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真的是被亲弟弟谋害的吗?北宋重臣司马光含蓄的说明了一切

赵匡胤真的是被亲弟弟谋害的吗?北宋重臣司马光含蓄的说明了一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377 更新时间:2024/3/3 5:11:12

九个字记载的谜案

赵匡胤死亡的时候其实是相当的迷惑的,皇帝这种身份,身边应该是随时都跟着好几个御用医生的,在皇帝临死的时候,死亡之后的时间,御医和朝廷重要大臣一定都会前去询问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之中很多皇帝只要一生病,以宰相为首的那群大臣就会去皇宫之中嘘寒问暖,一方面是真心希望皇帝的病情快速的好起来,另外一方面是害怕皇帝病情加重之后没有意识确定后继之人。

如果皇帝病情在一天天的好转的话,那太子的位置或者说临时改变继承人的圣旨就是不会下达的,可是如果皇帝的病情在一天天加重的话,这个时候一些比较机智的大臣就会劝导皇帝该确立太子了,如果之前已经确立太子了的话,这个时候就应该让太子监国,这样才能让国家安稳运行下去,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来看的话,赵匡胤去世时候安静如同死水的情况完全就是不符合中国古代一般政治运行规律。

对于赵匡胤去世时候的情况,宋朝朝廷之中的史官对于这个时候情况的记载都是相当的简陋。赵匡胤死亡前夕和死亡之后以及死亡的原因竟然都是一字不提。很多事情都是直接略过,也不知道当时的史官在做一些什么,还是说这个时候的历史已经被后来的皇帝赵光义给直接篡改了呢?反正在《宋史太祖本纪》之中对于赵匡胤死亡时候的情况只是简单的记载了九个字:“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然后在宋太宗开篇本纪之中也是几个字: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

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就这样不清不楚的死掉了,史书之中的记载比两千多年之前秦始皇死亡时候记载都还要简陋,秦始皇死亡的时候至少都记载了整个过程和病情加重的时候,赵匡胤的死亡则是一个正常人的突然暴毙,真的是相当的不合理,最后从皇位的继承顺序上来看更是诡异,直接就跳过了父子相传,而是变成了兄终弟及。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请问你赵光义有什么资格替他们做主?就因为你想当皇帝的野心吗?

凶手是否是赵匡义

一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当事人都已经死亡了,可以说这件事情已经失去了真相,但做历史工作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还原真相,其实在赵匡胤死后不久时间,一些大臣就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他们通过自己的明察暗访将事情的一个过程还原出来了,这个故事最早的时候是从宋仁宗时代流传出来的,当时欧阳修作为文臣之首负责修撰前代史书,从开封寺庙之中僧人释文英哪里听到了这个记载。

烛光斧影之下的赵匡胤和弟弟赵匡义之间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房子之外负责侍奉的宫女看到了赵匡义多次靠近赵匡胤,后来还听见赵匡胤拿出玉斧头说什么好做好做之类的话,最后大声对晋王说“好为之”,好做和好为之是北宋和南宋时代两个不同的版本,从二人之间的对话我们好像感觉到了赵匡胤心中的怨气,以及好像有传位的感觉,难道真的是作为弟弟的赵匡义将哥哥给砍了?

其实对于赵匡胤是被斧头砍死的比较不靠谱,因为斧头砍死绝对会造成剧烈的外伤,但后来经过群臣对于赵匡胤身体的检查,发现是没有外伤的痕迹的,不过这个检查据说的皇宫之中有人下命令将他的身体清洗之后的检查,外伤没有,至于内伤到底有不有就无从得知了,个人倾向这是赵匡义专门将我们的精力朝着斧头杀人这方面去引,真正的杀人法则应该是剧毒杀之。

因为斧头杀人之间的搏斗场景和造成的巨大伤口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清洗干净像没有发生一样的,人体身上的致命部位总共就那么几个,这是遮盖不了的,赵匡义自己也知道,所以制造出来这个漏洞百出的假象让我们去猜测,最后发现全是漏洞不成立,最后从反方向证明了他即位的合法性,没有通过不法手段杀害自己的哥哥,其实恰恰相反,真相被他掩盖,最有可能的还是剧毒杀人,只有剧毒杀人才能做到悄无声息瞬间暴毙。

下毒杀人传统的赵匡义

当时的赵匡胤中毒之后发现了不对劲,但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不可能将皇位这样隔空传承,所以就大声的辱骂自己的弟弟好做好做,其实是一种愤恨和无奈。而这个时候赵匡义的计策也如愿以偿的得逞了。从历史之中的情况来看,赵匡义就是一个下毒高手,后蜀皇帝孟旭、南唐末代皇帝李煜、吴越国君钱椒都是在投降之后被赵匡义下毒毒死了的,这些都是有直接证据记载的。

