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当县长时因酗酒不理政务差点被刘备处死,后接替诸葛亮执掌蜀汉

他当县长时因酗酒不理政务差点被刘备处死,后接替诸葛亮执掌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60 更新时间:2024/1/31 3:03:39

追溯其中原因,除了蜀道本就地形崎岖、易守难攻之外,也离不开朝中少数贤臣的倾心辅佐。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去世后接替其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是一个当县长时曾经因为酗酒不理政务而差点被刘备处死的人,他便是“蜀汉四相”之一的蒋琬

东汉末年,蒋琬生于零陵郡湘乡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南省湘乡市一带。据《三国志》记载,蒋琬弱冠之年便与表弟刘敏一同以才学闻名,后来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因功被封为广都县的县长。值得一提的是,刘敏后来也为蜀汉效力,他官至左护军、扬威将军,还因为协助王平抵御曹魏大军的战功被封为云亭侯。

说回蒋琬,到达广都县上任的他无心处理政事,每日只饮酒作乐。不久后,刘备亲自前去巡视治下各地,在途经广都时发现蒋琬态度如此恶劣,当即勃然大怒,准备将其定罪处死。得知此事后,诸葛亮连忙劝阻道:“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诸葛亮亲自为蒋琬求情,刘备这才息怒,但还是将其罢免以示惩戒。丢官的蒋琬某天做了个梦,梦到自家门前有一只头上正血流不止的牛,心中十分不悦。于是,他找到了以占梦闻名,在史书中多次登场的赵直,赵直表示见血代表事情逐渐分明,而牛角到鼻子的部分呈现“公”字的模样,这代表着蒋琬将会位居三公之列,是大吉之兆。

没过多久,蒋琬被完全消了气的刘备用为什邡县县令,后来刘备进位汉中王,更是将蒋琬封为了尚书郎。建兴元年(223),后主刘禅即位,位高权重的诸葛亮获得了开府的特权,而蒋琬很快被召入丞相府,并先后出任东曹掾、丞相参军等职。五年后,平定了南方的诸葛亮动身前往汉中,准备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北伐,而蒋琬则被留在成都,与长史张裔一同管理丞相府的大小事务,可见诸葛亮对他多么信任。

建兴八年(230),六十五岁高龄的张裔去世,蒋琬接替其成为了丞相府新任长史,并被加封为抚军将军。诸葛亮数次出兵北伐,都是蒋琬在后方负责粮草、军械等后勤保障,对其才能颇为满意的诸葛亮因此常常表示:“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由此可见,蒋琬已经被诸葛亮视为了一同复兴汉室的重要助力。

随着身体情况逐渐恶化,诸葛亮预料到了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在给后主刘禅的密奏中写道:“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去世后,刘禅遵照其言任命蒋琬为尚书令,很快又加行都护、假节,升其为益州刺史、大将军、录尚书事,并封为了安阳亭侯。

尽管蒋琬名义上已经位极人臣,但当时诸葛亮新逝,群臣惶恐不安,对他能否主持大局都抱有怀疑。接下来的时间里,蒋琬不悲不喜,照常处理政务,终于渐渐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与尊敬。延熙元年(238),刘禅下诏命蒋琬率军前往汉中屯驻,伺机与东吴合力征讨曹魏。与此同时,刘禅给予了蒋琬开府的权力,并在次年加封其为大司马。

在蒋琬看来,从西北攻略关中道路艰险,不如顺着长江由水路进攻魏兴、上庸,继而图谋中原。不过,由于旧病发作,再加上群臣反对,蒋琬的计划没能得到实施。随后,蒋琬又提出由姜维出任凉州刺史,征讨西北,自己则前往涪县,也就是今天四川绵阳的涪城区一带镇守,为姜维提供支援。

延熙七年(244),病情加重的蒋琬请求将益州刺史之职让给费祎,两年后,他因病去世,朝廷为其赐谥“恭”。作为蜀汉政权的一把手,蒋琬掌权期间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才能与气量:东曹掾杨戏对他不理不睬,他表示这正是杨戏表里如一的体现;督农杨敏批评他办事昏聩,远不如前人,他完全不怒,坦言确实如此,后来杨敏犯错,蒋琬依法惩处,没有夹杂丝毫个人好恶。

综上所述,曾经差点被刘备杀掉的蒋琬在诸葛亮去世后支撑起了本就摇摇欲坠的蜀汉政权。尽管由水路攻打曹魏的想法确实存在诸多欠考虑的地方,但他对内将蜀汉内政治理得井井有条,对外支持姜维等人的开拓进取,且深受满朝文武敬爱。如此看来,尽管很多地方确实不及诸葛亮,但蒋琬也配得上收获后世的尊重与纪念。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何一定要杀关羽?看看周瑜临死前说了什么,他死得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为什么不敢动周瑜,为何周瑜看见关羽就没敢杀刘备,历史上周瑜是孙权杀的吗

