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西晋崩盘到北魏崛起,梳理十六国时代135年间的诸雄争霸演变

从西晋崩盘到北魏崛起,梳理十六国时代135年间的诸雄争霸演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08 更新时间:2024/1/17 12:16:49

十六国是指西晋末年至东晋以及南朝初期,分布在中国北方和巴蜀地区的16个规模较大的政权,如若将全部政权计入在内,则前往大大小小共计建立了20个政权。其政治势力纷繁复杂、百余年间争霸之错综复杂,在中华史上堪称罕见。然而厘清十六国时期的政治发展脉络,不仅有助于当时的社会格局,同时也有利于理解衔接其后的南北朝乃至隋唐前期的中原社会特征。

为了更好的方便了解这段历史的演变过程,我们淝水之战为时间节点,将十六国分为两大阶段进行分别梳理。

1、汉赵建立,氐成割据

西晋灭掉吴国之后,统一天下之后仅仅11年后,为争夺天下至尊之位,司马氏藩王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史称“八王之乱”。常年的战乱持续祸乱中原,极大的损耗了中原政权的实力,动摇了晋室对天下的掌控能力。公元304年,匈奴族屠各部领袖刘渊趁着八王之乱捞足政治资本,在晋南盆地建立汉国,定都左国城,并以汉朝公主后裔的身份,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旗帜。

与此同时,自关中遁入巴蜀的氐人流民领袖李雄,在四川盆地建立起了成国,定都为成都。成国(后改国号为汉,合称成汉)与汉国(后改国号为赵,合称汉赵,又称前赵)的建立标志着西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人们开始进入十六国时代了。公元309年,刘渊迁都平阳,此后汉国先后攻破西晋帝都洛阳和临时帝都长安,西晋宣告灭亡。

然而,就在西晋覆灭的第二年,先期南迁的晋室宗亲司马睿王导、王敦等南迁士族的扶持下称帝,史称“衣冠南渡”。同时并州刘琨、青州曹嶷、幽州王浚等西晋牧守依然坚守在北方抵御汉赵的扩张,而凉州牧守张寔在得知西晋灭亡后,用兵自立为凉王,建立前凉政权。在燕幽辽西一带,鲜卑族的宇文部、段部、慕容部长期与幽州牧王浚、汉赵别部石勒等混战在一块。而在晋北、河套一带,匈奴铁弗部与鲜卑拓跋部为争夺地盘而长期对峙。在十六国的第一阶段,汉赵的势力最为强大,其别部石勒位于淮泗一带,往北可攻并、幽,往南可征晋室。然而由于并州刘琨和东晋雄踞江淮的祖逖努力,石勒在此期间并不敢做出过多举动,反而需要忌惮祖逖北伐的压力,不敢轻举妄动。

2、晋室掣肘,两赵对峙

西晋末年,时局动荡不安,年轻时的祖逖很有远大抱负,每每与好友刘琨讨论起时,总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两人一同学文、一起习武。为早日学有所成、报效国家,他们半夜一听鸡鸣,就披上衣裳起床拔剑练武,十分刻苦。故而有闻鸡起舞之典故,说的就是这两人。西晋动乱之后,刘琨镇守北疆,而祖逖练兵磨刀,意欲北伐中原,匡扶晋室。在祖逖的努力下,数年间东晋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领土,威压石勒不敢南侵,被封为镇西将军。然而当时的东晋朝廷内部明争暗斗,因忌惮祖逖势力强盛,派戴渊出镇合肥,以做掣肘之途。祖逖忧愤而亡,西晋这一次北伐大业也因此功败垂成。

没了南方的威胁,石勒得以大战拳脚,先后消灭了并州刘琨、青州曹嶷、幽州王浚等晋室在北方的残留势力,统一了关东地区。此时的汉赵因靳准之乱而内部衰弱,石勒于是从汉赵分立而出,自称赵国,史称后赵。此时的中原地区形成关中汉赵(又称前赵)和关东后赵两强对峙格局,而周边其他政权基本延续不变。只不过此时的幽燕地区,鲜卑慕容部取得了针对段部和宇文部的优势,即将统一燕地。而并州北部的拓跋部和铁弗部依旧处于对峙胶着的局势当中,并未对中原其他势力产生太大影响。

