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秦赵打得不可开交,楚国却不趁机攻秦

长平之战:秦赵打得不可开交,楚国却不趁机攻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1 更新时间:2024/1/16 17:55:30

其实楚国并非不想得渔翁之利,而是有着诸多限制。首先楚国实力不敌秦国,其次秦楚之战中,楚国多次战败,从心理上畏惧秦国,不敢肆意攻秦,最后楚国也无强有力的领导,一盘散沙难以积聚力量。

[var1]

首先,从实力方面讲,楚国确实无攻打秦国能力,即使秦国忙于长平之战。

举一个例子,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曾邀请楚国国君楚怀王武关(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会谈。期间,秦昭襄王直接俘虏楚怀王,楚怀王莫名其妙成为秦国人质,楚国短时间内无国君。楚国为求和解,直接进献封地,送宗室子弟熊元人秦当质子。

[var1]

史料证明,秦国趁着两国会谈,直接扣押楚国国君,把楚国耍得团团转,楚国表面还不敢有任何怨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和楚国一个天一个低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就算当时秦国忙于长平之战,楚国也不敢趁火打劫,毕竟实力相差过大。其实楚国也算有自知之明,否则就是自掘坟墓,连暂时安定都难以保全。

所以说,楚国实力决定其不敢放肆,即使楚国暗地里攻打秦国,一旦长平之战结束,秦国肯定也会秋后算账,楚国不敢攻秦的最大原因就是实力。

其次,从心理上说,楚国畏惧秦国,因为秦楚战争中,楚国失败次数太多。

根据史料统计,丹阳战争中,楚国损失惨重,八万士兵被秦国屠杀,俘虏楚国将军。两年后,秦楚战争中,楚国再次战败,不仅割地赔款,祖宗王陵都被白起夷为平地。毛遂寻求楚国帮助,史料记载毛遂慷慨陈词:“一战失鄢郢,二战烧夷陵,三站辱没祖宗”。毛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楚国才同意出兵十万救助赵国。

[var1]

从史料可以看到,秦楚战争中,秦国基本上毫无败绩,楚国已经失败到连祖宗王陵都难以保护。面对秦国进攻,楚国几乎是一退再退,这种失败几乎根植于楚人内心。秦国在楚人心中,几乎就是不败的神话,楚国有一种畏惧恐怖心理。

这一点日后也被证实,毛遂出访楚国,经过一番苦口婆心,楚国才唯唯诺诺决定出兵十万救赵。所以,多次失败的经验,已经导致楚国对秦国有一种畏惧心理,不敢贸然出兵,甚至秦国忙于战争,楚国也不敢贸然行动。

最后,楚国无强有力的领导,难以领导楚国众人抵抗秦国。

公元前323年,楚国攻魏,占据魏国八座城池,随后楚国又攻打齐国。楚国当时有攻魏伐齐的能力,但国君却昏庸无道。优势面前,陈轸作为秦国说客,诱惑楚国大将昭阳退兵,昭阳昏庸无能。楚顷襄王在位期间,朝政也是一片混乱,大多都是昏庸平碌之辈,不堪重用。

[var1]

即使秦国当时受困于长平之战,国力损伤,但楚国却缺乏有力领导以及将领。秦国在战国时期相继出现多位有作为的君主和将领,能够引领全国对抗强敌,楚国却日益昏庸,上无明君下武将领,难以领导全国对抗秦国进攻。面对秦国步步紧逼,楚国君主只能退让,不能正面抵抗。或者楚国君主就没有趁机攻秦的意识,只想求得暂时安定。

所以,当时楚国国政混乱,尚无有才能的国君领导全国,秦国深陷长平之战,楚国国君也无背水一战的勇气,只会忍受祖坟被掘的奇耻大辱。

[var1]

综上所述,楚国不敢攻秦的最大原因就是楚国实力不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早已经成为战国第一强,楚国实力远不及秦国,不敢攻秦实属无奈。面对多次失败,楚人已经对秦国产生畏惧心理,出兵救赵已经是极限,又岂敢明目张胆攻击秦国。而且除过无强有力的领导,国政混乱,难以积蓄有生力量。楚国最后被灭,难以避免。

在多次失败面前,产生畏惧心理是人生常态,但一定要学会调整,千万不能因此放弃,一旦放弃可能就是永久失败。很多时候,人生需要屡败屡战,毕竟大多数人都不能一次性成功。

更多文章

  • 秦国丞相李斯死得到底有多惨?身受九大酷刑,实在是惨不忍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斯死时用了多少酷刑,李斯为什么是死得最惨的丞相,李斯为什么遭受五种刑罚

    那么“具五刑,诛三族”到底是怎样的一系列刑罚,到底有多残酷呢?“诛三族”我们不多说,单说真正施刑在李斯本人身上的“具五刑”。“具五刑”按照时间划分,有奴隶社会具五刑和封建社会具五刑。而李斯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最初期,其受到的“具五刑”还是奴隶社会的“具五刑”。[var1]“具五刑”主要包括“黥、劓、刖

