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入十万曹军如入无人之境,破百人夹击却要无奈收兵,赵云前后对比

入十万曹军如入无人之境,破百人夹击却要无奈收兵,赵云前后对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21 更新时间:2024/2/21 19:07:07

赵云跟随刘备之前,赵云还跟过一个主子叫做公孙瓒对,就是那个一身中东抓西擒,还号称自己爱好和平的人。在公孙瓒磐河之战的时候,也曾经骁勇善战杀敌无数,但是始终没有能冲破袁绍帐下区区几百士兵的包围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

磐河之战当时的起因是本来袁绍和公孙瓒约定好夹攻冀州,战胜后平分冀州地块,但是最后袁绍却独自占领了冀州城。公孙瓒当然不干,派遣自己的弟弟公孙越去向袁绍讨回自己的领地,没曾想公孙越事情没办成,还早早的被袁绍的伏兵给杀了。

这么一来,公孙瓒能放过他么,攻城略地就来讲兄弟义气,战后分赃割地就当放屁,最后还要杀了我弟,公孙瓒当然要为弟弟报仇,和袁绍大战于磐河。

那个时候的赵云虽然在公孙瓒的帐下,但是因为理念不统一,一直没有得到公孙瓒的重用。直到最后,赵云眼看公孙瓒就要被打败了,才冲上阵前平文丑斩麹义救出了公孙瓒,让公孙瓒本来处于弱势的局面反败为胜。

赵云乘势追击,一直冲到袁绍后方观战台下准备斩杀袁绍。当时有几百个士兵围着袁绍,赵云一时也近不了身,

只能和面前的守卫军展开厮杀,后方护卫劝告袁绍到矮墙内躲避,这个时候的袁绍觉得让她钻入矮墙有损尊严,非常气氛的把头盔摔在地上,对将士们说:宁愿战死沙场,也不钻入矮墙苟且偷生。

众将士见这个状况,也没啥好说的,只得跟赵云一行人马死磕了。还别说,这个置之死地而后生抵抗还有了成效,赵云对这帮人也是久攻不克,直到后来颜良带着一众人马杀到,赵云见境况对自己不利,只得撤兵。

那么赵云能在长坂坡十万曹军中七进七出,为什么对区区几百人却束手无策了呢?

首先,袁绍在磐河的几百人属于护卫军,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良将,骁勇善战。而在长坂坡的十万曹军,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混日子领军饷的散兵游勇,真正出现战事的时候,没逃跑就不错了。在这方面,袁绍的那几百人就更胜一筹。

其次,磐河之战要先于长坂坡之战很久一段时间,磐河之战时期的赵云,还处于初出茅庐未经世事,战斗经验空白,战斗能力也只能说刚起步。而长坂坡时期的赵云,已经身经百战有勇有谋,在刘备帐下已经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甚至刘备与他以兄弟相称,足矣见得赵云当时对刘备的重要性。再加上长坂坡时期,赵云的目的只是救出阿斗,并不用疲于应战;而在磐河时期,赵云就是正面对决,目的是要娶得袁绍的首级,目标不一样战法肯定也不一样。

最后,时间上也是一定的因素,长坂坡时期,赵云七进七出几乎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从上午到黄昏。而在磐河,赵云本来就是跟几百位守卫军正面对决没有多久,大将颜良就率军杀到,本来就对自己不利的境况,现在更是雪上加霜,赵云不得不撤了。

所以从上面几个角度再来看,赵云能在十万曹军中七进七出,而几百人的围攻都不能攻破也是情有可原。战斗也是要讲究天时地利的,很多时候就因为天时地利不对,让战争的方向也会改变。

更多文章

  • 为何说诸葛瞻才是蜀汉亡国之根?临死前的遗言,恰恰说明问题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瞻为什么全军覆没,诸葛瞻身份揭秘,以诸葛瞻的口吻给诸葛亮写一封信

    《论语·季氏》有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成语祸起萧墙自此经常被用于形容祸乱发生在家里。在中国古代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诸多皇子争夺王权,以致大权旁落;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若是臣子离心离德,各有盘算,皇帝本人又无法调和或把持朝政,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祸起萧墙。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必定

  • 标识牌:以现代化思想分析,三国英雄如何靠宣传,来成就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英雄的特点,永久性标识牌,三国英雄深度讲解