3、后赵拓疆,慕容建燕

石勒,本为匈奴汉赵政权的一员偏师部将,趁汉赵靳准之乱的机遇,自立建赵。然而石勒并非匈奴人,而是与中亚粟特族群颇具渊源的羯胡,其外表面貌与其他各族皆不相同。由于羯人并非完整迁徙到晋朝的,故而更容易遭到魏晋统治者的欺压,石勒以及其亲族就全是奴隶。正是因为曾经遭受欺凌的经历,后赵政权所维持的长达20年的统治中,主要依靠暴政维持。后赵虽然压倒了前赵成为北方最大的势力,但残酷的暴政和后期政权继承问题等,引发了后赵后期的局势动荡,并被冉闵推翻。冉闵所建立的冉魏政权,从一开始就是后赵各方矛盾迸发的一个结果,故而始终难以确保政权稳固,并最终被南下的慕容前燕政权所取代。

鲜卑慕容部,在晋室南迁之后占据辽东,并于337年慕容皝自称燕王,向东晋称臣。经过常年经营,慕容部先后击溃后赵石虎、攻灭辽西鲜卑段氏、继而又重创高句丽,随后趁后赵内讧之时发兵南下,并攻灭了“屠胡灭石”之后称帝的冉闵。当时慕容俊名义上是东晋的臣属,而冉闵却是自立为帝的“叛党”,故而在面对冉闵求援抗胡的请求后,东晋无动于衷。占据关东之后,慕容俊拥有辽东辽西以及关东等大片地域,随即称帝,建国前燕。

4、秦燕对峙,东晋西征

后赵分崩之后,慕容部得以入主河北,建立前燕政权,并定都邺城。与此同时,关中氐人也在长安城建立了前秦政权。当时的东晋正值桓温当权之时,桓温于公元349年发兵西征,并灭掉了成汉,使得四川盆地重新被晋室掌握。此后,桓温分别于354年、356年和369年三次发动北伐。首先桓温北伐由苻健刚刚建立不久的前秦,此次北伐前期胜而止步、先胜后败,然而正是在这次北伐途中,王猛前去桓温大营中求见,并上演了一场扪虱谈天下的故事。而在王猛的言语中,或明或暗的点出了桓温挟军阀以制朝廷的心思。此后的两次北伐,除了第二次北伐河洛之时,击败姚襄,收复洛阳外,其余都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相对于东晋,前燕对前秦的威胁更大。河北地处平原,幅员辽阔且土地肥沃,十分适合耕种。相对而言,前秦建立初期,南方有东晋、北方有拓跋代国、西方有前凉、东方有前燕,地缘条件比慕容氏要差很多。然而在关中、陇右一带的士族豪强和彪悍民风的支撑下,前秦由苻坚、王猛这对君臣带领,战胜了昏聩的慕容暐、慕容评君臣。前燕慕容垂,堪称一代战神,却在前燕不得重用而被迫遁走前秦,两国朝局清浊之别可见一斑。

5、前秦压顶,淝水大战

公元370年,前秦灭前燕,拉开了统一计划的步骤。随后前秦趁同为氐人的前仇池国政权内讧,攻灭之,并开始为进军汉中和巴蜀做准备。此后东晋梁州刺史杨亮北伐仇池,但遭到前秦攻杀,随后前秦开了征伐汉中和巴蜀的步伐。巩固了前秦在巴蜀的统治之后,前秦又开始挥师西进,消灭前凉,占据了河西走廊。并且借助铁弗部的力量协助,北上灭掉拓跋部代国政权。至此,前秦的疆域大体与此前西进灭吴、此后隋朝灭陈时的面积相当。秦晋冲突愈发激烈,前秦压顶之下,派系林立的东晋士族不得不抱团抗敌。

此时的前秦丞相王猛已经去世,如若按照王猛遗策,应当首先抚平前秦内部隐患,而后趁南方政权更迭、晋室法统动摇之机,一统天下。只是当时前秦内部,苻坚所在的氐族被限制过狠,可新征服和投奔而来的其余胡族武装却势力强大。弱干强枝之下,只能通过对外征伐来加强中枢对军权的掌控。然而淝水一战,北府军神勇无比,而前秦军队却如同乌合之众一般,溃逃之下,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不仅终结了前秦鲸吞天下的脚步,同时也再次打碎了已经统一起来的北方。