  • 长平之战时,如果赵国取得胜利,那赵国能不能一统六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赵国长平大败秦军

    [var1]秦能统一六国,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到秦始皇统一,共七位国君不懈努力才完成的,这七位个个能力出众,其中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更是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长平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秦昭襄王打赢了长

  • 太子丹和秦始皇儿时同为质子,宿命的对抗却发生在秦国深宫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与燕太子丹,太子丹刺杀秦始皇明智吗,秦始皇和太子丹的故事

    燕太子丹和秦始皇嬴政儿时同为质子,一个却派人去刺杀对方,一个则直接灭了对方的国家,可谓是相爱相杀。跟所有影视剧的剧情相似,这对冤家最终还是在千秋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一段浓墨重彩,只是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只能任凭后人诉说。太子丹和嬴政年少之时,战国风云际会,最强之国乃是秦国,而相对次之的则是楚、赵两国。

  • 从养马立国到变法称王,再到一统天下,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统天下的秦国是怎么灭亡的,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秦国一统天下视频纪录片

    一提起“秦”字,多数人就会想到一统天下的秦国和秦朝,一说到秦王,多数人只会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殊不知,秦国除了秦始皇,还有许多诸如秦非子、秦襄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较为杰出的君王,若没有他们为秦国打下良好基础,秦始皇嬴政纵有鬼神之谋,也终究无法统一天下。对此,汉代贾谊也在《

  • 美女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说出一句名言,她被后世骂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为什么瞧不起女子,女子拒绝和孔子坐一条船被骂千年,孔子看到一个受世人唾弃的女人

    [var1]他不仅创立了儒家思想,更重要的是他自身也是相当的正派之人,正是因为他的优秀,才引来了一些心思不正之人的刻意算计。曾有一位美女拒绝与孔子乘一车,而孔子的一句回答流传至今,而这位美女也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被后世人骂了2000多年。孔子创建儒派思想孔子年幼时的处境并不高,虽然是其出生于宋国贵族

  • 细数《三国演义》中的5大神弓,吕布的龙舌弓也仅能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演义的吕布有多强,三国演义中的六大最强的弓,三国演义吕布武功大全

    但弓也有强弱之分,一般的士兵能拉开一石(1石=94斤)之弓就已经算是精锐了,故而有“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的说法,能开两石之弓的武将已是寥寥无几,传说岳飞能挽三百斤宋弓,已经堪称传奇了,而据说羊侃能拉开十二石(千斤)的弓,堪称古代第一的臂力牛人。好了,

  • 襄樊夷陵2战,刘备损失不过10万人,蜀汉为何元气大伤数年才恢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夷陵之战刘备真有70万兵吗,正史刘备夷陵之战军力,刘备夷陵之战最惨烈的一次

    三国襄樊之战关羽损失3万多人,夷陵之战刘备损失4万人,加上孟达的上庸叛变,襄樊夷陵2战,蜀汉损失不过10万人,在此之前刘备还收了整个汉中,为何蜀汉会元气大伤,直到很多年后才恢复?汉中之战公元218年,汉中之战爆发,公元219年春天,曹操主动退出汉中争夺,撤兵回中原。曹操当然不会轻易把汉中让出去,他强

  • 三国:东吴大都督的疑问,数量稀少,孙权生前只任命过两位大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吴国大都督,三国为什么只有东吴有大都督,孙权死后东吴到底有多乱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这一章中,孙权为抗击曹操,任命周瑜为主将,并给他封了一个官衔: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由此,奠定了周瑜大都督的名号,因为《三国演义》的影

  • 三国后期最强猛将,单骑杀退近百位敌将,有“小赵云”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最勇猛十大名将,三国中斩杀敌将最多的5大猛将,三国时期最勇猛的猛将排前十名

    应该说乐嘉城之战文鸯的表现还是非常神勇的,算的上一员猛将。不过和三国前期的超一流高手相比,文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文鸯夜袭司马师大营无人能挡,主要还是杀了一个出其不意。类似的濡须之战甘宁夜袭曹军大营,一样是无人能敌。而且濡须之战甘宁手下只有百骑,曹军确有数十万。而乐嘉城下司马师只有一万多人,文鸯有两千

  • 最霸气的吕布形象,竟然是出自《爱情公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布最霸气的一个形象,爱情公寓中的吕布,吕布的名字简短霸气

    说吕布弓马娴熟,力气大也就算了,但是说他号称飞将,这就不是随便夸奖的话了。在中国历史上能称之为飞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李广,司马迁说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真正的飞将军。在演义中,吕布更是被描写的武艺高强,天下无敌,可以说是三国第一猛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和张飞兄弟三人联手一起上,这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