖,一句却贻笑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汉献帝刘协的一生可谓是随波逐流,事事都要看人脸色、仰人鼻息,没有一丝一毫的自由。很多人都认为汉献帝刘协是一位暗弱无能的昏君,不过也有人认为他其实是一位优秀的君主,一生的作为可圈可点,只不过是生不逢时而已。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汉献帝刘协曾经说过的两句话,堪称他一生中最犀利最真实的内心独白,其中一句让一

  • 如何“捧杀”一个人?看三国吕布被说降全过程,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吕布,三国中真正的吕布,三国吕布精彩视频

    劝降吕布前,李肃向董卓要了2样东西:名马赤兔和黄金、玉带。吕布是战神,凡战神者,必配名兵器和名坐骑,否则与身份不相匹配,也不利于上阵杀敌。当时,吕布已有称手的兵器——一丈二尺长的方天画戟,一寸长一寸强,所向披靡。就缺一匹得力的战马,无法做到纵横驰骋,天下无敌。而董卓恰好拥有史上最强战马——赤兔马,李

  • 张飞智谋的巅峰:当阳桥边吓退曹兵百万,谁说是个莽撞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飞在哪吓退十万曹军,张飞智夺瓦口隘,张飞当阳长坂桥故事

    这是因果,也是宿命论。作者的世界观是如此,你我还能如何?一定要曹操派兵去追不成?张飞的高光时刻就带当阳桥说起张飞,历史上无人不知其勇猛。但是说到他的智谋,当阳桥一定是最高光时刻。《三国志》记载“先主闻曹公猝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张翼德在此,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

  • 吕布帐下两位大将,一人投降曹操成五子良将,另一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吕布大战曹操六员大将,吕布投降曹操哪些将领投靠了曹操,曹操评价吕布完整视频

    后来虽然自己想独立山头,也有自己的强大的势力,但最终不得人心而被杀。吕布手下有两员大将,在他死后却有着不同的命运,一人投降曹操成五子良将,另一人结局如何呢?其中一名大将就是大名鼎鼎的张辽。《三国志·卷十七·张辽传》记载: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张辽是北方人,本是聂

  • 刘邦赏赐张良三万户,张良找来韩信:陛下要杀人,快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信和张良最后一段对话,张良访韩信完整版,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

    张良是个官二代,父亲和爷爷都担任过韩国相国。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后,张良离开韩国,散尽家财也要发誓报仇。虽然他行刺秦始皇没有成功,但也是唯一一个能全身而退的人。陈胜吴广起兵造反后,张良也趁机返秦,但无奈自身实力弱小,遇到了刘邦之后,发现刘邦是个可以辅佐的明君,便决定追随刘邦。这就不得不说张良确实拥

  • 曹植一生四次封侯,六次封王,曾发誓割下诸葛亮左耳,却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植几岁封侯,曹植何时被封王,曹植死因大揭秘

    相传,曹操过世后,曹丕害死汉献帝自己继位,成为皇帝,他登基之后对于曾经的经历十分记仇,由于父亲曹操特别宠爱他的弟弟曹植,曹丕的太子之位多次差点不保。因此,曹丕内心始终记恨于曹丕,他想方设法想要羞辱他、陷害他。于是,曹丕让曹植在大殿之中走七步,每走一步作一句诗,如果做不出来,就要砍头。他等着看弟弟的笑

  • 秦始皇要吃公鸡蛋,下令三天找到,大臣着急,7岁孙子:这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死前3个秘密举动,秦始皇临死前的警告,秦始皇传位秘密

    秦始皇曾经就想出过一个损招,他想吃“公鸡蛋”,让臣子三天之内找回来,这位臣子知道,这是秦始皇想要收拾他的一种方式,不过,他年仅7岁的孙子还是巧妙化解了危难。诡异莫测的局势事情还要从公元前251年说起。那一年,秦昭王去世了,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成为了王后。在王后等人的撮合下,子楚被立为太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