1、前秦崩溃,诸雄混战

淝水大战之时,前秦主力几乎都在南方前线,而拱卫京师的兵力不足。当关中的鲜卑、羌等族首领得知前秦溃败之后,纷纷宣布独立。次年,东晋北伐并攻占山东河南一带,造成前秦全线崩溃解体。此后鲜卑降将慕容垂于河北复立燕国,称后燕;前燕遗族宗亲在关中建立西燕;羌人姚苌自立,建国后秦。此后,西秦、后仇池等政权也先后建立。北方再度回到了诸雄混战的局面。

此后,鲜卑拓跋圭于代地复国,但将国号改为“魏”,史称北魏。而前秦将领吕光在平定西域之后,得知前秦覆灭,于是用兵自立,建国后凉,其行事轨迹与前凉的建立如出一辙。此后北方的众多政权相互征伐,愈演愈烈。

2、凉燕裂变,秦魏时刻

淝水之战后,后秦先联合西秦灭前秦,继而又灭西秦,并促使后凉投靠到后秦麾下,一时间风光无二,而此时的北魏拓跋部也在拙长成长着。在4世纪至5世纪相交之时,不足时间的时间之内,后凉分裂出来西凉、南凉和北凉,而后南凉、北凉又联手后秦灭了后凉。同时后燕也被北魏在参合陂之战中击败,此后南燕独立与山东半岛,而后燕余部退居辽西之后又被冯氏取代,建立了北燕政权。

伴随着后凉和后燕裂变同时进行的是后秦和北魏的高光时刻。然而铁弗部叛秦自立,建胡夏后,屡次攻打后秦,尔后东晋刘裕北伐,更连接重创后秦,并于417年攻破长安,后秦灭亡。此后的北方,渐渐成为北魏一枝独秀的局面。

3、刘宋篡晋,北魏崛起

进入十六国时期后期,中原争霸的修罗场中,逐渐成为北魏和东晋两个大玩家并立的格局,奠定了南北对峙的雏形。除了后秦之外,南燕、后仇池等南边靠近东晋领土的政权相继被东晋北府军消灭。而作为北府军首领的刘裕,则凭借这些东晋史上空前的大功勋,建立起卓越的威望,并力压士族世家阶层成功登顶,篡晋称帝,建立刘宋,开启了南朝的序幕。

与此同时,北魏在击败后燕之后,日渐强大。当时的中原已经没有足以于拓跋氏抗衡的强权了。在北魏相继灭掉北燕、夏和北凉这三个北方政权之后,彻底终结了十六国时代,并开启了北朝。从此中国历史步入了南北朝对立的新格局,而源于魏晋士族门阀模式的南朝和源于十六国时代军事贵族模式的北朝将在长期对峙中发生碰撞和交融,并最终诞生出隋唐帝国的新气象。

通过对十六国时期的全面梳理,我们可以更好的从这段混乱历史中厘清一个发展脉络。从中我们既能看到两汉风骨和魏晋清谈的遗存,也得以窥见隋唐文武并重社会风气的历史渊源。

更多文章

  • 吕雉:不能媲美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雉与武则天,吕雉和武则天治国水平,吕雉与武则天谁的权力更大

    武则天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传奇。吕雉的故事,则现实得令人如鲠在喉。嫁给刘邦,并非因为感情。确切地说,刘邦是吕雉的父亲吕公挑选的女婿。当年,为躲避仇家,吕公一家从外地迁居沛县。因吕公和沛县县令关系好,当地官员为巴结上司,纷纷前去祝贺吕家乔迁之喜。在排定宾客座次时,主吏萧何叫仆役把贺礼不到一千铜钱的都安

  • 他一路晋封享尽荣华,将李世民戏耍于股掌,逝世18年险被拖出棺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打天下最出名的三个猛将,辅佐李世民的两位谋臣,谁的死让李世民悲痛欲绝

    而这一切却在公元643年有了转变,治书侍御史唐临上奏李世民弹劾封德彝生前的无恶不作。面对这份弹劾李世民一下子未能反应过来,特别是奏折上表明,封德彝表面上虽是李世民的心腹,但他背地里勾结李建成,唐高祖李渊几次想废太子换李世民都是因为封德彝的阻挠才未有下文。封德彝在世时是初唐官场人脉最好的官吏,关于他的

