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少年时,他因家贫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后到少林寺学习武术。许世友自己说在少林寺练了八年,比武松还多两年。许世友的少林功夫,帮助其在以后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许世友打仗的特点就是猛狠不要命,绝对是一个拼命三郎。
一、“大刀团长”威名远扬
许世友可以说是红四方面军的一把尖刀,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到军长,都是许世友拼命拼出来的。许世友曾7次参加敢死队,2次担任敢死队队长,敢打硬仗、恶仗,4次负伤,屡建奇功。
红军缺枪少弹,许世友就说:“大刀是冷兵器中最为便当、最让敌人胆寒、最有号召力的一种兵器。”
当时在许世友的要求下,红25师从师长到战士,每人都有一把系红布的大刀,都是纯钢打造的,连砍十几个铜板都不卷刃。
许世友带领的红军,每人一把大刀,和对手比的就是胆量,敢于亮剑的气势,两军相逢勇者胜。许世友勇冠三军名扬天下。
漫川关突围是事关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命运的重大战役,红四方面军处于国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徐向前直接命令红十二师担任主要突击部队,徐向前当面向红十二师担任突破任务的红三十四团团长许世友交代了任务。战争残酷到什么程度,整个三十四团牺牲人数早都过了大半。一个六百人的营,仅余80多人。战争到最后关头,许世友的一营长最后是由姓陈的司号兵代替的。许世友用全团的大刀胜利让主力突出了重围。
在反“六路围攻”中,许世友指挥万源保卫战,坚守阵地3个月,打垮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徐向前对这次战役评价:“假如万源失守,我军就有被压出川北的危险。敌人拼了死命,我们也拼了死命,这是关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一次决战,不拼命不行啊!”
许世友是少林和尚出身,又是敢死队,冲锋陷阵,一马当先,手握大刀,横扫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就一个字猛。
二、孟良崮战役,消灭张灵甫
74师是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号称“五大金刚”之首,由美国顾问长期训练,拥有全套美式装备,担任过首都卫戍部队,被诩为蒋家王朝的“御林军”。该师师长张灵甫宣称:“有七十四师,就有国民党! ”
华野的粟裕是军事天才,要在百万军中取人家的上将人头,这需要赵云这样的猛将出马才有可能。许世友就是一个,当时许世友的九纵是主攻孟良崮的主力之一,战役关键时刻,陈毅对许世友说,“现在不惜一切代价,把孟良崮拿下来。你们打掉一千,我给你补一千;打掉两千,我给你补两千。谁打下孟良崮,谁就是英雄!”
许世友命令各级干部“靠前指挥”,身先士卒。他在电话中对几位师长说:“你们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带头冲!牺牲了,一人送一口棺材! ”
许世友将所有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机构工作人员和勤杂人员也要上,连伙夫都要冲锋陷阵。钢对钢,铁对铁,硬对硬,许世友与张灵甫针尖对麦芒,是英雄是狗熊战场上见。
最终74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被冲上主峰的战士们乱枪射死。至此,号称“蒋家五大金刚”之一的第74师全部、干净、彻底地被华东野战军歼灭。
三、毛泽东点将,活捉王耀武
1952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建国后第一次来济南视察时,亲口对在场的许世友等山东党政军领导人说:“济南战役打得那么迅速、彻底,天下恐怕只有两个人想不到,一个是本人毛泽东,一个是蒋介石。”
济南战役的主将是毛泽东亲自点名山东兵团司令许世友来担任。1948年8月25日,毛泽东致电粟裕、谭震林,指定正在养病的许世友担任济南攻城部队指挥员。毛泽东看重的是许世友勇猛的作战作风,好钢用在刀刃上。
守济南的则是国民党名将王耀武,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当时济南各大报刊称誉王耀武“当年三捷长沙,近日砥柱黄河,古城名将,相得益彰,济南城防,坚如磐石,固若金汤”。
只可惜王耀武遇到了许世友,许世友的战术就是,济南攻坚必须像杀牛一样杀其要害,对济南守军要采取“牛刀子战术”:集中兵力和火力,东西并举,数把尖刀冲开血路,向守军的心脏凶狠地剜下去。许世友给攻城各部队提出的要求是:不能摆困难,不能找借口,各自解决自己当面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攻击!
许世友的作战风格就是刺刀见红,气势如虹,一拼到底。就是他当敢死队的风格,军队的风格就是其个人的风格,什么样的将领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军队。
济南战役,华东野战军经8昼夜激战,以伤亡2.6万余人的代价,共歼国民党军10.4万余人(内起义2万人),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
华野司令陈毅写诗称赞许世友:
鲁南大捷催战鼓,许是英雄猛如虎。
今日西进战胶济,泉城活捉王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