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念两句诗续不上,四百年后朱元璋对出,成千古名句

赵匡胤念两句诗续不上,四百年后朱元璋对出,成千古名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097 更新时间:2024/3/5 23:45:37

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视化教育的传统,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的大多数皇帝,基本都能够写出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当然也有一些马背上得到天下的皇帝,由于他们的出身问题,导致了小时候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学水平全靠自己成年以后,在戎马倥偬中自学,如赵匡胤朱元璋便是如此。

不过正所谓“文即是言,言为心声”,这些开国皇帝们的文辞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所展现出来的雄伟气魄却并非常人可比,给人一种极为雄浑的感受,以至于后世学者在所有的诗词分类中,专门列了一个“帝诗”的名目,因为一听就感觉帝王的雄霸之气四溢,如赵匡胤与朱元璋合作的《咏月诗》。

根据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的记载,当初赵匡胤率领军队去包围了金陵,南唐的翰林学士徐铉前来见赵匡胤,想要凭借着自己的才能话语去解开军事上的围困。徐铉一来就说赵匡胤是一个武夫,不懂文学,同时还展示了自己的诗作《秋月》,让赵匡胤退兵以保留文化种子。

结果赵匡胤在看完《秋月》以后大笑不止,奚落说:“这不过是寒酸腐儒的东西罢了!”随后他念出了两句诗:“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并且解释说这是自己还没有发达的时候,喝醉了睡在华山脚下的田地里,望着月亮有感而发作出来的,当时续不上来,你看你可能续得上来。

徐铉一听到赵匡胤的这两句诗便满头大汗,很羞愧地退走了,满朝文武大臣冥思苦想半天,发现确实续不上来,就算是在文字上可以对仗,却也没有那一种磅礴的气势,只能够算得上是狗尾续貂,所以赵匡胤的这两句诗也始终都是无人能续,直到四百年后朱元璋才对了出来。

朱元璋在听到这个典故以后,信口就念出了诗的下半部分“朗朗浩浩照长夜, 掩尽微微无数星。滔滔宏愿因之起, 挺躯来济苍生灵。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战问鼎开太平”,赵匡胤的诗是纯粹写景,而朱元璋则由景入情,最终转而到了一个帝王的向往,两者之间无缝衔接,创造出了一个很雄奇的画面,而朱元璋的“百战问鼎开太平”也随之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成皇帝后封赠墓地的刘继祖为侯,享10字特权,地主悔青肠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继祖与朱元璋,刘继祖怎么评价朱元璋,朱元璋怎样对待刘继祖

    明太祖朱元璋原籍苏州,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世居苏州,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后来因为灾荒而迁徙至凤阳。到了凤阳后,朱家依然可以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来形容。朱元璋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父亲朱五四和母亲陈氏都是老实巴交的佃户,靠租种地主刘德的田地勉强糊口。尽管如此,灾难还是不期降临

  • 赵匡胤如果在宋初夺取幽云十六州,宋朝在对战辽金会占据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不死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赵匡胤从谁的手中夺取大权,北宋赵匡胤攻辽失败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公元936年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石敬瑭无耻的称比他还小的辽太宗为干爹。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如果北方游牧民族拿下幽云十六州,就等于直接拆掉了把守中原的钥匙

  • 赵匡胤为什么要处死他的救命恩人张琼?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张琼结局,赵匡胤传奇张琼原型,张琼照片

    一、奋不顾身救赵匡胤一命的人宋太祖赵匡胤还是后周世宗柴荣手下时,随柴荣出征攻打南唐。在南唐寿州城外,赵匡胤带人马跳下护城河,向寿州城发起攻击,这是老赵平生最危险的一次,差一点到阎王爷那报到。城上万箭齐发,箭如雨下,“矢粗如椽”,这箭是特制的,杀伤力更强,那时的老赵根本就没有什么当皇帝的想法,全心全力

  • 袁崇焕到底冤不冤?朱棣这件“糗事”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崇焕之死真的冤吗,袁崇焕与朱棣,历史上的袁崇焕死得冤不冤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公元1630年,崇祯皇帝以擅杀毛文龙等罪名,将蓟辽督师袁崇焕凌迟处死。行刑当日,北京城看热闹的百姓将刑场围得水泄不通,人人怒骂袁崇焕卖国无耻,死有余辜。这段血色的历史,最终在《明季北略》中,化为一段让人毛骨悚然的文字:“是时百姓怨恨,争噉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

  • 朱棣断言:将来朱家之事以后都要靠这个女子,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临死前预言,朱棣和朱允炆,徐皇后和朱棣的爱情

    而她便是张氏,朱高炽的正妻。朱高炽作为朱棣的嫡长子,按照道理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登基为帝之后,以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训》,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史载朱高炽体型肥胖,“腰腹数围”,更还有一点腿脚不好,出行都要侍从搀扶。另外一点,虽然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坚守北平,立功卓著,但是相比之下二

  • 朱元璋给了沈万三一文钱,当时没多想,到家后才明白: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给沈万三一文钱是咋算的,沈万三一生,沈万三一文钱变成一亿

    正因如此,范蠡被后人供奉为财神。司马迁在史记中赞叹范蠡是富尔行得的典范。范蠡此人的事迹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清朝时期的胡雪岩就是家喻户晓的了。晚清时期,出现了胡雪岩和盛宣怀这两位富豪。不过朱元璋对他的印象不好,不可能因为他的示好就改变。朱元璋没有因为沈万三的示好就改变观点,当初沈万三是在昆山这里发的家,

  • 朱棣发动政变,是他们两逼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是被逼起兵的吗,朱棣起兵过程有谁帮助,朱棣起兵成功了吗

    因为朱棣是发动了靖难之役,才夺取了皇权的。对于这段历史,很多影视剧都津津乐道,有各种各样的改编。那么朱棣是本来就想夺取皇权,还是被逼的?其原因,在后世存在很大争议,众说纷纭。朱棣发动政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靖难之役的真正原因。1.朱棣被逼从客观角度分析,可以说朱棣发动政变是

  • 朱棣为什么倾尽财力建造北京紫禁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修紫禁城,朱棣哪年进驻紫禁城,朱棣和紫禁城的关系

    但是朱元璋也年事已高,迁都是一件大事情,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后来人,也就是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也因为自己没有定都于北方,为了北方的安定,所以朱元璋才让自己的儿子分别在北方封王,为的就是出现了紧急情况,自己的儿子可以抵抗异族,其中朱棣被封为燕王,在朱元璋的这个战略中,朱棣在抵抗

  • 朱标如果不死的话,如愿登上皇位,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标要是没死朱棣还敢反吗,为什么说朱标不死朱棣不反,如果朱标不死朱棣会谋反吗

    朱标跟朱允炆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同样的文质彬彬,同样的君子风度,但朱标跟朱允炆又不一样,朱标上过战场,做过太子,处理过朝政,与朝中不少大臣关系密切。那么,若是朱标没有英年早逝,朱棣敢动手造反吗?这样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是那般的好笑,朱棣敢动自己的亲侄子,那是因为朱允炆能力不足,朱棣也实在到了

  • 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将它交给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偏心朱标朱棣,朱标死了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朱标死后朱元璋想过立朱棣吗

    可是,建文帝继位以后,明朝爆发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得皇位,朱允炆生死未仆。从结果来看,朱棣要比朱允炆更有能力,那么,朱元璋为何在朱标去世以后,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将它交给年幼的朱允炆呢?其实,将皇位传给朱允炆,也是朱元璋的无奈之举。朱元璋最器重的接班人,还是朱标,这位性格敦厚、做事稳重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