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素以狠毒、阴险、狐疑,为人所批判。在他刺杀董卓未遂后,和陈宫逃至其父曹嵩的朋友吕伯奢处,吕伯奢要好好招待一番,于是出门买酒,并叫儿子杀猪,没想到曹操听到后院有人“磨刀霍霍”,便把吕伯奢一家八口尽皆杀死,后来才发现,人家是要杀猪招待他,发现杀错了人,他和陈宫赶快逃走。
至半路看见吕伯奢回来了,驴身上挂着酒食,吕伯奢还同他打招呼,说我酒菜都打好了,你们为什么要走,曹操说官府缉拿我,我实在不放心,说着拨马便走,然而才走一段又转回,把吕伯奢也杀了,陈宫问他你知道杀错了他的家人,怎么还不放过他,曹操说怕他回去发现家人被杀,带人来追赶,所以杀了他,并说出了惊世骇俗之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透露出其霸道无理的一面。
如此生性多疑,杀伐果决的曹操,为何在明知司马懿“鹰顾狼视”“非人臣也”,还一定要将司马懿拉入自己的阵营?第一次被拒绝后,还“二顾茅庐”,再次强行招揽司马懿?而且将司马懿拉到魏国来以后,又不信任司马懿,还叮嘱曹丕提防司马懿。讲真,到底是为什么?
第一、司马懿有才。司马懿少年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名声在外,比之其长兄司马朗有过之而无不及。曹操爱才世所共闻,自然不愿放过司马懿。而且曹操还很大度,比如许昌放关羽,当阳放赵云。徐庶终身不设一谋,曹操也没把徐庶怎么样。张绣杀了曹操爱将典韦、长子曹昂等人,他仍接受张绣投降,还封侯赐爵。在曹操看来,就算司马懿确实有狼子野心,只要没有付诸实施,就不是啥大事。
第二、司马懿有背景。司马家是是颍川名门望族,曹操的势力说到底还是世族大家支撑起来的,这些世族大家分支散落,遍布朝堂。虽然曹操一直在努力削弱他们的力量,可是还是不能明目张胆的想杀就杀,动一发而牵其身。司马懿名面上并无过错,难道只是因为他出色就杀死他?曹操不可能落个滥杀士人的话柄,更何况那还会得罪整个颍川世家。
第三、司马懿跟曹丕关系好。曹操的儿子曹丕对司马懿极其看重,无论是与曹植争位还是扫平南方,曹丕都用得上司马懿。曹丕写过一份《征吴临行诏司马懿》,上面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抚军就是司马懿,可以看出曹丕是多么器重。曹操几次对司马懿起了杀心,曹丕都替司马懿求情,曹操有意培养曹丕作为接班人,不得不考虑曹丕的意见。
第四、司马懿命硬。曹操去世之时,司马懿已经42岁了,曹丕只有33岁!古代42岁已经算中老年了,从曹操角度看,怎么着司马懿也活不过曹丕呀!何况司马懿直到这时候还没有任何真正的权力,曹操自然不觉得他能够真正威胁曹丕统治。谁知道曹丕短命,40岁就去世了,而司马懿最终活了70多岁!
最重要的是,司马懿善于隐忍,阴谋迭出,让曹操也忽略了。大家都知道,如果要评出中国古代时代“能忍的阴谋家”,那么司马懿必定能进前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能忍+阴谋家”,古今这种人很罕见。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一生都很低调,让曹操都有所忽略。然而仅此一次高调,就彻底掌握了曹魏大权!