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为人知的秦国水军,规模庞大战力强悍!为何秦危难时却消失了?

不为人知的秦国水军,规模庞大战力强悍!为何秦危难时却消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720 更新时间:2024/1/25 6:40:41

[var1]

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是在齐国和吴国之间爆发,不过虽说是大规模,当时两国也只是千余人的小股水上部队,当时吴国比较注重水师的发展,约有8000多人的水军,齐国也有近5千人。

而当时水师最多的却是楚国,战国时伍子胥伐楚时,就曾击溃20万楚国水陆两师。魏国的精锐"武卒"中,也曾组建过一支千余人的水师用于黄河保卫,后被秦军歼灭。

[var1]

北部燕国在战国后期,名将乐毅曾组织一支2万余人的水师,在今天的山东滨州一带登陆,齐国在田氏代齐后水师基本废止。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据记载的水师力量加起来巅峰时有10余万人。不过,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未曾记载韩赵两国有建制的海战力量。

而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统天下的秦军,秦国陆军可以说屡战屡胜,那么秦国的水军又如何呢?秦国水军虽然历史记载很少,但在一统天下的战争中,可以说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国水军当时的战船称“舫船”,一船载五十人与三个月的军需,顺水可日行三百里。公元前280年,秦昭王派司马错伐楚,秦楚之间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水战。

[var1]

司马错率巴蜀水军10万多人马、一万余太白船、600万斛米粮,沿涪水而下,攻占了黔中郡,从楚军手中夺得汉北、上庸之地。

史料记载“秦为太白船万艘”,“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秦)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其规模可见一斑。

接着,司马错又分兵乘胜东下,到达夔巫。这场涪水之战,司马错的兵锋挺进到楚之西南,取楚商于之地;一路白起率众由陆路出武关攻楚,在鄢城展开决战。

[var1]

白起命士卒和获赦的罪人开凿了一条长渠,引鄢水灌鄢都,破城而入。白起乘胜攻克夷道、枝江、松滋等地,直逼楚之郢都。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楚郢都,郢变成了秦之南郡。楚国为此迁都于陈,因为陈地有楚强大的水军,所以秦军停止了进攻。

公元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就是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灭了魏国。秦国可以水陆并进进攻魏国,说明秦国的水师不仅仅是运输作用,当时已经开始担任了大规模攻击任务。

[var1]

可见秦国的水师虽然不如陆军,但在七国当中,也是响当当的一流水师。在吞并六国的过程中,秦国水师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秦国水军战船主要分为大型楼船和轻捷艨艟、斗舰等两类,以利水上作战时大、小部队及轻、重战舰之间互相配合。

秦统一六国后,秦军在原秦国水军的基础上,又收编了吴、楚、越等国的水军及舰船,使水军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战斗力也更加强。这支水师在拓疆上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时的秦国水军已经建立了有楼船(指挥船)、大羿、中羿、小羿三种主要战舰船及突冒(船首装有冲角)、桥船(轻快战船)等战船的水军。秦国水军也称楼船士,是秦代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其数量仅次于步兵,远远超过车兵和骑兵。

[var1]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尉屠睢所率南征百越的50万大军中,主力即是“楼船士”,可见秦时水军规模之大,且能单独完成作战任务。

秦军主要战船大羿宽大概一丈六尺,长十二丈,可以容战士二十六人,船桨手五十人,控制方向的舳舻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四人,吏、仆、射、长官各一人,共九十一人。

而水上战斗方式一般是先用弩射,再进行接舷战斗,最后登船格斗,有时亦用突冒撞击敌船的作战方法。虽说水军在战国时期仅为辅助,但其规模、潜力和发展趋势不可小觑。巴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有机会发展舟师水军。

[var1]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五世纪,蜀王就建造“鹦鹉舟”航行于江上。秦纳巴蜀之后,以巴蜀为基地,大兴水师,规模十分宏大。在统一战争中,尤其是对百越的战争中,秦水师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史料记载,百越地区路途偏远,道阻且长。秦军正是在创造性地连通珠江水系和漓江水系之后,又巧妙地运用“万艘”兵船将兵员、粮食等一应器械运达百越,最终击败百越。

秦国虽然并不是以水战为主,但非常善于用水军牵制对方,往往让对方水陆不能两顾,秦军再用更强的陆军去击溃敌人!那么秦国水军后来的命运又如何呢?

[var1]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因为车同轨,驿道的建立,使得水师的重要性下降。而且统一天下后,战争军备的需求也降低了,到了秦二世水军更是乱成一团。因为开支庞大,但无法立见作用的水师显得性价比不高。

所以秦朝的水师极有可能是被秦朝自己给废了,这也使得项羽刘邦这些楚人造反时,秦国因为水师的丧失,无法对项羽的大后方实行威胁,只能被动防御。如果有一支强大水师存在,可能秦国也不至于迅速灭亡。

更多文章

  • 屈原屡遭排挤郁郁不得志,为何始终对楚王忠心不二?真相颠覆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屈原为什么不当楚王,屈原为何宁死也不离开楚国,屈原为什么会被小人陷害

