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战场上失去性命之后,刘备为了给他报仇,率领着70万大军袭击东吴,虽然诸葛亮多次劝说,但是他却拒不听从,遇到了对方的火烧连营,刘备被击败,70万大军死伤无数,蜀国元气大伤,在这场战争之后,刘备也受到了打击,甚至已经看到了蜀国覆灭的可能。
诸葛亮深知刘备的心理,于是就将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在了自己的身上,认为自己应该跟随主公一起前往,有可能会避免这种情况。但当时下令让诸葛亮留在后方的正是刘备本人。所以这种安慰并没有让刘备开心。
在两年之后刘备因病去世,临终之前,专门将诸葛亮叫到身边,将整个蜀国都托付给了对方,甚至还称如果自己的儿子没有能力无法扶持的话,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因为托孤诸葛亮对于刘备更加的忠心,一心想要匡复汉室振兴蜀国。那个时候刘备刚刚去世,蜀国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他并没有在短时间之内带兵出征,反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地方形势大好之后才准备带兵北伐。
诸葛亮挑选的这个时机还是非常好的,那个时候魏国的曹丕刚刚去世,新皇即位,但这位新的皇帝才只有22岁,之前也没有上过战场,在朝堂上也没有太大的能力,很多朝中官员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内忧已经出现,诸葛亮看到这一情况带领士兵开始北伐,计划拿下整个魏国。
当时他带领着国家大部分的优秀将士以及10万大军,开始与魏国正面冲突,短时间之内就拿下了多个城池,马上就要攻打魏国的都城,此时的魏国朝中各个官员疲于应对,因为那个时候魏国大量的名将都在对抗吴国的军队,根本没有办法撤回来保卫都城。唯一留下来的司马懿又被诸葛亮隐去了其他地方,短时间之内也没办法回来。
整个形势对于蜀国来说是非常乐观的,当时蜀国大将魏延找到了长安城的漏洞,他知道此时的长安守卫空虚,就向诸葛亮提出请求,自己带领军队攻打长安,但是诸葛亮却认为这种作战方法太过于冒失。
如果出现其他状况的话很难取得胜利,甚至正面冲突,即使得胜也有可能失去大部分的士兵,所以他先派出了赵云应对魏国的军队,吸引了对方的火力,然后自己带兵从侧面突破,然后攻打长安。这个作战方案更加的稳妥一些,但后人看来却过于胆小了。诸葛亮在战场上也展现了自己的实力,他击败了姜维,杀死了对方的好几位将领。原本形势大好,诸葛亮带兵直奔长安,拿下长安就代表着北伐的彻底胜利,但是此时却来了一个张合。
此人战斗力超强,也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只咬着蜀国的军队,诸葛亮带领的将士中没有人可以与其抵抗。唯一的大将赵云又在前方战场上,分身无术,此时马谡请命希望自己带兵迎战无人可用的情况下,诸葛亮只能点头同意,但是马谡此前并没有过任何的战场经验,此时自建更多的也是为了展现自己,而这场战争也以马谡的失败告终,街亭失守,大量敌军紧随其后,诸葛亮无奈之下只能撤兵,初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回到蜀国之后开始统计战争的伤亡人数,在统计之后,他发现蜀国这次北伐竟然失去了9位大将,再加上还有两位大将马谡等人因为违反军纪被杀,可以说这次北伐让蜀国失去了11位大将。虽然赵云还活着,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因病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后,整个蜀国已经进入了无将可用的状况。
这次北伐从伤亡来看绝对算得上是失败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事情,其实主要源于诸葛亮对于刘备的深厚感情,对方的知遇之恩,让他愿意穷尽一切去奋斗付出,结果最后因为用错人出现了失误,诸葛亮拼尽全力去挽救的蜀国,最后还是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