对于下毒杀死赵匡胤这件事情,北宋重臣司马光在自己的著作之中曾经记载说赵匡胤暴毙之后,宋皇后让太监总管王承恩赶快去通知嫡长子赵德芳,但王承恩出门之后就直接去了晋王府,然后看见晋王府之中精通医术的医官程德元在盘边等候,等到王承恩将消息告诉晋王赵匡义的时候,他还是有点畏缩不前的,一来是心中自责的原因,觉得自己对不起死去的哥哥。

第二个原因就是赵匡义这个人心机相当深沉,害怕哥哥赵匡胤其实没有中毒,是专门的让这个太监王承恩来试探自己,找到罪名杀死自己好为他的儿子铺路。再或者就是赵匡胤其实已经被毒死了,对于这一点赵匡义和自己的医生专门配置的毒药都是相当有把握的,绝对是可以做到无色无味的。但就是害怕王承恩其实背叛了自己,是皇后派来引诱自己入宫,然后埋伏500刀斧手之内杀死自己。

皇帝死后的权力斗争真的太复杂了,这样的事情多的不得了,远一点的像东汉时代名震天下的大将军何进不就是被十常侍骗进皇宫之后杀死的吗?最后王承恩实在等不及了,就开始直接暗示说再不行动的话,皇位恐怕就成为了别人的了,其实这个时候有继承皇位的人远远不止赵匡义一个人,最具有继承权的是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芳和赵德昭,这两个儿子一个已经18岁,一个已经24岁,其次继承权才到赵匡义和赵光美这两个弟弟身上。

赵匡义杀兄真相大白

事情的真相分析到这里其实已经是相当的明白了,但太监王承恩带着晋王进宫的时候,宋皇后询问是不是赵德芳来了,结果看到晋王之后大为惊骇,但她迅速的反应了过来说将自己母子未来的性命狗托付给晋王了,而赵匡义的回答则是不要担心,我们可以共享富贵。这些口头承诺和之间的反应速度已经心理戏实在太多,宋皇后错在信错了人,没有真正的心腹依靠,使得自己儿子失去了皇位,但她反应过来之后的弥补措施也算周全,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在之后的过程就是晋王赵匡义带着自己的御医为赵匡胤检验情况,最后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也没有说死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个时候的宋皇后联系这一切发生的经过,都知道了原因,但她不说出来就是因为自己势单力薄,根本斗不过晋王,所以最后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说是选择认命了。在成为皇帝之后的赵匡义就开始铲除对自己不利的人物。首先杀死的就是当初和赵匡胤结拜的义社十兄弟。

在皇族之中则是开始铲除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芳和赵德昭。在后来北伐北汉的过程之中,宋太宗经历了高粱河之败,自己坐着驴车失踪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群龙无首的时候,很多老一辈的将领都主张让太祖皇帝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不过这件事情没有成功,赵光义就迅速的回来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他相当的愤怒,对于整个北伐军队都清洗了一遍。

北伐本来都已经打胜仗了,赵光义还不赏赐这让将士寒心不已,最后看不下去了的赵德昭开始建议赵光义赏赐群臣,但这个时候赵光义却是生气的说:“等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赵德昭听到这句话之后心中害怕不已,最后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取刀自杀了,赵光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伤心哭泣,说你何必如此呢?其实我想这个时候他的心中应该是比北伐灭掉北汉还开心吧。赵德昭死后两年,赵匡胤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莫名其妙的死去了。

结语

历史的真相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司马光这位政治历史文学高手,却是通过隐晦的手段将一切的真相告诉了我们,北宋第二代皇帝赵匡义得位本来就不正当,自己做皇帝之后的心胸狭窄,不断的铲除异己,甚至为了皇位的稳固杀死了许多为赵匡胤效忠的精锐将士,导致北宋禁军力量大损,失去了收复燕云的机会,在他做皇帝的那几年之中,稍微有继承皇位的人都相继被死亡,就连他弟弟赵廷美最后也是忧郁而死。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时,如果曹彰还活着,司马懿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几句话就让曹彰交了兵权,曹彰与司马懿,司马懿是如何篡夺曹魏政权的

    随后,司马懿父子通过这一政变,杀掉了曹爽一党,将曹爽的势力铲除干净,彻底篡夺了曹魏大权,曹魏江山实际上已经变成司马氏的了。试想,假如曹彰能活到曹芳时代,司马懿父子篡夺曹魏大权,结果会如何?司马懿父子能成功吗?回到十年前,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危,托孤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当了大将军,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三国时期的司马昭为啥先打蜀汉没有先打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昭为何先灭蜀汉再灭吴,司马昭为什么灭蜀汉,蜀汉东吴