    这之后,刘关张三兄弟更是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在徐州,关羽最终为了掩护刘备妻子选择了接受张辽的建议,暂时投靠了曹操。可是关羽降曹,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想着的就是重回大哥身边。后来,他甚至不惜过五关斩六将,挂印封金成就了一世的义气之名,就连曹操也深刻感慨关羽的为人,不追究他过五关斩六将的责任,可谓是惺

  • 徐州出土一西汉古墓,碑文刻着“里面无宝藏”,专家:迅速开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徐州工地挖出古墓,徐州奎山出土汉代大墓,挖出大型西汉墓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受迷信思想的影响,许多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陵墓。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陵墓与生前所住的地方一样重要,如果想要在死后同样享受好生活的话,那么陪葬品和陵墓的规格就是要慎重选择的内容。对于古代君王来说,由于他们在活着的时候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因此他们也希望,即使在死后也能拥有生前的地位

  • 陈平牺牲2000女子,换刘邦一命,临终不住泪流:我家必毁于阴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死前给陈平留下的棘手问题,陈平用2000少女换回刘邦一条命,楚汉人物陈平

    刘邦最为人熟知的帮手,当属有着“楚汉三杰”之称的张良、萧何与韩信三人。他麾下的核心谋士陈平,也曾献出六条计谋,为创立西汉立下过汗马功劳。然而因为其中一条计谋太过阴损,陈平直到临终时都泪流不止,“我家必毁于阴祸”的感叹。早年弃暗投明刘邦开始发迹的时候,无论实力还是名望,都远不如西楚霸王项羽。因此他麾下

  • 当年曹操为什么执意要斩杀华佗?后汉书揭露真相,曹操是正确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杀了华佗,曹操为何铁了心要斩杀华佗呢,正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华佗

    在我们大家的印象中,华佗不仅仅为神医,还是一位忠心于汉室的良臣。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当起了下一个“董卓”,只不过他要比董卓聪明得多。不过,在那些汉臣的眼里都一样,像当初曹操刺杀董卓一样,也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地去刺杀曹操。在《三国演义》以及相关影视作品中,华佗在为曹操治病时,他认为头痛的源头在脑

  • 刘肥:刘邦私生子,为活命尊妹为母,但后来他9个儿子有8个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刘肥本人是十分小心谨慎,不敢对皇位有其他的想法,但是他的儿子们,有八个都是造反派。8个造反的儿子刘肥的九个儿子,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也许他们认为父亲是高祖皇帝刘邦的长子,所以当刘邦的嫡子刘盈去世后,他们就觉得自己应该有机会成为这大汉江山的皇帝。按照古代的继承制度确实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但问题是此

  • 开山炸出西汉古墓,墓中全是“现代设施”,专家:莫非是穿越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汉古墓挖掘全过程,西汉古墓内部图片,施工现场发现西汉古墓

    中国的考古事业一直都在继续,通过考古我们能找到那些被埋葬的宝贝并且保护起来,也可以让我们对历史更加了解。人们了解历史,大多数都是通过书籍和影视作品,但是考古更为直观一些。很多人也喜欢考古,因为在考古的时候能发现很多稀奇的事情,现在也有很多关于考古的节目,很多人都喜欢观看这类节目,觉得十分有趣,但是在

  • 一代英雄汉武帝:晚年为何立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为啥立最小儿子当皇帝,汉武帝的儿子刘弗是个怎样的皇帝,弗陵是汉武帝亲生的吗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是个雄才伟略的君主,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是汉朝历代帝王里,无可争议的一个杰出帝王。然而,只要是人,就无法避免的会犯错,即便他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也不例外。对于汉武帝来说,最痛心的,或许就是晚年的巫蛊之祸吧。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沉迷于修仙问道,一心想要长生不老,反倒失去了以前的耳聪目

  • 为什么东汉小皇帝频出,却能维持190年,曹魏出了一个就大权旁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何东汉那么多小皇帝能延续190年,曹魏最英明的皇帝,东汉与曹魏的关系

    但是在东汉末年,随着宦官和外戚的倒台,世家并举都想争得天下,才导致权力失衡开始了动乱。而曹魏中的曹操并不算世家,所以类似袁绍之类的世家对曹操多有嘲讽。所以,曹操选择的官员一般是有才干而不论出身。在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家产,采纳了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缓和了曹氏与世家的关系,但是令

  • 刘备能在众英雄中占据一席之地,哪些品质支撑起了他的雄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具有什么优秀品质,刘备的巅峰时期是哪一次,用四字成语来形容刘备品质

    编辑:钟毓《三国演义》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时至今日仍有大批的书迷和影迷们在不断的挖掘其中的细节,而对于这段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数千年历史进程中非常典型的一个乱世时期,在这段时期当中,地方割据,战火不断,百姓们更是民不聊生。但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个历史阶段确实出了不少的英雄,无论是“治世

  • 周瑜、鲁肃、吕蒙在孙权心目中的谁的地位最高?他和陆逊说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谁最厉害,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排名,历史上吕蒙和周瑜关系好吗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陈寿在《周瑜鲁肃吕蒙传》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