    在三国中也不乏有其他正确的宣传案例,例如刘备的忠孝理智信,以仁心赋予行动真心对待百姓,由此才能垫定蜀国强大的基础。而“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样的宣传手法,虽然在表面上也有些略显夸张,但诸葛亮与庞统却也以实力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得以万古流芳,这些事件再次向我们证明了宣传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现

  •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江东孙坚的武艺如何,在三国中属于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正史孙坚战绩,三国演义孙坚武功排名,孙坚是江东人吗

    三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武将,各个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有被称为武圣的关羽关二爷,有被称为武神的常山赵子龙,被称为鬼神无双的吕布吕奉先等等之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江东猛虎"孙坚。那么作为三国中,凭借武力和战功封侯的孙坚,到底在这些武将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其实孙坚的武力值在当时可以说是

  • 一场暴雨冲毁关羽墓,墓中出土一物,专家鉴定后傻眼:我们拜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一场暴雨冲出关羽陵墓,无意挖出关羽墓,关羽墓出土现场视频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若论武力,关羽在三国当中绝对是第一梯队的,除了吕布之外,几乎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而且关羽特别善于在千军万马当中发动突然袭击袭杀敌军主将,比如他在帮曹操斩杀文丑的时候,简直可以说武将“踹阵”的典范了:忽见十余骑马,旗

  • 中国三大奇人,诸葛亮跟他们比只能靠边站,最后那个传言存活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大奇人诸葛亮,历史上诸葛亮真有此人吗,中国历史上的诸葛亮有多牛

    除了诸葛亮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高人,其中在玄学上造诣最深的有四位,最后那一位据说还存活在世,他们分别都是谁呢?第三位就是与诸葛亮齐名的明初谋臣刘基刘伯温。世人常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刘伯温能掐会算,推演尤为出名,他的一首《烧饼歌》,断定了明朝之后四十

  • 关羽和张飞到底谁强?古书记载颠覆历史,专家: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绝句》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将江上的场景写得十分清晰,而且有一股中国式的意境,对于古人而言,这样的场景时常能够见到。在三国的时候,就有几场江面的战争,十分精彩,其中,张飞和关羽就打过这样的战争。只要是中国人就知道关羽和张飞,他们两个人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都是一个层面。在正史

  • 董卓麾下,藏着多少人才?两个顶级谋士,三个帅才,将才数十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董卓的两个谋士,董卓身边的三大谋士,董卓麾下猛将都有谁

    《次韵冯圆中郎中游甘露寺》有言:“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三国鼎立,割据一方,并没有让整个时代变得繁荣,黎民百姓也一直遭受着战乱之苦,如果可以,大家当然希望全国统一。但遗憾的是,那些胸有雄才伟略的人大多喜欢争名夺利,每一个人都想站在权力的顶峰,一些人说自己是为了这万里江山不被外族人觊觎,但

  • “以少胜多”是项羽楚军传统,垓下之战十万大军为何却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垓下之围项羽带了多少兵,项羽垓下之围一人杀了多少汉军,垓下之战项羽有多强大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按常理来说:项羽手中还有十万人马,为什么不最后一搏?要知道“破釜沉舟”时的项羽手中兵力更少,却还是大败秦军。后来楚汉争霸时,项羽更是用3万人马就完胜刘邦56万大军,可见,楚军的战斗传统就是以少胜多!而垓下之战10万大军却感觉完全不经打,项羽为什么最后丢下大军自己就跑呢?一:刘邦撕毁

  • 湖南出土一批秦简,秦始皇钦点的传位对象,也许并非是公子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挖掘秦始皇墓,秦始皇传位扶苏是真的吗,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直接传位给扶苏

    每念及此,心中总会不由生起一丝疑惑,扶苏的自杀,为何看起来就像早有准备一样,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质疑,就好像在配合父王秦始皇演一出早已经排练好的剧本一样。如果扶苏真的是一个鲁莽且草率,愚忠愚孝之人,秦始皇又为何一定要选他做接班人呢?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呢?最近重读了《史记》中相关人物的传记和《资治通鉴》秦

  • 他出身少林,一生传奇,敢比李逵猛过张飞,击毙张灵甫活捉王耀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灵甫与王耀武,张灵甫是王耀武的手下吗,张灵甫和王耀武谁的名气大

    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少年时,他因家贫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后到少林寺学习武术。许世友自己说在少林寺练了八年,比武松还多两年。许世友的少林功夫,帮助其在以后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许世友打仗的特点就是猛狠不要命,绝对是一个拼命三郎。一、“大刀团长”威名远扬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