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待功臣极酷,“大帅”亦如此

朱元璋待功臣极酷,“大帅”亦如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54 更新时间:2024/2/23 13:23:42

凉国公蓝玉:“数总大军,多立功”,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献告玉谋反,族诛。

颍国公傅友德:在蓝玉被珠杀之后,不能自安,有人对傅友德发牢骚说:“皇帝年纪越来越大,看样子马上就要对我们开刀了,可怎么办才好?”这话传到元璋耳中,傅友德遂罹祸。

宋国公冯胜:

“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与傅友德自山西召还京。友德既死,胜遂不免”。

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被赐死。

武将之中,属于“大帅”级别的,除以上三人之外,还有封卫国公的邓愈以及被追封开平王的常遇春,运气似坏实好,都是在出征途中病逝,尚可享受哀荣。

死得有些不明不白的,有人称功臣第一的中山王徐达,还有朱元璋的亲外甥、曹国公李文忠

徐达之卒,《明史、徐达传》中记载,他是病死的,对其功绩特别引用朱元璋的话大加褒扬,仿佛君臣相得甚欢。

在另一篇《李仕鲁传》中却又微露马脚,该传中记录了大臣陈汶辉的进言:

“今勋臣耆德,咸思辞禄去位,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明书·本传》中记载:

“十七年,(徐达)自北平疽发背,……疾益甚,太祖延致天下名医为调剂,……稍愈,上屡遣中使候消息起居状,达召诸医曰:‘若等急去,稍迟,若等诛矣。’诸医不知所为,皇遽逃去。一日,上赐食,食已薨。上果索诸医,诸医已去久矣。”

字里行间仿佛在暗示一个阴谋:徐达病重,本来稍愈,朱元璋赐食中颇有蹊跷,乃死,朱元璋还企图嫁祸于给徐达治病的大夫,而徐达仿佛又早知道皇上的意图,早将大夫遣散。

野史中还记载,当徐达死讯传来,朱元璋兴奋得不能自制,在殿内来回走动,并喃喃自语:“徐达死了,徐达死了。”这一失态的真情恰恰被一个佯装熟睡的宫婢看在眼里,似乎和徐达未得善终的说法能够相互印证。

吴晗的《朱元璋传》中径直说,徐达背上长疮,本来是不能吃蒸鹅的,朱元璋偏偏赐之,徐达含泪吃下,遂死。这一说法并无确证,但徐达死得不明不白则是事实。

李文忠之卒,《洪武实录》中历叙其赫赫战功,君臣甥舅之间,仿佛也全无芥蒂,然考之他史,仍然有异闻。

明朝大史学家王世贞在《史乘考误》中引用了野史的一个说法:

李文忠多招纳士人门客,朱元璋大不高兴,一日,李文忠说宫中使用太监过多,宜裁省,朱元璋大怒,说这不是要削弱我的羽翼吗?这个坏主意肯定是你的门客教你的,于是将李文忠的门客尽数诛杀,“文忠惊悸得疾,暴卒”。

洪武十九年(1387),朱元璋给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一道诰书,其中批评李文忠:

“非智非谦,几累社稷,身不免而自终”。

“大帅”级别的武将中,既没有战死这种“福气”,又得善终的,几乎只有一个信国公汤和。他因为早早请求解甲归田,而且为人非常谨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所以平平安安地在老家活到了七十岁。

更多文章

  • 这首传唱千年的情诗,人人皆知,竟是65岁宋朝著名词人写给歌妓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最好的爱情诗,宋朝最惊艳的一首诗,宋朝最催人泪下的情诗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能够写出这样词句的人,应该是一个青春时期的少年。然而这一首词的作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词人。词人名为李之仪,而这句千古传唱的佳句便是出自于李之仪的《卜算子》。事实上这首词不仅仅表达了他对于爱情的珍惜,同时也是写出了他对于这段黄昏恋情的执着与坚定。一位六十多岁的词人究竟是遇到了一位怎么样

  • 赵敏嫁给朱元璋次子,周芷若嫁给陈友谅,到最后谁嫁给了张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敏嫁给陈友谅是真的假的,周芷若被陈友谅抓是故意的吗,张无忌为何娶赵敏