    直到后来公元263年,蜀汉在曹魏的司马昭发起的魏灭蜀之战中被打败并且灭亡。那么为什么司马昭优先选择了攻打地形复杂的蜀汉,而没有选择先攻打地形相对简单的东吴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情。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之中,蜀国是最早被消灭的国家。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当时还是朝中的一个权臣,他决定发起魏灭蜀

  • 入十万曹军如入无人之境,破百人夹击却要无奈收兵,赵云前后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血战曹军,赵云单挑多少曹军,赵云大破曹军完整视频

    在赵云跟随刘备之前,赵云还跟过一个主子叫做公孙瓒,对,就是那个一身中东抓西擒,还号称自己爱好和平的人。在公孙瓒磐河之战的时候,也曾经骁勇善战杀敌无数,但是始终没有能冲破袁绍帐下区区几百士兵的包围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磐河之战当时的起因是本来袁绍和公孙瓒约定好夹攻冀州,战胜后平分

  • 为何说诸葛瞻才是蜀汉亡国之根?临死前的遗言,恰恰说明问题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瞻为什么全军覆没,诸葛瞻身份揭秘,以诸葛瞻的口吻给诸葛亮写一封信

    《论语·季氏》有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成语祸起萧墙自此经常被用于形容祸乱发生在家里。在中国古代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诸多皇子争夺王权,以致大权旁落;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若是臣子离心离德,各有盘算,皇帝本人又无法调和或把持朝政,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祸起萧墙。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必定

  • 标识牌:以现代化思想分析,三国英雄如何靠宣传,来成就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英雄的特点,永久性标识牌,三国英雄深度讲解

    在三国中也不乏有其他正确的宣传案例,例如刘备的忠孝理智信,以仁心赋予行动真心对待百姓,由此才能垫定蜀国强大的基础。而“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样的宣传手法,虽然在表面上也有些略显夸张,但诸葛亮与庞统却也以实力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得以万古流芳,这些事件再次向我们证明了宣传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现

  •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江东孙坚的武艺如何,在三国中属于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正史孙坚战绩,三国演义孙坚武功排名,孙坚是江东人吗

    三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武将,各个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有被称为武圣的关羽关二爷,有被称为武神的常山赵子龙,被称为鬼神无双的吕布吕奉先等等之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江东猛虎"孙坚。那么作为三国中,凭借武力和战功封侯的孙坚,到底在这些武将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其实孙坚的武力值在当时可以说是

  • 一场暴雨冲毁关羽墓,墓中出土一物,专家鉴定后傻眼:我们拜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一场暴雨冲出关羽陵墓,无意挖出关羽墓,关羽墓出土现场视频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若论武力,关羽在三国当中绝对是第一梯队的,除了吕布之外,几乎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而且关羽特别善于在千军万马当中发动突然袭击袭杀敌军主将,比如他在帮曹操斩杀文丑的时候,简直可以说武将“踹阵”的典范了:忽见十余骑马,旗

  • 中国三大奇人,诸葛亮跟他们比只能靠边站,最后那个传言存活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大奇人诸葛亮,历史上诸葛亮真有此人吗,中国历史上的诸葛亮有多牛

    除了诸葛亮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高人,其中在玄学上造诣最深的有四位,最后那一位据说还存活在世,他们分别都是谁呢?第三位就是与诸葛亮齐名的明初谋臣刘基刘伯温。世人常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刘伯温能掐会算,推演尤为出名,他的一首《烧饼歌》,断定了明朝之后四十

  • 关羽和张飞到底谁强?古书记载颠覆历史,专家: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绝句》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将江上的场景写得十分清晰,而且有一股中国式的意境,对于古人而言,这样的场景时常能够见到。在三国的时候,就有几场江面的战争,十分精彩,其中,张飞和关羽就打过这样的战争。只要是中国人就知道关羽和张飞,他们两个人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都是一个层面。在正史

  • 董卓麾下,藏着多少人才?两个顶级谋士,三个帅才,将才数十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董卓的两个谋士,董卓身边的三大谋士,董卓麾下猛将都有谁

    《次韵冯圆中郎中游甘露寺》有言:“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三国鼎立,割据一方,并没有让整个时代变得繁荣,黎民百姓也一直遭受着战乱之苦,如果可以,大家当然希望全国统一。但遗憾的是,那些胸有雄才伟略的人大多喜欢争名夺利,每一个人都想站在权力的顶峰,一些人说自己是为了这万里江山不被外族人觊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