    [var1]屈原无疑是当时楚国在文化上最具开放态度、最博学的人。他与怀王具有特殊的感情关系(在诗篇中甚至流露出断袖之癖和对楚怀王单恋的倾向)。他在政治上抱负远大,试图复兴楚国,由楚国来统一天下。但是,从屈原一生的表现看,他绝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缺乏现实感,不懂得政治需要忍耐和等待。他的心理上有严

  • 封神:轩辕坟三妖之千年狐妖恩州驿取代妲己的情节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封神中狐妖简介,女娲轩辕坟三妖最后去哪了,妲己和狐妖二人合体

    《武王伐纣平话》中的妲己 封神中妲己的原型是由两部小说借鉴过来的,一部是《武王伐纣平话》,一部是《春秋列国志传》。这两部小说中的妲己与封神中一样,都是被九尾狐占据了身体的傀儡。《武王伐纣平话》中的故事描述经常有缺漏的部分,有些情节连接不上。这里的苏护之女妲己在获嘉县驿馆休息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在旁服

  • 项羽乌江自刎后,有5个人瓜分了他的尸体,这5人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兵败后在乌江什么地方自刎,项羽乌江自刎全过程,项羽乌江自刎后跟随他的5位名将

    项羽只对自己在乎的人低头,但是在面对其他人时,项羽的性格缺陷就暴露了出来。而他在性格的推动下,逐渐走向失败,最后在乌江自刎。项羽死后,有五个人瓜分了他的尸体。这五个人最后都如何了呢?西楚霸王项羽项羽的祖上是楚国贵族,他的家族在楚国的地位非常高,祖父和父亲都是楚国的高官,一家人为了楚国奉献了生命,因此

  • 湖南发现一批竹简,内容颠覆历史,学者:请从新认识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1974年出土秦始皇竹简内容,秦始皇竹简,秦始皇竹简出土了吗

    而这一切也足以说明,关于秦始皇的一系列传言,很有可能与事实不符,在一定程度上秦始皇也一直是被冤枉的存在,或许会有一些不当的决定,但是称之为暴秦或许并不准确。相信后续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的发现,那时秦始皇到底为人如何,会更加准确的呈现在公众面前。那么专家从湖南出土的那批竹简中,到底发现了什么呢?

  • 刘禅投降之后写3字,司马昭免他一死,群臣困惑,昭:倒过来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禅死后写了哪三个字,刘禅投降魏国后写的哪三个字,刘禅说三个字司马昭不敢杀他

    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按道理,刘备既得到卧龙诸葛亮的辅佐,也曾得到凤雏庞统的协助,应该得天下的。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关羽的大意失荆州,让诸葛亮为蜀国量身定做的既定战略,完全泡汤。一来为了挽救时局,不得不着险棋,二来为了给关羽复仇,刘备发动了三国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 ——夷陵之战,

  • 关羽墓到底有什么秘密,为何千百年来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有了两座陵墓,一座是葬有他首级的关林,另一座则是葬有他尸身的关陵。如今这两处都香火旺盛,并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更令人惊奇的是,据研究表明,他的这两处陵墓都从来没有被盗。这是为什么呢?关羽死后,孙权把关羽的头送给了曹操,从此千古一将——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据资料记载,关羽死后有

  • 韩信拥有帝王命格,却死于妇人之手,司马光:另有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光与韩信关系,韩信为何死于妇人之手,司马光杀妇人是真的吗

    韩信一生命运坎坷,功勋卓著,他为刘邦的汉室基业贡献了极大的力量,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汉室江山。刘邦集团成员也对韩信十分的推崇,刘邦更是亲自说过:“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并在功成之后将韩信封为了淮阴侯。这样一位功成名就,饱受赞誉的淮阴侯,却成为了被刘邦杀死的第一位大人物,

  • 韩信凭借这一招,领1万残兵大败20万大军,千年来无人学会其精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最可怕的一条计策,韩信的必杀秘诀,韩信最强过人之处

    所谓“背水一战”,运用的兵法原理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背水列阵的话,士兵们只能往前猛攻,不然仅剩死路等着自己,然而,韩信当年取得这场胜利,真的只因为这简单的一句原理吗?如果真这么简单,为什么三国时期马谡照搬此计,却失败了?先看看韩信是怎么安排的。被刘邦拜将之后,韩信开启了自己的统兵

  • 原创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那个人才是三国最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后面一句更经典,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到底出自哪里,卧龙不死郭嘉不出

    对于这两人才智的孰高孰低,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想必“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大家都听过,这句话是在《三国演义》的水镜先生所说的,这个水镜先生是一个相士,看人的眼光非常的毒。他这句话的意思是,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旷世奇才,不能同时在世界上展露才能,所以才要其中一个死了。另外一个人才能出山,由此可见

  • 汉初如果用韩信为将,能消灭匈奴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不死能灭匈奴吗,韩信可以打败匈奴吗,假如韩信带兵能打过匈奴吗

    演义和小说里,仗是这么打的,某某勇将越阵而出,三下五除二把敌将斩于马下,然后就是敌军阵营大乱,丢盔弃甲,勇将趁机率众兵丁掩杀过去,大胜。包括那些众寡悬殊的历史战役,本人是存有疑问的,如南朝陈庆之七千人击败敌军数十万人。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是处于弱势的,即使如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也未能达到如此辉煌。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