    不知道大家以前看《倚天屠龙记》是最好奇的是什么,小编最好奇的是就是赵敏和周芷若,张无忌究竟娶了谁?还是说按古代三妻四妾的习俗,他两个人都娶了呢?其实,赵敏和周芷若,一个都没有嫁给张无忌,因为,周芷若是嫁给了陈友谅,而赵敏则嫁给了朱元璋的次子,是不是出乎你的意料呢?张无忌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虽然说在当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不小心漏掉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如果不杯酒释兵权会怎么样,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

    没想到赵匡胤却发动了兵变直接让自己登上了皇位,这个人生经历让他对那些武将没有一点点的信任,在一次宴会上,他把他身边手握兵权的将军全部都衣锦还乡,兵权全部都归还到自己手里面,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其实这些将军肯定心里咽不下这口气的,可是他毕竟是国军他们身为臣子,没有办法。不过收回兵权之后

  • 赵匡胤念两句诗续不上,四百年后朱元璋对出,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与朱元璋的对联,赵匡胤和朱元璋相隔多少年,朱元璋和赵匡胤哪个喜欢对联

    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的大多数皇帝,基本都能够写出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当然也有一些马背上得到天下的皇帝,由于他们的出身问题,导致了小时候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学水平全靠自己成年以后,在戎马倥偬中自学,如赵匡胤与朱元璋便是如此。不过正所谓“文即是言,言为心声”,这

  • 朱元璋成皇帝后封赠墓地的刘继祖为侯,享10字特权,地主悔青肠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继祖与朱元璋,刘继祖怎么评价朱元璋,朱元璋怎样对待刘继祖

    明太祖朱元璋原籍苏州,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世居苏州,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后来因为灾荒而迁徙至凤阳。到了凤阳后,朱家依然可以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来形容。朱元璋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父亲朱五四和母亲陈氏都是老实巴交的佃户,靠租种地主刘德的田地勉强糊口。尽管如此,灾难还是不期降临

  • 赵匡胤如果在宋初夺取幽云十六州,宋朝在对战辽金会占据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不死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赵匡胤从谁的手中夺取大权,北宋赵匡胤攻辽失败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公元936年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石敬瑭无耻的称比他还小的辽太宗为干爹。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如果北方游牧民族拿下幽云十六州,就等于直接拆掉了把守中原的钥匙

  • 赵匡胤为什么要处死他的救命恩人张琼?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张琼结局,赵匡胤传奇张琼原型,张琼照片

    一、奋不顾身救赵匡胤一命的人宋太祖赵匡胤还是后周世宗柴荣手下时,随柴荣出征攻打南唐。在南唐寿州城外,赵匡胤带人马跳下护城河,向寿州城发起攻击,这是老赵平生最危险的一次,差一点到阎王爷那报到。城上万箭齐发,箭如雨下,“矢粗如椽”,这箭是特制的,杀伤力更强,那时的老赵根本就没有什么当皇帝的想法,全心全力

  • 袁崇焕到底冤不冤?朱棣这件“糗事”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崇焕之死真的冤吗,袁崇焕与朱棣,历史上的袁崇焕死得冤不冤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公元1630年,崇祯皇帝以擅杀毛文龙等罪名,将蓟辽督师袁崇焕凌迟处死。行刑当日,北京城看热闹的百姓将刑场围得水泄不通,人人怒骂袁崇焕卖国无耻,死有余辜。这段血色的历史,最终在《明季北略》中,化为一段让人毛骨悚然的文字:“是时百姓怨恨,争噉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

  • 朱棣断言:将来朱家之事以后都要靠这个女子,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临死前预言,朱棣和朱允炆,徐皇后和朱棣的爱情

    而她便是张氏,朱高炽的正妻。朱高炽作为朱棣的嫡长子,按照道理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登基为帝之后,以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训》,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史载朱高炽体型肥胖,“腰腹数围”,更还有一点腿脚不好,出行都要侍从搀扶。另外一点,虽然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坚守北平,立功卓著,但是相比之下二

  • 朱元璋给了沈万三一文钱,当时没多想,到家后才明白: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给沈万三一文钱是咋算的,沈万三一生,沈万三一文钱变成一亿

    正因如此,范蠡被后人供奉为财神。司马迁在史记中赞叹范蠡是富尔行得的典范。范蠡此人的事迹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清朝时期的胡雪岩就是家喻户晓的了。晚清时期,出现了胡雪岩和盛宣怀这两位富豪。不过朱元璋对他的印象不好,不可能因为他的示好就改变。朱元璋没有因为沈万三的示好就改变观点,当初沈万三是在昆山这里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