  • 唐玄宗年过76,儿子唐肃宗送他100个宫女,两年后玄宗便衰竭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和唐肃宗同年同月死,对唐玄宗的一生进行历史评价,唐玄宗的悲惨生活

    唐玄宗年轻时,虽然没有太过于荒废朝政,但还是过于沉迷于美色,所以导致他对当朝的局势进行了误判,而且还在自己的儿子和大臣心目中树立起了一种心狠手辣的形象。唐玄宗面对爱情和亲情,一个是给的太多,一个是亏欠的太多,他虽然抱得美人归,一直哄得杨贵妃喜笑颜开,但是他和自己的儿子们的情感却非常的浅,所以他的儿子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兄弟殆尽,却为何不敢动李建成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杀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为何无人保护李建成

    中国古代最为出名的皇家为夺权手足相残之事,一个是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另外一个则要属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李世民在唐朝首都长安城的太极宫北宫门,也就是玄武门发动政变。据说玄武门打开时,内里一片血流成河,太子李建成与四皇子齐王李元吉全都毙命;这还不算完,灭了兄弟后,李世民又直接进

  • 李隆基为什么要在发动政变后,杀掉了四个千古留名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发动的政变,李隆基杀了什么人,李隆基为什么杀了三个儿子

    一、武则天晚年到李隆基坐稳皇位前,前后不到十年间,大唐王朝政变不断。李隆基就发动了两次,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李隆基搞的两次政变,一次叫做唐隆政变,在他伯父唐中宗死后,和他姑姑太平公主一起发动,从而灭了他伯父唐中宗一族,把皇帝的宝座抢到了他父亲唐睿宗这一系。另一次叫做先天政变,已经当了皇帝而没实权的

  • 山东武则天:1986年开辟王朝称帝,坐拥500信徒还建立了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后宫有多少人,武则天登基后后宫佳丽去了哪里,山东武则天的江湖记忆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自夏朝其对于天下帝王的选择便是世袭继承制度,即使不是由上代帝王的儿子继承,也是兄弟或侄孙继承皇位,在重男轻女的封建制度的桎梏之下,女性想要当上皇帝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执政时间在所有皇帝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 武则天怀孕不能侍寝,看到亲姐姐爬上龙床,她仅仅说了六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心机宫女爬上龙床还怀上了龙种,武则天怀孕时对姐姐说了哪六个字,武媚娘发现宫女爬上龙床

    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女性都没有自由的权力,只能成为男人的附属品,也正是因为这样,女性很少能够出人头地。而武则天却能够逆天而行,最终自己成为了女皇,其中的过程非常艰难,要知道她能够成为皇帝,这和她的手段脱不了干系。据悉当时武则天随着自己父亲一起前往四川,当时袁天罡恰好路过,

  • 你以为就现在的人会炫富?唐朝上流社会炫富的方式更高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上流社会炫富三宝: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一、昆仑奴昆仑一词,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有着特殊的意味,几乎所有的神话传说都能和昆仑扯上联系。但是昆仑同样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黑色。这一点在唐朝的昆仑奴上就有很好的体现。昆仑奴,指的就是黑色的奴仆。唐朝时期的昆仑奴,通常来自南洋诸岛和非洲地区。唐朝时期,唐朝

  • 难怪武则天不与李世民合葬,而选第二任丈夫李治,原来她另有打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女帝武则天为何要和李治合葬,武则天与李世民和李治关系,武则天为什么能嫁给李治

    在唐朝这么一个尚且非常封建的朝代武则天能够打破规则,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实在是厉害。武则天死后强烈要求一件事情,是什么呢?那就是她要和自己的第二任丈夫李治合葬,但是理由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那是因为两人是真爱,但是也有人认为武则天这个举动也有他的目的在。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武则天进宫的时候

  • 顺治只活到24岁,为何就能有14个孩子?确定都是亲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顺治活到24岁却有17个子女,顺治有几个孩子成年,年仅23岁的顺治却有17个孩子

    放到现在,很多人24岁连婚还没结呢,更别说生孩子,而且还如此“高产”。那么顺治皇帝是如何做到的呢?这14个孩子确定都是他亲生的吗?又会不会跟他的叔叔多尔衮有关系呢?顺治的第一个儿子顺治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太后唯一的儿子,这“出厂配置”一看就是人生赢家。不过现实却狠狠打脸,在那个子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